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五年秋末,汉中通往祁山的山道上,风裹着碎石子打在蜀军的铠甲上,发出细碎的“嗒嗒”声。魏延领着三千步卒沿着山道内侧行进,每走半里便停下脚步,俯身查看路面的土壤痕迹——林锋的特种兵经验告诉他,这处山高路窄,不仅要防魏军正面突袭,更要警惕对方派小队从山涧攀岩绕后,截断粮道。
“将军,前面就是鹰嘴崖了,按您的吩咐,弟兄们已经在崖下挖好了陷马坑,只等铺上伪装。”副将张苞策马过来禀报,他是张飞之子,性子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却少了几分粗莽,见魏延连日来亲力亲为勘察地形,心里早已没了往日对这位“桀骜将军”的偏见。
魏延点头,勒马登上鹰嘴崖一侧的陡坡。这里视野开阔,能俯瞰到下方蜿蜒的粮道,若是魏军来袭,从这里投下滚石擂木,足以将山道堵得水泄不通。他指尖划过崖壁上的岩石,忽然道:“去取些麻线和陶片来,在崖边每隔三步系一片陶片,绳子要拉得紧些。”
张苞愣了愣:“将军,这是为何?夜里风大,陶片相撞声响不小,岂不是会暴露咱们的布防?”
“要的就是这声响。”魏延转过身,目光扫过远处的山林,“魏军若想夜袭,定会选在无风的深夜,陶片不动则罢,一旦有人碰断麻线,声响能传半里地,咱们的哨兵就能提前预警。”他顿了顿,补充道,“再让弟兄们在陷马坑旁种上几株野蒿,坑上盖的茅草要和周围的植被齐平,别留半点痕迹。”
张苞这才恍然大悟,当即领命去安排。魏延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清楚,这些现代的防御技巧虽简单,却能在冷兵器时代发挥奇效——他要做的,不只是守住粮道,更要让诸葛亮看到,他魏延不仅有勇,更有谋。
与此同时,魏军大营设在祁山以北的陈仓城内,司马懿正对着案上的地图沉思。他刚收到细作传回的消息:蜀军魏延近日频繁勘察祁山道,还亲自带着士兵修补粮袋、布设防御,行事风格与往日判若两人。
“仲达,你说这魏延,莫不是真如传闻中那般,撞坏了脑子,反倒变得沉稳了?”副将郭淮站在一旁,语气里带着几分怀疑。他与魏延交手多次,深知此人虽骁勇善战,却素来傲慢轻敌,从未这般细致过。
司马懿拿起案上的毛笔,在地图上祁山道的位置圈了个圈,缓缓道:“魏延素有‘汉中第一猛将’之称,绝非鲁莽之辈。昔日他提出‘子午谷奇谋’,虽险却有可取之处,可见其有急智。如今他突然收敛锋芒,亲力亲为布防,要么是故作姿态,想麻痹我军;要么,就是真的想洗心革面,在诸葛亮面前证明自己。”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祁山道是蜀军粮道的关键,魏延守在这里,就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明日你带五百轻骑,去鹰嘴崖附近探查一番,切记不可贸然进攻,只看他的防御布置便回。”
郭淮领命而去。司马懿走到帐外,望着南方的天空,眉头微蹙。他与诸葛亮对峙多年,深知这位蜀汉丞相的厉害,如今又多了一个行事莫测的魏延,这场北伐之战,恐怕会比他预想的还要艰难。
次日清晨,郭淮带着五百轻骑,伪装成流民,沿着祁山道西侧的山林潜行。快到鹰嘴崖时,他示意士兵停下,自己则换上布衣,悄悄摸到崖下的粮道旁。只见粮道两侧的树上系着细细的麻线,线端挂着陶片,风吹过,陶片发出“叮叮”的声响。路面上看似平坦,却隐隐能看到地面下有凹陷的痕迹,凹陷处还种着野蒿,与周围的植被融为一体,若非他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异样。
“好个魏延!”郭淮在心里暗叹,这防御布置看似简单,却处处透着小心,既防了正面突袭,又防了夜袭,比以往蜀军的布防要严密得多。他不敢久留,悄悄退了回去,带着轻骑返回陈仓城。
当郭淮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司马懿时,司马懿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陷马坑藏于野蒿之下,麻线陶片预警,这般细致的布置,绝非往日的魏延能想到。”他沉吟道,“看来,这个魏延,真的变了。诸葛亮有了这样一位得力助手,北伐的变数,又多了几分。”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在祁山道和陈仓城之间划了一条线:“传令下去,让陈仓城的守军加强戒备,再派三千士兵驻守祁山道北侧的木门道,若蜀军来攻,务必守住要道。另外,再派细作去汉中打探,查清魏延近日的一举一动,我要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而此时的鹰嘴崖上,魏延正拿着望远镜(这是他用现代知识,让工匠打造的简易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山林。他知道,魏军定然会派人来探查,所以特意在防御布置上留了些“破绽”,既让魏军看到他的严密,又不暴露自己的全部实力。
“将军,您看什么呢?”张苞走了过来,顺着魏延的目光望去,只看到一片茫茫山林。
魏延放下望远镜,笑道:“看我们的‘客人’走了没有。魏军细作定然来过,咱们的布置,他们也该看到了。”他转过身,对着张苞道,“传令下去,让弟兄们再把陷马坑挖深一尺,麻线再拉紧些,另外,在鹰嘴崖东侧的山涧旁,再布置一队弓弩手,若魏军从山涧绕后,正好给他们一个惊喜。”
张苞领命而去,魏延再次望向陈仓城的方向。他知道,司马懿是个老谋深算的对手,这次的防御布置,只是他与司马懿较量的开始。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在祁山道上,打一场漂亮的防御战,不仅要守住粮道,更要让诸葛亮彻底相信他,为日后的“阴平道之策”铺路。
帐外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地上的落叶,飞向远方。魏延握紧了腰间的佩剑,眼底闪过一丝坚定——这一次,他不仅要改写魏延的命运,更要试着改写蜀汉的命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