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淇妍回到住处,看着镜中的自己,双手死死攥住衣角。
夜里宁信的逼迫像根刺扎在心头,让她彻底明白,依附太后的庇护终究是暂时的,只有自己握有实权,才能真正摆脱任人拿捏的命运。
思来想去,她想起自己日常研究的一些药膳方子。
若能将方子变现,开一家药膳坊,既能赚钱立足,又能暗中结交人脉,倒是条稳妥的路。
次日一早,她揣着整理好的药膳方子,径直去了四王爷府。
进了府里,就见四王爷的贴身大太监房泰迎了上来,笑着拱手:“郡主娘娘,实在对不住,殿下一早便去宫中了,陛下有要事找他,这会儿还没回府呢。”
宋淇妍心里微沉,却还是温声道:“无妨,我可以在府中稍等,不知公公能否帮我递个信给殿下?我有要事想与他商议。”
“郡主娘娘客气了,您先随我去偏厅坐,我这就派人去给殿下送信,不耽误多久。”
大太监房泰引着她进了偏厅,又让人端上茶点,才匆匆去安排。
在偏厅坐了约莫半个时辰,宋淇妍就见大太监房泰拿着一张纸条回来,双手递到她面前:“宋姑娘,殿下回信了,您瞧瞧。”
宋淇妍接过纸条,上面是宁舟苍劲的字迹:“药膳坊之事,可交予七弟处理”。
“此子平日看似闲散,实则在经商一道极有天赋,由他牵头,定能妥帖。”
她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七王爷是宫中出了名的“混世魔王”。
不爱朝堂争斗,反倒总琢磨着开酒楼、办货栈,京中好几家有名的商铺都是他的手笔。
宁舟让宁姜帮忙,倒是比自己出面更稳妥,也能避开不必要的朝堂猜忌。
大太监房泰在一旁笑着补充:“姑娘有所不知,七殿下最擅长把不起眼的生意做火。”
“前两年他开的那家素斋楼,原本没几个人看好,结果经他一打理,现在京中贵妇都抢着去呢!您找他帮忙,准没错。”
宋淇妍放下纸条,心里的石头落了大半。
她起身对大太监房泰道:“多谢公公告知,也替我谢过殿下。我这就去七王爷府拜访。”
说罢,她就离开四王爷府。
其实大早上,四王爷之所以一早不在府中,原是皇帝宁建德临时起意。
晨起批阅奏折时,他恰好看到户部奏报,提及杭源书院修缮事宜。
宁建德忽然忆起,自己年少时曾去过几次杭源书院,书声琅琅,学风严谨,便心血来潮想再去瞧瞧。
“这杭源书院可是百年老字号了,开国起就立在那儿。”
“更别说你外祖父如今执掌书院,也不知道培养出了多少栋梁之才,为国效力。”
皇帝放下奏折,对一旁侍立的宁舟笑道,“今日天气正好,陪朕去走一趟,也算是替朕给你外祖父问声好。”
宁舟闻言躬身应下:“儿臣遵旨。”
他自然明白,皇帝此行不仅是凑热闹,更是借拜访书院之名,暗中表达对外祖父一脉的看重。
毕竟杭源书院虽属民间,却汇聚了天下文人,外祖父作为现任院长,在士林中声望极高。
皇帝此举,也是在稳固文人阶层的人心。
不多时,车架便出了宫门。
一路往杭源书院去的路上,皇帝还与宁舟闲聊起书院的旧事:
“你外祖父当年在书院讲‘仁政’,朕还去听过一次,至今记得他说‘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到如今都管用。”
宁舟静静听着,偶尔应和两句,心里却已思索着刚刚宋淇妍递过来的口信。
今日怕是赶不回府了,可是让人白跑一趟,实在不好。
他吩咐了随行侍卫,快马回府递信,将药膳坊之事托付给宁姜,免得耽误了宋淇妍的事。
另一边,宁姜也收到了宁舟的消息,觉得宋淇妍此人真是神人,能让他四哥这样帮忙。
但是他并不敢耽误事情,于是当下保证绝对好好帮助宋淇妍,叫四哥安心。
而此时的杭源书院内,院长纪元洲早已带着师生在门口等候。
皇帝下了车架,看着书院门前“杭源书院”四个苍劲的匾额,眼中满是感慨。
和院长寒暄完了之后,转头对宁舟道:
“走,陪朕进去瞧瞧,看看如今这里还是不是老样子。”
皇帝宁建德与宁舟、纪元洲刚进杭源书院,就被一群闻讯而来的学子围了住。
领头的学子捧着书卷,眼中满是敬佩:“陛下,久闻您膝下几位皇子皆是文采斐然,我们几个早就想请教,不知今日能否与您身边的皇子比试一番?”
宁舟连忙拱手,语气谦和:“诸位谬赞了,书院人才济济,我这点学识,哪里比得上各位潜心苦读的同窗,还是不必了。”
“你这孩子,怎么还妄自菲薄?”皇帝宁建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
“不过是切磋而已,输了也无妨,正好让朕看看书院的学子们有多厉害。”
宁舟见皇帝坚持,便不再推辞。
学子们当即摆开桌椅,第一场以“杭源秋景”为题作诗,第二场辩论“仁政与法治”的先后。
宁舟从容应对,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温和退让,既不失皇子气度,又给足了学子们颜面。
皇帝起初看得兴致勃勃,还不时与身旁的纪元洲点评几句:“这孩子,论起文采来倒也沉稳,就是太过谦和了。”
纪元洲笑着点头:“他打小就这性子,不喜欢争强好胜,倒像极了他母亲。”
可两场比试下来,皇帝渐渐觉得有些乏味,便对纪元洲道:“让他们小辈在这儿,朕和你再去那边逛逛,瞧瞧书院的景致。”
说罢,便带着纪元洲,一起往西侧院落走去。
刚转过回廊,就听见一阵清亮的女声传来,原来是女子班正在上课。
皇帝驻足窗边,见屋内站着位身着素色布裙的女子,正手持书卷引经据典。
讲到兴起时眉眼弯弯,笑容热烈又自信,举手投足间的飒爽气势,竟与年轻时的皇后有几分相似。
皇帝宁建德看得微微出神,连脚步都停了下来,只想专心看完这堂课,这个人。
不多时,下课铃响,学子们陆续散去。
那女先生也抱着书卷,走出了屋门。
抬头见院中立着位气度不凡的陌生人,她便拱手行了一礼:
“这位先生,是来书院拜访的吗,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
宁建德回过神,笑着走上前:
“我是路过此处,见先生授课精彩,便多留了片刻,先生如此年轻,却有先皇后之姿也。不知先生贵姓大名?”
“我是纪梦晗,是书院的女子班先生。”
纪梦晗落落大方地回话:“实在愧不敢当,先皇后何等清风朗月,端庄贤淑,四海皆知,我怎么比得?”
她目光扫过皇帝,见他衣着讲究,又瞧着他对书院环境似有好奇,便接着笑着问,
“看先生的模样,不似为自己而来的,莫不是来为家中女眷们,或适龄的孩子咨询入学事宜的?”
“近来书院正招新生,若是有意,我可以为二位介绍章程。”
皇帝闻言,竟没有否认,反而顺着她的话点头:
“确实有此意,方才听先生课上似在讲《女诫》的新解,不知先生对‘妇德’二字,可有不同见解?”
纪梦晗眼睛一亮,当即与皇帝讨论起来:“民女以为,‘妇德’不该是束缚女子的枷锁,若女子有才识、有见地,能辨是非、明事理,便是最好的‘德’。”
“就像前朝的班昭,本朝的先皇后,既能著书立说,又能辅佐朝堂,难道不算有‘妇德’吗?”
她说得认真,偶尔还会俏皮地眨眨眼:
“当然,这话要是被老学究听见,怕是要骂我离经叛道了。”
皇帝被她的直率逗得哈哈大笑,连声道:
“说得好,说得好!我倒觉得,先生这见解,比那些墨守成规的老学究通透多了!”
两人聊得愈发投机,从《女诫》见解聊到女子求学的不易,皇帝眼神里的欣赏毫不掩饰。
站在不远处的纪元洲看在眼里,心里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纪梦晗哪里是什么普通先生,她可是宁舟的小姑姑,他的小女儿啊!
他当初让女儿来书院教书,就是想让她远离宫廷纷争,安稳过一辈子,可没成想竟在这里被皇帝撞见。
眼看日头渐高,随行太监贾明知上前轻声提醒:“爷,时辰不早了,该回了。”
皇帝这才恋恋不舍地住了口,临走前特意看向纪梦晗,语气带着明显的暗示:
“纪先生学识出众,性子也通透,倒是个难得的有趣姑娘。”
“不知先生是哪家的女眷?往后若有机会,我还想再与先生探讨学问。”
纪元洲心下一紧,连忙上前一步,笑着打哈哈:“陛下谬赞了!这孩子就是个普通教书先生,哪值得陛下挂心。时候不早了,臣送陛下出门吧?”
说着,他不动声色地挡在纪梦晗身前,悄悄给女儿使了个眼色,让她先退下。
宁建德见他不愿多说,也没追问,只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转身离开了。
“老四那边怎么样了?”上了銮驾,宁建德看宁舟还没回来,问贾明知。
“那些学子比的上头了,一个一个不放他走呢,要等他还得有一阵,不如留一辆车在这吧。”贾明知回话。
“也好,他们年轻人是该玩个尽兴,我们就不打扰了。”于是宁建德就先回宫了。
待皇帝的车架走远,宁舟过了一会儿,才从前院赶来,拜见外祖父。
刚走近就见纪元洲脸色凝重,连忙问道:“外祖父,怎么了?方才陛下可是有什么不快?”
纪元洲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不快倒是没有,可陛下看上梦晗了!”
“什么?”宁舟愣住了,“小姑姑?”
他万万没想到,皇帝不过是随意逛逛,竟会看上自己的小姑姑。
他太清楚宫廷的复杂,小姑姑性子直率通透,若是进了宫,怕是要被搅进无尽的纷争里。
想到这儿,宁舟也头疼起来,皱着眉道:“这可怎么办?陛下既已上心,怕是不会轻易罢手。”
“还能怎么办?等着进宫吧。”纪元洲揉了揉眉心,“但愿陛下只是一时兴起,过些日子就忘了,否则,恐怕明日梦晗就要进宫。”
宁舟想了想:“不如先把小姑姑送走,也许事情还有转机呢?”
“闭嘴!”纪元洲呵止他,“你以为你面对的是谁?是陛下,普天之下,能逃到哪里去?”
宁舟无法,只好先应了他的话,但还是思索着,希望事情有转机。
次日一早,宁舟的母妃纪妃便派人去杭源书院,传口谕让妹妹纪梦晗进宫陪伴。
纪梦晗还高兴呢,好久没见大姐姐了,大姐姐对她可好了,小时候。
结果刚踏进纪妃寝殿,就见姐姐神色复杂地拉着她的手,低声道:
“梦晗,陛下昨日从书院回来后,就一直念叨你,这次让你进宫,是他的意思。”
纪梦晗瞬间明白了什么,原来昨天那人,是陛下,她手里的帕子攥得死紧:
“大姐姐是说,陛下……看上我了?”
她一想到皇帝年近半百的年纪,再看看自己不过双十的年岁,心里满是抗拒与委屈,
“他都那么大年纪了,我还想在书院安安稳稳教书,不想进宫!”
纪妃叹了口气,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抚:“我知道你委屈,可这事还没定下来。”
“你先在我宫里住着,陪我解解闷,平日里不出门便是。”
“陛下虽有兴致,但终究要顾着皇家体面,不会强行逼你,咱们再慢慢想办法。”
纪梦晗眼眶泛红,却也知道事已至此,反抗无用,只能咬着唇点头:
“那我听姐姐的,只是……我不想见陛下。”
“好,不见。”纪妃连忙应下,心里却暗自发愁。
皇帝的心思她最清楚,一旦上心,恐怕没那么容易放手。
与此同时,宋淇妍的事业如火如荼开展着。
在宁舟府上拿到回信后,她立刻赶往宁姜府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