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铭打马跑近了一看,见母亲邵夫人也在其间。她面色不太好,身上裹着貂皮大氅,还不时翘首企盼。
曾铭跳下马来,一把将缰绳甩给小厮,疾步上前,但见母亲脸上虽急,却有些喜色,端的是喜忧参半,他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了一半:“母亲,你怎么不好好歇着,反出来作甚?”
邵夫人声音有些发抖,也不知是激动的,还是冷的:“你大哥……你大哥回来了。他差了人,先一步回来通报。算算时辰,这会子早该到了,可一直不见人。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曾铭忙安慰道:“今日街上人多,想是路途拥堵,耽搁了。母亲本就受了寒,还是别在风里站了,先进去吧。我在这儿等大哥,有消息立刻回报便是。”
正说着,就听见仆人叫了起来,“来了,来了。”
“是不是大公子?”邵夫人忙伸长了脖子去望。
马车渐渐驶近,还未停稳,一个青年男子便掀帘跳了下来。
此人身手轻矫,健步如飞,正是曾家大公子曾立。他几步就到了门口,下拜道:“母亲,孩儿回来晚了!”
邵夫人一时间又是笑又是泪:“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曾立:“孩儿不孝,一接到家书就往回赶,可还是没能赶上给父亲扶灵。后来想着,好歹也要赶上除夕,以免母亲和二弟年夜孤单。可路上遭遇大风雪封路,儿子紧赶慢赶的,终究也差了一步。”
这一说,众人的喜色不免暗淡了些下去。
邵夫人倒不以为意,宽慰道:“不打紧!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看着一左一右两个儿子,仿佛两座巨大的靠山,她哆嗦着老泪纵横,但就连那哆嗦,都顿时底气足了不少。
曾铭上前道:“大哥,你镇守边关是为国尽忠,行的是大孝。父亲必不会怪你。他……生前,也总是以你为傲的。”
曾立一听不由一阵心酸,转头看着曾铭,拍了拍他肩膀,随即抬手抹了一把脸,换了副喜色道:“母亲、二弟,你们看我带了谁回来。”
说着,转头冲着马车大声喊道,“下来吧!”
带了人回来?邵夫人和曾铭疑惑地看过去,只见那马车帘子轻轻一掀,钻出个年轻妇人来。
***
邵夫人见此心中已明白了七八分。饶是边关苦寒,一人寂寞,他要自作主张也好,带人回来也罢,也不是使不得;可怎么能不知避上一避,在大门口就这么公然挑开了。这事要是传出去,他还怎么说一门好亲呢?
她看看那女子,又看看儿子,一时间又急又气:“这……你这……”
曾立:“母亲,她姓李,叫素娥。”
那女子走到曾立身后就停住了,不敢上前。
曾立一把将她拉上前来:“还不拜见母亲。”
李素娥看了他一眼,只好依言下拜:“素娥见过……”
邵夫人却抬手一阻,喝止道:“等等!这不清不楚的礼,我可不受。”
曾铭忙给大哥疯狂使起了眼色,又笑着上前打起圆场道:“大哥莫急,母亲今日落水受了寒,又在这风口上站着等半天了。不管有什么事,都不如母亲身体要紧,先进去再说吧。”
说着,冲一旁的仆从一扬手,“干站着干嘛,还不赶快把大公子的行李拿进去。”
曾立知道自己不如二弟细致,从善如流地点头道:“是我疏忽了,母亲,您快进去吧。”
邵夫人看着这缺心眼的儿子,一脸的脑仁儿疼,但终究不好在大门口发作,让外人看笑话。她摇着头叹着气,气若游丝地道:“莲生,扶我进去。”
就在这时,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忽而划破了夜空。
在场诸人俱是一顿。
曾立一拍脑袋,笑道:“瞧我!这都几个月了,还没习惯,总忘记多出了一个人来。”
邵夫人眼前一黑,差点没站住,还是许嬷嬷手快扶住了。
她冻住了一般,慢慢地转过头去,见一个奶妈抱着个襁褓,下得马车来。
“这……”邵夫人颤抖着手一指,当即厥倒下去。
“夫人!”许嬷嬷扶不住了,也跟着半蹲了下去。
一旁的曾铭忙伸手捞了一把,好歹没让邵夫人摔下地去。他转头看了一眼那个浑然不知有什么问题的大哥,眼一闭,实在没眼看了。
这时,暗处一个人影,拽紧了拳头,满手青筋全都暴了起来。
***
饶是在庵中闹了那么场尴尬,周冶还是跟着原班人马回了熹园——既然已经明牌,索性厚起脸皮,继续住下去。即便避开,也只会尴尬。
雪夜,烟雨斋中又飞出了箫声——自然是那卢宽。几日下来,他已经找出了规律:箫声若久,孟珂第二日起得必迟,箫声若短,则必早些。
雪花簌簌地落,风声夹缠着箫声而来,生生添了几分莫名的忧愁。周冶忽而想起园中那几株红梅,不知在这雪中如何,一时兴起,打了把伞,踏雪寻梅而去。
走至园中,箫声已住,只余风声不时呜咽。北风打着旋儿,卷下红梅上的白雪,落下一阵阵碎雪。
他呆看许久,转身正欲走,却见一个女子撑伞走了过来。
伞微微抬起,竟是孟珂。
箫声已歇,她不该已经睡下了?
周冶道:“小姐怎么一个人进园子里来了,连回雪姑娘也没跟着。”
“睡着了。”孟珂笑道,“一个人出来走走就好,何必搅扰人。”
周冶突地笑了。
看来,她对谁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疏离,一样的不麻烦,不期待。
先前,他质疑她对老袁头祖孙的动机,她没有生气。他还有些奇怪,但想着,他们毕竟相识日短,交情没那么深厚,不期待,也……不在乎,自然犯不上生气。
这次,他和侍剑探佛堂、试回雪,她也没有生气。
侍剑还说:“是小姐天生大气?”
周冶摇头——在佛堂中,他看见了,她的心是灰的,登时就明白了大半。
“她压根就没觉得我应该信任她,应该如何待她,自然便谈不上生气。没有任何期待,也就没有任何失望、气恼。”
“不,不只是我,在她心里,好像……只分她自己,和世上其他人。好像世人怎样对她,都是自然的。她只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够了——她毫无障碍地接受了那一切的对待,不会因此而惹起什么心绪。”
可是,一个人,要经历过多大的失望,才能把对所有人的所有期待都熄灭了?谁没有伤心过,谁没有失望过,谁不是失望的时候发狠赌咒发誓,但不耽误下次继续期待,重又失望?
除了难世出的高僧大德,这滚滚红尘中,谁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有几个人能做到真的无欲无求,无期待无失望?
可她好像真的做到了。她真的把自己和他人择开了,且择得太干净了!
而这种择干净,归根结底,便是因为她已经灰心了。
她不只是对成亲、成家这事灰心。她好像对所有的人,所有的关系,都灰心了。
周冶看向那雪中红梅,灰心了的她,便活成了那不与争春,独自在风雪中傲立枝头的红梅?
周冶:“小姐喜欢这红梅独自傲雪凌霜而放?”
孟珂不置可否地笑道:“如果有得选,它也会想开在融融春日,或爽朗秋季,哪怕是炎夏炙烤呢,也总好过这彻骨寒冬。”
“那小姐为何独独牵念它?雪夜也来看它?”
“不过是跟它一样,没得选。”她看了周冶一眼,笑中带着些调侃,“现在,这园中也没其他花可赏啊。”
“若疼它惜它,怕它被这风雪所催,何不折几枝回去,看顾一二。”
孟珂摇了摇头,淡淡地道:“世间万物,自有其命数。它既然注定了盛放在这样的季节,便得受着。若受不住,也合该落了。便是零落成泥碾作尘,于它而言,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周冶打量着她:“小姐倒是......通透达观。”
孟珂面带讥嘲地笑了笑:“不过顺应天道罢了。”
周冶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若真顺应天道,乐天知命,小姐又何必回这绥陵城搅弄风云?”
***
放生法会时,花船上那个男人的身影,虽只一闪而过,周冶却认出来了。正是三州商会的会长梁云钦。
那高仲在狱中曾说,曾怀义出事前两天夜里,他爹高升曾陪着主子去会过一个人——正是梁云钦。那高升随后也供认,当年的梁家大火案,这梁云钦也有份。
那梁家在此地就只这一支,单门独户,人丁单薄,就剩了梁夫人这么一个“孤女”,好多善后的事都交托在这个认来的同姓族叔手中。梁家大宅也是由他出手,卖给樊仲荣的。
曾怀义已死,孟珂的下一个目标,只怕便是这梁云钦了。
当时在船上,他当即就转头去看孟珂。但她眼皮都没抬一下,仿若根本没注意到此人。
“不论死活,总要先折磨泄愤才是!哪有让人轻轻松松死了就完事的?依我说,少不得要磨他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方才能稍减恨意。”
她在曾府放的这话,他还清楚记得。
她要怎样让这梁云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绥陵城,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浪来?但凡神仙打架,总是凡人遭殃,这次又会殃及什么池鱼?
“顺应天道,乐天知命?”孟珂笑着重复了周冶的话,轻轻一叹道,“人……终究不是花。看似有得选,其实没得选。”
周冶道:“以小姐的心性,不会喜欢这些糟污之事,不会想跟这些人搅缠。你本就不是那喜好沾染是非之人。”
孟珂微微凝眉看着他,带着些惊异的笑:“我是什么心性,你如何知道?”
周冶脱口道:“因为你的眼睛。”
她的眼睛,有时凌厉,有时幽深,也不乏狡黠,但是,它们始终极清亮、明澈。
孟珂有些意外地看着他,一时无言。
周冶直视着她的眼睛:“有这样干净眼神的人,心地自不会错。”
孟珂不自觉地轻轻抿了抿嘴唇,挪开了目光:“我劝大人还是不要信这些表面的东西。看一个人的心性,哪那么容易,那么……简单。”
周冶朝她走近了一步:“以小姐如今的身份,以卢府的权势,卢家父兄的疼爱,你本可过足以让天下人称羡的日子,又何苦为难自己,揪着过去不放?”
他本以为此话一出,必会引来反唇相讥。
不想,孟珂没作声。
半晌,她才轻轻地笑道:“是啊!何苦呢?”
北风越来越紧,卷着雪粒回旋飞舞,红梅在白色的雪风浓雾里时隐时现。而她,在这风雪中,仿若一坐矗立的冰山。
而周冶却发现,她眼中没有翻涌奔腾的恨意,而是一种极其冷静却坚定的东西——这样的坚定,不是可以劝退的。
他心中的何苦,此刻变成了为何。
为何她如此坚定?为何一个通透达观至此的人,会如此坚定地做一件违背本性的事?而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她又守得住自己的本性吗?
他成长于世家,人精见得多了,最高水准的人斗也看得多了,也就比谁都怀疑——当人一旦涉足那些争斗,还有没有不迷失、不越线的可能。
周冶:“小姐……真的要为了那些已经无法更改的过往,舍得自己一身,与一生吗?”
孟珂依然没有反驳,而是认同地点头笑道:“是啊,与狼斗,便要比狼还凶狠。与虎谋皮,便要舍了一身皮肉骨血……”
说着,抬眼看周冶,“因此,周大人疑我是对的,查我也是对的。”
“我……”周冶想解释什么,又放弃了,点头承认,“没错,我是在……看着你。”
“大人请自便。”孟珂无所谓地笑笑,“若是跟小女有一分交情,便公私不分,处处袒护,倒让人看不起了。”
周冶看着她,一时竟无言以对。
顿了顿,他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问:“为何不请卢大人出面,自上而下地调查此案,为你的家人求得公道?你为何非要自己来呢?”
孟珂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半晌没说话。
末了,她抬眼看了看天,带着些疏远的笑意,说道:“夜已深,小女先告辞了。”
说着便伸手去撑伞。
周冶一伸手,握住了伞,静静地看着她。
孟珂也回视着他,定定的,竟还带着些温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