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影攥着那张纸条,站在教学楼门口。风吹过她校服衣角,带着点凉意。她低头看了眼表,六点零七分,测试结束已经四十分钟了。
“如果只是巧合呢?”
她把纸条折好塞进裤兜,转身朝公交站走去。路上经过便利店,玻璃门内传出两个女生的闲聊。
“……你说林疏影是不是提前知道考题了?不然怎么可能解得那么快?”
“别瞎说,听说陈默也在那教室里,他都没反应过来,她就写完了。”
林疏影脚步没停,但手指不自觉地收紧。她走进便利店买了瓶水,走到收银台前扫码付款时,瞥见货架上摆着一盒巧克力。包装上印着“学霸同款”,是最近刚出的营销噱头。
她摇摇头,拿着水走出店门。
公交车来得很快,车门打开的瞬间,她听见自己手机震动了一下。拿出来一看,是匿名群里的消息。
【实验班测试成绩出炉】——林疏影三个字排在第一行,后面跟着一串惊叹号。评论区有人留言:“她到底什么来头?”“是不是校长特招的?”
她关掉页面,上了车。
车厢里空荡荡的,只有她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从书包里翻出笔记本,翻到夹着草稿纸的那一页。那串数字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光。
她盯着它,心里有个声音在反复问:“为什么?”
公交车穿过市中心,一路往城郊驶去。天色渐渐暗下来,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她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直到看见一块褪色的招牌——“知涯书屋”。
下车后,她抬头看了看那块霓虹灯牌,“涯”字只亮起一半,像被咬了一口的月亮。门框上贴着一张泛黄的告示:“财经类书籍八折”。
推门进去时,铃铛轻响,老旧木地板发出吱呀声。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落在高耸的书架上,斑驳陆离,像是打翻的颜料盘。
柜台后传来沙哑的声音:“找什么书?”
她转头看去,是个穿灰毛衣的老人,鼻梁上架着金丝圆框眼镜。他正低头擦拭一本旧书,镜片在灯光下泛着微光。
林疏影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纸条,递给他。
“这个地址……”
老板接过纸条扫了一眼,没说话,转身走向里间。脚步声渐远时,林疏影注意到柜台上的笔记本,最后一页写着“陈默”两个字。
她心跳突然快了几拍。
不多时,老板抱着一本书回来,轻轻放在柜台上。
“他留言说你会来取。”
林疏影低头看去,是一本《金融博弈论》。封面有些泛黄,边角微微卷起,像是被人翻阅过无数次。她伸手翻开扉页,铅笔写的日期和借阅编号让她瞳孔一缩——和她在实验班教材第一页看到的批注笔迹完全一致。
夹页处有几处笔记,红蓝铅笔交替标注,某些段落旁画着小五角星,和陈默草稿纸上的一模一样。
“他是谁?”她抬起头,声音比想象中冷静。
老板摘下眼镜,用袖口擦拭镜片,慢悠悠地说:“常来的男生,也常打听你。”
林疏影愣住了。
“他问过你是不是喜欢看财经类的书,还问我有没有你常看的书的借阅记录。”老板顿了顿,“他说你可能会来找他留下的东西。”
林疏影盯着那本书,手指微微发抖。她合上书,抬头看向四周。书架林立,空气中漂浮着旧纸张与灰尘的味道,混合着某种淡淡的墨香。
“他还说了什么?”
老板摇了摇头,“没说别的,只让我等你来。”
她沉默片刻,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开到那页记录数据的纸。两串数字并列在一起,几乎完全相同。
她终于明白,陈默不是偶然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他早就知道了她的一切,甚至可能,从她第一次在财经网站发表分析文章开始,就在关注她。
她抱着书走出书店,外面已经彻底黑了。路灯亮起,风掠过树梢,几片枯叶打着旋落在脚边。
她站在公交站牌下,再次核对书中的批注和自己的笔记。每一条思路都惊人地相似,仿佛他们曾一起研究过某个课题,而不是彼此陌生的两个人。
手机震动,信息跳出来:
“你看到了吗?”
只有这一句,简洁得像一把刀。
她握紧手机,手心沁出冷汗。回望书店橱窗,倒影中那本《金融博弈论》的书名清晰可见。她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陈默特意准备的见面礼——不是为了展示他的才华,而是为了告诉她:我一直在看着你。
她第一次觉得,那个看似温和、总是适时出现在她身边的男生,或许藏着自己难以触及的一面。
风又吹了起来,她抱紧手中的书,走进夜色中。
林疏影盯着手机屏幕,指尖悬在键盘上方。夜风卷起她校服衣领的一角,远处传来公交车进站的轰鸣。
她深吸一口气,按亮屏幕,再次点开匿名群里的成绩榜单。评论区还在刷新,有人贴出陈默小学奥数比赛的照片,配文"果然有背景"。她滑动页面的手指突然顿住——照片角落里,他握着的正是那本《金融博弈论》。
书店老板从里间探出身子:"要包起来吗?"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还抱着书站在门口。柜台上的台灯灯光昏黄,照亮书封上斑驳的折痕。她轻轻摇头,转身推门出去时,铃铛声响得格外清脆。
街道对面的路灯刚变绿,她快步穿过马路。身后书店的霓虹招牌在暮色中忽明忽暗,像某种无声的信号。拐进小巷时,手机又震动起来:
"明天午休,老地方见。"
这次连问号都没有。她攥着手机,余光瞥见锁屏时间跳成19:07。巷口飘来炸鸡翅的香气,几个初中生嬉笑着跑过,其中一人撞到她肩膀。
"对不起啊学姐!"少年回头喊,手里奶茶杯晃出琥珀色液体。
林疏影没说话,继续往前走。经过垃圾箱时,她抽出那张纸条,看着晚风把它吹得哗哗作响。纸角擦过她手背,像一片冰凉的羽毛。
公交站牌下已经有人等车。她缩在广告灯箱的阴影里,翻开《金融博弈论》。书页间夹着一张便签,字迹和批注出自同一人之手,却比教材上的更潦草:
“当所有巧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那就不是巧合了。”
车灯由远及近时,她听见自己心跳声。上车刷卡的瞬间,司机哼着某首老歌,副驾驶座摆着褪色的全家福。她找了个后排座位坐下,把书摊在膝头。
翻到第137页时,她瞳孔猛地收缩。一道公式旁边画着小小的三角标记,正是她在财经论坛匿名帖里提过的优化方案。那天帖子只有三个人点赞,其中一个ID是——知涯书屋会员卡尾号。
车窗外掠过便利店的蓝白招牌,玻璃门内坐着两个喝奶茶的女生。其中一个指着手机屏幕笑出声:"林疏影?就是那个考满分的转学生?"
林疏影合上书,抱在胸前。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车厢里流动的光影像某种倒计时。她望着前方导航屏跳动的站名,突然明白陈默为什么总能在她翻笔记时"恰好"递来红笔。
这趟公交车要经过实验楼前的十字路口。红灯亮起的瞬间,她看见对面站台上站着个穿黑色卫衣的男生。他低头看手机,侧脸轮廓被路灯镀上一层金边。
当她意识到那是谁时,车身已经驶过路口。她猛地起身冲向车门,司机骂了句什么,她顾不上理会。站台空空荡荡,只余下一串渐行渐远的脚步声,消失在夜风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