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止不识字,程颂特意把要代购的画具颜料都写在纸上,让他直接去廖家书肆采买,还把几样东西的价钱告诉了王止。
“小郎君把价钱也写上吧。”
“写上?你不是不识字?”
程颂奇怪道。
“原本是不识,如今也认得几个。来制糖院卸货,赶上小课堂我也听过一些。一到十,百千万是画砚教的,我都记得。”
刚去印坊卸了一车竹纸,听崔勇说程颂有事找他,王止马上就跑来了。抓着衣袖在脸上抹了两把,笑呵呵回话。
“画砚还教你识字了?”
程颂回过头,画砚就在身后站着呢。
“就教了一点,王小哥买货卖货,总得认得价钱。”
画砚手里抱着颜料画纸,打算等少爷说完,再给王小哥看看样品。
“说得对!”
程颂夸道。接过画砚手里的东西,让他去给王止盛碗绿豆汤。
天气转凉,制糖院常备的饮品就换了绿豆汤。程颂还从药铺买了百合,一起煮清热润肺。
收好纸张,看过画具的样品,王止又给程颂说了个消息。
“不是江南的甘蔗?”
程颂一脸诧异。
“对,是比江南还要往南些,具体是哪个州府不清楚。只说用不了几日就会有商船运送甘蔗过来,但这第一批不是江南产的。”
临近九月,王止时不时就要去码头打听一番。给方家商行运过几次绢花,方四爷那边有什么事也会托王止带话。
眼下就是方四爷传来消息,说码头上快来甘蔗了,但不是之前程颂预定过的那家,也不是江南产的。
比江南还要往南,那是岭南?量大吗?
“据说是不少。”
王止接着说道。
“听说这些甘蔗往年运到江南就会送去几家制糖作坊,走运河卖到北方州府还是去年开始的,不知道是何原因。”
“兴许是人家种太多了,江南作坊用不了吧。”
程颂猜测。
产地在哪儿无所谓,甘蔗品质好就行,能早点买到更好。程颂给王止带了银票,让他看到就买,不怕多。
按方四爷递来的消息,兴许这批甘蔗量还不小,只是价钱还不清楚,不过就算一斤贵上几文钱,程颂也打算买下来。
他当然清楚自己种甘蔗更合适,但眼下他只有一百亩地,真要敞开了做冰糖,仅靠这点儿根本不够。而且自己种的最快明年秋天才能收获,今年只能从商船采买。
之前从李记买来的甘蔗一共做了不到四百斤冰糖,一百斤甘蔗能做出七斤多冰糖,甘蔗二十五文一斤,加上运费、人工和干柴的成本,一斤冰糖要卖到三百五十文才能保本。从商船预定的甘蔗价钱低些,如果出糖量不变,保本的价格也要二百二十文一斤,比沙糖的价钱还要高,还是保本价。
想要把冰糖价钱降到百姓也能吃得起,只能自己种甘蔗。
“三百多文一斤才能保本,少爷,这冰糖该如何卖啊?”
算清账目后,梁言紧紧拧着小眉头。
“你若拿它和沙糖比,自然觉着贵。”
程颂慢悠悠品着清茶,一点看不出要赔钱的着急。
“不与沙糖比价,那和什么比?它就是糖啊。”
“它是糖,但更是冰糖。”
这不废话嘛!画砚扁扁嘴,又忧心少爷急出病来,略带凝重地开解:
“少爷,绢花和印坊的生意都还好,这糖亏就亏了,别太难过。”
“咳咳,不难过,左右这头两批冰糖百姓是吃不起,想要把价钱降下来最快要到明年这时候。下月甘蔗运来,咱们先挣波大的。”
一桌人操心的都是冰糖卖不出去,少爷还想卖个大的?
画砚梁言都不说话了。少爷做梦多,他们拦不住。
要是码头上真能运来大量甘蔗,佃农村的冰糖院子定是不够用。
“还得去城里租院子。”
程颂和黎仁诚念叨。
印坊院子要做腐乳酱油,需要的库房多。绢花作坊其实空闲的大屋还有不少,只是那作坊都是女眷,再多个买卖进去总是不大便利。
“租院子好说,管事的人选颂弟可想好了?”
“呃……”
冰糖制作只有原料和工艺,连个配料都没有,在所有买卖里最没技术含量,却也是保密级别最高的。与黎仁诚商议一番又观察了几日,程颂把高大壮夫妇雇来了。
第一次诵读课后,程颂让他把三个孩子都送到自己这里做工,之后高大壮便天天准时来接送。
程颂见他卖得都是自家种的菜,每日现摘十分新鲜,便让他把菜全送到制糖院来,价钱给得也合适。
不用挑着箩筐四处卖菜,高大壮每日下午早早来了村里,就为了帮着干点儿杂活。程颂要给工钱他也不要,说他如今只需每日接送孩子,顺道把蔬菜送到制糖院,再就是回去侍弄田地,比以前轻松许多,帮把手干点儿活哪能收钱。
高大壮干活不仅舍得卖力,还很利索,程颂觉着不错,便与他聊过两次。知道他家只有十亩中等田,为了多些收入自己又开了两亩荒地种菜。只是菜价便宜,而且依律法,开荒满三年就要缴纳田税,菜地给家里增添的收入也有限。
“那高大哥为何不进城找份工?应是比开荒挣得多些。”
高家村离县城就十里路,照他这勤劳肯干的劲儿,找份工应是不难。
“回公子,我家中只有娘子和三个孩子。我是独子,爹娘已逝,村中并无其它亲人。我若是进城做工,就未必能日日归家,留他们母子四人,心中多有不安。”
高大壮说自己也去县里打听过,但他能做的就是卖个力气,每日下工的时辰不定,一旦错过城门关闭就回不了家。放心不下家里,又没有其它本事,只能靠卖菜度日。
当初见高大壮肯带三个孩子去听诵读,程颂就觉着这是个顾家好男人,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那日聊过后,程颂便与高大壮商定,雇佣他们夫妻来做冰糖。冰糖院现在闲着,他们全家可以搬到这个院子住,三餐都去制糖院吃。
甘蔗要下月才能运来,除了熟悉糖车的使用,高大壮每日都要去程颂租下的田地里忙活。那一百亩地早就犁好了,也雇人灌了腐叶土,这几日就是播种浇水。
高大壮跟着雇来的村民一起忙活,很是卖力。他娘子先去制糖院跟着吴婶子熬糖,工钱从现在开始算。
高家村的家他可以隔几日回去看看,家里的地是雇人种还是租出去他们自己看着办。
程颂也让他们签了保密协议,赔偿定得高,工钱给得也高,夫妻二人每月加起来三两银子。
高大壮和他娘子激动地几宿没睡好,不敢相信天上真能掉下好运。以前两口子一年累死累活至多挣二十两,如今他们夫妻加上三个孩子一月就能挣下近五两,这样的好事真应是梦里才有。
……
九九重阳日一早,制糖院的气氛十分不一般,早饭的包子都是纯肉馅的!
平日十分热闹的两张大桌周围空无一人,所有娃娃都背了个小萝筐站在院子中央,挺直腰板、昂着脖子听小少爷训话。
“手套口罩。”
程小东家开始确认。
“戴了!”
娃娃们齐声应答,一个个举高小胳膊,一手抓着手套,一手捏着口罩,让少爷检查。
“放下吧!再强调一遍,摘辣椒一定要戴好口罩手套。饿了渴了累了就回来休息,不用坚持。被虫子咬了要赶快回来找我。想吃哪个西红柿就摘下装起来,回来洗过再吃,记住了吗?”
“记住了!!”
“好,出发!”
田里的辣椒西红柿前几日就有变红的,村民们已经摘了一些送来了,西红柿鸡蛋都炒两顿了。
这几日熟得多了,程颂便决定重启采摘节。做果干暂停三天,所有娃娃都去田里采收。
怕呛着孩子们,他雇了村里的大娘大婶帮忙缝了不少麻布口罩手套。这两样东西虽然简单,但村里人都没见过,还是程颂先用麻纸剪了样子大家才明白,觉着这小郎君是精细,让娃娃们去地里收个菜还要捂这么严实。
程颂:那是辣椒田,不装备好了试试,能把孩子呛出幻觉来!
其实田里这个辣椒品种算是低辣度,但几十亩辣椒田的威力依旧不容小觑。程颂不想让采摘小队去,只让他们摘西红柿。不过黎仁诚说怕是管不住,不让去也可能好奇偷偷去,还不如让他们去试试,吃点苦头受不了自然就不去了。
道理听着是对,只是程颂总觉着黎兄语气中有丝诡异的熟悉。每次村里哪个娃娃惹祸挨揍,画砚急匆匆跑去看热闹,好像就这个调调……
采摘用的主要工具是箩筐,程颂特意买了几十个大小不一的。能背又能提,让小队员按自己身高选个合适的。
刚刚他话音才落,几十号娃娃就抓好箩筐乱七八糟地冲出院子了。程胜和勤学也混在里面,跑得飞快。
他俩来学田快一个月了,程颂已经找好了私塾,让俩孩子都去,也给家里送了信儿,只是没说他准备给弟弟放个长假,这私塾要九月底才能去上。
程胜勤学和院里孩子都混熟了。大家知道程胜身份,开始的时候都叫他小少爷或二少爷。程颂认真掰了几次,现在终于所有人都和程胜以名字互称了。
为称呼的事程颂还特意和弟弟谈了一次。
“院里的孩子不是程家的家奴小厮,也不是哥哥的奴仆,只是为了挣工钱在这里干活儿。你若是希望与他们相处得更交心随意,最好就以名字互称。”
其实程颂并不担心二弟多想。这孩子从出生就是小富人家的少爷,有主有仆的观念早就形成了。
他只是不希望在制糖院的娃娃群里出现个少爷,让其他孩子冒出自己可能是个仆人的错觉。
在阶级分明的大琞,他没法灌输孩子们人人平等的观念,也知道掰过来称呼也未必正得过思想,但他还是想尽尽力,让他们在平等的称呼里尽量忽视身份上的不对等,不要总记着队伍里有个不一样的少爷。
“可是他们也用少爷称呼哥哥啊。”
程胜不明白。他倒不是非要端个少爷身份与大家相处,更不觉着自己有何特殊,他们叫自己名字也没关系,只是对哥哥的话没太理解。
“嗯,哥哥比他们年龄大,要是不喊少爷那就得喊哥哥。他们很多人家中都有自己的哥哥,容易喊乱了,这才随着画砚喊了少爷。但他们喊的这声少爷并没有把我当主人看待的意思,你就当是哥哥的替代称呼吧。”
这一点程颂也不大会解释。本来村中人多唤他程小郎君,孩子们喊的这声确实是跟队长学的。
但他们之间的相处状态在“程小郎君”阶段已经形成了,改个称呼也不会抬高多少身份。而程胜和他们是同龄人,程颂还是想他们与弟弟相处得更自在,不要为了个少爷身份搅乱院里的氛围。
“好!叫名字好!”
听完哥哥的话,程胜立马答应了。他们叫不叫自己少爷无所谓,但全和自己一样喊哥哥他就不乐意了。
这明明就只是自己哥哥!
感谢大家看文,求评论求收藏。
回忆小剧场:
五月头一次采摘时,牛娃虎子他们一日就干得差不多了。
第二日采摘队扩编了人手取种子,大家都没经验,取过辣椒种子的小手一不留神就在脸上抹一把,有些还蹭到了眼睛。大点儿的孩子还好,太小的几个被辛辣的感觉刺激得哇哇哭。
那日为了制酱,也怕王止挑选不好,程颂一大早就进城买调料了,只剩下黎仁诚独自面对一院子小哭包。
哄好一个又哭一个,哄好一个又哭一个,一个一个又一个……
等程颂回来时,娃娃们已经被辣得长了记性忘了疼,一个个取种子扒拉得飞快。
“干得不错啊!”程小东家乐着表扬。
“是不错。”
心力交瘁的黎仁诚终于见了救星,也无力诉苦,取了干柴生火熬酱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6章 少爷和哥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