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沼泽边缘的微型据点,像一枚嵌入混沌的秩序芯片,无声地运行着。
林序将这里命名为“零号前哨”。没有浪漫化的修辞,只有基于序列和功能的冷静定义。小雅很快适应了这个称呼,甚至觉得这比任何华丽的名称都更让人安心——它代表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理性,在这片情绪失控的土地上,理性是比黄金更珍贵的资源。
几天的时间里,林序以零号前哨为圆心,系统性地向外辐射。她的行动模式高度规律:白天,携带简易工作台和能量采集装置外出,深入“悲伤沼泽”的不同区域,记录环境情绪流的变化,采集不同纯度的“悲伤”样本,并绘制更精细的地图。偶尔遭遇“情绪掠食者”,她不再仅仅是驱散,而是尝试捕捉、分析其能量结构,甚至尝试进行有限的“驯化”或“重构”,将其转化为据点防御系统的被动预警节点——虽然成功率不高,但数据在持续积累。
傍晚,她会返回零号前哨,利用采集到的能量和数据,加固伪装层,优化情绪锚点。她开始尝试将不同属性的情绪能量进行组合实验。例如,将少量经过纯化的、代表“警惕”的焦虑能量,注入到代表“平静”的惰性能量中,形成一种更积极主动的“安防屏障”;或者将“悲伤”能量中关于“失去”的尖锐部分剥离,保留其“沉淀”与“反思”的特性,用于加强据点的“信息隐匿”效果。
小雅成为了她得力的助手。这个女孩虽然不擅长战斗,但对情绪有着天然的敏感度,能够清晰地感知到环境中细微的情绪波动,并分辨出其中蕴含的特定记忆碎片或情感倾向。她负责在林序外出时监控据点的能量稳定,并利用她对沼泽的熟悉,引导林序避开一些已知的危险区域或能量乱流。
“林序姐,‘温和回忆结晶’的能量波动,似乎能和您设置的‘平静锚点’产生共鸣,让效果更强一些。”小雅在某次林序优化据点时,小心翼翼地提出自己的观察。
林序停下手中的能量编织,看向小雅怀中的水晶。她调出系统监测数据,确实发现当水晶靠近锚点时,周围区域的情绪稳定性有微弱但可复现的提升。
“很好的观察。”林序点头,语气平淡却带着肯定,“记录下共鸣频率和增幅强度。这或许是一种天然的‘秩序放大器’。”
小雅脸上露出被认可的喜悦,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这种“科研”工作中。在林序的影响下,她也开始学着用更客观、更具建设性的视角看待自身和周围的环境,而非一味地恐惧和逃避。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雾气格外沉重的清晨。
一名新的迷失者被小雅发现了。那是一个中年男性,编号似乎早已被他遗忘,他蜷缩在距离零号前哨不远的一处晶簇下,整个人几乎被浓郁的、近乎实质的绝望包裹。他的情绪光谱一片死寂的灰黑,几乎看不到任何其他波段,混乱度高达92%,并且伴随着强烈的自我毁灭倾向。
小雅尝试用温和的回忆能量去安抚,却如同石沉大海,那绝望如同黑洞,吞噬着一切光亮。
“林序姐,他……他的情况很糟。”小雅带着焦急汇报。
林序来到那人面前,系统立刻给出了高危警告。她没有贸然进行深度连接,那种级别的绝望洪流,很可能对她的意识造成污染甚至反噬。
她先是动用能量采集装置,尝试抽取部分外溢的绝望能量,减轻其外部压力。但效果甚微,那绝望如同活物,紧紧缠绕着宿主。
随后,她尝试使用在“愤怒荒原”验证过的引导法,试图在灰黑色的光谱中,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未被完全湮灭的其他情绪碎片——一丝不甘?一点遗憾?甚至是对毁灭本身的微小恐惧?
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冰冷的、拒绝一切的虚无。
这是她遇到的首个对标准疏导方案完全无效的病例。林序没有感到挫败,反而升起了强烈的探究欲。这不是简单的情绪失控,更像是……某种“情绪机制”的彻底停摆。
她调动了所有已解锁的系统功能:【实时生物情绪光谱分析】开到最大功率,【基础情绪图谱库】进行快速交叉比对,【简易疏导方案生成器】因为缺乏有效输入变量而不断报错。
就在常规手段似乎穷尽时,林序注意到了系统监测地图上一个极其细微的异常。
在代表这名绝望者灰黑色光团的核心深处,隐藏着一个并非情绪信号的、极其微弱且频率奇特的能量标记。这个标记非常隐蔽,若非林序将分析精度调到极限,并且抱着寻找“非情绪变量”的思路去筛查,根本不可能发现。
它不像已知的任何一种基础情绪能量,也不属于“情绪掠食者”的混乱波段,更不同于“温和回忆结晶”的稳定光辉。它冰冷、规整,带着一种……人造物的质感。
像一个标签,或者一个……锁。
“不是单纯的绝望……”林序眼神锐利起来,“是‘被标记’的绝望。”
她立刻调整策略。放弃了对绝望情绪本身的直接干预,转而将自身的精神力,通过文明诊疗系统的白色光丝,高度凝聚成一丝探针,小心翼翼地避开那浓郁的灰黑色能量,精准地刺向那个微弱的异常标记。
这需要极高的控制力,如同在沸腾的岩浆中用探针去触碰一颗微小的钻石。
当精神探针接触到那个标记的瞬间——
【!!!警告:检测到未知协议干扰信号!】
【信号源分析……匹配失败……权限不足……】
【关联目标情绪状态:深度锁定。疑似外部强制干预。】
一连串急促的系统警告在林序脑海中响起。
几乎同时,那名绝望者猛地抬起头,灰黑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绝非他本人意识的、冰冷的、如同机械扫描般的微光,随即又迅速湮灭,恢复成死寂。但他周身的绝望能量,却像是被触动了某个开关,剧烈地翻腾了一下,然后又死死地缩回,变得更加凝固。
林序迅速撤回了精神探针。
她站在原地,心中波澜涌动,脸上却依旧平静。
外部强制干预?未知协议干扰?
这证实了她最初的猜想。“情绪王国”绝非自然造物。有某个或多个更高层次的存在,在幕后观察,甚至……** actively manipulating ( actively manipulating )** 着这个世界和其中的“玩家”。
这个绝望者,不是简单的“病人”,更像是一个被设置了特定状态的“实验样本”。他的绝望,可能并非源于自身经历,而是被外部力量“写入”或“激化”的。
“林序姐,他……”小雅担忧地看着那个再次陷入死寂的男子。
“情况复杂,常规手段无效。”林序言简意赅,“我需要更多数据,关于这种‘标记’。”
她没有解释太多。有些真相,知道本身就可能带来危险。
她让小雅持续观察这名绝望者的状态,并记录任何细微的能量波动,特别是那个异常标记的信号变化。她自己则回到零号前哨的虚拟工作台前,将刚才捕捉到的、关于那个标记的极其有限的数据碎片,进行反复分析和模拟。
进展微乎其微。系统的权限和数据库,似乎无法解析这种层级的信号。
但方向已经明确。这个世界的“疾病”,根源可能不在这些迷失的玩家身上,而在于那个制造了这一切的“病原体”——那个隐藏在幕后的高等文明,或者说,“主脑”。
诊疗,从对“症状”的处理,开始触及对“病因”的探查。
林序看着工作台上那团代表着未知标记的、不断报错的数据模型,眼神沉静。
“找到你,理解你,然后……治愈你,或者,终结你。”
她的低语,消散在零号前哨平静而有序的能量场中,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决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