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面粉厂的邂逅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1个故事-父亲在东北上山下乡的岁月

提起父亲年轻时候的故事,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段充满理想又艰苦卓绝的岁月,那是属于一代人共同记忆的一部分,也是父亲性格与命运发生巨大转折的重要节点。时间回到1968年,全国范围掀起了响应**号召上山下乡的热潮,许多城里的青年背井离乡,奔向广袤农村和边疆荒原,而我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个。他当时才刚刚度过少年时代,本可以留在北京的小工厂里被分配一份安稳的工作,但他却不愿意把自己的一生困在车间和机器之间,他觉得那样太过平庸,于是毅然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一条更艰难也更辽阔的道路。

父亲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凭着胆气和机缘,通过爷爷的关系帮助,在次年,也就是1969年来到了遥远而荒凉的黑龙江黑河市孙吴县,他被分配到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直属连伐木连。这地方冬天漫长寒冷,大雪覆盖山林,夏天短促而湿润,江水滔滔不断,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然而对于那个血气方刚心怀抱负的年轻人来说,这片土地似乎有一种让他兴奋又激动的力量,他从最普通伐木工开始干起,没有丝毫退缩,反而带着新鲜劲头投入到沉重劳动之中。

伐木连生活异常艰苦,每逢隆冬大雪封山,他们要扛着斧头锯子爬进深林,大树一棵棵倒下沉闷声响回荡在林海雪原。夜晚不能回到温暖宿舍,只能扒开厚厚积雪支起简陋帐篷躲避风霜。有时候帐篷被暴风雪吹得嘎吱作响,有时候篝火熄灭后寒气钻进每个人身体,但他们咬牙坚持,因为这是任务,也是责任。父亲常说,那些夜晚虽然冻得几乎睡不踏实,却让他第一次体会到真正坚韧意味着什么。

等春天来临冰雪消融,伐下来的木头需要顺江漂流运送,他们便被派往黑龙江边上的四季屯,把成堆木材扎成巨大的木排,让急速江水将其送往下游。就在四季屯驻扎期间,父亲负责连队伙食问题,从此开始与炊事打交道,也逐渐走上司务长岗位。他每天清晨就要琢磨如何安排大家吃饱吃好,因为长时间砍树漂木劳动极耗体力,如果饭菜跟不上,很容易让战士们掉队。他尝试去附近村庄同老乡换鸡蛋买蔬菜,有时用粮票换,有时拿些小东西做人情,为了改善锅里的花样可谓绞尽脑汁。

粮食供应也是大问题。最初他们的面粉由孙吴县师部直属面粉厂统一供应,可路途遥远加上雨季泥泞运输极其困难,于是后来改由沿江的一师独立三营面粉厂供给。而命运在此悄然埋伏了一场相遇,这个面粉厂正是母亲工作的地方,她当时担任保管员,一个年轻姑娘守着仓库仔细核对出入账目,她或许没想到多年以后自己会成为那个从四季屯来拉面,还满身泥水男青年的妻子。当时两人并未立刻产生深厚感情,但缘分种子已经播下,只等日后生根发芽。

拉粮途中充满艰险,从四季屯到三营之间要穿过大桦林子小桦林子,全程十几公里,他们靠马车运输。一趟下来不仅要花费半天功夫,还常遇突发状况。有一次天空突降暴雨,道路低洼处积水成坑宽阔如池塘,马车陷进去无法前行。面对这种情况父亲没有退缩,他卷起裤腿直接趟进冰冷水坑呼喊战友帮忙,然后大家合力把沉重口袋肩扛背驮一点点运过泥潭。当他们终于把面粉安全送回营地,每个人虽然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却笑得特别畅快,因为这意味着全连兄弟不会断顿,可以继续吃上热腾腾白面馒头。

随着经验增长父亲逐渐成为司务长,不仅掌管粮食采买还负责日常物资调配。他懂得照顾每个战士胃口也懂得关心他们身体状况,所以很多战友都对他心怀敬佩,说他既能挥斧砍树也能烧锅做饭,更能冒雨涉水背粮,是连里不可缺少顶梁柱。在那段艰辛生活中,他学会责任担当,也学会珍惜伙伴情谊,这些品质伴随他后半生影响深远。

与此同时母亲依旧坚守在面粉厂岗位,她认真谨慎态度吸引不少人注意,而频繁来往取粮过程中她渐渐熟悉那个高个子性格爽朗却又不失细腻男青年,两人偶尔交换几句寒暄,一次次眼神交汇慢慢加深印象。当年条件艰苦没有浪漫约会场所,他们最多就是一起抬麻袋或者在仓库门口聊几句家常,但正因为如此简单真挚感情显得弥足珍贵。后来命运顺理成章把他们牵到一起,也就有了我以及这一代新的延续,不过那已是后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女主并不觉得

五条老师想要贴贴[综主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