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想和您商量一下。”
秦文娟连忙坐正看向夏倩倩:“商量什么?”
“我想继续找工作。”
“找工作?可你们没多久就开学了。”
“我知道,还有半个多月,我想试试,攒点生活费。”
秦文娟皱眉,“现在年关不好找,外面又那么冷,要不然算了吧。”
这次换夏倩倩摇头,她坚定自己的想法。既然话已经说开,她也不想再继续占秦阿姨的便宜。这些关心,她受之有愧。
“我借你生活费,你现在的状况……不太适合打工。”秦文娟也没了顾忌,直言不讳道,“这几天你状态不好,情绪波动很大,再加上伤害自己的行为,我不放心。”
夏倩倩为自己争取,“我情绪有的时候是不好,可我没办法控制住。但是我保证,等我开始打工,我一定每天尽力调整,决不出问题。”
“这不是能保证的东西。”
夏倩倩沉默,她是当事人,很清楚自己话中的水分,“确实没办法保证,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哭,会难过。”
本不想妥协,秦文娟看到她脸上落寞的表情还是忍不住心软。凭借她这几个月以来做志愿者的经历,对疑似有心理疾病的人不能一味顺从,也不能一味否决她的想法。
“咱们互相退一步,我同意你出去找工作,你也要答应我一件事。”
“我答应!”夏倩倩眼睛一下子亮起来,很快地接话。
“先别答应太早,听我说清楚要求。”秦文娟丑话说在前头,“你必须去医院检查下,确定状态如何,需不需要医疗手段干预。”
她踊跃的态度沉寂起来,一时间,室内十分安静,只有钟表指针跳动的声音。
“……我不用去医院,没事。”
“夏倩倩。”秦文娟郑重地喊名字,望向她的眼睛,“你也看到了,我在医院做志愿者,见识过很多病人,自己也曾经照顾过一个病人。我太清楚一个人生病的样子,即使你否认,身体反应却是最诚实的。”
“生病以前,我们平静的生活着,遇到一些挫折、困难,总会会想办法度过,而不是想要伤害自己,甚至自杀。
而生病以后,我们的情绪会变得不稳定。经常一会笑,一会哭,很无常。我们会很容易想起曾经的伤心事,并且难以从脑海中驱散。会情绪低落,变得不想动,不喜欢以前的兴趣爱好,更喜欢发呆。没有精力做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也很受影响,经常睡不着,还会早醒。”
夏倩倩回想自己的情况:一遇到事就很容易想到自杀,甚至那天还自杀未遂。情绪低落时想通过划手缓解,疼痛甚至是一点点血迹都能让自己更舒服。
动不动就想哭,脑海中经常充斥着各种不开心的事,赶也赶不走。以前她喜欢看电视剧,可最近连软件都不想打开。一有时间就发呆,什么都不想做。
躺在床上很困,闭眼却怎么也睡不着。每次直到经晨才睡着,没过多久就醒了。这几天在秦阿姨家里情况还好些,十一点前能入睡,但很早就醒了,睁眼到天亮。
放假前的期末她几乎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整个人疲惫得不行。可一边打工一边复习,她的时间非常紧张。尽管如此,背了忘,忘了背。她背书时总走神,还是很难背下来,自然考试挂科了。
见她没有出声反驳,秦文娟就知道自己说对了。
“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哪里没做好。相反你很坚强,一直靠自己。这些不对劲,很可能只是因为我们生病了。”
“生病……”夏倩倩喃喃低语。
“对,生病。”
“不是因为我就是这样,不是因为我矫情,只是因为,生病?”
秦文娟坚定点头,“是的!”
长久以来心底隐隐地自责一下子松懈,自己曾经的痛苦仿佛都有了理由。夏倩倩像是抓住了一个喘息的机会,脸上表情有了点变化。
思考了很久,夏倩倩还是摇头:“可我没钱,我要先去打工攒钱。秦阿姨你放心,这次既然知道我身上一些不对劲只是因为生病,我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不行,你要先去医院。”秦文娟没有答应,“到底是不是生病,生的什么病又到了什么程度,这要由医生说了算。而且,如果真的生病,你需要遵照医嘱进行治疗。治疗本身就需要时间,不能一蹴而就。
还有,心理疾病不能拖,不及时干预,有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原本花一倍的时间就能治好,拖久了就需要花两倍、三倍甚至十倍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这中间可能还会承受很多痛苦。
所以,我可以借钱给你,一定要去看医生。”
直接给钱,夏倩倩肯定会拒绝,索性换个说法好接受些。
夏倩倩不忍再让秦阿姨失望,思考过后还是轻轻点头:“好,我一定会还钱的。”
“当然,你还得给我写张欠条呢。”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轻松起来。
于是第二天,秦文娟就带她去了医院。今天张医生还在上班,接诊了夏倩倩。
大年初一,夏倩倩是门诊唯一一名病人。张医生面带微笑,十分包容:“来啦?”
两人在诊室里交谈了好久,秦文娟就一直坐在外面等待,像妈妈一般,最后她是哭着出来的。
没有问她谈了什么,什么都没说,只是陪着她坐下,默默陪伴。好久之后,情绪平静,夏倩倩才开口:“谢谢你秦阿姨,张医生非常棒,我都感觉自己来晚了。”
秦文娟温柔回应:“只要从现在开始,就不晚。”
按照流程,她又做了一些相关检查,有量表,抽了血,也有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夏倩倩平时只在网上刷到过就医流程,有些疑惑:“秦阿姨,医生问诊不能得出诊断吗?为什么非得做这些检查,好贵的。而且这些题怎么能看出我有没有病,万一专门选择没问题的选项,岂不是都看不出来结果?”
“心理疾病的诊断不仅依赖于患者的主观描述,还需要通过各种检查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躯体疾病。像贫血、炎症、肝衰竭都有可能引起抑郁情绪,这种情况下单纯治疗情绪就不太合适。
量表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这对于决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疗非常重要。而且医生不是只看结果治病,他们问诊也是一种检查。就算是有的人瞎填答案,医生也能得出相应信息。”秦文娟这几个月以来一直在学习,和医护都聊过,回答这种疑问自然得心应手。毕竟这也是她曾经的质疑,现在完全弄清楚了。
“得出什么信息?”夏倩倩好奇反问。
“被动求医,不信任医生,可能是被家人强迫来的。”
等所有结果都出来后,夏倩倩再次进入诊室。
“你能接受吃药吗?”张医生例行询问。
成年人还好,未成年人不能独自就医,必须由家长陪伴。于是开药环节总能看到父母抗拒、纠结,经常能听到以下质疑:
“医生,必须吃药吗?我家孩子还这么小,怎么可能抑郁,他回去自己调节一下就行了吧。”
“她就是不想上学,怎么一来医院就变成抑郁了?”
“能不能不吃药,用其他办法治疗?是药三分毒,我孩子可不能随便吃药。”
对此,张医生只能耐心解释: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到了这种程度必须治疗,不太可能单纯靠自我调节痊愈。”你孩子不爱听这话,以后少说。
“青少年抑郁表现有很多,其中值得关注的成绩下降、厌学、一去学校就各种身体不适。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想上学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情绪问题。”
“药物都有副作用,感冒药吃了还会犯困呢。我们要关注药物治疗的部分,只要定时复查,副作用都能及时掌控、干预。”
“能”。夏倩倩并不抗拒,她现在想好好接受治疗。
“那我给你少开一点,第一次服药可能会有些不舒服,我们及时联系,吃完前记得再来复查。还有,除了吃药,我建议你加上心理治疗一起。”
“我……钱不够。”她吞吞吐吐,还是说出来。
“那行,就先保证吃药吧。平时你也可以看一些心理自助的书籍,生活中尝试自我调整。可以秦姐帮你推荐,她一直在看书。”
“好的,谢谢医生。”
夏倩倩还是没好意思张嘴麻烦秦文娟,她自己上网默默搜索相关信息。
然后第二天晚上,她主动找到秦文娟:“秦阿姨,我昨晚联系了一个兼职,明天老板让我去报道。工作地点离这里有点远,我需要搬过去住。”离开学没多久,兼职结束后她马上就要回学校了。所以这一走,基本上不会再回来。
“好,我帮你一起收拾东西。”秦文娟并不阻拦,也知道她离开后不会再来。但没关系,当初收留夏倩倩也是权宜之计。看到她愿意开始接受治疗并且能够努力生活,没有沉浸在过去不好的经历中,秦文娟非常支持。
秦文娟帮着她一起搬东西,送到地方后贴心检查是否安全才离开。
这之后,两人经常通过手机联系。秦文娟会关心她的情况,是否按时吃药、是否有哪里不舒服,夏倩倩情绪钻牛角尖的时候也会求助她,却很少见面了。
半年后,夏倩倩还完借的钱,取走了那张借条,两人的联系也就仅限于逢年过节互相问候。
但秦文娟能看到她的状态慢慢变好,朋友圈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笑容,越来越多的朋友,她有在好好生活。
这便够了。
夏倩倩有无限可能,有美好未来。
带着她的关心与祝福,体验到有的人没机会接触的一切。
断更好久,对不起(哭)更新也许会很慢,但绝不会弃坑!倩倩的路要自己走下去,我们秦阿姨也会好好生活的~希望看文的小可爱们也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3章 我就是这样(十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