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我在乱世开黑心教辅班 > 第26章 规划破土

第26章 规划破土

午后刺眼的阳光穿过松涛书院正堂破旧的窗棂,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投下几道斜长的光柱。空气里浮尘微动,却压不住一种奇异的、新生的忙碌气息。

石头像头勤恳的小牛犊,闷头穿梭在书院各个角落。

他蹲在漏雨最厉害的书斋屋檐下,仰着脖子,用麻绳笨拙地比划着破损的瓦片范围,黝黑的脸上沁出汗珠,神情却异常专注,嘴里还念念叨叨:“这边……缺三块……不,四块大的……角上裂了……”

他用炭块在另一块捡来的破瓦片上歪歪扭扭地刻下只有他自己才懂的记号。

阿墨则抱着个破算盘,窝在光线稍好的抄手游廊一角。

他面前摊着几张泛黄的旧纸,上面是忠伯临走前翻箱倒柜找出来的历年零星账目碎片——某年修葺东墙的砖钱,某月更换门窗的工费,还有几张早已模糊不清的欠条存根。

小算盘珠子在他指尖噼啪作响,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书院里格外清晰。

他时而皱眉凝思,把那些残缺的数字在纸上列成竖式反复验算,时而又飞快地拨动算珠,嘴里低声念叨着:“青砖……一文五块?不对,忠伯说早涨价了……哎呀这个要问一下小七现在青砖市价多少?”

他的眼睛亮得惊人,仿佛不是在算一笔笔令人头疼的旧债和未来开销,而是在挖掘一座隐秘的金矿。

小七的身影如同书院里的一道影子。

他得了林晚的吩咐,像只灵巧的狸猫,悄无声息地溜出了书院破败的后门。清溪镇的街道是他天然的猎场。

他蹲在铁匠铺门口的石墩后,假装系鞋带,耳朵却竖得老高,听着里面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和老板粗声大气的报价:“熟铁一斤三十五文!生铁便宜,二十文!柴刀?那得看钢口……”

他溜达到木匠铺子附近,在堆积的木料后面猫着,看学徒们刨花,听师傅跟人谈工钱:“榫卯门窗?这活儿精细,包工包料一天少说也得八十文……”

杂货铺、米店、书纸铺子……他小小的身影在各个店铺周围若隐若现,偶尔凑近和几个街头玩耍的半大孩子嘀咕几句,用几颗不知哪里来的野果子换回一些零碎的信息。

他的小本子上,用炭笔飞快地记着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符号和数字,眼神锐利而警惕。

周文博坐在一张勉强擦干净的旧书案前。

他面前摊着几张质地稍好的纸。他小心地研着墨,神情专注得近乎虔诚。

石头的瓦片尺寸记号、阿墨密密麻麻的计算草稿、小七带回来的带着烟火气的市价信息,如同涓涓细流,最终都汇入他笔下的墨痕。

他时而蹙眉思索,将那些杂乱的数据分门别类;时而提笔悬腕,用清秀工整的小楷一笔一划地誊写。

窗外的光影在他清瘦的侧脸上缓缓移动,他沉浸在整理与书写之中,浑然忘我,仿佛此刻书写的不是一份修缮计划,而是某种关乎未来的庄严承诺。

后院,厨房门口。

林晚挽着袖子,露出两截纤细却有力的手臂。

她手中挥舞着一把豁了口的旧柴刀,正奋力清除着厨房门口那片荒废已久的空地上的杂草和碎石。

泥土的腥气混合着草叶被斩断的清香弥漫开来。

安心像只勤快的小蜜蜂,紧紧跟在她身边。林晚砍掉一片,她就蹲下去,用小手飞快地把断草拢成一堆抱走,丢到角落里晾晒,只因林晚说晒干了能当引火草。

安心像只勤快的小蜜蜂围着她转。林晚挖开一块土,她就蹲下去,小手飞快地扒拉掉土块里的碎石和顽固的草根。遇到挖出来的野菜——几丛鲜嫩的荠菜,几株肥硕的灰灰菜——她就眼睛一亮,小心地抖掉泥土,整整齐齐码放在旁边一块洗净的石板上。她的小脸沾了泥点,却满是认真的光彩。

“看,安心,”林晚停下锄头,抹了把汗,指着刚刚翻松的一小片土地,又指了指石板上的野菜,露出一个带着泥土气息的爽朗笑容,“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份收成!省着点,够我们吃上两三天了!”

安心用力点头,嘴角弯起,无声地笑着,指了指厨房,又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意思是可以煮野菜汤了!

“这还不够,”林晚的目光投向书院后面那片更广阔的、长满了半人高荒草和灌木的坡地,那里在夕阳下泛着金红色的光晕。她拉着安心走过去,站在坡地边缘,豪气地一挥手:“看那里!那是我们未来的粮仓!麦子可以种在向阳的高处,坡下那片低洼平整的,引水进来就能成稻田!稻田里可以养鱼,田埂上还能搭鸭棚养鸭子,鱼吃虫,鸭粪肥田,一举多得!”

林晚站在坡上,叉着腰,目光灼灼地扫视着这片被遗忘的土地。风拂过她汗湿的鬓角,带来远处松林的涛声。

她越说越兴奋,弯腰捡起一根枯枝,直接在松软的泥地上画了起来。粗糙的线条勾勒出坡地的轮廓,分割出麦田、水塘、稻田、鸭舍的区域。“农具也得改,”她自言自语,手中的树枝画出一个带着弯曲弧度、类似现代镐头的形状,“这锄头太钝,得想法子打几把好用的……还有纸笔!买不起,我们就自己做!树皮、稻草、破布……总能捣鼓出来!”

安心蹲在她身边,眼睛亮得惊人。她看着林晚在地上画的那些神奇的图案——波浪线是水,方格子是田,小圆圈是鱼,扁扁的椭圆形是鸭子……

她飞快地从怀里掏出自己那个用旧布缝制的小本子和一小截烧焦的柳条炭笔。她没有试图去临摹林晚画的“设计图”,而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理解,快速地在本子上勾勒起来。

她用一串串相连的小圆圈表示翻松的土地和收获的野菜;用一片密集的、向上的短直线代表茂盛的荒草地;用几个大的、里面画着水波纹和小鱼的方块表示未来的水田;用一个旁边画着几个带翅膀小椭圆的棚子代表鸭舍。

更令人惊叹的是,她甚至捕捉到了林晚画农具时强调的那个弯曲弧度,用一个夸张的、带着优美弧线的棍状物旁边打了个箭头,指向一堆代表“更好用”的密集小点。她画得飞快,线条稚拙却充满灵动的生命力,像一幅无声的、充满希望的连环画,将林晚口中那个宏大的蓝图,用她自己的方式生动地记录下来。

夕阳熔金,将松涛书院破败的屋宇染上一层温暖的橘红。厨房飘出了久违的、带着野菜清香的烟火气。

堂屋里,一张旧方桌被擦得干干净净。四个孩子,脸上带着劳作后的疲惫,更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完成了一件大事的兴奋与忐忑。石头的手指关节还沾着洗不掉的泥灰和墨迹;阿墨的袖口被墨水染了一小块;小七的头发里似乎还藏着从市集带回来的草屑;周文博则正襟危坐,指尖因为长时间握笔而微微发红。

他们面前,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份厚实的、墨迹未干的册子。粗糙的草纸被仔细地订在一起,封页上是周文博一丝不苟写下的标题——《格物书院一期修缮计划书》。

林晚和安心端着两盆热气腾腾的野菜汤走进来,食物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山长!”四个孩子齐刷刷地站起来,声音带着点紧张的颤抖。周文博深吸一口气,双手捧起那份凝聚了他们四人整整一个下午心血与期望的册子,郑重地递到林晚面前。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近乎庄严的意味。

“山长请看!这是石头丈量的书院破损尺寸详录,阿墨核计的物料清单与预算,小七探访的市面行情,由学生汇总整理的《格物书院一期修缮计划书》!请山长过目!”

石头搓着手,憨厚地补充:“都量……量清楚了!屋顶三处大漏,七处小漏,门窗…”他努力回忆着纸上的数字。

阿墨紧接着说:“物料清单和预算都列好了,按小七打听的最低价算的,有些地方还能再讲讲价!”

小七没说话,只是用力点了点头,眼神亮晶晶的。

安心也捧着她的“画册”,献宝似的递到林晚眼前,上面是跳跃的线条和充满想象力的符号。

林晚放下汤盆,接过那份尚带着少年人体温与墨香的册子。

纸页粗糙,字迹也带着少年人的稚嫩,有些地方甚至还有涂改的痕迹。但这薄薄的册子,却重逾千斤。

她逐页翻看:石头用笨拙却极其认真的笔触记录的每一个尺寸;阿墨条理分明、甚至标注了替代方案的清单和密密麻麻却清晰的演算;小七收集的那些详实到店铺名、掌柜绰号、货物成色的行情备注;最后是周文博那清隽工整、将所有信息整合得清晰流畅的汇总……这不是一份完美的计划书,却是四个截然不同的孩子,为了同一个目标,第一次笨拙而拼尽全力地协同完成的“作品”。是废墟里长出的第一根新芽。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瞬间涌上林晚的心头,冲得她眼眶微微发热。她抬起头,目光一一扫过眼前四张带着期待、紧张、还有些许不安的小脸。夕阳的金辉透过破窗棂,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毛茸茸的光边。

她笑了。那笑容不再克制,带着由衷的赞叹和毫无保留的暖意。

“好!好!好!”她连说三个好字,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这就是我们松涛书院的新章程!有了它,我们就知道脚下的路,该往哪里走了!”

她珍重地将计划书放在桌上,像放置一件稀世珍宝。然后,她拿起勺子,亲自给每个孩子碗里舀上满满的、泛着油星的野菜汤。

“都坐下!开饭!今天这顿,是犒劳我们书院第一批功臣!”她的声音轻快而充满感染力,“吃饱了,明天,我们照着这章程,一砖一瓦,把这书院重新立起来!”

孩子们欢呼一声,围着桌子坐下。碗筷碰撞声、吸溜汤水的声音、石头满足的喟叹、阿墨和小七低低的交谈、周文博斯文的咀嚼声……这些久违的、属于“家”的声音,第一次在这沉寂破败的书院正堂里响了起来,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帝少宠妻有点甜

陆少,请指教

三国:每周签到一个大礼包

大明:我带老朱回了一趟明末!

特种兵:横练宗师,开局偶遇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