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家小吃摊是年代打卡点 > 第43章 第 43 章

第43章 第 43 章

温室的菜种出来了,但有些事也开始发生变化。

后勤部的王干事掏出文件时,钢笔在桌上顿出轻响。办公室的炉子烧得正旺,他先指着 “规范化管理细则” 第三条念:“即日起,温室移交后勤统一管理,原有人员需经过考核方可留任。” 接着翻开另一页,清了清嗓子补充,“关于交接流程,我们也有明确规定,分三步走。”

话音刚落,赵大娘手里的针线就掉在地上,线轴在砖缝里转了半圈,停在林秋脚边。王干事没受影响,继续说道:“第一步,物资清点。三天内,需将温室所有物资,包括竹竿、塑料布、农具、种子、肥料等,全部登记造册,由双方签字确认。损耗的、破损的要注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凭啥说移交就移交?” 王参谋爱人往前凑了半步,围裙上的面粉簌簌落在灰色地面上,“这温室是咱一锨土一锨土堆起来的,夜里添火的是咱嫂子,翻地的是战士,凭啥让后勤来摘果子?还清点物资,这些东西哪样没浸着咱的汗?” 李师傅蹲在墙角抽烟,烟袋锅的火星明灭不定,他往鞋底磕烟灰时,瓷碗似的烟锅沿掉了块碎片。

林秋攥着那本记满数据的册子,指尖在 “家属组值班记录” 那页停住。等王参谋爱人情绪稍缓,她才开口:“王干事,物资清点没问题,我们这就去整理。那第二步呢?”

王干事推了推眼镜,说:“第二步,资料移交。所有与温室相关的记录,比如温度湿度记录、种子发芽率、施肥浇水情况、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必须完整移交。这些是后续管理的重要依据,不能有任何遗漏。”

“记录都在这儿呢。” 林秋把册子往桌上推,纸页间露出片干枯的菠菜叶,“您可以先看看。但王干事,咱得先说说这些名字。” 她指着赵大娘的名字:“她夜里守温室,冻疮冻得流脓;李师傅调试火道,三天没合眼;张医生测了八十组数据,比看病人还上心。”

王干事的钢笔在文件上划了道杠:“部队有规定,家属不能占编。” 他翻开后勤的人员名单,纸页哗啦啦响,“专业的事得专业人做,比如育苗员、管理员,都得是现役或在编职工。第三步,就是人员培训和交接。后勤会派专业人员过来,原有的管理和种植人员要在一周内,把所有经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确保交接后温室能正常运转。”

陆湛忽然开口,指腹敲着文件边缘:“规定也写了‘尊重历史贡献’,她们的经验,比任何培训都管用。一周时间太短,很多细节不是能一下子说清的,能不能延长培训时间?而且,培训期间,她们的工作得有个说法。”

赵大娘忽然抹起眼泪,粗糙的手背蹭过眼角:“俺不要编制,就想天天去看看那些菜。” 她往炉边凑了凑,冻疮裂开的口子在热气里泛着红,“俺男人牺牲那年,就盼着能吃上口新鲜菜,现在菜长出来了,俺想替他多浇两回水。培训俺不怕,俺就怕培训完,再也摸不着那些菜了。” 望春不知何时溜进来,把头搁在赵大娘膝头,蹭着她打补丁的裤腿。

张医生推了推眼镜,把记录册往王干事面前送:“这是三个月的生长曲线,” 他指着波动的线条,“家属们摸索出的‘午时通风法’,比技术员的规程提高了三成产量。留她们当顾问,不占编制,还能传帮带,划算。交接流程我们配合,但得保证她们能继续参与进来。” 李师傅跟着点头,烟袋锅在手里转得飞快:“俺能教新员工烧火道,保证省煤还暖和,就换个给菜浇水的活儿,中不?”

林秋忽然往文件上添了行字:“设家属技术岗三名,负责传帮带;后勤每月给参与人员发十斤菜票,算作补贴。” 她往王干事手里塞了颗晒干的西红柿籽:“您看这籽,是头茬菜结的,带着咱所有人的汗。正规管理是好事,交接流程我们也会配合,但不能让流汗的人寒心。” 王干事捏着那颗籽,忽然想起出发前部长说的 “要尊重基层智慧”,钢笔在 “同意” 二字上悬了悬,终究落了笔,还在旁边备注:“交接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延长培训时间至半个月,期间参与培训的家属按规定给予补贴。”

出门时,赵大娘摸着温室的竹竿笑,粗糙的掌心蹭过被阳光晒暖的竹节。王参谋爱人把十斤菜票的条据折成小方块,塞进贴身的布兜:“够给娃换两斤红糖了。” 李师傅蹲在火道边,用新领的铁锨把砖缝抹平。

林秋望着陆湛把文件往档案袋里装,风从窗户缝钻进来,吹得记录册哗啦啦响,某页夹着的菠菜叶在气流里轻轻颤,像片不肯落地的春天。

后勤接管温室的第三个清晨,林秋正在菜畦里教嫂子们辨认菜苗,望春突然叼着她的衣角往温室跑。她跟着跑到温室门口时,正撞见后勤的技术员小张蹲在畦边叹气 —— 新栽的黄瓜苗蔫头耷脑,叶背爬满了细白的虫,像撒了层盐。

“试过撒石灰了,” 小张往林秋手里塞了片病叶,指尖的汗把叶片洇得发皱,“王干事让按规程来,可这虫杀不尽,反倒把好苗烧黄了。” 温室里弥漫着刺鼻的药水味,新搭的瓜架下,三分之一的菜苗都歪着腰,塑料布上的水珠滴在叶尖,砸出小小的泥坑。

林秋蹲下身,用指甲刮下点虫粪捻了捻:“这是腻虫,得用烟叶水。” 她往技术员手里塞了个小布包,里面是赵大娘晒干的烟叶:“泡在温水里发酵三天,过滤后往叶背喷,比药水管用还不伤苗。” 小张刚要记,她忽然指着瓜架:“架子太密了,通风不好才招虫,得拆两排,留两尺宽的过道。”

没过多久,王干事又派人来请。扩大后的温室突然大面积死苗,新聘的管理员急得在畦边打转,手里的记录本写得密密麻麻:“温度湿度都按规程来,土也是按比例配的,咋就死了?” 林秋扒开根上的土,发现土块黏成了疙瘩,指尖捻开时还带着股霉味:“是浇水太勤了,” 她往技术员手里塞了根竹片,“往土里插十公分,拔出来没潮气再浇,沙土地就得见干见湿。”

陆湛跟着进来时,正赶上林秋教管理员辨认 “午时通风” 的时机。“看棚顶的水珠,” 她指着塑料布上的雾气,“水珠连成线就该开风口,等雾气散了再关,这样既能保墒又能防病害。” 王干事站在门口听着,忽然往林秋手里塞了本新的记录本:“后勤研究过了,想请你和赵大娘她们当技术顾问,每月再加五斤菜票。”

最棘手的问题出在育苗阶段。新引进的西红柿苗总在长到半尺高时倒伏,技术员换了三种肥料都没用。林秋盯着苗床看了半晌,忽然让李师傅烧火道:“温度不够,” 她往温度计上哈了口气,水银柱在十八度徘徊,“得升到二十度,苗茎才能长壮。” 李师傅往火道里添松针时笑:“还是秋妹子懂,这苗跟娃似的,冻着了就长不结实。”

那天傍晚,王干事在食堂请大家吃饭。新摘的西红柿摆在桌上,红得发亮,他往林秋碗里夹了块:“上个月的报表,产量比预期高了两成。” 赵大娘摸着新做的技术员胸牌笑,牌套是王参谋爱人用边角料缝的,上面还绣了朵小菠菜。望春叼着块黄瓜跑进来,把瓜皮往李师傅鞋上蹭,惹得满桌人都笑。

林秋望着窗外扩大的温室,塑料布在夕阳里泛着金红的光。移交时的那些紧张和不安,早被这些日子的忙碌冲淡了 —— 所谓的 “胳膊拧不过大腿”,不是妥协,是找到彼此最合适的位置。有些参与,从来不是争夺,是让每个齿轮,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转得更稳当。就像这温室里的菜苗,有的需要搭架,有的需要松土,最终都能在同一片阳光下,结出饱满的果实。

陆湛往她兜里塞了颗刚摘的草莓,甜得人眯起眼。远处的训练场上,口号声震得空气发颤,而温室里的虫鸣和水流声,正和着这声音,织成段崭新的调子。

赵大娘捏着林秋给的烟叶包时,总能想起最初搭温室的日子。那时战士们扛着竹竿往冻土上插,她蹲在旁边纳鞋底,听见有人嘀咕 “这娘们儿瞎折腾”,针脚一下子扎偏了,血珠滴在蓝布鞋底,像朵没开的花。如今她往技术员手里塞烟叶时,总爱说:“咱庄稼人不看规程看苗情,就像看娃饿不饿,得摸准脾气。”

李师傅擦烟袋锅的动作,总在提及温室时慢半拍。头回烧火道那天,他蹲在砖缝前琢磨了半夜,炊事班的小战士凑过来说:“师傅,这要是成了,您就是全团最会种菜的厨子。” 现在他教新管理员烧火时,烟袋锅敲着灶台笑:“去年王干事还说我这土法子登不上台面,如今报表上的增产数,比任何奖状都实在。”

王参谋爱人给娃缝菠菜图案的小褂时,总想起第一次翻地的清晨。冻土块硬得像石头,她的手磨出了血泡,陆湛递来的铁锨把缠着布条,上面还留着他的指温。“那会儿真怕白受累,” 她往菜畦里撒化肥时,辫子上的红头绳在风里晃,“现在看这满棚的绿,才懂秋妹子说的‘众人搭台才好唱戏’。”

小张技术员的记录本里,夹着片林秋给的病叶。刚接手时他总觉得这些家属 “不专业”,按规程配土时,赵大娘往土里撒草木灰,他还偷偷扒出来过。直到虫灾那回,烟叶水喷下去的第三天,腻虫全没了,他才在记录本上写下:“经验比规程多三分活气。” 如今他遇见难题,总先往家属院跑,帆布包上还别着王参谋爱人给的小布偶 —— 用边角料缝的,长得像颗小菠菜。

王干事的公文包里,常年躺着那份最初的移交文件。扩大温室那天,他站在新搭的塑料布下,听见战士们说 “这得感谢林嫂子”,忽然想起谈判时赵大娘哭着说 “想替牺牲的男人浇水”。现在他给后勤写报告时,总会加上句:“基层的智慧,藏在老茧和汗水里,比任何图纸都鲜活。”

陆湛看训练报表的间隙,常望向温室的方向。有次听见新兵说 “这辈子头回冬天吃黄瓜”,他忽然想起林秋蹲在畦边摘菜的模样,阳光落在她沾泥的指尖,比任何军功章都亮。“这温室啊,” 他给战士们分发菜票时笑,“种的不只是菜,是把人心拧成一股绳的法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出格

北岛长夜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