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十年镜.朝夕血 > 第6章 靖安棋局:权弈之下挽倾朝

第6章 靖安棋局:权弈之下挽倾朝

松竹堂石室的碎石还在簌簌滚落,沈砚之掌心的松竹刀突然发出一阵尖锐的嗡鸣,刀鞘青铜纹与站在公寓里的陆惊远领口的青铜吊坠同时亮起,两道红光交织成链,猛地将两人拽向顶部洞口。风声灌满耳际,腐锈味被檀香与墨香取代,脚下的碎石地竟化作冰凉的汉白玉台阶——等视线稳住时,两人已站在一座雕梁画栋的大殿之中,殿外传来编钟敲击的礼乐声,震得人耳膜发颤。

“嗡——”

机械音毫无预兆地在脑海中响起,冷硬的语调打破了古殿的肃穆,带着熟悉的凌驾感:「检测到关键道具共鸣,新副本开启。副本名称:【靖安王朝·倾世挽澜】。」

「副本背景:靖安三年,帝弱臣强,河东流民十万,边境匈奴犯境,朝堂分为清流、勋贵两党,相互倾轧,王朝濒临倾覆。」

「身份分配:沈砚之——正一品御史大夫,清流党领袖,以“刚正不阿”闻名朝野;陆惊远——正一品丞相,勋贵党首领,掌朝中军政大权,被斥“权倾朝野”。」

「核心任务:三年内达成“流民归乡、边患平定、国库充盈”三大目标,稳固靖安皇权。」

「副本规则:1. 禁止暴露现代身份及副本外记忆;2. 需符合封建王朝礼制,不可做出逾矩之举;3. 若王朝在三年内覆灭,或二人身份暴露,将被副本永久吞噬。」

「任务倒计时:1095天。当前时间:靖安三年,三月初六,早朝时刻。」

系统播报的尾音刚落,沈砚之低头便见自己身着绯色一品朝服,玉带束腰,手中握着块刻着“御史大夫”的象牙笏板,衣摆绣着的仙鹤纹在晨光里泛着暗金;身旁的陆惊远则是紫色蟒袍加身,金冠束发,腰间金鱼袋上“丞相”二字的印纹清晰,袖口暗纹竟是与刀鞘同源的松竹纹——两人站在群臣前列,中间隔着三步距离,目光在空气中一碰,便各自冷着脸移开,活脱脱一副“死对头”的模样。

“陛下驾到——”

尖细的唱喏声从殿后传来,明黄色的御驾缓缓驶出,龙椅上的靖安帝不过十六七岁,眉眼青涩,手指紧紧攥着扶手,指节泛白。他扫过群臣时,视线在沈砚之与陆惊远身上顿了顿,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显然是被两党争斗逼得没了底气。

“众卿平身。”少年天子的声音带着颤音,刚落音,殿下文武便自动分成两派。清流党的官员纷纷出列,为首的御史中丞捧着奏折,声音洪亮:“陛下,河东流民已逾十万,多地爆发民变,臣请开国库赈灾,并彻查河东粮道,严惩克扣粮款的贪官!”

话音刚落,勋贵党的兵部尚书立刻上前一步,沉声道:“不可!边境匈奴频频犯境,军需已缺口三成,若再开国库赈灾,边境将士恐无粮可食,届时匈奴南下,后果不堪设想!臣请先派军镇压流民,再从长计议!”

“荒谬!”沈砚之向前半步,笏板抵在掌心,语气冷厉,“流民皆是我朝百姓,因天灾才流离失所,怎可动武?若派兵镇压,只会寒了天下人的心,让更多人被逼反!丞相大人,您掌军政大权,难道不知‘民心即江山’的道理?”

他话锋直指陆惊远,目光锐利如刀。群臣的视线瞬间聚焦在陆惊远身上,连靖安帝都屏息等着答复——谁都知道,御史大夫与丞相是死对头,清流党与勋贵党更是水火不容,沈砚之开口质问,陆惊远必定会反驳。

可陆惊远却只是抬手抚了抚蟒袍袖口,语气平淡:“沈大人此言差矣。镇压非良策,赈灾亦非万全之法。”他上前一步,目光扫过群臣,“河东粮道淤塞已久,即便开国库,粮款也未必能到流民手中;边境将士若断粮,匈奴一旦突破雁门关,半月内便能兵临城下。依臣之见,当分两步走:其一,派清廉官员赴河东整顿粮道,同时从地方藩库调粮,先行安抚流民;其二,臣亲自赴边境督战,督促军需调配,确保边境无虞。”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安静——谁都没料到,以“护勋贵利益”闻名的陆惊远,竟会赞同清流党的赈灾主张,还主动提出去边境吃苦。沈砚之眼底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冷硬的神色,只是指尖在笏板上轻轻划了一下——那是两人在现世约定的暗号,意为“稍后细谈”。

靖安帝显然松了口气,连忙点头:“丞相所言甚善!那就依丞相之策,派御史台的李御史赴河东,丞相即刻筹备赴边境事宜!”

早朝散去后,群臣各自离去,沈砚之与陆惊远却被靖安帝留在了御书房。少年天子屏退左右,才敢露出惶急的神色:“两位卿家,如今朝堂纷乱,流民、边患齐发,朕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你们……你们虽党派不同,可都是朕的肱骨之臣,能否暂且放下成见,共渡难关?”

沈砚之躬身行礼:“陛下放心,臣一心为国,绝无党派私念。”

陆惊远也拱手:“臣必竭尽所能,护靖安江山。”

等离开御书房,两人并肩走在宫道上,周围无人,陆惊远才压低声音,语气带着几分嘲讽:“沈大人方才在朝堂上的‘质问’,倒是演得逼真,差点让本相以为你真要跟我翻脸。”

“彼此彼此。”沈砚之目视前方,声音平稳,“丞相主动请缨去边境,不怕勋贵党不满?毕竟你向来是他们的‘靠山’。”

“靠山?”陆惊远嗤笑一声,“那群只知享乐的勋贵,若不是靠着本相撑着,早被你这御史大夫参得丢官罢职了。”他顿了顿,语气沉了下来,“系统给的任务是‘挽倾朝’,光靠朝堂嘴仗没用。我去边境,一是为了稳住军情,二是为了查军需缺口的真相——据我所知,边境军需克扣,背后牵扯着皇室宗亲,清流党查不动,只能靠我这‘勋贵首领’去撕开口子。”

沈砚之脚步微顿,转头看向他:“河东粮道的问题,我会让李御史深入查探。不过清流党里也有蛀虫,我得先清理门户,才能确保粮款能到流民手中。”

两人对视一眼,眼底都没了朝堂上的对立,只剩对局势的冷静判断。宫道旁的柳树刚抽新芽,微风拂过,落下几片嫩叶。陆惊远抬手,看似无意地拂去沈砚之朝服上的落叶,指尖却飞快地递过一张折叠的纸条:“这是边境军需官员的名单,我已标出发疑点,你让李御史顺带查一下河东粮道与边境军需的关联——我怀疑,这背后是同一伙人在操作。”

沈砚之不动声色地接过纸条,塞进袖中,语气恢复了冷硬:“丞相还是管好边境的事吧,御史台的事,不劳丞相费心。”

“自然。”陆惊远挑眉,转身走向丞相府的方向,“待本相平定边境,再与沈大人在朝堂上‘好好论道’。”

看着陆惊远的背影消失在宫门口,沈砚之展开纸条——上面的字迹潦草却清晰,标红的名字大多是皇室宗亲的亲信。他攥紧纸条,抬头看向远处的御史台官署,眼底闪过一丝冷光:这靖安王朝的根须,早已被蛀虫啃得千疮百孔,要想挽回国运,就得先把这些烂泥般的根须,一根根拔干净。

三日后,陆惊远带着亲兵奔赴边境,出发前,他派人给沈砚之送了一封信,信中只有八个字:“边境若定,内患易除。”

同一时刻,沈砚之在御史台升堂,以“贪赃枉法”为由,弹劾了三名清流党中的蛀虫,将他们打入大牢——此举震慑了朝堂,也让清流党内部变得清明。

远在边境的陆惊远得知消息后,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望着关外的草原,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他从怀中摸出青铜吊坠,指尖摩挲着纹路:“沈砚之,可别让本相失望。这靖安棋局,少了你这个对手,可就不好玩了。”

而在京城的沈砚之,收到陆惊远从边境送来的军需克扣证据后,正坐在御史台的书房里,连夜起草弹劾皇室宗亲的奏折。桌上的烛火跳动,映着他专注的侧脸,怀表放在奏折旁,齿轮转动的声音与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为这场跨越党派的联手,奏响序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伏藏师

地球人可以娶星际老婆吗

鬼片世界的僵尸邪童

我的四位绝美师姐

重燃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