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
1987年春,过了冬至但天色还是黑很快。摩托车的排气管突突突发出一阵噪音,在下班路上甩开一大群费力爬坡的自行车独自潇洒走远了。
冷风吹飞莫科长头顶的毛线帽子,把他仅有的两根头发都吹走一半,吓得莫科长本人立马下车迈着八字脚去追,拿到帽子一回头就看见自己的二八大杠被风刮倒在地。
莫科长对着远去的摩托车背影大骂:“装什么阔呢!有什么了不起。”
没觉得自己装阔的高大景骑着摩托车溜达在回家的路上,红色的嘉陵cj50摩托车载着他快速把众多人抛在身后,车头大灯在夜色中分外亮眼,引来不少人羡慕的打量。
男子骑着车拐了几个弯,本区事业单位第二宿舍区大院就在眼前,他和门卫大叔熟练打个招呼后就往第二排宿舍楼开去。
这个大院一共有五栋新建的六层一梯两户住宅,大部分住户都是政府工作人员,小区治安很好,绿化也很充足,还自带两块小操场给住户锻炼身体。
可男子却有点笑不出开,他把摩托车停靠在楼底下的公共单车棚内,心里默念:一二三。
还没到他数完,楼上就有一声熟悉的男声响起:“哎哟,大景你回来啦,车子快借我一下。”
高大景站在车边无奈闭上眼睛两秒钟,正如过去两年基本每天都会发生的固定剧情一样,他已经排练过无数次接下来的剧情。只需要他转头微笑,一边把钥匙递过去一边说:“xx大哥/大叔/弟,你拿去用吧。”
男子脚步沉重爬上五楼,叹着气推开了501住户的木头纱门。
大厅里玻璃电视柜上一台16寸彩电正放着电视剧,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子坐在绒布沙发上正看的入迷,看到男人进屋后,小女孩开心朝着男人伸出双手娇滴滴喊到:“爸爸回来啦,抱抱。”
男子觉得心里一松,那些烦人的恼怒一下就被他抛到脑后,他赶紧两步上前抱着女儿亲了一大口,两父女咯吱咯吱笑了起来。
“回来了?”这时从厨房里走出一位眉眼稍显成熟的年轻女子,她发丝微卷拢在脑后用一个带蝴蝶结的黑色网兜包住,脸上神情温柔眉眼弯弯让人心生好感,身上的居家棉服做工细致比普通人的外出服还要质量好几分,她手里正择着一把青菜打趣道:
“摩托车又被借走了吧,算一算前几天刚加的汽油过两天该见底了。”
高大景无奈摇摇头把娃放回沙发上,转身走过去接过那把青菜跟着摘起来,低声道:“我错了还不行,枪打出头鸟打了我两年。”
两年前这家人以“社会优秀青年”抽签方式分到这套公租房,那时可没少受个别邻居白眼。毕竟这里只有他们一户“社会青年”,而这套房子可是两房一厅带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热门户型呢。
多亏这家“社会青年”好像还有点钱,找了工业券买了本楼栋第一台摩托车。谁家没个急事呢?这辆摩托车除了上下班时候属于高家,其余时候不是被李家借走就是何家来求。慢慢的,大方了人缘就好了。
赵香梅迅速炒好几个菜,使个眼色让女儿把大门给关上,就怕邻居们里那些最爱吃饭时来串门的老太太又要伸个脖子来看她家吃什么,然后大呼小叫宣扬他们家天天两荤一素多奢侈,好败家。
一家三口坐在大厅中间开始享受晚餐,电视机里的新闻联播刚刚开始播放:“……改进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
餐桌上是一碗紫菜蛋花汤,一碟腊肠炒青菜还有一小碗蒸鱼。压在餐桌下用于吸油的报纸正是两个月前的岭南日报,黑色印刷体在头版写着——住房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
小两口一边吃饭一边交流今天见闻。赵香梅扒了一口白饭说道:“工商局和招商办叫我明天去他们那边开会。”
高大景愣了愣,手里的速度慢了下来,“这么突然?知道是有什么事吗?”
“不知道,应该没什么事。我下午遇到水街李老板,就是半条街专卖童装的那个,他说他也被叫去开会。”
“那就好。还有倩倩年后该去幼儿园了吧,去年九月闹死闹活的又让她玩了半年,这个学期说什么也要去。,”
乖乖吃饭的三岁半幼儿突然听闻“好消息”,嘴巴一扁就在座位上扭来扭去,眉头一皱就要来场干嚎全身一个劲抗拒。
严肃的老父亲迅速沉下脸,本就黝黑的皮肤黑的像包公再现,成功把幼儿的哭闹锁死在嗓子眼。他弯起食指和中指,用弯曲关节对准孩子额头威胁转了两圈,重新获得安静听话的好孩子一枚。
到了晚上十点电视机出现彩色竖条纹,表示今天所有电视节目已经播完。赵香梅哄完孩子睡觉后,轻手轻脚从刷了白色花边漆的大床上下来,三门大衣柜上的全身镜里还能看见书桌上的索尼磁带机。
女子离开房间循着声音来到了厨房,灶台上的小白瓷砖干净到反光。男人正低头洗着水槽里的碗碟,还有那个老婆曾经念念不忘的进口电饭锅。
赵香梅心满意足笑了笑,转身回到大厅给自己和家人冲了一杯牛奶。胶底棉鞋走在水磨石地面没有发出太大噪音,两夫妻各自忙完后开始坐在一起商量“大事”。
两人把最近收集来的宣传单或者信息都写下来一一对比,“新竹路那边的单位集资房对外要卖500一平米,房子最大90平米最小60。”
“单位集资房……”赵香梅咬着笔头有些犹豫,即使在家里两个人也是压着声音,“单位房虽然热闹,大家知根知底但缺点也很多。舅舅那边怎么说?”
高大景想起那辆还没还钥匙的摩托车,苦笑一声,“舅舅那边说,想要单位集资房还要走关系和打点,他帮打听到市政府旁边准备有商品房项目要动工,只针对侨胞和个体户老板出售,要这个数。”
男人用手指比了个八字,可惜下一秒这个八字就出现在了两夫妻眉间。
赵香梅挪动了一下身上,思考道:“800……90平米就要7万多一套。也不是不行,想想现在阳城普通地段都要1400一平米。”
“不行,绝对不行。”高大景回来重叠双腿,烦躁着一根根压着自己的关节骨,“我们是可以买一套,甚至可以去买2套单位集资房。但现在不能买,一旦被人知道我们有这个财力就不是现在只问我们借摩托车这么简单。”
话音刚落,安静的房内霍然出现敲门声,薄薄的一层木门板被人一锤还带些晃动。
屋内两夫妻心脏一提眼里尽是惊讶,明明她们没有听到楼梯上传来任何脚步声。两人警惕对视一眼,高大景起身走到门后问道:“谁?”
“大景,是我啊,还你车钥匙。”
男人迅速调整好表情打开门,应付式和门口人客套几句。
“大哥你用完给我停楼下就行。下次在阳台喊我一声不用特意爬来五楼。”
“嗨,哪能啊。对了大景,我晚上开了一段泥巴路你的车可能蹭到一点泥水,还有油快没了明天记得去加哈,不然跑不动。”
门内外的人又客套几句才分开,高大景转身就跌着脸关了门,他把车钥匙拿在空中晃了晃憋着气用气音说道:“看到没有,枪打出头鸟。”
第二日下午,赵香梅顶着寒风按时坐公车赶到工商局。一走到单位大门口就听到背后滴滴两声,扭头一看原来是两辆翻新车从后面开了过来,来人摇下车窗热情和她打起了招呼。
“赵老板,走路来的啊?”
“李老板、孙老板。下午好啊。”
这边还没打完招呼,又有几声喇叭声响起,原来是来了几辆骑摩托车的老熟人。
由于这两年年底南宣市的个体户老板经常被税局或者工商叫来开会和宣讲材料,也侧面给他们拢出一个小圈子。赵香梅在心里把刚刚见着的老板过了一轮,心里念叨着怎么来的都是卖电器和日化的?
工商局的第二会议室里用的还是水泥油地面,木框窗户上到处漏着风,墙上倒是新刷了一米高的绿漆。几大张老旧的长办公桌拼成一个长方形办公桌,四个满满当当的竹笼热水壶放在桌面等着自取,一排洗好的搪瓷杯上还印着“劳动光荣”几个红字,泛黄的中国彩印地图贴在墙上,配合着最新的建设口号让整个屋子显得没有那么空荡荡。
趁着会议还没正式开始,十几个老板开始自己联络起感情。
“许老板,抽烟抽烟。”
“李老板我看你今年赚了不少啊。”
赵香梅低调坐在离大门门口最近的椅子上,多年后回忆这次会议她才发现当初崭露头角的她们是多么年轻啊,彼时26岁的她竟然不是参会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很快就有一些相熟的个体户们围在一起讲话。
“赵老板我刚刚看你走路来的,怎么还不买辆车呀,依你的身价买个万把块的二手车也很容易吧。”
卖家电的李老板还没到30岁已经开了一家两层楼的家电城,各种新款机和翻新机让他的名头大得很,他翘着二郎腿歪着身子和赵香梅聊着天,言语里都是推销,“去岭东走一趟,那边多的是人转卖吉普和760,不认识的话我可以介绍啊。”
赵香立马想起自己家那辆一年见不到几次的摩托车,心痛无比。她微微坐正面对前方,丝滑把话题岔开:“李老板真会开玩笑,万把块对于我这种小本生意就是巨款了,听说李老板买了一套市政府旁边的商品住宅?”
这话题一下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坐在对桌的是一名30出头身材苗条的漂亮妇女,她家在全市开了十来家较大的日用杂货店,不管是货物种类还是价格区间都比国营店有更多选择,渐渐也有了不小的名气。
这位黄老板摸着自己刚刚做好的盘发,好奇问道:“老李你买的是市政府旁边那个七万一间的楼房,还是江边八万带地皮的小两层?”
在座的都很懂行嘛,大家相互对视一眼没说透。
“李老板肯定买的是小两层吧,刚好又开一家分店。”
“哪有哪有……”
下午三点还未到,走廊上就传来一阵沉稳脚步声,会议室里的众人连忙噤声坐好。在外面可能有人叫他们一声大老板,在这就是孙子,夹紧尾巴总没错。
昨天加更的那章记得别漏了[比心]不然后面又一段剧情连不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5章 87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