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冒名郡主今天也在训狗男人们 > 第10章 第10章 渊源

第10章 第10章 渊源

安乐大长公主宁贞芳,是太后的亲生女儿,与当今陛下一母同胞,也深得先皇喜爱,可谓是集万千荣宠于一身。

后来长公主到了出阁的时候,下嫁了镇北将军孔景辉,两人也是举案齐眉一段佳话,一度荣登京城夫妻伉俪情深的榜首。

谁知道孔景辉镇守边关时,突生恶疾去世,长公主本是为夫侍疾,路走到一半,却成了奔夫丧,惊惧之下早产下一女,取名孔心慈,就大出血去了。

太后痛失爱女,几度咳血,幸好还有个孙女聊以慰藉,后来那小娃娃,就养在了太后身边,皇爷怜爱,特加封她为长宁郡主。

“倒是可怜。”宁姜听完这段故事,也感到唏嘘。

“那孔心慈,后来怎么丢的?”宁姜接着问。

“那时,皇爷刚登基,后宫空虚,许多人都惦记着往他后宫塞人,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刘贵妃当时也是其中一员,只是她手法精妙一些,先是设计认识了大长公主宁贞芳,后来一步一步成了大长公主的闺中密友。”

“因此,太后痛失亲女儿之后,刘贵妃就想趁虚而入,在太后和皇帝面前博得一个好印象。”

“后来她没照顾好,人丢了?”宁姜已经有些猜测了。

“是的,借着照顾长宁郡主孔心慈的功夫,刘贵妃天天待在宫里,终于爬上了皇爷的床,日日受宠,对着孔心慈也不再上心。”

“偏偏有个宫女趁人不备,偷走了孔心慈,等到发现时,虽然抓着了宫女,却当场吞了药自尽,显然是个死士,而孔心慈却下落不明了。”

宁姜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说:“这倒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怪不得这么多年太后一点也不待见她。”

想了想,他又问宁舟:“这也就算了,那位大长公主离世多年了,四哥怎么知道她与宋淇妍相似几分?”

宁舟指尖敲着桌案,缓缓道:

“宋淇妍的母亲早亡,是由她父亲一手带大的。”

“因此她也不知道,她母亲的娘家人,很有一份造化。”

原来当年镇国将军孔景辉出身草莽,正是兖州府人士,孔家老夫人与游家夫人,也就是宋淇妍母亲,正是亲姑侄。

后来孔景辉一路建功立业成了将军,孔家也举家迁往京城,娶了安乐大长公主宁贞芳,生下了长宁郡主。

而游语蓉也嫁了年轻士子宋博裕,结两姓之好,许久没见过邻屋的姑姑和表哥,只在一年孔家祭祖时,见了一面孔景辉。

那位面容冷峻的表哥,看到她抱着宋淇妍,似乎颇为喜爱女娃,特意与她多聊了几句,还给当时抱在怀里的宋淇妍送了块上好的玉佩。

“她容貌肖母,气质却清冷,若是见过当年大长公主宁贞芳的风采,都不会怀疑她。宁信既要找冒牌郡主,又要留她一命,定会选她。”

是的,宁舟笃定了宁信对宋淇妍有情谊,他又不想违背自己母妃的命令,又想两全其美,必然会选择宋淇妍。

“哇!”宁姜拍着桌子,满脸兴奋,“那接下来是不是就等着看宁信带着宋淇妍上京城去?刘贵妃要是看见宋淇妍还活着,岂不是气的要命。”

宁舟笑着搓了搓他的狗头:“别高兴早了,宋淇妍一上京城,不只是她要卷入纷争,我们也要不太平了。”

宁姜攥着信,满眼期待:“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太平过?我只盼着,一了百了了,好日子早点来。”

兄弟两人一 夜掰扯,就不再说。

等到马车碾过京城朱雀大街,宁信掀开车帘,对身侧的宋淇妍沉声道:“待会儿见了太后与陛下,万事须得谨慎一些,该告诉你的细节,我都已经告诉你了。”

宋淇妍点头应答他:“我是大长公主宁贞芳早年失散的女儿,襁褓里被歹人掳走,三爷这次南下赈灾,恰巧寻到了我。”

宁信点点头,又放下了帘子,凑过去偷香了一口,抱着她安抚:“莫要担心,好好回答就是,不会出什么事儿的。”

宋淇妍浑身抗拒,又不敢推开他,只是应付着:“三爷放心,我身家性命都在您手里,绝不会出岔子。”

宁信听了这话,身体僵住了,默默退开来,又想到了宋家人,一时间马车里一片寂静。

宋淇妍看着他纠结,也乐得清净。

过了宫门,到长信宫,太后本来还有些顾虑。

“偏偏这个时候找到了我的慈儿,连翘,你说,这回会是真的吗?”

其实太后也有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前几年也有两个冒出来说自己是长宁郡主,但最后都是假的,难免让她失望。

“太后莫急,缘分这事儿强求不来。”连翘拉着她的手安慰。

“但是太后这么多年行善积德,吃斋念佛,老奴相信,长公主在天有灵,也会保佑小郡主回到您身边的。”

听了连翘,这话太后才稍微放下心来。

可是等见到宋淇妍,太后立刻愣在了原地,放下了心里的疑虑。

没有别的原因,实在是太相像了,尤其是那一股气质,当年宁贞芳也是这样,孤高清冷,又带着一股傲气。

太后柳梦婕快步上前,颤巍巍地抱住了她,一时间哭得泪眼朦胧。

“哀家的慈儿……这么多年,哀家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

说着,又拉起了她的手说:“等明日我们就去庆平寺,告慰你母亲在天之灵。”

宋淇妍陪着她哭了一场,也一副多年没有见亲人,终于见到了的欣喜若狂。

“太后容禀,民女走失之前实在年岁太小,记不得什么事儿,只有这一块儿平安锁,是民女襁褓里就有的。”

是的如今宋家人表面上满门抄斩了,宋淇妍自然换了个身份,她是流落兖州府的孤女,在城里靠卖豆腐为生。

太后接过她递上的平安锁,泪水又止不住了:“是了,这是哀家当年亲手给你系上的,没错,你就是心慈。”

说着又仔细看看她,抚上她的眉眼,满是怀念:“你的眉目,真跟你母亲年轻时一模一样。”

宋淇妍顺势红了眼眶,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哽咽:“太后……祖母,我这些年,独自长大,常常想我的亲人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还不来找我?是否当初故意丢了我?”

“如今见了您才知道,原来彼此之间,早就互相挂念,有了今儿这一遭,就算叫我明天死了,我也愿意。”

太后听了这话,更是肝肠寸断,只是抱着她大喊“慈儿,我对不住你。”

皇帝宁建德坐在龙椅上,看着阶下与长公主有几分相似的宋淇妍,又看他母后哭得如此伤心,也过来劝。

“如今人找到了就是好事,皇姐在天有灵,也安息了,母后何必哭得如此伤心,儿臣也心疼您身子。”

连翘姑姑也在旁边劝:“正是大喜的日子,郡主上京来舟车劳顿,又哭了这一场,难免伤身,娘娘不如坐下来才和她好好聊一聊她这些年的事呢?”

两人一言一语劝着,太后慢慢收敛了情绪,叫宋淇妍一起坐下休息。

坐下了,她又看看皇帝,给宁建德看无奈了。

他知道母后的意思,无非是叫他看着小侄女刚回来,给个见面礼。

“朕寻回了侄女,是大喜的事,来人,赏。”一时间,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被宫人抬了上来,堆满了殿角。

又想起来寻回了侄女的三儿子,宁建德这才看着旁边侯着的宁信,语气里满是赏识:

“这次你南下赈灾,不仅解了地方灾情,还寻回了郡主,功不可没。”

“朕便赏你黄金百两,可好?”

“父皇圣明,都是儿臣恰好遇上了。” 宁信谦逊着谢恩,就准备退出去。

这时候太后正是亲人团聚的要紧时候,他不至于不识相留下来,那也太刻意了。

刚谢过赏赐,殿外渐渐传来脚步声,未见其人,先听到一声爽朗的笑。

正是宁姜,身后还跟着宁瑾,一起见过了皇帝和太后。

太后拉着宋淇妍介绍:“这是你大哥哥,三哥哥还有七哥哥。”

宁姜已经先一步奔到太后身边,半倚着她的胳膊,故意皱着眉撒娇:“皇祖母,孙儿刚下了武课,就来给您请安,您倒好,眼里只看得见新找回来的妹妹,都不疼孙儿了!”

太后被他逗得笑起来,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语气带着嗔怪,眼底却满是疼爱:“你这孩子,都多大了还跟个小姑娘争宠。心慈刚回来,哀家多跟她说几句话怎么了?”

嘴上虽“恼”,却还是拉过宁姜的手,让他挨着自己坐下,又给了他一块刚剥好的蜜橘。

一旁的太子宁瑾缓步上前,身形看着有些单薄,刚站定便低低咳了几声,脸色也透着几分苍白。

他看着宋淇妍,语气温和得像春日里的风:“心慈妹妹,记得当年还是个抱在怀里的小娃娃,如今竟长这么大了。”

说着,示意身后的内侍递上一个锦盒,“这柄和田玉如意,是孤早年寻得的,据说能趋吉避凶,今日便送给你,算是见面礼。”

宋淇妍上前接过锦盒,屈膝行礼,声音柔婉:“多谢太子殿下赏赐,民女愧不敢受。”

太后笑着摆摆手:“瑾儿一番心意,你收下便是。”

宁建德这边已经指着几个儿子,对宋淇妍道,“你已是贵女,对外该自称本主了,这几个顽猴,以后都叫表哥就是,一家人不必客气。”

太后也说:“是了,心慈,往后在宫里,有什么事,尽可以找他们。”

宋淇妍一一应下,目光却悄悄扫过姜、瑾二人:宁姜看似跳脱娇纵,眼底却藏着几分机灵。

太子病弱温和,举手投足间却透着沉稳,二人模样性情截然不同,却都让她不敢小觑。

宁姜这边认了人,又凑到宁信面前,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语气熟稔:“三哥,你可算回来了,这次南下赈灾,还寻回郡主,可是立了大功,我这做兄弟的都替你高兴。”

他话锋一转,声音又提了几分,故意让殿内众人都听见:“今晚我在府里设了接风宴,咱们想熟的都请来作陪,你可一定要来!兄弟们好好喝几杯,聊聊你在南边的趣事。”

这话刚落,太子宁瑾也缓步走过来。

他穿着明黄锦袍,身体看着柔弱,神色很温和,眼底却藏着几分促狭:

“七弟说得是。三弟,你刚回京,这接风宴本就该去。”

“再说,七弟一片心意,你若是推托,岂不是驳了他的面子,也显得咱们这些兄弟,在你心里没分量?”

宁信心中暗恨,太子这话看似在劝,实则是将了他一军。

当着太后与皇帝的面,若是说不去,便是落了七王爷的面子,还会被人说“恃功而傲,不近兄弟”。

若是应下,又不知这二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反正不是好药。

宁信这样想,面上却笑着拱手:“大哥与七弟盛情,我怎敢推辞?定准时赴宴。”

宁姜立刻笑开了花,拍着他的手道:“这才对嘛,我就知道你不会不给我面子!”

太子也颔首笑道:“如此甚好,我们兄弟尽兴便是。”

他们兄友弟恭,宁建德看着,很是欣慰,捻着胡子老神在在。

宋淇妍窝在太后怀里,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已经明白了宁信与宁瑾、宁姜二人的不合。

转眼间夜幕四垂,长信宫的宫人忙着给宋淇妍收拾住处。

其实早就收拾过了,连翘姑姑愣是不放心,又喊人收拾了一遍。

屋子就在太后寝殿旁的暖阁,不仅铺了厚厚的褥子,还摆上了太后珍藏的白玉貔貅摆件,连窗台上都放了两盆新鲜的腊梅,显然布置之人很是用心。

饭后,太后牵着宋淇妍的手走进暖阁:“心慈,瞧瞧这屋子还合心意吗?床榻会不会太硬?炭火够不够暖?要是缺什么,可千万不要拘谨,也得跟哀家说。”

宋淇妍看着满室温馨,眼底泛起一丝暖意,屈膝道:“谢皇祖母疼惜,这里一切都好,孙女什么都不缺。”

太后还是不放心,拉着她坐在榻边,又摸了摸她的手:“你刚回京城,身子骨怕是还没适应这里的气候。明日哀家让御膳房给你炖些驱寒的汤,再让人给你送几匹新制的狐裘,早晚出门可别冻着。”

宋淇妍一一应下,轻声道:“有皇祖母在,孙女心里踏实得很。”

太后这才笑了,拍了拍她的手:“你能这么想就好。往后这暖阁就是你的住处,离哀家近,有什么事也能及时照应。早些歇息吧,明日还要去给你母亲上香呢。”

待太后走后,宋淇妍站在窗前,望着庭院里的月色,心头一松。

虽然她今日言行举止都得体,实际上心里也很紧张,毕竟都是天潢贵胄,她一届闺阁小姐,从没见过这场景。

“只愿岁岁年年,长安长乐。”宋淇妍心想着,对月许下愿望。

从今天起,她就是长宁郡主孔心慈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出格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