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九世寻瑶 > 第3章 第2章 梁砚

第3章 第2章 梁砚

时光倒回七月市集的傍晚,林晚看着眼前正弯腰捡菠萝包碎屑的江屿,心脏骤然缩紧。她攥紧手里的星星发夹——那枚本该由江屿赠送的饰品,此刻还安安稳稳在她口袋里。不等江屿抬头,林晚立刻转身,快步穿过叫卖声此起彼伏的摊位,像避开一场注定会灼伤自己的火焰。她绕开常去的插画摊,跳过熟悉的唱片店,直到彻底看不见江屿的身影,才靠在老槐树的树干上,大口喘着气。

日子重新回到正轨,林晚的插画工作室在西安古城墙下渐渐有了名气,她常背着画板去碑林博物馆临摹石刻,在回民街的茶馆里构思新的插画故事。闺蜜苏杨总调侃她 “把日子过成了古画”,林晚只是笑 —— 没有了江屿的誓言与背叛,她的生活像宣纸上晕开的淡墨,平和却少了点温度。苏杨总拉着她参加艺术沙龙,还特意给她报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壁画鉴赏课,“多接触点同频的人,总比你对着石碑发呆好”。

正是这堂鉴赏课,让林晚遇见了梁砚。那天讲解《客使图》时,一束光恰好落在壁画中波斯使臣的联珠纹锦袍上,梁砚站在人群前,穿着藏青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腕间素银手串随手势轻晃:“诸位细看这锦袍的联珠纹,每颗珠子里都嵌着小兽纹样,这是波斯萨珊王朝的典型工艺,却出现在唐代壁画里,恰好印证了当时‘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 他说话时声音温润,眼神专注地落在壁画上,连指尖指向纹样时都带着小心翼翼的珍视。

林晚听得入神,手里的铅笔不自觉跟着勾勒衣纹线条,笔尖在速写本上划过的沙沙声,竟被梁砚捕捉到。他转头时,目光先落在速写本上,再抬眼看向林晚,眼底闪过一丝惊喜:“您的笔触很懂壁画的韵律,连衣纹的转折弧度都和原迹几乎一致。” 他递来一本牛皮纸封面的笔记,扉页 “梁砚” 二字清隽有力,翻开后,不仅有壁画纹样的拓本,还夹着不同季节的植物标本 —— 春天的樱花压得平整,夏天的荷瓣还留着淡粉,秋天的银杏叶边缘泛着金黄,冬天的梅枝沾着细小红点,像是雪后初融的痕迹。“上周在碑林见您临摹《石台孝经》,就觉得您对古物的感知很特别。” 梁砚说这话时耳尖微红,手指不自觉摩挲着笔记边缘,像藏着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留意。

苏杨坐在后排,悄悄给林晚发消息:“温文尔雅还懂细节,这波我帮你把过关了,冲!” 林晚看着手机屏幕,再抬头时正好对上梁砚的目光,两人都慌忙移开视线,空气中仿佛飘着淡淡的墨香。

那之后,梁砚常约林晚去博物馆看展。他会提前做足功课,带着放大镜和自制的纹样对照表,在青铜器展区给她讲饕餮纹的演变:“你看这西周的鼎,饕餮纹线条更刚硬,到了东周就柔和多了,还加了云纹点缀,就像你画插画时,会根据故事氛围调整线条粗细。” 林晚则会带着速写本,把梁砚讲解时的专注模样、青铜器上的纹样细节都画下来,画完后悄悄夹在他的笔记里。有次梁砚翻笔记时发现画稿,拿着本子找到林晚,声音里带着笑意:“你把我画得比实际好看多了,尤其是这皱眉思考的样子,怎么还加了小汗珠?” 林晚抢过本子要藏,却被他按住手,“别藏,我要夹在笔记最前面,下次带学生看展,就说‘这是我朋友画的,比文字讲解更生动’。”

他们的爱情,藏在每一处与 “古物” 相关的细腻里。梁砚知道林晚喜欢在安静的环境里画画,会提前去城墙根下的古籍书店占好靠窗的位置,点一壶茯茶,再把自己珍藏的《唐代服饰图典》摊开,帮她标注仕女发髻的样式:“你画春秋时期插画时,发髻可以参考这个‘飞天髻’,但要去掉唐代加的珠钗,更符合当时的简约风格。” 林晚则会在梁砚熬夜写《唐代服饰考》时,去回民街买他爱吃的甑糕,再煮一碗银耳莲子羹,放在他书桌旁,还会在羹碗边贴一张小画 —— 画着梁砚低头写字的模样,旁边写着 “砚哥加油,写完这章就有甑糕吃啦”。

梁砚的父母都是大学历史系教授,第一次带林晚回家时,梁母特意做了陕西特色的臊子面,还拿出家里珍藏的清代青花缠枝纹碗给她看:“这碗是我婆婆传下来的,你看这缠枝纹,和你画的唐代纹样有相似之处吧?” 梁父则拉着梁砚和林晚聊《春秋》,聊到 “秦晋之好” 时,梁父笑着说:“你们一个懂插画,一个懂历史,正好能互补,以后可以一起做个‘古物插画集’,肯定受欢迎。” 林晚看着梁砚眼里的光,再看看长辈们温和的笑容,心里满是安稳。

有次林晚为了画好一幅汉代宴饮图,苦于找不到准确的餐具样式,愁得在工作室熬夜。梁砚得知后,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自己整理的《汉代饮食器具图谱》赶来,还从家里拿来复刻的汉代漆耳杯:“你看这耳杯的弧度,握在手里是这样的感觉,画宴饮场景时,人物手势可以参考这个角度。” 他坐在林晚身边,手把手教她握耳杯的姿势,指尖偶尔碰到她的手,两人都会愣一下,然后假装专注于耳杯,耳尖却悄悄发红。那天林晚画到深夜,梁砚就陪在旁边整理资料,还煮了两碗泡面,加了她爱吃的火腿肠和青菜,“虽然简单,但热乎,垫垫肚子继续画”。林晚吃着泡面,看着灯光下梁砚低头整理资料的侧脸,突然觉得,这样与 “古物” 为伴、有他在身边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时光。

确定关系那天,梁砚带林晚去了终南山。他提前租了帐篷,带了便携炉和茶具,在山顶煮茯茶。看着雾气漫过远山,梁砚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木盒,里面是一枚他亲手做的银簪,簪头雕着简化的饕餮纹:“我查了资料,古代男子送女子簪子,有‘愿与你相守’的意思。我手艺不好,雕得简单,但这是我熬了三个晚上做的,你别嫌弃。” 林晚接过银簪,指尖能摸到雕纹时留下的细小痕迹,眼眶突然发热:“不嫌弃,我很喜欢。” 梁砚把银簪为她戴上,轻声说:“晚晚,以后我想和你一起研究古物,一起看遍所有博物馆,一起把你画的插画和我的研究结合起来,让更多人喜欢上传统文化。” 林晚靠在他肩膀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墨香,觉得整个终南山的风都变得温柔。

他们的日子,像宣纸上慢慢晕开的墨色,平和又深情。梁砚会在每个周末的清晨,带着新鲜的向日葵来看林晚(他记得她喜欢向日葵),再帮她整理插画工作室里的古籍资料;林晚会在梁砚带学生看展时,悄悄去现场,把他讲解时的精彩瞬间画下来,等他结束后递给他。梁砚总说:“晚晚,有你在,我觉得我的研究都有了温度,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和纹样。” 林晚则笑着说:“那我就是你的‘活字典’,随时帮你把文字变成画面。” 那时的她以为,这份与 “古物” 相伴的爱情,会像青铜器上的纹样一样,历经岁月却永不褪色。

西安的秋意渐浓时,林晚开始为梁砚的生日准备礼物。她知道他痴迷唐代壁画,特意跑了三趟碑林博物馆,临摹了一幅缩小版的《客使图》,还在画稿边缘用银线绣了他名字的篆体;又按照《唐代饮食考》里的记载,亲手做了 “酪樱桃”—— 唐代贵族宴席上的甜点,她练了十几次,才做出 “果肉不烂、酪浆清甜” 的口感。

生日那天,她把礼物放在书房的抽屉里,想等他晚上回来给惊喜。下午她去梁砚的工作室送资料,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熟悉的笑声。她透过门缝,看见梁砚正拿着她绣的《客使图》,递给一个穿米白色连衣裙的女生:“你说喜欢唐代壁画,这幅临摹稿送你,比林晚画的更贴合原迹。”

女生笑着接过,指尖划过画稿上的银线篆体:“这上面的字是你名字吧?林晚知道你把她的画送我吗?” 梁砚的声音带着她从未听过的温柔:“她不懂壁画的精髓,送你才不浪费。对了,你上次说想吃的酪樱桃,我让厨房学做了,等下我们一起尝。”

林晚站在门外,手里的资料袋掉在地上。她想起自己练酪樱桃时,手指被烫出的水泡;想起她绣篆体时,熬了三个通宵才绣完的银线。原来她视若珍宝的心意,在他眼里,只是 “不懂精髓” 的浪费;原来他说 “只喜欢你的画”,只是随口的敷衍。

她没进去质问,只是默默捡起资料袋,转身离开。回到家,她从抽屉里拿出那盒酪樱桃,一口一口吃掉 —— 甜腻的酪浆裹着樱桃,却尝不出一点甜味,只有满心的涩。她把梁砚送的银簪从头发上摘下来,放在书桌最深处 —— 有些信任,像银簪上的饕餮纹,看着精致,一旦有了裂痕,再怎么擦拭,都抹不去痕迹。

当晚的音乐酒吧里,苏杨递来的鸡尾酒泛着蓝色的光,像极了梁砚笔记里那片干燥的银杏叶。林晚握着话筒,声音抖得厉害,当 “如果我们能够重来一次,我连你是谁都不想认识” 的歌词落下时,她仿佛又看见梁砚在壁画前温柔的侧脸,只是那侧脸渐渐模糊,变成了信纸上冰冷的字迹。眩晕袭来时,她最后看到的,是市集里那个拿着菠萝包的少年,正抬头朝她的方向看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过天门

洪荒:我能强化灵根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僵尸:发现女友是旱魃怎么办

天穹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