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其他类型 > 镜头里的烟火长卷 > 第14章 第 14 章:火燃染坊与三代传承

第14章 第 14 章:火燃染坊与三代传承

1983 年村口老槐树下:28 岁的张兰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张雯母亲),正给染好的蓝布收边。布上的 “蝶绕花” 翅膀泛着靛蓝光泽,引得村民围过来夸赞。42 岁的赵老栓挤进来,一把扯过布:“你这布看着鲜亮,指不定加了啥化学染料!” 张兰笑着把布轻轻拿回来,指腹摩挲着布纹:“老栓哥,我用的是后山坡的靛蓝草,熬了七天七夜,你闻闻,还有草香味呢。” 赵老栓却狠狠把布摔在地上:“少跟我来这套!你这染坊抢了我的生意,我看你能开多久!” 张兰弯腰捡布时,怀里的女儿突然哭了,她赶紧哄着:“不怕,娘在呢。”

1985 年染坊地窖:30 岁的张兰背着行李,手里抱着黑陶罐,把李师傅(当时 22 岁)拉到地窖里。“小李,我要带囡囡去城里,你叔在工地出了事,急需钱。” 她把陶罐塞进李师傅手里,眼里满是恳求,“这里面有我的信和老蜡膏,还有‘三煮三晾’的方子,你帮我收好。等雯雯长大了,要是她愿意回来学染布,你再把这个交给她。别让别人知道,尤其是赵老栓,他肯定会来抢。” 李师傅攥紧陶罐,用力点头:“兰姐,你放心,我一定守好,等雯雯回来就还给她!”

2020 年城里小染坊:65 岁的张兰坐在竹凳上,手里摩挲着染布日记,56 岁的刘慧坐在旁边,眼眶红红的。“兰姨,您这肺气肿越来越重,咋还不告诉雯雯?” 张兰咳嗽两声,把日记递给她:“慧丫头,这日记里有‘三煮三晾’的细节,藏在最后几页的夹层里。雯雯现在念大学,等她真正想回来守染布,你再给她。” 刘慧接过日记,指尖划过封面的 “蝶绕花”:“我这风湿也犯了,怕熬不到那时候,我跟明儿说好了,让他盯着雯雯,要是她回来,就把日记交她。”

2018 年 MCN 办公室:42 岁的赵天磊把 500 万贷款合同摔在桌上,投资人的电话还在耳边回响:“赵总,月底还不上钱,咱们就法庭见!” 他烦躁地踢开椅子,目光落在墙角的红木箱上 —— 这是 2015 年父亲赵老栓去世后留下的。他撬开生锈的锁扣,一张泛黄的 “蝶绕花” 布样掉出来,下面压着父亲的笔记本,写着:“1985 年,张兰走后,她的染布每匹能卖五块,是我的三倍,可惜没拿到配方。” 赵天磊盯着布样,突然攥紧拳头:“爸,您没拿到的,儿子帮您拿!”

2023 年昨夜老仓库:阿贵蹲在染缸旁,手机屏幕亮着。鸭舌帽陌生人的消息弹出来:“赵总说了,今晚十点放火,烧了染布区,趁乱把红漆木盒偷出来,里面有张兰的染布笔记,拿到给你加 20 万!” 阿贵的手不停发抖,他想起昨天李师傅还塞给他 500 块:“阿贵,孩子学费不够跟我说,别跟那些人瞎混。” 可赌债催得紧,他咬咬牙回复:“知道了,十点准时动手。”

2023 年凌晨两点,张雯被浓烟呛醒。她抓起外套冲出门,老仓库火光冲天,“救火啊!染坊烧起来了!” 的喊声刺破夜空。她看见 60 岁的李师傅抱着一个黑陶罐,在火里跌跌撞撞地跑,衣服后背烧得冒烟:“雯丫头!快帮我拿灭火器!这罐里有兰姐 1985 年留下的信,还有她熬的老蜡膏,不能烧没了!”

“快!把井边的木桶都搬过来!”林墨扛着木桶,声音带着哭腔。她把井水往火里泼,水花溅在燃烧的布疋上,发出 “滋滋” 的声响,白雾模糊了她的眼镜。张雯冲过去扶住李师傅,帮他拍掉身上的火星:“李师傅,您没事吧?这陶罐…… 是外婆留给我的?”

李师傅抹了把脸上的灰,把陶罐郑重地递到张雯手里,眼眶泛红:“1985 年你外婆走的时候,特意把我拉到地窖,让我帮她守着这个陶罐。她说‘小李,我怕赵老栓来抢,也怕雯雯太小,不懂这些,等她长大了愿意学染布,你再交给她’。这些年我一直藏在地窖里,每天都擦一遍,就等着这一天。”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你外婆走后,赵老栓真来问过好几次,说要‘买’这个陶罐,我都推说不知道。后来你外婆在城里病重,我去看她,她还嘱咐我‘一定要亲手交给雯雯,别让别人拿了去’。2022 年她走了,我更不敢怠慢,就怕把她的托付弄丢了。”

70 岁的阿婆拄着拐杖,在两个媳妇的搀扶下走过来,看到烧黑的仓库,叹了口气:“1983 年那回,赵老栓就偷偷往兰丫头的染缸里加过碱,毁了她一缸布。现在他儿子又来搞鬼,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她指着仓库门口的脚印:“你们看,那串皮鞋印沾着柴油,肯定是赵天磊派来的人放的火!”

“阿贵呢?”25 岁的陈阳蹲在仓库门口,手电筒照出两串痕迹。“这串布鞋印是阿贵的,他昨天还问我,李师傅把红漆木盒藏在哪了,说想看看兰姨的染布笔记!” 话刚落,8 岁的小花哭着跑过来,手里攥着揉皱的画纸 —— 纸上是她画的 “蝶绕花”,翅膀被踩得稀烂:“张姐!阿贵叔叔把我的画踩烂了,还说‘你们的蝴蝶早晚是别人的,兰姨当年跑了,你们也守不住’!”

张雯刚要拿出手机报警,就见陈阳慌慌张张跑过来:“雯雯!林墨不见了!刚才她去仓库后面找水桶,现在到处都找不到人!” 话音刚落,张雯的手机突然弹出一条匿名短信,发件人是一串乱码:“想让你那一起守染坊的朋友安全回来,就带着你外婆的陶罐和红漆木盒里的笔记,三点到村西坡废窑来。只许你一个人来,敢报警或带别人,就等着给她收尸 —— 赵天磊留。”

张雯的手瞬间攥紧手机,指节泛白。林墨是她最好的朋友,从大学就一起研究非遗保护,这次更是陪着她一起回村守染坊。她抬头看向李师傅和陈阳,声音带着颤抖却异常坚定:“陈阳,你现在立刻报警,跟警察说林墨被绑架到村西坡废窑了,让他们从后山绕过去,别打草惊蛇。李师傅,您帮我把红漆木盒取来,我带过去跟他们周旋,等警察来救林墨!”

李师傅赶紧拦住她:“雯丫头,太危险了!赵天磊的人肯定没安好心,你一个人去怎么行?” 张雯摇摇头,握紧手里的陶罐:“林墨是为了帮我守染坊才被抓的,我不能让她出事。而且这陶罐和笔记是外婆的心血,我也绝不会让赵天磊抢走!” 陈阳从兜里掏出录音笔塞进她手里:“那你拿着这个,跟他们说话时尽量录下来,我们会尽快跟警察赶过去!”

张雯顺着村西坡的小路往废窑走,夜里的风带着靛蓝草的清香,却吹不散她心里的焦虑。她想起上个月和林墨一起整理染坊时,林墨还笑着说:“雯雯,等咱们把‘蝶绕花’申请成非遗,就开个直播,让更多人知道这门手艺。” 现在,为了这份约定,她必须把林墨平安带回来。

走到废窑门口,里面传来鸭舌帽陌生人粗哑的声音:“东西都带来了?把陶罐和笔记从门缝里递进来,别耍花样!” 张雯往门缝里看,昏黄的蜡烛光下,林墨被绑在柱子上,嘴上贴着胶带,看到她来了,眼里满是焦急,拼命摇头示意她快跑。

“先放了林墨!” 张雯把木盒和陶罐抱在怀里,“你们要的是这些东西,我要的是她安全。让她走出来,我就把东西给你们!” 鸭舌帽陌生人冷笑一声:“你以为你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再磨蹭,我就把你这朋友的手按进火盆里!” 他说着,就把一个燃着的火盆挪到林墨手边,火苗 “噼啪” 作响,映得林墨的脸通红。

林墨突然用力挣扎,虽然绑着绳子,却还是往火盆的反方向挪了挪,同时用眼神示意张雯别管她。鸭舌帽陌生人恼羞成怒,抬手就要打林墨。张雯赶紧喊:“别打她!我把东西给你!” 她慢慢把木盒和陶罐递进门缝,趁鸭舌帽陌生人伸手去接的瞬间,从兜里掏出李师傅之前塞给她的老蜡膏,猛地扔进火盆里 —— 蜡膏遇热瞬间融化,溅起的蜡油烫得鸭舌帽陌生人惨叫一声,手里的木盒也掉在了地上。

就在这时,废窑的后门突然被撞开,警察冲了进来,一把将鸭舌帽陌生人按在地上。陈阳和李师傅也跟着跑进来,解开林墨身上的绳子,撕掉胶带。林墨大口喘着气,拉着张雯的手:“雯雯,你没事吧?我还以为……” 话没说完,眼泪就掉了下来。张雯摇摇头,帮她擦掉脸上的灰:“我没事,我说过会带你平安回去的。”

警察把鸭舌帽陌生人押走时,他还在疯狂喊:“赵总不会放过你们的!‘蝶绕花’早晚是赵家的!” 李师傅看着他的背影,冷哼一声:“赵家人作恶这么多年,也该到头了!”

回到老仓库,消防员已经把火灭了。陈阳拿着从火里抢救出来的阿贵的账本:“雯雯,这里面记着阿贵帮赵天磊偷配方的所有证据,还有赵天磊给他打钱的记录,警察说凭着这些,就能去抓赵天磊了!”

傍晚的时候,文旅公司的王经理和 30 岁的周明一起来了。周明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他把笔记本递给张雯,眼里满是诚恳:“雯雯,这是我母亲刘慧的学徒笔记。2022 年我母亲走前,把这本子缝在布包里,说‘兰姨 1984 年教我染布时 28 岁,现在雯雯也 23 岁,手艺该传下去了’。我母亲说,兰姨当年教她熬蜡,要加一勺老井水,这样蜡才会更绵,染出来的‘蝶绕花’才会活。”

张雯翻开笔记本,里面是刘慧娟秀的字迹,有些页面上还沾着靛蓝染料的痕迹:“1984 年九月初十 今天兰姨教我画‘蝶绕花’,她说蝴蝶的翅膀要带点弧度,像风吹起来的样子,染出来才会像要飞。兰姨还说,染布不能急,要等蜡膏晾透,就像做人,要经得起等。”

“赵天磊这龟儿子,绑架人还想抢笔记,真是丧心病狂!” 李梅端着刚煮好的酸汤鱼走过来,把碗递给张雯和林墨,“快吃点东西补补,今天可把你们吓坏了。这酸汤是老坛泡了三年的,酸得够味,配着鱼吃最香!”

张雯喝了一口酸汤,酸香混着鱼鲜在嘴里散开,心里暖暖的。她看着手里的陶罐、木盒和笔记本,又看了看身边的林墨、李师傅、周明,还有忙碌着清理废墟的村民,突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 外婆的托付,朋友的陪伴,所有人的支持,都让 “蝶绕花” 的传承不再是她一个人的事,而是所有人共同的信念。

篝火又燃了起来,比之前更旺,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吃着酸汤鱼和玉米饼,聊着未来的计划:李师傅说要重新搭建染坊,用后山坡最结实的杉木,再砌一个能熬七天七夜的大染缸;周明说要立刻启动非遗申请流程,把 “蝶绕花” 的故事和手艺整理成材料,争取明年就拿到国家级非遗的认证;林墨说要拍一部纪录片,从外婆那辈的坚守,到现在年轻人的传承,让更多人看到这门手艺的魅力。

张雯把外婆的信(从陶罐里取出)、染布笔记和刘慧的学徒笔记放在一起,火光映在纸上,像是外婆在笑着看着她。她轻轻抚摸着笔记本上的 “蝶绕花”,心里暗暗发誓:“外婆,我一定会守住您的心血,和大家一起把‘蝶绕花’传下去,让这门手艺永远活下去。”

赵天磊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拿着鸭舌帽陌生人被抓的消息,气得把桌上的茶杯摔得粉碎。手机屏幕上,投资人的催债短信一条接一条:“赵总,明天再不还钱,我们就申请强制执行!” 他盯着电脑屏幕上 “蝶绕花” 的布样照片,眼里满是疯狂:“张兰的外孙女,你以为抓了我的人就赢了?‘蝶绕花’我志在必得!” 他拨通一个隐秘的号码:“去黔溪村,把刘慧的学徒笔记偷出来,不管用什么方法,哪怕烧了整个染坊,也要拿到手!”

城里的小染坊里,张雯的爷爷正在小心翼翼地整理张兰留下的 “蝶绕花” 布。每一块布都叠得整整齐齐,布上的花纹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蓝光。爷爷拿起一块布,贴在脸上,轻声说:“兰丫头,雯雯长大了,能守住你的手艺了。下周我就把这些布带回村里,挂在新染坊里,让大家都看看你的心血。”

张雯的手机 “叮咚” 响了,是爷爷发来的视频。视频里,染坊的架子上挂满了蓝布,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布上,像一片蓝色的海洋。爷爷的声音带着笑意:“雯雯,你外婆当年染了这么多布,都是为了你。等新染坊建好了,咱们就用这些布做样品,让更多人喜欢上‘蝶绕花’。”

张雯笑着回复 “爷爷,谢谢您”,抬头时,却瞥见远处山坡上有一道黑影一闪而过。她眯起眼睛,借着篝火的光,看到黑影手里拿着一个相机,正对着她手边的笔记拍照。张雯心里一紧,悄悄握紧了口袋里的录音笔 —— 她知道,赵天磊不会善罢甘休,这场关于 “蝶绕花” 的守护战,还没结束。但这一次,她不再害怕,因为她身边有并肩作战的朋友,有坚守初心的村民,还有外婆留下的、永不熄灭的传承之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玄灵大帝

火焰之书

洛下小厨娘

医品江山:至尊太子妃

姑父开门,我是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