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室温校准方案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第七章零延迟的公开实验

九月八日,A 城秋老虎最后的反扑。下午两点,物理学院报告厅外拉起了红色横幅——

“超稳激光与精密测量前沿论坛(第 17 期)”

落款是“国家光量子重点实验室”。

周原站在后台侧幕,手里攥着一页激光打印的讲稿,纸角被指腹磨得卷起。

他今天穿了一件深灰色衬衫,第一颗纽扣罕见地松开,露出锁骨凹陷处一枚小小的、不易察觉的红印——那是昨夜梁言许在脖颈边无意留下的薄荷糖渍,洗不掉,干脆不管。

报告厅灯光调成了 4000 K 的中性白,照得人脸像被光谱仪校准过的标准白板。

台下坐着两百多位师生,还有线上 1500 的直播观众。

梁言许坐在第一排最左边,怀里抱着一台银色笔记本,屏幕上跑着实时弹幕:

【前排围观周师兄的高颜值 PPT】

【听说今天要公开新的室温锁定方案?】

【等等,旁边那个白卫衣小哥哥是谁?好眼熟】

梁言许把弹幕窗口拖到副屏,嘴角抿着笑,像守着某个只有自己知道的后门。

主持人是学院副院长郑老,开场白很简短:“今天由周原博士带来《室温 25 ℃下的激光频率锁定与长期稳定性》,以及——”

老郑故意停顿,扫了一眼周原,又扫了一眼梁言许:“——以及联合一作梁言许同学的实验验证。”

台下响起低低的喧哗。

在物理学院,本科生以联合一作身份登上顶级论坛,是建校以来的第一次。

周原走上台,灯光打在他侧脸,轮廓像被刀削。

PPT 第一页没有标题,只有一张全屏照片:

暴雨夜的实验室,应急灯下,两个影子十指相扣,背后是一束橘红的激光。

照片没露脸,却足够让知情者心跳失速。

梁言许在台下“噗嗤”笑出声,被老郑回头瞪了一眼。

周原的声音像往常一样稳:“今天我要汇报的,不只是一个锁定方案,而是一个‘双人协作’校准协议——Protocol ZL-25。”

他点开第二页,标题栏只有一句话:

“观测者与被观测者,可交换亦可叠加。”

台下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声。

“传统激光锁频,把环境扰动当噪声。我们做了一个反向工程——”

周原按下遥控,动画开始:

一条蓝色曲线代表激光频率漂移,一条红色曲线代表梁言许的实时心率,两条曲线在 3.7 kHz 处重叠,误差±0.01 Hz。

“我们发现,当观测者心率与被锁定激光拍频同步时,系统 Allan 方差下降两个数量级。”

屏幕切到实验数据:

锁定时间 72 小时,频率漂移 0.7 mHz,相当于 10 年内误差不到 1 秒。

台下爆发出掌声。

梁言许把笔记本屏幕翻转,弹幕疯狂刷屏:

【我靠!心跳锁频?太浪漫了】

【这是把狗粮写进论文?】

【救命,我磕到真的了】

周原翻到最后一页致谢:

“感谢梁言许同学提供的 36.8 ℃体温、±0 误差的勇气,以及一颗薄荷味的月亮。”

掌声停顿半拍,随即更加热烈,夹杂几声口哨。

老郑无奈摇头,却掩不住笑意:“提问环节开始。”

第一个举手的是隔壁课题组的李博后:

“请问双人锁频的生物相容性如何?如果观测者情绪波动,会不会导致系统失锁?”

周原侧头,看向梁言许。

梁言许举了举手里的无线麦,声音清亮:“我们在协议里加入了‘情绪耦合前馈’,当心率方差>3 %,系统会自动切换至备用 PID,由观测者手动拉曼冷却。”

他说完,朝周原眨了下眼。

台下又是一阵起哄。

第二个提问来自线上观众:

【公开实验代码吗?想给女朋友做一个同款】

周原点头:“GitHub 已上传,仓库名:Coherence-of-Us,GPL-3.0 协议。”

第三个提问,是坐在最中间的院刊记者:

“请问两位,是否已确认情侣关系?”

报告厅瞬间安静。

空调出风声、手机快门声、心跳声,全都放大。

周原垂眼,拇指摩挲着讲稿边缘。

梁言许站了起来,走到台侧,朝周原伸出手。

周原握住,十指相扣,面向观众。

梁言许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大厅:

“今天之前,是未公开的长期有效协议;今天之后,是零延迟的公开实验。”

周原补了一句,声音低却坚定:“观测周期:此生。误差:无。”

掌声雷动,闪光灯连成一片。

老郑笑着敲桌:“提问结束,论坛继续。下一议题——”

却没人听清下一议题是什么。

因为梁言许突然踮脚,在众目睽睽之下,吻了周原的侧颈。

闪光灯定格在那一瞬,像一条被永久写入的干涉条纹。

论坛散场,报告厅后门开了一条缝。

九月的风带着桂花味灌进来,吹乱周原额前的碎发。

梁言许把笔记本塞进背包,回头冲他笑:“晚饭去不去?我订了位子,室温 25 ℃,误差±0 ℃。”

周原把西装外套搭在臂弯,空出的手自然而然牵住他:“批准。”

两人并肩走出侧门,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被光谱仪分光后的连续谱。

身后横幅被风卷起,“超稳激光”四个字在夕阳里闪闪发光。

而前面,是尚未命名的、整个可见宇宙。

【第七章·续章】

——把掌声留在身后,把心跳调到零延迟

报告厅侧门外是一条狭长的走廊,地砖刚被保洁拖过,残留的水渍映出桂花树影。夕阳从西窗斜射进来,把两人的影子钉在墙上,像两条相互纠缠的光纤。

周原把西装外套搭在左臂,右手还牵着梁言许——准确地说,是梁言许先扣住了他的指缝,现在掌心温度正以 0.05 ℃/s 的速率交换,直到谁也分不清谁更热。

走廊尽头,院刊的记者追出来:“两位老师,可以补拍一张合影吗?”

梁言许回头,虎牙在夕阳里闪了一下:“可以,但要零后期。”

记者愣住:“零后期?”

周原淡淡解释:“不调色、不裁边、不加滤镜。误差为零。”

于是,三分钟后,校官方微博发出第一张公开合影:

背景是“超稳激光”横幅,前景是十指相扣的两个人。

配文只有一句——

【锁相成功,误差:无。】

评论瞬间爆炸:

【官方认证,嗑到真的!】

【物理系浪漫天花板】

【请问婚礼用什么激光灯?想提前抢票。】

桂花味的晚风

两人没去订好的餐厅,而是拐进了后街一家新开的深夜食堂。

店名很直白——“25℃”。

门口挂着一台旧式温控器,实时显示 24.9 ℃,误差±0.1 ℃。

推门进去,风铃叮当作响。

吧台上方是一排用光纤编成的吊灯,红光、绿光、蓝光依次闪烁,像一条可编程的布拉格光栅。

老板认识梁言许,笑着打招呼:“小梁,今天带家属?”

梁言许“嗯”了一声,耳根却红了。

周原微微颔首,把外套搭在椅背,动作慢条斯理,像在调整一台精密仪器的基线。

菜单只有一页,A4 打印,右上角用铅笔写着:

【今日特供:溏心蛋拉面,盐度 0.85 %,温度 55 ℃,误差±0 ℃】

周原抬头看梁言许:“你的口味?”

“也是你的。”梁言许把一次性筷子掰开,递过去,“台风夜那次,你说过少半勺盐。”

周原没再说话,只把筷子在酱油碟里轻轻点了一下——像给示波器做一次零漂校准。

拉面端上来,溏心蛋浮在汤面,蛋白边缘被酱油染成琥珀色,像一颗被锁频的激光脉冲。

梁言许拿手机拍照,镜头里,周原的倒影映在汤面,随着热气微微晃动。

“发吗?”他问。

“发。”周原答得干脆。

于是,微博第二条更新:

【零延迟晚餐,盐度已校准。】

配图是筷子夹起溏心蛋的瞬间,蛋黄在半空拉出一条完美的流体线。

评论区再次沦陷:

【救命,连拉面都在撒狗粮】

【溏心蛋:我应该在锅里,不应该在碗里】

校园里的“公开实验”

晚饭后,两人没打车,一路走回实验室。

途经中心广场时,喷泉正随音乐起伏。

梁言许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遥控器,对着喷泉按下按钮。

下一秒,水柱颜色由白转红,再由红转蓝,最后定格在 523 nm 的翠绿——那是周原最喜欢的激光波长。

音乐也换了,是《Canon in D》的钢琴版,节拍 72 bpm,与两人心率同步。

广场上的人群发出惊呼,纷纷举起手机。

周原站在水幕前,被绿光映得眼底一片澄澈。

梁言许侧头看他,声音被水声裹得模糊:“公开实验的第二现场。”

周原没说话,只伸手,指尖穿过水幕,接住一粒飞溅的水珠。

水珠在他掌心滚动,像一颗被捕获的光子。

他把水珠轻轻弹回空中,水幕瞬间折射出一道细小的彩虹,恰好落在梁言许的睫毛上。

“误差?”梁言许问。

“零。”周原答。

深夜的实验室

零点整,恒温楼 4 层只开了一盏工作灯。

梁言许把下午论坛用的那束 3.7 kHz 激光重新打出来,在墙上投出一个直径 5 cm 的光斑。

光斑里,用荧光笔画的两个小太阳紧紧挨在一起,像一对相互纠缠的量子态。

周原把下午拍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记录本最后一页:

【公开实验·零延迟】

照片下方,他写下今天的 Allan 方差:

τ = 1 s,σ = 1.2×10???

τ = 10 s,σ = 3.7×10???

τ = 100 s,σ = 9.5×10???

梁言许在旁边补了一行铅笔字:

“观测者与被观测者,已合并为同一统计样本。”

写完,他把笔帽扣上,发出极轻的“咔哒”。

周原合上记录本,抬头看梁言许。

梁言许也正看着他,眼底映着那束 3.7 kHz 的激光,像一条永不熄灭的光纤。

“周原。”

“嗯?”

“下一次公开实验,想不想换一个更大的场地?”

“比如?”

“礼堂,或者……婚礼现场。”

周原没说话,只伸手,把梁言许拉进怀里。

激光光斑落在两人交叠的指尖,像一条被永久写入的干涉条纹。

心跳频率 3.7 kHz,误差: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狩心游戏

春水摇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