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山不得不承认,祝允星的确和他之前见过的很多流量明星不太一样。
这个圈子里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外表光鲜,内在则干瘪枯涸。他们缺乏知识,缺乏主见,只是一味地顺应规则,将自己包装打扮成漂亮的商品。
应山对祝允星的了解并不多,但从刚才的交流中可以看出,这人对电影的确有所见解。
自然而然地,两人又顺着刚才的话题聊了许多。
“其实……应导那部《猎雪》,我也挺喜欢的。”祝允星说道。
《猎雪》是应山三年前的作品,也是将应山彻底从天才的神坛上拉下来的契机。
“我现在再看那部作品,确实拍得稀碎,当时被骂也不冤。”应山眸色微暗。
“可我真的很喜欢。”祝允星真诚地说道,“你过去的作品多是现实主义,叙事要大过拍摄手法。但在《猎雪》里面,很明显能看出你在追求新的东西,打破常规线性叙事的束缚,用一个线索来串联起整个故事。唔……只是稍微串得没有那么好而已。”
祝允星的话说得很中肯,既肯定了应山突破前作的想法,又提出了不足之处,听起来很容易让人信服。
诸如此类的话,应山先前也从不少圈内好友那里听说了。譬如肖梦荷,譬如周文璟,都曾为他这部在市场上饱受诟病的作品提出客观而有用的建议。
所以,在听到祝允星和他们有着相似观点时,应山确实有些惊讶。
“你……很有自己的看法。”应山问道,“你很喜欢电影吗?”
“嗯,喜欢啊。”祝允星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当初怎么没想过报考电影类专业?”应山随口一问。
“欸?”祝允星敏锐地捕捉到了什么,“应导,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学电影的?”
应山:“……”
他是会抓重点的。
祝允星见他面色一滞,轻轻笑了一下,“因为我是上大学以后才喜欢上电影的。”
“这样啊。”应山没再多问。
“不过现在想想,大学那会儿就该多去几次电影院。”祝允星有些遗憾,“不像现在,不是想去就能去了。”
“因为会被粉丝认出来?”
祝允星点点头,“在那种封闭场合被认出来,走都走不了。一定要去的话,还得提前跟公司报备……反正就挺麻烦的。”
应山顿了顿,说道:“当明星是挺不容易的。”
祝允星却笑了一下,摇头否认,“可是像我们这种人,已经享受到了普通人没有的工资水平,有什么资格抱怨呢?”
应山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一时有些语塞。
恰好此时主持人上台,周遭响起掌声,将应山将要说出口的话也吞没其中。
祝允星立刻投入地鼓起掌来,面上带着招牌式的甜腻笑容。
首映礼共三部分,分别是“主创介绍、电影放映、映后谈”。现场邀请到许多媒体、影评人、明星嘉宾,还招募了一些路人观众。
肖梦荷带领主要演员和电影主创上台,向观众问好。她一身酒红色的西装,留着鲻鱼头,举手投足大方自然、自信从容。
肖梦荷一上台,底下媒体便不停地闪着灯,似乎要将她面上的每个毛孔都拍得一清二楚才肯罢休。
其实正常来说,电影导演不像演员一样活跃于台前,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关注度。除却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应山这种靠脸出圈的,再比如肖梦荷这种和明星有过绯闻的。
前几年,肖梦荷在微博上手撕渣男前夫,条理清晰地列举了前夫婚内出轨、冷暴力等多条罪状,并附有实锤证据,直接将大众眼里温和儒雅的影帝形象锤得连渣都不剩了。这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广大群众都在吃瓜。
而《天光》则是那场风波之后,肖梦荷的第一部作品。
迎着媒体长枪短炮的问候,肖梦荷在台上淡定自若、侃侃而谈,向台下观众介绍着电影的内容。
应山取出一副眼镜戴上,又摊开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一边听肖梦荷所讲内容,一边认真细致地在本上记录。
应山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认真投入,不会轻易分神。因此也就没能注意到,在他全心全意地沉浸在主创分享的时候,身侧之人屡屡投来欣赏而崇拜的目光。
直到台上主创分享完创作心得,放映厅灯光熄灭,大银幕上播放起电影画面,应山终于合上笔记,抬头去看电影。
祝允星也不再偷看应山,同样将注意力放在银幕之上。
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谁也没有再说话。
坐席之上有许多人,许多种职业,许多种境遇……在宽大的巨幕面前,却被一视同仁地赋予了“观众”的身份。
银幕之上画面流动,时光显得如此短暂,却又如此漫长。短则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瞬,长则又像是陪剧中人走过了他的一生。
……
《天光》虽然是一部以赚取票房为主要目的的商业片,质量却出奇的高。剧情紧凑、逻辑严密,还设有层层反转,令人感到惊心动魄、悬念重重,整体体验非常好。
直至片尾曲响起,放映厅内重新亮起灯光,人们仿佛才从另一个世界中苏醒,纷纷鼓起掌来。
应山也是从片尾字幕和一闪而过的录音室花絮中发现,片尾曲的创作者和演唱者,此时正坐在他的身旁。
祝允星的嗓音清透明亮、清爽干净,他的歌声放在这里,倒真有一种天光乍破、拨云见日的感觉,和电影所想表达的意味紧密相扣,很好听,也很感动。
应山想到先前被青年夸了那么多次,出于礼貌,似乎应该夸奖一下对方。
于是,他将身子凑过去,在祝允星耳边低声说道:“你唱得很好听。”
祝允星的耳根唰的一下红了。然而放映厅里灯光太黑,应山并没有注意到。
没过一会儿,放映厅内重新亮起灯光。
应山和众人一样鼓着掌,却忽然感到灼烫的气息洒落在耳边。
“谢谢。”漂亮的青年也凑上来,在他耳边小声地说。
应山偏头看去,就见祝允星已经回正身子,若无其事地鼓掌,只是耳垂缀着可疑的红。
应山不由得轻笑了一声。
……
放映结束后,主创团队进一步向观众阐述创作理念,随后便到了观众提问的环节。
肖梦荷是个学识储备丰富的人,无论别人提出怎样的问题,她都能从容地给出合适的答案,并且顺着这个问题挖掘更深刻的东西。
应山和肖梦荷约好会在首映礼结束后见面,所以并不着急举手提问,而是认真去听别人的提问,同样感到受益匪浅。
映后谈已经接近尾声,就在此时,一位记者举起手,随即拿到了工作人员递来的麦克风。
记者接过麦克风后,措不及防地问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我想问一下肖导,这部电影里的受害者是一位被丈夫辜负的单亲母亲,这是否参照了您的个人经历。又或者说,这部电影本身就是您对某人的回击呢?”
此话一出,台下立刻“嘘”声一片。
在场绝大多数人都是影迷和影评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听到这种既无专业水平又冒犯的问题,纷纷骂起那记者来。
偏偏那人还一副好整以暇的模样,显然是故意的。
应山皱着眉头,脸色也不好看。
主持人上前收回了记者的麦克风,“很抱歉,还请关注电影本身的内容。”
台上肖梦荷倒是神色如常,丝毫没有被影响到,“我想会有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因为这位记者朋友对我本人的行事作风不太了解。我如果要回击一个人,不会选择这么拐弯抹角的方法。一般来说,我会直接问他,你是不是有病?”
肖梦荷微笑着看向那记者,这话似乎就是说给他听的。
放映厅内瞬间哄堂大笑,那提问之人的脸色也变得很精彩。
肖梦荷继续说道:“其实我也很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在看到一部文艺作品的时候,就要去联系创作者的个人经历。就好像我们还是小学生和中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前要先被老师逼着去了解作者的人生。”
“不可否认,创作者的经历确实会对作品产生一定影响,艺术也总是来源于生活,但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完全的。大家都看过《樱桃园》①吧?《樱桃园》的作者契诃夫②,所处时代正是封建农奴制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于是就有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契诃夫是想借此抨击封建社会的腐朽。但比起这个,他更想表达的是处于新旧时代交替间的人们,对未来何去何从的迷茫与困境。”
“我们在解读一部作品的时候,不要总想着拿创作者的个人背景去硬套。看到作品里有创作者的类似经历,就说人家是以自己为原型。看到冲突对立的情节,就说人家在隐喻当时的社会现实。我想请各位回归作品本身,因为只有从作品本身所感知到的,才是创作者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
一场闹剧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待肖梦荷讲完后,台下又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至于最开始提问那人,早就带上设备灰溜溜地离开了。
首映礼就此结束。散场之后,应山找上了肖梦荷。
彼时肖梦荷正忙于应付众多来和她打招呼的圈内人,看到应山,遥遥给他做了个“等一下”的口型。
应山便坐在不远处等待。
没过多久,他看到祝允星也来了。
“肖导您好。”祝允星扬起笑颜,看起来活泼开朗,又乖巧可爱,“您的片子拍得真好,我很喜欢。”
应山:?
这小孩是见到谁就要表达一下喜欢吗?
肖梦荷笑了起来,摸了一把他的卷毛,“谢谢允星,你唱的歌也很好听。”
应山:???
这画面看起来有几分诡异,简直像大姐姐在抚摸家里养的小猫小狗。
“最后那个反转,设计得简直太妙了,我真的没想到。”祝允星眼里闪烁着光芒,“这还是您第一次拍悬疑片吧,很了不起。”
“好啦,你再夸我可要飘了。”肖梦荷失笑,“最近在忙什么呢?”
“忙着巡演呢。”
“巡演很累吧,要到处飞。”肖梦荷关切地问。
“嗯,是有一点。”祝允星点点头,“不过,也算是完成了一件一直想做的事嘛。”
肖梦荷笑着鼓励他,“那就祝你巡演顺利啦。”
“嗯!”
祝允星没耽误她太多时间,打过招呼后就准备离开了。
临走时,祝允星绕去了应山那边,向他挥挥手,“应导,我先走啦,下次见!”
目睹了他和肖梦荷互动全过程的应山心情复杂,站起身来回应道:“嗯,下次见。”
……
肖梦荷从繁杂的应酬中抽出身后,和应山到了附近的一家餐厅。
“咱们两个,可真是好久没见了。”肖梦荷感慨,“你这三年都去哪玩了?看你朋友圈,去的地方还挺多?”
“第一年主要在国内转了转,然后去了周边的几个小国家,再然后就是欧洲……”应山放弃了回忆,“你要让我挨个罗列,肯定说不完,还不如去翻翻我的朋友圈。”
“还挺潇洒,羡慕。”
“你也可以去啊。”
肖梦荷摇摇头,轻笑一声,“孩子还要上学呢,我跑哪去?”
她当初会选择在网上爆出前夫的黑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因此,也有很多人批评她做事不计后果,不考虑孩子长大以后会怎么想他的父亲。
肖梦荷倒不这么认为。有功夫问她为什么要曝光孩子的父亲,倒不如去问他的渣男前夫为什么要做出这些龌龊的事。
只是,一个人带孩子的日子,到底不如从前潇洒自在了。
“也是……”应山思索着,说道,“不过总不能因为孩子就放弃自己的生活吧?等他稍微大一点,你就把他送到托管班去,你一个人出去玩个十天半月的再回来。哎,用不着托管班,你送我爸妈那去,他们俩一天到晚可闲了。”
肖梦荷被他的话逗笑了,“二位老师知道你在背后这么说他们吗?”
应山也笑道:“那就拜托梦荷姐帮我瞒着喽。”
“你啊。”肖梦荷笑着摇了摇头,“话说回来,你去了这么多地方,有得到新的灵感吗?”
应山面上还带着残余的笑意,他点点头,“嗯,说实话,我脑子里现在有很多想法,还有点乱。”
肖梦荷一挑眉,打趣说:“这是不是说明,等应大导演把脑子里的想法捋清楚后,就会重新出山了?”
“姐,你就别取笑我了。”应山低笑一声,“我到现在都还没有什么自信呢。”
“怎么会?”肖梦荷诧异地道,“我认识的应山,不该是个心比天高,扬言要拿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年轻人吗?”
“那个啊……”应山失笑,一时间有些恍惚。
他依稀回想起,曾经确有那么一个人,意气风发,张扬得不像话,笑容总是恣意而潇洒。
青年人迎着四面八方不停闪烁的聚光灯,野心勃勃、毫无惧色,“我会带着我的电影走出华国,走向世界,摘下电影界最高的桂冠,让世界看到我的电影。”
那张意气风发的面容终究随着时光流转而远去,三十岁的应山坐在灯光昏黄的餐厅里,低笑一声,“人嘛,不总有中二的时候?”
①《樱桃园》:契诃夫创作的戏剧作品,讲述加耶夫、郎涅夫斯卡雅兄妹被迫出卖祖传的樱桃园的故事。
②契诃夫:俄罗斯作家,剧作家。
③关于一部作品的主题表达,其实有很多解读。如果在浏览器上直接搜索《樱桃园》的思想主题,它告诉你的就是封建社会的腐朽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但这样的解读其实就属于强行将作者生平和作品主题硬套,价值不大。当然一部作品所想表达的东西是很多的,因为字数有限,我在文中也就只说了其中一种。如果大家感兴趣也可以研究研究。
最后!我本来在犹豫要不要加上《樱桃园》这个例子,因为感觉学术的东西太多,大家是不是会看得累。但是仔细想想,一个人要说服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例子作为佐证是很重要的。不过大家也不要慌张!学术的东西后面基本就没了,很轻松的(确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 电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