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十八分,市立医院住院部十二楼的走廊还浸在幽暗里。
唯一亮着的是尽头那块 32 寸的电子屏——
蓝光像一柄薄刃,把昏睡的长廊切成两半。
屏幕最上方滚动着红色字幕:
“今日讲座 | 青少年情绪急救 | 14:30 多功能厅”
下方循环播放着一段 47 秒的音频:
雨声、键盘敲击声、以及一句极轻的耳语:
“别怕,雨总会停的。”
没有人经过,
只有蓝光在空气里呼吸,
像一颗不肯熄灭的心脏。
这块电子屏是三个月前医院与附中联合安装的。
原本用于播放就诊须知,
却在安装当日被盛望“借”用了十分钟。
他把 U 盘插进接口,
把一段音频、一张海报、一句提示,
永久地嵌进了医院的晨昏。
院方起初皱眉,
却在听完音频后沉默,
最终只改了字幕颜色,
把红色换成温柔的薄荷绿。
音频是循环的,
每 47 秒一次,
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小雨。
雨声里夹着极轻的键盘声,
像有人在深夜写信。
末尾那句耳语,
是江赎留下的最后录音。
盛望把录音剪成无缝循环,
像把一段无法结束的告别
塞进永不关机的机器。
四点三十二分,
一位夜班护士推着药车经过。
她习惯性地抬头看屏幕,
字幕正好滚动到:
“如果你现在就需要帮助,请拨打 025-12320-5”
护士停下脚步,
从口袋里掏出便利贴,
写下:
“今天第 3 个电话。”
她把便利贴贴在屏幕边框,
像给蓝光添了一枚小小的勋章。
五点零九分,
一位母亲牵着孩子经过。
孩子指着屏幕问:
“妈妈,雨声是谁?”
母亲蹲下身,
轻声说:
“是一个哥哥,
他让雨告诉我们:
别怕。”
孩子在便利贴上画了一只蓝色鲸鱼,
贴在屏幕右下角,
鲸鱼尾巴正好扫过那句耳语,
像替它游完最后一段路。
六点十五分,
主治医生查房结束,
站在屏幕前喝速溶咖啡。
他抬头,
字幕正好滚动到:
“抑郁不是羞耻,是大脑感冒了”
医生笑了笑,
把咖啡杯贴在屏幕边缘,
像给蓝光一个温暖的拥抱。
他在心里默默记下:
“第 47 个询问讲座电话,
来自 12 楼 36 床家属。”
上午八点,
讲座准时开始。
多功能厅坐满了人,
却仍有家属站在走廊,
隔着玻璃听屏幕里的雨声。
讲座结束,
屏幕字幕换成:
“感谢您的聆听,
愿每一场雨都带来晴天。”
一位父亲走到屏幕前,
把一张折得极小的纸条塞进边框缝隙:
“谢谢你,
替我儿子撑到天亮。”
深夜十二点,
电子屏自动调暗,
蓝光变成柔和的湖绿。
雨声依旧,
像一条永不断流的河。
偶尔有失眠的病人经过,
在屏幕前站一会儿,
又悄悄离开。
他们的背影被蓝光拉长,
像被雨水洗过的影子。
一年后,医院举行“情绪急救周”。
电子屏被重新装饰,
周围贴满便利贴:
“今天第 100 个电话。”
“谢谢你,让我学会求助。”
“雨停了,我也亮了。”
盛望站在屏幕前,
把一只新的蓝色鲸鱼钥匙扣挂在边框上,
像给蓝光添了一枚新的勋章。
他轻声说:
“江赎,
你的雨声,
还在替我们下。”
电子屏依旧亮着,
蓝光在走廊里呼吸,
像一颗永不熄灭的心。
雨声循环,
耳语循环,
便利贴一层又一层,
像给时间贴上温柔的补丁。
偶尔有风经过,
便利贴轻轻晃动,
像在说:
“别怕,
雨总会停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