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莲被陆卿卿那么盯着,莫名有几分心虚,但又自觉自己行事素来坦荡。
她挺直脊背,抬着下巴道:“我虽然出身不高,可我宁愿嫁给匹夫草草一生,也绝不会委身做妾,更不会做那没名没分的外室女。”
陈纱碧听她这么说,心中暗喜,面上却很是悲切道:“这位姑娘有所不知,谢家的那位女公子其实并不是什么外室,而是……唉……”
她叹了口气,才接着道:“她本是王家明媒正娶的嫡妻,只是嫁人之后多年一直无所出,这才被婆家厌弃。好在王公子倒是个长情的人,怕她一个下堂妇无处可去,这才将她安置在别院里。”
“你既说与谢家女公子许久未见,又怎么她与前夫为何多年无所出?”
陆卿卿看向陈纱碧,唇上酿出薄凉的笑,“说不定是王家公子不举无能呢?”
“他强逼女子为外室,竟成了你口中的长情之人。”
苏折瞥了她一眼。
难得见她如此咄咄逼人。
陈纱碧故作悲戚的表情僵了一瞬,眸中闪过恼恨,“陆卿卿,即便你与谢家女交好,但也不该强词夺理。”
“为人妻者,不能为夫家绵延子嗣,便是大错。即便同为女子,我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她无辜。”
白晓莲在一旁连连点头。
这些后宅夫人,也就只有生儿育女这点用了,若是连这都做不到,凭什么享受夫家带来的荣华富贵。
至于围观的男人们,自然乐得看到一群女人争执。
偶尔见缝插针的摆出理中客的模样,插一句,“女人嘛,贤良淑德最要紧,什么第一才女,不过是我们男子汉大丈夫,不屑同她相争罢了。”
“就是,哄她两句,竟还当真了。女人就是眼皮浅。”
“谢家女一看就是不安分的,在我们村,就是倒贴,都嫁不出去。”
……
陈碧莲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心中愈发得意。
陆卿卿语气不变,慢条斯理地道,“谢家女郎之所以是第一才女,是因为她在六年前的科考中,三元及第,是我大周第一位女状元。”
彼时,律法中并没有明确写出“禁止女性参加科举考试”的条例,谢清昭女扮男装,玩了一招“灯下黑”,一直到殿试结束,才被揭穿女儿身。
彼时,太皇太后在位,力保其状元之名未被剥夺,虽未能入朝为官,却也特封其为七品孺人,许她在宫中行走,担任宫学女傅,教导妃嫔公主。
只可惜,太皇太后薨逝后,先帝便明令禁止女子参加科考,同时宫学不再招收女子,并将谢清昭送回家中,美曰其名,不耽误她出宫嫁人。
陆卿卿目光扫过一群方才还义愤填膺的男男女女,“不知诸位在科考中是否都曾榜上有名,三元及第。”
……
科举分为三等,乡试,会试,殿试。
其中,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者,才能称之为三元及第。
自科举被创立至今,能得三元及第者,不过区区三人。
一时间,人群中突然陷入一阵沉默。
蓦的,有人隐身于人后,悠悠然开口,“谢家女公子的祖父可是太傅……”
“他老人家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朝中大半朝臣都曾是他的学生。”
“就连太皇太后当年垂帘听政时都经常请谢老夫人入宫讲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