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我为稻粱谋 > 第103章 赵姬来要官

第103章 赵姬来要官

邯郸城南

城门洞开。

扬尘的道旁,霜草枯叶绵延向远方,天壤间一派萧疏衰相。

道中央,停着一乘豪奢车撵,一唇红齿皓、身着狐裘的小童眼睛肿得春桃似的,胸膛起起落落,一声连着一声抽泣,涕泗糊了一脸。

小童正是两个月前被废的太子嘉。

被废后迁往番吾,今日是动身的日子。

赵嘉生在深宫,长在深宫,莫说城门,宫门都没迈出过一步。头一回离宫,竟是流放到百里外的番吾。对于只有六岁的赵稚童而言,百里之外即天涯。①

以他的年龄,还未能完全明白失掉太子身份意味着什么,但却深深懂得,父亲不要他了,把他踢得远远的。

濡湿的面颊覆来一方丝帕,他努圆了眼。

“赵氏男儿,不许哭。”

叔祖的声音和他的大手一样硬。

赵简蹲下身来,与小童平视,“到了番吾要做什么,记住了没?”

对这个孩子,他心中有愧。

赵王偃耍了心机,趁赵简出使大梁,急急忙忙废黜了太子嘉,如愿以偿立了娼女生的幼子迁。

回到邯郸的赵简震怒,却未能阻止。

“先王临终前把大王交给了他,大王废太子,他身为相邦,又是宗室长辈,竟不劝谏,任由大王任性胡来,失职!”

送行的宗室队伍中,有人低声发泄着对赵简的不满。废长立幼是大忌,更重要的,新王后和太子倚重的是大王的宠臣郭开。她们母子得势,多定甩开宗室,重用郭开。

赵亥看了看说话人,忙道:“伯父误会了,叔父一回来连夜入宫劝谏,大王铁了心,谁劝他恼谁。”

他听不得有谁说赵简的不是。

那位伯父“嘁嘁”两下,“劝一次不听就不劝了?这相邦当得也太容易了。先王在时,舒祺一个小小的黑衣尚有胆量死谏……”

话里话外透着对赵简的不满,惹来身遭几人的共鸣。

“就是就是,长辈们对他寄予厚望,他太让人失望了。”

“此事另有隐情,相邦有错处被大王拿住了。”

说话者故意说一半留一半,待众人好奇心被吊起,才悠悠说道:“还不是大梁那事闹的,合纵不成,因有秦人搅合,而且——”拖长声音,神神秘秘的,“他那位好夫人也有份。你们说说,这么大的把柄被大王捏住了,他敢不从?”

秦围邯郸时,孟弋夺粮的恶行还历历在目,今又听到她与秦人勾结坏了合纵,宗室气不打一处来,有人恶言相骂:“不守妇道,认贼作亲,赵氏几百年就出了这么一号!跑去敌国这么多年,相邦还要她干什么?”

“就是就是,说不定,她原本就是秦国奸细,派来迷惑相邦的!”

……

鸡一嘴鸭一嘴,越说越难听,赵亥面庞抽搐,忍无可忍,出言喝止:“诸位留些口德吧。邯郸被围时,叔母散尽家资,救活了多少人?你们救活了几个?弋氏遭奸贼残害,叔母被迫逃亡秦国,人所共知,你们恶意编排,存的什么心?”

他横眉扫视一圈,“大王行废立时,你们就守在邯郸,你们为何不劝谏?”

大梁会盟前,大王要废太子,宗室怒火滔天,叫嚣情愿以死相搏,也不可眼睁睁看大王自毁社稷。结果呢?喊得比打雷还响的那些个,在商议由谁打头时,窜得比野兔还快。

结果,叔父甘愿冒着触怒大王的风险劝阻,赵亥看不过去,自告奋勇替他做了先锋。

原以为是螳臂当车,没料到,大王听了劝,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谁都没想到,那是大王的缓兵之计。叔父一离开邯郸,他就以雷霆之势废了太子。

群龙无首的宗室个个安静如鸡,无动于衷,待叔父返回,尘埃落定,他们又按捺不住撺掇叔父进谏。进谏未果,便埋怨叔父未尽责。

赵亥替叔父寒心。靠他挡风挡雨时就是宗室擎柱,小九九未得逞便是有负众望。

赵亥打抱不平,使得抱怨赵简的那几名宗室面面相觑,场面冷了下来。不过,也只一眨眼的功夫,先头那位伯父又开口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等无官无品,轮不到我等往前冲。”

若不是自小被教导长幼尊卑,赵亥真想啐他一脸。

“亥,你不遗余力维护相邦,他许你什么好处了?别不是仨瓜俩枣就被收买了,也太不值钱了。”

平辈赵葱拐着弯骂他贱。

伯父的老脸勉为其难敬一把,可你赵葱算哪根葱?

赵亥抡起拳头要揍人。

“亥,你小子又犯浑?”

父亲回身瞪他。

一群小婢养的!赵亥气咻咻蹚出人群,耻与鼠辈为伍。

步子激迈,心中悲凉,宗室贪婪无度,又胆小如鼠,这样的赵国,还有明天?

“……学六艺,读诗书,知稼穑,恤民生。”

清脆的童音被风送入耳中,剩一箭之地时,赵亥不敢往前走了。

“说得很好。”赵简抚着侄孙的头,“你要逼自己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赵嘉不哭了,叔祖的话很费解,顶天立地,那得有多高?他望望天,再看看地,脸皱了起来。

赵简招手:“冯卿!”

赵嘉迁往番吾是赵简的运作。丢掉太子之位,又失去了父亲的宠爱,再留在宫里,只会时刻提醒那些谋算他的人斩草除根,倒不如以退为进,自我放逐以图保全。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是他太小了,小到一只野兽一场风寒足够要了他的命。赵简思来想去,举荐冯章陪同赵嘉一起前方番吾。

“冯卿学识渊博,他会悉心教导你,往后,你要尊他为师傅。”

冯章和善,赵嘉没那么慌了,他揉揉眼睛,扁着嘴问叔祖:“我还会回邯郸么?”

赵简望着漫天枯黄,唇齿打颤,“会的,一定会的……”

车毂转动,车队上路。

一匹马驮着一位甲胄在身的中年将军跃出城门。马通神黑色,脖子上的鬃毛是赤红的,猛奔起来犹如燃烧的烈焰。

马神气万分,背上的将军威风凛凛,到赵简面前也没下马的意思。

赵简先行见礼:“廉将军又巡城了?迟了一步。”

廉颇声如洪钟:“未迟,老夫早来了,在城门口躲着。汗颜,没脸见太子。”

话语间隐晦地传达出责备的意味,赵简讪然一笑。

廉颇见状,嗡声诘难:“公子,你这相邦是怎么当的?老夫是外臣,说多了大王不耐烦,可你不一样,你是大王叔父,又是顾命大臣,废长立幼,国之大忌,你竟听之任之?莫非对当年之事衔恨在心,伺机报复先王,报复老夫?”

“老将军误解叔父了……”

赵亥急蹈而来,替赵简辩解,被赵简止住。

“太子被废,我难辞其咎。但请将军相信,我绝无挟私报复之心。”

太子废立何等凶险,稍有差池危及社稷,有沙丘宫变的惨祸在先,他非常理解廉、蔺当年的立场。

赵简坦坦荡荡,廉颇这生死场中走了无数遭的刚直性子竟生出了一星扭捏。

“唉,老夫心中有气,借题发挥,口不择言,得罪之处,公子见谅。”

廉颇胸中恶气闷了许久,明明打了胜仗,大王却向秦国卑躬屈膝服软,不败而败,奇耻大辱!

“大王一意孤行,谁劝都没用。”提起那桩事,赵简也觉憋屈。是大王做的决定,他收到消息时,赵使已出发去往咸阳了。

“准是郭开那厮挑唆的!”

赵亥大骂郭开。死了弥贼,又来了郭开,痛悔自己引狼入室。

前线流血牺牲,后方左右朝政的却是一帮小人,廉颇仰天兴叹,一把老骨头了,他还能撑几年?赵国将来又待如何?

“将军保重。”赵简行了长揖,“赵国的安危,全系在将军身上了。”

廉颇抱拳:“有廉颇在,赵国就不会亡。就此别过,老夫回营了。”

一人一马转眼消失在征途中。

赵亥满面愧色:“叔父,我闯的祸,连累你了。我想向廉将军解释,你不该拦我。”

赵简对赵偃妥协,是为了救他。

那时情势危急,叔父不在国中,大王连杀三名劝谏者。赵亥急得像热釜上的蚂蚁,铤而走险,重金贿赂了太卜和筮史。

中间开裂的龟甲烧纹和预示凶兆的卦象呈到王座前,赵偃都被蒙住了,却被郭开一双狗眼识破。

太卜和筮史扛不住重刑,供出了赵亥。

赵偃以赵亥作筹码,逼赵简在废立之事上闭了嘴。

赵亥平安了,代价是赵嘉被流放,赵简落埋怨。他恨不能生啖郭开!

“此事休要再提。事已至此,长个教训吧。”赵简警告他,“秦使就要到了,你给我安分点,莫再惹事。”

秦使?来迎亲的?

屈辱迎面痛击,赵亥咬紧了后牙槽。

轰隆隆——

十月孟冬,秦国炸响了冬雷。

已经够奇了,更奇的是,雨后河水大涨,咸阳附近郊野,有人在岸边捡了一条鱼,然后就失心疯了。

“啊!怪物!怪物!”

那条鱼生了鳞片,腹下伸出四足,背上开了一张嘴。

一传十十传百,不出两日,深宫的太后都坐不住了。

“双口为吕,四足、鳞……龙,是龙……”赵姬声发颤,“吕不韦有异心?上天在示警?没错,准是这样。”

嬴政愣了愣,“母亲,你穿凿附会的本领太强了。”

夫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怪力乱神听听则可。而况有孟弋鞭辟入里的剖析在先,他深信吕不韦不会做糊涂事。

见他不以为意,赵姬忧切:“你未亲政,他权势滔天,朝政尽出其门下,政,你不能不防。”

嬴政愈加稀奇:“怪哉,母亲从不关心政事的。”

“我是关心你。”赵姬说,“你也该多培植心腹。蒙氏兄弟自是好的,可到底是外臣,无法随时陪伴……有了,有一个人正合适,嫪毐!”

嬴政攒眉,母亲是为嫪毐要官来了,那寺人有何本领,母亲如此青睐?

①根据谭图和杨宽《战国史》,番吾有两个,一在赵国北部,即今天的河北灵寿附近;一在邯郸南,即今天的河北磁县。本章番吾指后一个。

道路里程,大致先秦一里合今四五百米。地图软件显示今磁县距邯郸40多公里,粗略算作百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3章 赵姬来要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大隋最强暴君

同学以为我落榜,我晒军校通知书

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大唐:少年上卿

三国,从县令到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