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桂花酿里的岁月长
一
桂宝的女儿小名叫“念念”,取“念念不忘”之意。小家伙刚学会说话时,最爱的词就是“桂花”——看到黄色的花瓣会喊“桂花”,吃到带甜味的点心会喊“桂花”,甚至看到天上的星星,也会指着说“桂花星”。
桂宝常带着念念回老院子。木门上的铜环被摩挲得发亮,推开时“吱呀”一声,像在诉说经年的故事。院子里的桂花树比从前更粗壮了,枝桠几乎覆盖了半个院子,每年秋天,花瓣落得满地都是,像铺了层金色的地毯。
“太爷爷说,这棵树记得所有的事。”桂宝蹲在树下,教念念捡花瓣,“你看这纹路,一圈圈的,藏着太爷爷和太奶奶的时光,还有楚辞太姨婆的。”
念念把花瓣塞进小口袋,奶声奶气地问:“太姨婆是不是住在花里呀?”
桂宝笑着点头,指尖拂过树干上那个模糊的小爱心——那是慕南和林薇年轻时刻下的,如今被岁月磨得浅淡,却依旧能看出轮廓。她想起爷爷临终前的样子,他靠在竹椅上,手里攥着片桂花,说:“你看,风一吹,就是她们在说话呢。”
那时的风,确实带着浓浓的桂花香,像无数温柔的絮语。
二
老院子的书房里,还保留着慕南生前的样子。书架上的书按年代排列,最上层是楚辞的笔记本,被透明的塑封小心翼翼地护着;中间层是慕南的《时光标本》,再版了二十多次,扉页上有他晚年补写的后记;下层则摆满了念桂和桂宝的奖状,还有念念的涂鸦。
书桌一角放着个旧陶罐,里面装着慕南亲手酿的桂花酒。当年他说:“酒是陈的香,就像有些思念,越久越浓。”这罐酒他没舍得喝,如今成了家里的“时光信物”。
桂宝偶尔会打开陶罐闻一闻,酒香混着桂花香,醇厚得让人心头发暖。她记得爷爷说过,第一次给林薇送桂花酒时,手紧张得发抖,酒洒了半瓶,林薇却笑着说“这样才够甜”。
“妈妈,太爷爷的书里有画哦。”念念举着本泛黄的绘本跑过来,那是慕南晚年为孩子们画的《桂花里的故事》,里面有梳马尾的楚辞,有系围裙的林薇,有抱着书本的慕南,每个人物身边都飘着桂花。
桂宝接过绘本,翻到最后一页——一幅未完成的画,画着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树下留着三个小小的空位。她拿起铅笔,轻轻添上三个小人:扎羊角辫的念念,牵着她的自己,还有远处推着轮椅的丈夫。
三
念念上幼儿园那年,学校要办“时光展”,让孩子们带一件“藏着故事的老物件”。桂宝翻出个小小的木匣子,里面装着三枚徽章:银质的桂花徽章,刻着“楚辞”二字,是当年她用楚辞的银书签改做的;铜质的星星徽章,背面刻着“林薇”,是慕南送给妻子的生日礼物;还有枚塑料的小桂花,是念桂小学时给女儿做的手工。
“这是太姨婆的,这是太奶奶的,这是奶奶的。”桂宝把徽章别在念念的小书包上,“她们都很爱很爱桂花,也很爱很爱我们。”
念念似懂非懂地摸着徽章,突然指着窗外喊:“妈妈你看,桂花星掉下来了!”
桂宝抬头,只见秋风卷着几片桂花飘过窗台,落在书桌的《桂花里的故事》上。她想起慕南在书里写的一句话:“所谓永恒,就是让爱的痕迹,在时光里不断生长。”
展览那天,念念站在讲台上,举着徽章奶声奶气地说:“这是住在桂花里的家人,她们会变成花瓣来看我。”台下的老师笑着鼓掌,桂宝坐在后排,眼眶却悄悄红了——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站在讲台上的自己,看到了念桂,看到了楚辞,一代代的温柔,原来早已变成了看不见的接力棒。
四
老院子的桂花树成了街坊邻里的“宝贝”。每到花开时节,邻居们会来采些花瓣,有的用来做糕,有的用来酿酒,临走时总会说一句:“慕老先生种的树,香得不一样。”
桂宝总会笑着应:“喜欢就多采点,他生前就爱看着大家分享。”
有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来敲门,手里捧着个瓷碗,碗里是桂花藕粉。“我是当年望海镇糖水铺的,”老奶奶颤巍巍地说,“你爷爷总买我们家的桂花冻,说吃着像你太奶奶做的味道。这是我孙女做的,给你们尝尝。”
桂宝接过碗,藕粉里飘着满满的桂花,甜香漫进心里。她想起爷爷说过,当年林薇总爱带着楚辞去糖水铺,三个年轻人坐在窗边,阳光落在她们的发梢,像撒了层金粉。
“谢谢您,”桂宝把一碗刚酿好的桂花蜜递过去,“这是今年的新蜜,您带回去尝尝。”
老奶奶接过蜜罐,指着树上的桂花说:“你看这花,一年比一年开得旺,就像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都顺着根须长下去了。”
桂宝望着满树金黄,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不只是物件和故事,更是那份藏在烟火气里的温柔——就像桂花,不张扬,却把香气渗进每个寻常日子里。
五
念念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寻根”活动,让孩子们追溯家族的故事。桂宝带着她回到老院子,从书房的木匣子里拿出一叠旧照片。
“这是太爷爷和太奶奶的结婚照,”桂宝指着黑白照片上的年轻人,慕南穿着笔挺的西装,林薇的旗袍上绣着桂花,“太奶奶说,那天的桂花落了她满身,像穿了件金裙子。”
“这是楚辞太姨婆,”她拿起另一张泛黄的合影,角落里的少女扎着马尾,偷偷往慕南的书里塞桂花,“她总爱把桂花夹在书里,说这样看书都带着甜味。”
念念指着照片里的桂花树,惊讶地说:“这棵树那时好小呀!”
“是呀,”桂宝摸了摸树干,树皮上的纹路又深了些,“它陪着我们长大,我们也陪着它变老。”
她们坐在竹椅上,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念念突然指着远处喊:“妈妈你看,蝴蝶!”
一只黄黑相间的蝴蝶停在桂花上,翅膀扇动着,带起几片花瓣。桂宝想起爷爷说过,蝴蝶是思念的化身,它们闻到熟悉的香气,就会飞回来看看。
“那是太姨婆来看我们了,”桂宝轻声说,“她在说,桂花又开了。”
六
深秋的一个周末,桂宝带着念念在院子里晒桂花。竹匾里铺满了金黄金黄的花瓣,念念光着脚在上面踩,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跳一支桂花舞。
“慢点,别把花瓣踩碎了。”桂宝笑着拉住女儿,手里的筛子轻轻晃动,把杂质筛出去。
这时,邮递员送来个包裹,寄件人是“市博物馆”。打开一看,是本精装的纪念册,封面是楚辞的笔记本封面,里面收录了“青春记忆”特展的照片——有楚辞的桂花书签,有慕南的《时光标本》手稿,还有林薇织的桂花毛毯。
纪念册的扉页上写着:“这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柔,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桂宝翻到最后一页,是一张新拍的照片:老院子的桂花树,树下摆着慕南的竹椅,竹椅上放着三本书——楚辞的笔记本,慕南的《时光标本》,还有桂宝写的《桂花里的传承》。
“妈妈,这是我们家的树!”念念指着照片欢呼。
桂宝把纪念册放在竹椅上,阳光落在书页上,像给那些名字镀上了金边。她拿起一片刚晒好的桂花,轻轻放在纪念册上,仿佛在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风穿过院子,桂花簌簌落下,落在纪念册上,落在念念的发间,落在桂宝的手背上。那香气里,藏着楚辞的笑,林薇的暖,慕南的念,还有一代又一代人的牵挂。
桂宝知道,这香气会一直飘下去。飘进念念的故事里,飘进更远的岁月里,像句永远说不完的祝福,像场永远不会结束的温柔的雨。而那棵桂花树,会像位沉默的老者,把所有的时光都记在年轮里,一年又一年,守着这院子,守着这满院的桂花香,守着那些念念不忘的人与事。
郑秀妍 大肥猪邱燕茹扮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