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还在继续,秦文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假期一结束就赶紧穿上蓝马甲上岗,年味还没散,大家见面总会说一声“新年快乐”。几个月以来,秦文娟基本上同各个科室都打过照面,好歹混了个脸熟。
今天刚领着一个病人找到做彩超的地方,刚准备去住院部时,在急诊入口处看到有救护车呼啸而至。
急促的声音下,是神情焦急的父母,他们和急救员一起搬下轮床,紧紧跟着往楼里跑去。
一闪而过,她看到了纤细手腕随着轮床移动落下,皮肉紧贴,特别瘦削。
本以为这就是一次偶然的碰面,然而第二天,精神科就接到了急诊转过来的新病人林茯苓。
病房中,一个面色发黄、双眼无神的女生躺在床上,薄薄一片,被子只有一点起伏。林妈妈坐在一旁,拉着她的手流眼泪。林爸爸也不断叹气,一家人气氛十分低沉。
护士取药回来准备给她打针,但林茯苓紧紧把手收起来,十分抗拒。护士柔声解释:“医生开的营养液,你别动,小心针扎到。”
父母也在一边劝说,还动手掰她的胳膊,林茯苓不停扭动身体,根本无法下手。
最后还是使用约束带,把挣扎的林茯苓先绑在床上,连镇静药物都不敢打,她实在是太瘦了。林妈妈陪在床边,随时关注她的状态。医生把林爸爸见到办公室,询问病情。
“她以前都好好的,就是因为想当模特,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当时就应该阻止!”
今天收病人的是付医生,他安慰道:“谁都不想孩子变成这样,从现在开始好好治疗。你们从什么时候觉察到不对的?”
“就去年,她想当模特,在网上还是哪里到处投简历应聘。然后就开始说要减肥,觉得自己太胖。她个子高,有176,当时体重也就120多斤。这个身高,哪里胖?”林爸爸非常焦虑,言语间不禁流露出想得到认同的倾向。
付医生顺从点头,引导他继续说下去:“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过完年没多久,大概三四月份吧。她在本地上大学,平时经常回家住。我和她林妈妈就发现,她吃的越来越少。以前最喜欢吃米饭,后来一点都不沾,平时支持沙拉或者玉米之类的东西,根本吃不饱啊。”
“也就是说,她吃的越来越‘素’、‘健康’?”
“可以这样讲,她总说我们吃的米饭、肉不健康,热量高。”林爸爸回忆着林茯苓曾经说过的话:“要调整,最好吃素,可我们都习惯了啊,吃这么多年也好好的。”
“你还发现她有什么变化吗?”付医生拉回对话,边写记录信息边问。
“什么变化?”
“比如经常锻炼,一吃完饭就去厕所,……”
“有,都有。”
他回忆起了很多自己曾经没注意到的细节。
女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爱美,吃饭时第一反应就是报出食物的卡路里。
周末回家后,他们总觉得女儿太瘦,会炖补品给她喝。她总是拒绝:“鸡汤这么肥,上面还飘着一层油,一碗下去不得一百多大卡吗,我不喝,死也不喝!”
又做清淡一点的鱼汤、排骨汤,她也拒绝。硬让她喝,还会发脾气,到处扔东西,把房间搞得一团糟。
退而求其次,让她三餐正常吃。女儿不情愿地答应,一吃完饭就脸色不好,马上下桌去卫生间。有几次他经过,隐约听到里面有呕吐的声音。担心女儿身体,他还问过:“是不是胃不舒服,要不咱们去医院看看。”
女儿摇头:“不用,我就是吃坏肚子了,有点恶心,过几天就好。”
可下一次回家还是这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女儿在家也不卸妆,脸涂得白白的,嘴角还能看到伤口,手上也有。每次问,都说是锻炼时不小心磕到的。
她恨不得一天都泡在健身房里,回家也一直转呼啦圈,腰上都是黑青。妈妈心疼,让她坐下来歇歇,她还是会说:“我今天运动量不够,还瘦不下来。”
“你已经够瘦了。”女儿纤细的腰在睡衣下显得有些空荡荡,和笨重的呼啦圈形成让人不禁皱眉的对比。
可女儿并不相信,总觉得是父母在安慰她。每天早上一起来就称体重,数字下降就很开心。数字升高或不变,这一天都会各种锻炼、减肥。
时间一长,整个人精气神都差了好多,身体非常瘦弱。
他们也曾经想着带女儿来医院检查,可她特别抗拒,一提到医院就发火。
这次过年期间聚餐,席间有亲戚见她吃的太少,好心给她夹菜:“这么瘦衬得头大,赶紧多吃点补补,你家的饭是不是都叫你爸妈吃了。”
话不太好听,但没什么恶意,可林茯苓无法接受,猛地摔筷子:“你说谁头大呢,会不会说话。”
“我……我哪里说错了,你一个小辈还和长辈顶嘴?一天天别瞎学网上人减肥,丑死了。”
一个“丑”字仿佛触碰到她的逆鳞,林茯苓一下子晕过去。众人赶紧围上来,纷纷拨打120。
“唉,其实我知道可以自己开车送,打120是占用急救资源。可我怕啊,怕女儿出事,当时什么都反应不过来。幸好急诊医生说她这次是低血糖,也没有磕到脑袋。可下次就不一定那么幸运了,非让我们住院治疗。”林爸爸不停叹气:“医生,我女儿到底有什么病,为什么要住精神科,不能住其他科室吗?”
“只能住在这里,因为她现在患有进食障碍,具体来看,是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林爸爸呆愣地重复,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
“是的,她必须马上接受治疗。昨天在急诊测量的数据,176公分42千克,bmi值13.6,非常危险,必须马上增重。”付医生声音冷静,态度很强硬:“我们会申请和营养科会诊,定制她的饮食计划。现在她不配合打营养液,你们试试能不能正常进食,不行的话就准备插胃管。”
林爸爸的心一下子揪起来,他连忙保证:“我和她妈妈会好好劝她的,先别插胃管。”
他回到病房,看着紧闭上眼睛的女儿内心一阵痛苦。都是做父母的不够敏锐,没发现女儿的异常。如果能早点发现,也许女儿就不用受这个罪了。
约束期间,护士到底还是成功输液了。饭点时,妈妈去食堂买了点稀饭,尝试给她喂食。
勺子放在左边,林茯苓就把头偏向右边。转而放到右边,她又往左扭头,抗拒之意溢于言表。
“宝宝你吃点好不好,一天没吃东西,身体会受不了。”妈妈强忍着泪水,试图劝说。
林茯苓闭眼,就是不吃。
妈妈情绪上来,控制不住地往她嘴里塞,最后全部弄到脸上、床上,两人都非常狼狈。
“宝宝你现在怎么变成这样,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我们让你吃饭是害你吗?都是为了你好啊,你看看现在的样子,躺在床上什么不能做,大过年的把自己搞到医院,爸爸妈妈陪着你还受气……”
“那你滚啊!”林茯苓突然大声吼道:“滚啊!我又没想住院,不用你们陪!放我出去,放我出去,你们是非法囚禁!来人啊,救命啊!有没有人帮我报警,他们绑人!”
她剧烈挣扎起来,腿蹬在床上邦邦响,手腕转动想从约束带中挣脱。不顾身体疼痛也要挣脱,几下以后竟然真的有所松动。
妈妈没反应过来,呆愣在原地。见状又有些犹豫,不敢上前。爸爸也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还是同病房另一位病人的家属反应快速,马上按铃,并大声喊护士。
秦文娟也听到呼喊声,跟着护士一起进去,合力按住林茯苓,重新绑上约束带。
夫妻二人互相搀扶,十分疲惫。爸爸想不明白:“我女儿怎么会变成这样,她以前那么懂事,连重话都不会说,现在竟然……竟然……”竟然对他们说滚。
“体重过低,肌肉会逐渐萎缩,大脑也一样。整个人会变得思维迟缓,固执,甚至偏执,她听不进去话。”付医生解释。
秦文娟在一边旁听,闻言十分惊讶,对人影响竟然这么大,她以为只是体重降低、营养不良。
“还会身体虚弱、头晕、昏厥,甚至会影响耳鼻喉、胃肠道、内分泌、心肺系统,这也是为什么必须及时治疗的原因。”
夫妻二人听着腿软,马上祈求付医生:“医生,你一定要救救我女儿啊,我们可就这一个孩子。”
"再试一次,如果还不吃饭,就插管吧。“考虑过后,付医生对他们说:”虽然会很受罪,但没办法。也希望她感受到插管的痛苦后,愿意主动进食。”
结果显而易见,这天下午林茯苓的父母劝说了很多次,用尽各种办法也没能让女儿进食。
最终,还是插上管,经鼻饲进食。
新的故事,新的开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食物牢笼(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