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那年,南江有夏栀 > 第9章 极光与未拆的信

第9章 极光与未拆的信

电影院的灯光暗下去时,夏栀还在摆弄相机。陆时予替她把围巾拢了拢,低声说:“别拍了,极光要出来了。”

屏幕上的深蓝色天幕突然裂开一道绿痕,像被谁撕开的绸缎,瞬间漫成漫天流光。夏栀下意识地举起相机,却被陆时予按住手腕。“用眼睛记,”他说,“比内存卡记得牢。”

她乖乖放下相机,转头看他。影院的微光落在他脸上,睫毛投下的阴影随着屏幕的光影轻轻晃动。极光在他瞳孔里流淌,像把整个宇宙都装进了那双眼睛。夏栀忽然想起采访时他说的“偷藏星星的小贼”,原来真正藏着星光的,是此刻身边的人。

纪录片放到一半,后排传来低低的啜泣声。夏栀转头看,是对头发花白的老人,老奶奶正靠在老爷爷肩上抹眼泪。“年轻的时候总说要一起去看极光,”她听见老奶奶小声说,“这一晃,都等成白头了。”

老爷爷拍着她的背笑:“现在看也不晚,你看这光多亮,跟当年你穿的那件绿裙子似的。”

夏栀的心跳忽然慢了半拍。她悄悄握住陆时予的手,他的指尖微凉,却紧紧回握住她。“等放寒假,”他忽然说,“去漠河吧。”

“啊?”夏栀没反应过来。

“去看真的极光,”他看着屏幕上流动的绿光,“趁我们还没等成白头。”

散场时雪已经停了,月光把雪地照得发白。陆时予牵着她往学校走,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的声响,像在替他们数着步子。路过校门口的报刊亭时,老板举着份校报喊:“陆时予!夏栀!你们上封面啦!”

头版正是采访时的照片:夏栀举着相机脸红,陆时予看着她笑,背景里两张照片的边缘刚好碰在一起。标题用烫金的字写着:“镜头与代码的双向奔赴”。

夏栀把报纸折成小方块塞进背包,指尖触到个硬纸壳,是昨天林晓晓塞给她的。“这是李婷托我给你的,”当时林晓晓神神秘秘地说,“她说看完要是生气,我陪你去骂她。”

此刻摸出来看,是个浅棕色的信封,没有署名,只在右下角画了个小小的音符。夏栀捏着信封边缘犹豫,陆时予忽然说:“想看就看,不想看就扔。”

“你不好奇吗?”她问。

“不好奇,”他说,“她的故事里没有我,你的故事里有我就够了。”

回到宿舍,夏栀把信封放在书桌上。台灯的光落在信封上,那个音符像在轻轻跳动。她想起第一次在篮球场见到李婷的样子,白裙子,高马尾,站在阳光下喊陆时予的名字,声音脆得像风铃。那时的自己,只敢躲在树后偷偷按快门。

犹豫了十分钟,夏栀还是拆开了信封。里面只有一页信纸,字迹娟秀,却有几处被眼泪晕开了墨痕。

“夏栀,见字如面。

其实那天在篮球场拦住陆时予,不是想挽回什么,是想跟他说声对不起。高三那年他妈妈住院,我偷偷改了他的竞赛报名表,以为这样他就能留在本地陪我,却没想到他因为缺考错过了保送名额。后来他填志愿时选了南江大学,我才知道自己多荒唐。

我总以为喜欢是占有,直到看见他看你的样子,才明白真正的喜欢是成全。他调试代码时会下意识喊你的名字,修相机时记得你说过的每一个参数,就连拍竹林时,镜头都在往你站的方向偏。这些我花了三年都没得到的温柔,你不费吹灰之力就拥有了,以前我恨过,现在却觉得,这样挺好。

摄影展那天我在你的照片前站了很久,突然懂了陆时予说的‘温度’。你的镜头里有光,而那光,是他眼里的你。

随信寄了张照片,是去年秋天拍的。当时看到陆时予蹲在桂花树下帮你捡相机,觉得刺眼,就删了。后来在回收站里找了很久才恢复,现在送给你,算是……送给你们的礼物吧。”

信封里果然夹着张照片:陆时予蹲在地上,手里举着夏栀的相机,阳光透过桂花落在他发间,而树后的夏栀正举着手机偷拍,嘴角的笑藏都藏不住。

夏栀忽然想起那天的桂花雨,想起相机摔在地上时他紧张的表情,原来早在那时,他们的故事就被别人悄悄记下来了。她把照片夹进陆时予的代码笔记,刚好放在他画的小相机旁边。

第二天去实验室找陆时予时,他正在调试新写的程序。屏幕上跳动的代码里,藏着行注释:“// 夏栀的相机参数:光圈f/1.8,快门1/125s,ISO100——拍人的最佳设置”。

夏栀踮起脚尖从后面抱住他,下巴抵在他肩上。“偷看我的代码?”他笑着反手揉她的头发,“这是给摄影社做的自动修图程序,专门按你的习惯调的参数。”

实验室的师兄探出头来喊:“陆神!别撒狗粮了!竞赛组委会的邮件来了,问你参不参加下个月的人工智能大赛。”

陆时予点开标有“重要”的邮件,眉头忽然皱起来。夏栀凑过去看,参赛要求里写着“需提交独立完成的作品,不得与非参赛人员共享数据”。

“怎么了?”她问,“不能参加吗?”

“不是,”他指尖在键盘上敲了敲,“我本来想做个‘照片自动生成故事’的算法,用你的照片当训练集。”

夏栀忽然笑了:“那我当你的秘密武器不行吗?就像你的代码注释里藏着我的相机参数,我的照片里藏着你的故事,谁也发现不了。”

陆时予转头看她,眼里的光比屏幕还亮。“好啊,”他说,“那我们的秘密,要藏得比极光还深。”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像展开了一场默契的竞赛。夏栀每天带着相机在校园里跑,拍初升的太阳,拍结了冰的湖面,拍图书馆闭馆时的最后一盏灯,晚上整理成相册发给陆时予。他则在实验室待到深夜,把这些照片变成一行行代码,让机器学会辨认“夏栀镜头里的温度”。

平安夜那天,实验室突然断电。陆时予摸黑出来,看到夏栀举着相机站在走廊尽头,闪光灯亮了一下,把他的影子钉在墙上。“拍张断电纪念照,”她跑过来笑,“等你的算法成功了,让它给这张照片写个故事。”

他接过相机看,照片里自己的白衬衫沾着灰尘,头发乱糟糟的,眼里却映着相机的闪光,像藏着颗小太阳。“故事的开头应该是,”陆时予忽然说,“平安夜的实验室断电了,但有人举着星光来接我。”

圣诞树下的礼物堆里,夏栀收到个沉甸甸的盒子,是陆时予送的。打开一看,是台崭新的相机,型号是她念叨了半年的那款。“不是说要去漠河吗?”他挠挠头,“旧相机的镜头怕冻,这个抗寒。”

盒子里还有张卡片,上面用代码写着:“printf("Merry Christmas, my photographer.")”——“圣诞快乐,我的摄影师”。

夏栀回赠他的是本手账本,每一页都贴着她拍的照片:有他弹钢琴的侧影,有他皱眉看代码的样子,还有张偷拍的睡颜,嘴角微微翘着,像梦到了什么好事。最后一页她画了两个小人,在极光下牵手,旁边写着:“算法再厉害,也猜不出我有多喜欢你。”

跨年夜那天,校园广播突然响起陆时予的声音。他没说别的,只弹了首钢琴曲,是那天在琴房弹给她听的那首。夏栀站在宿舍楼下,看着教学楼上的星星灯又亮起来,这次拼成了相机的形状。

“听到了吗?”陆时予的电话打过来,背景里有实验室的键盘声,“我的程序刚才跑通了,用你拍的银杏叶生成了个故事,说‘秋天把金黄的信寄给冬天,收件人是两个踩着落叶的人’。”

夏栀仰头看星星灯,忽然觉得眼睛有点潮。“陆时予,”她说,“我好像有点等不及去漠河了。”

“那就不等了,”他说,“买了后天的火车票,早上七点的。”

挂了电话,夏栀翻出李婷送的那张照片,忽然想写点什么。她拿出信纸,笔尖悬了很久,才落下一行字:“原来所有的等待,都是为了遇见对的人。”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这次是细碎的雪粒,打在玻璃上沙沙作响。夏栀把信纸折成星星,放进那个浅棕色的信封里,打算明天还给李婷。有些故事需要告别,就像有些故事正在开始。

她翻开陆时予的代码笔记,最新的一页写着:“算法可以预测光影,却算不出我看见你时的心跳频率。”旁边贴着张小小的 Polaroid 照片,是刚才跨年夜拍的——夏栀举着相机笑,陆时予在她身后比耶,背景里的星星灯刚好落在两人头顶,像戴了顶星光编织的帽子。

夏栀忽然想起纪录片里的极光,想起老爷爷说的“不晚”,想起陆时予说的“趁我们还没等成白头”。原来最好的时光从来不是未来的某一天,而是此刻握着的手,眼里的光,和心里藏不住的欢喜。

她拿起新相机,对着窗外的雪粒按下快门。屏幕亮起,照片里的雪粒像无数颗跳动的星星,而镜头的角落,映着宿舍楼上亮着的那盏灯——是她为等在楼下的陆时予留的。

明天就要去漠河了。夏栀摸着脖子上的相机吊坠,又转了转无名指上的戒指,“咔哒”一声轻响,像给这个冬天画了个温柔的逗号。

而实验室里,陆时予正对着屏幕上生成的故事笑。算法用夏栀拍的雪夜照片写了段话:“雪把路盖成了白纸,两个人的脚印在上面写着未完待续。”他在后面加了行注释:“// 续篇:极光、白头,和数不清的快门声”。

键盘敲下的瞬间,窗外的雪粒忽然变成了雪花,大片大片地落下来,像在为他们的新篇章,铺展最洁白的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

我寄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