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而行者,不问归期,但认前路。
中午十二点半,教研楼三楼的小食堂人不算多。
苏筠端着一碗热汤面,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她吃得不快,也没有刷手机,只是一筷一筷地夹面,像是借咀嚼让自己的心跳恢复正常。
她讲完第一堂课后,收到两条私信。
一条是学生发的:“老师,谢谢你讲的那句‘不是拥有,而是维持’。我在宿舍贴起来了。”
另一条是系里助教转发的通知:新学期教学评估提前了,所有授课视频需上交备存,PPT需严格统一模板。
苏筠看完,长叹一口气,继续吃面。
这时,旁边有人轻声道:“苏老师?是您吗?”
她抬头,是一个戴眼镜、脸颊带点雀斑的女孩,穿着松松垮垮的校服毛衣,肩上挎着书包。
“我叫陆真,是大三的学生,刚听了您的课。”女孩小心翼翼地笑了笑,“我……能坐这吗?”
苏筠点了点头。
“我其实去年也选过这门课,但当时教得很快,内容压缩得我都不敢开麦。”陆真一边说,一边打开饭盒,“今天我听到您说‘道不是顺从,而是选择’那句话,突然有点明白了。”
“其实我有个问题,”她顿了顿,“我能问吗?可能不太正经。”
苏筠挑眉:“你问。”
陆真低头:“您觉得,人是因为秩序活着,还是因为反抗秩序才活得像人?”
这个问题让苏筠一愣。她沉默了几秒,夹了一片鸡蛋边咀嚼边想。
“我觉得,‘活得像人’,不全在社会的规则里。”她说,“不是非得顺从或者反抗。有时候是,你明知那些规则存在,却仍想从里面,保留一点属于自己的意义。”
“就像——明知道课件是假的,还硬要加上一句你自己写的。”
陆真“哦”了一声,眼神一亮。
“你学什么的?”苏筠问。
“建筑。”她笑了笑,“但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当成职业,挺迷的。”
苏筠没说话。只是点头。
吃完饭时,陆真突然冒出一句:“苏老师你讲话声音很好听。”
苏筠笑了,是那种很久没有浮现过的柔软笑意。
她收起碗筷,准备走人时,手机震了一下。
【林望】发来一条消息:
【你什么时候有空?有东西给你。】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最终没有回。
晚上九点,短租公寓里。
苏筠趴在床边摊开课本,一边画着笔记,一边听雨声。
那场雨来的不算大,但很细。像某种情绪,在空气里逐渐铺开。
她回忆起今天讲台上的自己。那几个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她不是第一次念,但今天讲出来的时候,嘴角是有颤动的。
像是把一段很旧的记忆,从身体深处抽出来,重新在别人面前铺展开。
而此刻她只想安静。
她关掉灯,拉好窗帘,坐在床上把手机调成静音,重新点开那条林望的消息。
【你什么时候有空?有东西给你。】
她犹豫片刻,最终回复了一句:
【不急,你放门口就行。】
发出去后,她盯着那句话,又删掉了“谢谢”。
隔天一早,林望确实把东西放到了她门口。
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两样东西:一把钥匙,还有她那本夹着票根的《沉默的大多数》。
没有便条,没有备注。
她拆开袋子,拿起钥匙看了一眼,指尖停留了几秒,又放回袋子里。
她把袋子塞进门后鞋柜最底层。
那是她的旧钥匙,原本留在他家挂钩上的那把。
他把它“送了回来”。
苏筠轻轻叹了口气。
她低声自言自语:
“这算是……留了一道门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