寒水初融
期末考试的余韵像冬日呼出的白气,在校园上空盘桓数日后,终于被寒假的静默吞没。成绩单发放那天,细雪正巧覆满枝头,将整个世界装点成素净的模样。
东方凌岳的名字依旧高悬榜首,总分领先第二名十五分。他站在布告栏前,雪花落在肩头,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个熟悉的数字。周围同学的惊叹与羡慕仿佛隔着一层玻璃,变得模糊不清。只有当他看见李淼蹦跳着挤进人群,找到自己名字后露出的灿烂笑容时,眼底才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涟漪。
"第二十八名!我进步了五名!" 李淼跑到他身边,鼻尖冻得通红,眼睛亮得惊人,"数学终于及格了!那道动点题我真的做出来了!"
她兴奋地说着,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交织。东方凌岳轻轻点头:"嗯,很好。"
这个简单的肯定让李淼笑得更开心了。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用彩纸仔细包装的小盒子:"送你的!庆祝考试结束!"
盒子里是一支精致的钢笔,笔身透着深蓝色的光泽,像凝结的夜空。
"我看你总是用那支旧钢笔,这支是我攒零花钱买的..."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
东方凌岳摩挲着冰凉的笔身,忽然想起父亲书桌上那支价值不菲的万宝龙。他珍重地将钢笔收进笔袋,低声道:"谢谢,我很喜欢。"
寒假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对东方凌岳而言,假期不过是换个地方学习。父亲的书房成了他的主要活动区域,厚厚的竞赛习题集堆满了书桌。唯一的喘息,是每周三下午被允许去市图书馆的两小时。
而李淼的假期则充满了烟火气。她开始在母亲的小吃摊帮忙,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在寒风中熟练地招呼客人。闲暇时,她会坐在摊位的角落,就着路灯温习功课。
命运的轨迹在一个飘雪的午后悄然交汇。
东方凌岳从图书馆出来,天色已近黄昏。他鬼使神差地绕路经过李淼家附近的市场,远远就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正踮着脚擦拭摊位前的玻璃。
李淼也看见了他,惊喜地挥手:"东方凌岳!"
她小跑过来,围裙口袋里还插着一支圆珠笔:"你怎么来这边了?"
"路过。" 他简短地回答,目光扫过她被冻得通红的双手。
"等我一下!" 李淼转身跑回摊位,很快端着一杯热腾腾的豆浆回来,"我妈刚煮的,给你暖暖手。"
豆浆用一次性纸杯装着,热气在冷空气中袅袅升起。东方凌岳接过杯子,暖意顺着指尖蔓延。
"我每周三下午都会在这里," 李淼笑着说,"你要是路过,可以来找我...讨论题目。"
这个提议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于是,周三的午后成了秘密的约定。
东方凌岳会提前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然后步行四十分钟来到市场。他们坐在摊位后的小板凳上,摊开课本和习题。李淼会把刚出锅的煎饼分成两半,金黄的饼皮在冬日下午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这道电路题我又不懂了..." 李淼咬着笔帽,眉头紧锁。
东方凌岳接过习题本,用那支深蓝色的钢笔在草稿纸上画出示意图。他的讲解简洁明了,笔尖在纸上划过流畅的线条。
"原来是这样!" 李淼恍然大悟,眼睛亮晶晶的,"你讲得比老师还清楚!"
偶尔,孙婷婷会骑着自行车经过市场。第一次看见他们坐在一起学习时,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随后露出一个了然的笑,悄悄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楚阳也来过一次,带来一袋糖炒栗子。四个人就着冬日的暖阳,分享着热乎乎的栗子,讨论着学校的趣事。那一刻,阶层与成绩的差异仿佛被寒风吹散,只剩下少年人纯粹的笑声。
然而,秘密总有被发现的时刻。
一个周三的傍晚,东方凌岳比平时晚了一些离开市场。刚走出巷口,就看见父亲那辆黑色的轿车静静地停在路边。车窗缓缓降下,露出东方弘冷峻的侧脸。
"上车。" 父亲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车内暖气开得很足,东方凌岳却感到刺骨的寒意。他握紧书包带,那支深蓝色的钢笔在口袋里硌着他的腿侧。
"解释。" 东方弘目视前方,声音像冰刃划过空气。
"在图书馆学习。" 东方凌岳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
"图书馆?" 父亲冷笑一声,"我指的是,那个在市场摆摊的女孩。"
东方凌岳的心沉了下去。他不再辩解,只是沉默地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城市的霓虹灯在雪后湿润的街道上晕开模糊的光斑,像融化在水中的颜料。
"明天开始,取消所有外出。直到开学,你都在家学习。" 父亲下达了最终判决。
家,再次变成了华丽的牢笼。
但这一次,东方凌岳没有感到以往的窒息。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钢笔,想起午后阳光下李淼灿烂的笑容,想起热豆浆的温暖,想起四个人分享糖炒栗子的午后。
书房的窗外,积雪开始消融,屋檐下挂着的冰凌滴落着晶莹的水珠。东方凌岳摊开习题本,深蓝色的钢笔在纸上划出流畅的字迹。
寒冬终将过去,而某些东西,已经如同初融的雪水,悄无声息地渗入冻土之下。
待到春来时,或许就会破土而出,长成意想不到的模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