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冬日来信与未拆的时光
一
第一场雪落下时,慕南正在整理旧物。
印刷厂年底盘点,库房里堆着几箱过期的书刊,刘老板娘让他清理出来卖掉。纸箱上落着厚厚的灰,慕南蹲下身拆开胶带,呛人的灰尘让他忍不住咳嗽了几声。就在这时,一本深蓝色封面的笔记本从书堆里滑出来,“啪”地掉在地上。
封面上烫着金色的书名——《时光标本》,右下角有个小小的签名,是用钢笔写的“楚辞”。
慕南的呼吸猛地顿住,像被人扼住了喉咙。他认得这个笔记本,是初三那年文学社发的纪念品,楚辞当时说要用来“收集所有开心的瞬间”。他记得她在封面上贴了片银杏叶,可现在那片叶子早已不见,只剩下淡淡的印痕,像道浅淡的疤。
他颤抖着捡起笔记本,指尖触到封面的绒布,冰凉的触感顺着血管蔓延到心脏。笔记本很轻,却又重得像块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
回到出租屋时,雪已经下得很大了。路灯的光晕里,雪花像无数只白蝴蝶在飞舞,落在窗台上,瞬间化成一滩水。慕南把笔记本放在书桌上,台灯的光打在封面上,那两个字像是活了过来,在他眼前晃动。
他犹豫了很久,终于还是翻开了第一页。
不是他想象中的空白,而是贴着一张泛黄的电影票根,是初中学校组织看的《小王子》。票根旁边画着一个小小的狐狸,旁边写着:“慕南说他最喜欢狐狸,因为它教会小王子什么是‘驯服’。”
慕南的眼眶一下子热了。他确实说过这话,是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当时楚辞正趴在桌上看这本书,他凑过去说“狐狸才是最聪明的”,她抬起头瞪他,说“你懂什么,这是爱情”。
原来,他随口说的一句话,她都记在了心里。
他继续往后翻。
第二页是片干枯的花瓣,边缘已经发黑,看不出发色,旁边写着:“三月十五日,学校的樱花开了,慕南帮我捡了片落在头上的花瓣,他的耳朵红了。”
第三页是张数学试卷的一角,上面有个鲜红的“58”,旁边画着个哭脸:“这次数学又没及格,慕南假装做题,其实在偷偷看我笑话,坏蛋。”
第四页……
一页页翻过去,像在看一场无声的电影。那些被他遗忘的瞬间,那些他从未察觉的心动,都被楚辞小心翼翼地收在这个笔记本里,做成了时光的标本。
看到中间某页时,慕南的手指猛地停住了。
那是一张画,画的是两个小人在医院的病房里,一个躺着,一个坐着,旁边写着:“如果我生病了,慕南会不会来看我?他会不会给我带红豆糕?”
画的日期,是她被查出重病的前一个月。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疼得他几乎窒息。他想起在医院的最后日子,楚辞总是笑着说“我没事”,他以为她真的不疼,真的不怕,却不知道她早就预感到了什么,甚至偷偷画下了这样的画面。
窗外的雪还在下,簌簌的声响里,慕南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砸在画纸上,晕开了一小块墨迹,像朵难看的花。
二
林薇是在三天后找到慕南的。
他没去上班,手机也关了机。林薇急得不行,问遍了厂里的同事,才知道他前几天拿回一个旧笔记本,之后就没来过。她凭着记忆找到慕南住的老楼,爬上六层,敲了半天门,里面才传来沙哑的声音。
门开的瞬间,林薇愣住了。慕南的眼睛布满血丝,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整个人像被抽走了魂,蔫蔫的。房间里没开灯,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有书桌上的台灯亮着,照着那个深蓝色的笔记本。
“慕哥,你怎么了?”林薇的声音带着担忧。
慕南没说话,只是往旁边挪了挪,让她进来。
林薇走到书桌前,看到那个笔记本,突然明白了什么。她没去碰,只是在慕南身边坐下,轻声说:“我妈说,人有时候会被回忆困住,不是因为放不下,是因为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告别。”
慕南低着头,手指在笔记本的封面上摩挲着,像在抚摸一件易碎的珍宝。
“你看,”林薇指着窗外,“雪停了,太阳出来了。”
慕南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长长的光带,里面浮动着无数细小的尘埃。
“我小时候住院,最怕的不是打针,是晚上。”林薇的声音很轻,“黑暗里好像有很多怪兽,后来我发现,只要等天亮,怪兽就不见了。”
慕南抬起头,对上她的眼睛。林薇的眼睛很亮,像盛着阳光,里面没有同情,只有理解。
“这个笔记本,”林薇指了指书桌,“是她留给你的礼物吧?不是让你困在里面,是让你记得,曾经有人那么认真地喜欢过你。”
慕南的喉结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却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林薇没再多说,只是站起来打开了窗帘。阳光涌进来,瞬间填满了整个房间,带着雪后特有的清冽。她走到窗边,指着远处的屋顶说:“你看,雪化了之后,就该过年了。”
慕南望着窗外,屋顶上的积雪正在融化,露出黑灰色的瓦,像幅水墨画。他突然想起小时候,每次雪停后,楚辞都会拉着他去堆雪人,她的手冻得通红,却非要给雪人按上两颗红豆当眼睛,说“这样它就有灵魂了”。
那些被眼泪泡得发涨的回忆,好像在阳光里慢慢舒展开来,露出了原本温暖的模样。
三
小年那天,慕南回了趟家。
父母正在贴春联,看到他回来,母亲的眼睛一下子红了,拉着他问东问西,父亲则默默走进厨房,端出一盘刚炸好的丸子。
饭桌上,母亲小心翼翼地提起:“南南,今年……要不要带林薇回家过年?”
慕南夹丸子的手顿了顿,随即点了点头:“我问问她。”
母亲的脸上瞬间绽开了笑容,忙着给他夹菜,嘴里念叨着“林薇那姑娘真好,懂事又大方”。父亲也难得多喝了两杯,话渐渐多了起来,说起他小时候调皮捣蛋的事,慕南听着,嘴角忍不住扬起。
饭后,慕南去了阳台。母亲在客厅里哼着歌收拾碗筷,父亲在看新闻联播,电视的声音、母亲的歌声、窗外的鞭炮声混在一起,像首嘈杂却温暖的曲子。
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给林薇发了条信息:“过年有空吗?我爸妈想请你吃顿饭。”
很快,林薇回了个笑脸:“好呀,我带点什么礼物?”
“不用带,人来就行。”
放下手机,慕南望着窗外的夜空。零星的烟花在天上炸开,绚烂的光映在他脸上,像场迟来的救赎。他想起那个深蓝色的笔记本,他把它带回了家,放在了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是楚辞的照片和那本《唐诗宋词选》。
他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忘记她,但也终于明白,铭记不是自我惩罚,而是带着她的爱,好好地活下去。
大年初二那天,林薇跟着慕南回了家。
她提着水果和牛奶,见到慕南的父母就甜甜地叫“叔叔阿姨”,母亲拉着她的手,笑得合不拢嘴。饭桌上,林薇给母亲讲厂里的趣事,给父亲倒酒,像个真正的家庭成员。
慕南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他去阳台拿饮料时,看到母亲偷偷抹眼泪,嘴里念叨着“真好,真好”。
下午,他们一起去了楚辞的墓地。
慕南带了一束向日葵,林薇带了一小盆风信子,紫色的花瓣开得正盛。他们把花放在墓碑前,静静地站了一会儿。
“楚辞,”慕南轻声说,“我带朋友来看你了。她很好,像你一样爱笑。”
林薇对着墓碑鞠了一躬,轻声说:“谢谢你,让他成为这么好的人。”
风吹过墓园,松柏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楚辞在回应。慕南看着墓碑上的照片,少女笑得依旧灿烂,他突然觉得,心里那道一直流血的伤口,终于开始结痂了。
四
开春后,慕南换了个工作,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
他还是喜欢和文字打交道,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默。同事们都说他“变了”,脸上有了笑容,说话也温和了许多。林薇偶尔会来出版社等他下班,两人手牵着手走在夕阳里,影子被拉得很长。
那个深蓝色的笔记本,他放在了办公室的抽屉里。偶尔加班到深夜,他会拿出来翻几页,看那些被时光封存的瞬间,心里不再是撕心裂肺的疼,而是淡淡的暖意。
他开始学着像楚辞那样,收集生活里的小确幸。林薇送他的第一支钢笔,他们一起看过的电影票根,出版社发的第一笔奖金的汇款单……他把这些东西都放进一个新的盒子里,盒子上写着“新的时光”。
初夏的一个傍晚,慕南收到一个包裹。
寄件人地址是望海镇,寄件人姓名写着“海边的老太太”——是他们住过的那家民宿的老板。他拆开包裹,里面是个用棉布包着的东西,打开一看,是个海螺,和他在礁石滩捡到的那个很像,只是更大些。
海螺下面压着张字条,是老太太歪歪扭扭的字迹:“小伙子,上次看到你对着海发呆,知道你心里有事。这海螺是我先生年轻时捡的,他说能听到想念的人说话,送给你。”
慕南把海螺放在耳边,嗡鸣的声响里,仿佛真的听到了什么。不是海浪,不是风声,而是少女清脆的笑声,她说“慕南,你看,桂花又开了”。
他抬起头,看到林薇正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笑着说:“我妈做了红豆糕,给你送点过来。”
夕阳的金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林薇身上,也落在慕南手里的海螺上。慕南突然笑了,走过去接过保温桶,顺手把海螺塞进林薇手里:“你听听,这里面有秘密。”
林薇疑惑地把海螺放在耳边,随即笑了起来:“哪有什么秘密,只有海的声音啊。”
“有的,”慕南望着她,眼睛里有光,“是时光在说,要好好相爱。”
窗外的蝉鸣开始响起,带着初夏特有的慵懒。慕南知道,那些关于楚辞的回忆,会永远留在时光里,像标本一样珍贵。但他也终于明白,生命不是一场漫长的告别,而是带着爱和回忆,不停地往前走,去遇见新的人,新的事,新的时光。
就像此刻,红豆糕的甜香混着办公室的墨香漫过来,林薇的笑声落在他的心上,像场温柔的雨,滋润了那些曾经干涸的角落。
他想,这大概就是楚辞希望看到的样子。
被爱过,也爱着别人,在时光里慢慢变老,带着所有的回忆,活得热气腾腾。
赵丽颖赵韩樱子白鹿白梦妍 邱丽珠扮的 爸妈 邱华春 蔡文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