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好了酿酒的事只要分红,程颂给严昭写了回信。画砚说他也要写,还要把画好的水力工坊图随信寄去。
程颂打算把信送到云州,让方四爷帮忙找熟悉的船商带去京城。雷冲说他安排人去送,可以找门路搭官船。
“走官船几日能到京城?”
画砚抢着问道。
“五日之内。”
如果是军情灾情之类的急件,官驿快马两日内就能到。只是秀才院的人不知严昭身份,官船还好说,寻常官员的亲眷也能上船或寄送货物,随意使用驿马就不好解释了。
“少爷,五日能到的话,我想给严昭送些西红柿果子。”
“行,让张樘驾车去摘些新鲜的。”
新南村的鲜果每日上午都会往制糖院和几个作坊各送一筐,做菜或是当果子生吃。要往京城送,还是一早现摘更好。像去年送给单县令的那批,把果蒂留得长些,在路上走个五六天还挺新鲜。
“我自己去摘。”
“那就多摘点,给廖兄和方四爷再送去一些。”
“知道了!”
……
各县的巡讲诵读还在继续,只是负责人换成了最早被廖阔请来的两名书生。他们随着廖阔把云州各县都跑遍了,早熟悉了规程。
算术课开始后,程颂让他俩分成两队,带着新来的领读人,在每个县城都要停留一个月,把第一册算术书讲完再离开,没听全的就等下一轮。
谭家人离开后,廖阔又在秀才院蹭吃蹭喝了小十天,直到农假快要结束,终于依依不舍地回了云州。临走前就和程颂商定了,西红柿过季前隔个四五日就给他家送一些。
这段日子廖阔为了巡讲诵读辛苦忙碌,一文钱没收,只提了个保证给他家书肆供货的要求。程颂过意不去,又与他谈了个新买卖……
方四爷那边也一起送了。如今来长宁买货的客商多了,但程颂还是会给他优先供货。方四爷承情,他家商船南下时运的几乎都是从程颂作坊进的货,回程大半船装的都是绢绸,另一半多是竹纸,全部接近成本价卖给程颂。
别看绢绸竹纸要价低,他靠绢花饰品赚的钱远比贩布多得多。加上识字书和杏干酱料,一个月就能挣下以往大半年的利润。
西红柿成熟后,程颂已经给他送了两回。方四爷平时在码头看到什么新鲜吃食,尤其是南方运来的鲜果,也会派人给秀才院送来不少。
“你还不如连根刨了一起送去呢。”
看着画砚摘回来的几筐西红柿,程颂嘿嘿直乐。
“京城那么远,官船都要走好几日,不像廖掌书在云州便利。难得送一回过去,自然要多挑多带些。”
听少爷说果蒂留得长利于保鲜,画砚仔细挑选那些挂果多果子大的,几乎整棵秧子扯了下来,筐里的果子和秧子几乎对半装了。
怕被太阳晒了,画砚又取来不少瓜秧盖在筐子上。
前些时学田的西瓜也熟了,他还按少爷教的诀窍连敲带拍地选了两大筐。
程颂越看越乐。这一筐筐的,哪是要给京城的好友送信,倒像是心疼进城打工吃不上无公害蔬果的亲老乡,拉足了架势准备慰问包裹。
……
“少爷又高了一寸啊!”
看着黎大娘刚给程颂量好的身高,画砚又激动又羡慕。
作坊挣钱了家里富裕了,程颂一到换季就张罗着给大伙做新衣服。之前他给方四爷捎信儿,订了几十匹浅色绢布,说要给作坊的大人孩子制作夏天的工作服。每人两套,一套绢布的,一套细麻布的。
去年是都做过,但今年又招了不少新人,而且他这里娃娃多,年年还长个儿呢,去年做的很多人今年都不合穿了。
刚穿回大琞时,程颂一米六/四,画砚一米四六。如今一年过去了,程颂长高了近两寸,抬抬下巴就能够着一米七。
画砚,两个揪揪立好了堪堪刚过一米五,去年的夏装穿上还是正合身。
“不急,我十一岁时还没你现在高呢。”
画砚到秋天才满十二。男孩发育晚,确实不用急。
程颂在现代长到了一米七九。就为了再骄傲一厘米,花五千八在小区门口健身房办了个终身会员,开学就大四了还每天坚持喝牛奶。可惜健身房开了半年老板跑路了,穿回大琞他也喝不上牛奶了,只能隔三岔五熬个骨头汤补补。
新夏装做好的时候,秀才院的学渣学习小组,加上组长的书童,全都报名了今年的院试。
全员赴考并非他们都有信心取中。大琞科举没有年龄限制,初次下场有十五岁的,也有五十岁的,更没有应届生的说法。成绩与考试次数无关,多去几次可以熟悉考试流程,也利于炼心静神。
此外乡试需要去省城考,院试考生多,各个州府都设考场,赴考的路程要短得多。二两银子的报考费加上去府城的食宿路费,总花销不会超过五两银子,多数学子都能负担。所以报考人数太多,也是院试取中率低的原因之一。
今年院试长宁县学的学子几乎都报名了。院试定在八月初九初十两天,为了提前找个离考棚近的住处,很多人七月中下旬就到了云州。
考棚就是常说的贡院,程颂倒是没急着太早过去。廖阔已经帮他们租好了院子,价钱贵些,但比住客栈清净,饭食也能自己做,还是方便许多。
七月底,程颂和画砚收到了严昭的回信。
给画砚的除了书信还有包裹。城里打工的亲老乡给留守家乡的小兄弟也寄来不少好吃的。
鲜果有葡萄甜瓜和石榴,干果不仅有去年就送过的樱桃干葡萄干,还有木瓜干和芭蕉干金橘干。里面有的云州也能买到,但品质赶不上严昭送来的这些。
画砚还是第一次收到异地亲友寄来的信和包裹,不管内容是什么,是否贵重,只收信这事本身就让他美了好几天。
收信当天,他就抱着葡萄去制糖院和采摘小队一起分着吃了,还留下了不少葡萄籽。
去年黎仁诚帮他在秀才院种了葡萄,今年只长出了一些幼枝,能不能活到结果子还不好说。不过画砚挺乐观,还劝他家少爷别着急:
“这不还活着嘛,兴许过两年就长出果子了。”
严昭给程颂的回信说的多是买卖,除了告诉他新酒引发了争相购买的热潮,还发来了各种酱料和酱油腐乳的订货单。
这几样货还有其他商人贩去京城售卖,不像之前的冰糖被严家垄断了。但订单上的要货量依旧不低,价钱给得也与其他商人一样,而且说了他家铺子有特殊的销路,让程颂无需替他担心。
信中最让人意外的是严昭提到八月下旬起会有大批的甘蔗运到云州。他会安排人直接送到学田,让程颂准备好制作冰糖即可,其它都无需操心。
在知州衙门惹怒了李员外,程颂就预料到原料可能会出问题。去年这个时候,方四爷已经传来了甘蔗快到的消息。今年王止天天去码头等着,却是一根甘蔗没见着。倒是打听到一点消息,说是糖商控制了甘蔗的北上。他们用不完的也只在本地销售,宁可卖不上好价钱也坚持不往北方尤其是云州运。
程颂给这种管它能不能伤敌,先自损八百的行为做了个特别精准的测评,糖商们得了二百五十分。
不运就不运吧,反正今年新北村种了甘蔗,只是最快也要一个月后才能收获。
程颂都打算好冰糖作坊临近十月再开工了,没想到严昭给他送来个惊喜。信中没解释他是如何买下大批甘蔗的,程颂也不好奇。无非就是两种可能,一是严家许了糖商更大的利益,二是糖商惧怕严家的权势。回想他们谈到糖商时严昭的那份不在意,显然后者可能性居上。
反正是糖商倨傲无礼陷害诬告在先,就算甘蔗真是被严昭强买下的,程颂也不觉有愧。他们之前的手段没一样磊落,这毛病就得治。
八月初就要出发去云州,程颂只带了雷冲和另外两名护卫。让曲湛和其他人留在学田保护村里的娃娃们。
梁言梁文和程胜勤学也都没跟着,毕竟是去考试,孩子多了不好照顾,只有画砚仗着同样的考生身份上了车。
“少爷放心,我会把作坊的账目都记清楚。”
骡车前,挎着不离身的小背包,梁言认真道。
“我也会好好读书!”
程胜也带着勤学表决心。不管他娘多不愿意,他都是真心希望哥哥能早日考中秀才。
“好,考完我们就回来了。你们记得出门小心,让护卫大哥跟着。”
这一趟云州要走十多天,虽说雷冲都安排好了,程颂还是忍不住叮嘱。
“嗯,我们就在村里,不出去。”
梁言向少爷保证。
“不出去!少爷早点回来!”
梁文拉着哥哥的手学舌。听说少爷和画队长要离开好多天,这孩子难过得不行。想跟着,可哥哥说他不去,那自己也不去了……
黎仁诚也同去云州,名义上是给四个人做考前释疑,实际主要是陪伴和保护程颂。
如今程颂手里的买卖样样新奇样样挣钱,包括不怎么挣钱却引发了巨大关注的筒车。他这个人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像糖商那样惦记偷取技术的人保不准还会出现,手段也可能更狠更黑。
严昭又派来四名高手护卫就是怕有人对程颂起了歹意,黎仁诚自然更不放心。
他没有高强的武艺,但也不是整日伏案的弱书生。常年在田里劳作,他的身体足够强壮,还和雷冲曲湛学了些简单实用的招式,对上一般的歹徒还是有几分胜算的,而程颂那小身板估摸一个小号麻袋就能套走。
只要有他黎兄陪着,程颂就高兴,连备考都是美滋滋的。
廖阔接到消息,提前让人把院子打扫好,还雇了两个人帮忙洒扫侍候。
这院子重新改建过,有五个能住人的套间。每个套间两间屋,每屋一张单人床,很适合租给考生或是小型的商队。
程颂对院子很满意,主动揽了分配房间的活儿。章清谢驰一间,两个护卫一间。
“你想和宋归、陈卓还是雷护卫一起?”
程颂问画砚。
“我?我不是和少爷同住吗?”
孩子蒙了,怎么少爷不要书童了!
“我和黎兄一起,院试在即,和黎兄一起住方便请教功课。”
程颂不要脸道。
“哦,那,那我和雷护卫一起吧。让小溪哥哥和陈秀才也能一起读书。”
画砚蔫道。他和谁住都一样,最近少爷读书很是刻苦,确实不能打扰。按说离院试没剩几天,再学也未必有多大长进,可他家少爷说,就算只剩一天,也不能松懈。
程小学渣:“临阵磨枪,又快又光!”
感谢浇灌评论!感谢看文,求评论。
小剧场:
程颂穿回家取来皮尺,在房中的墙面上画了个身高刻度表。
画砚:这个葡萄是我的身高,星星是梁言的,月牙是梁文,小树是二少爷,西瓜是勤学。像个桃子这个是黎秀才?
程颂:是,最高那个是黎兄的。
画砚:为何少爷的身高也是个桃子?
程颂:两个桃子好(般)看(配)。
画砚:那为何这里还有两个桃子?中间,中间还有杆长矛。
程颂:什么长矛?!那是支箭!
画砚:哦哦,那这是谁的身高啊?
程颂:少爷的理想身高。
画砚:那为何理想身高的位置要有支箭,被箭钉住就不长了吗?
程颂:……是少爷觉着那个身高最合适(与黎兄最般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9章 惦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