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还是会到来,晨光透过厂房高处破损的玻璃窗,在地上投下几道光斑。小雅醒来睁开眼睛时,有一瞬间的恍惚,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直到听见外面说话声,提醒着她昨日的经历不是梦境。
她坐起来,发了一会儿呆,然后拍拍自己的脸,起身整理,并把笔记本塞回背包里。
主厂房内,其他人已经活动开了。
陈暮看到小雅,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昨晚睡得还好吗?”
小雅点头:“那是比图书馆的地板要好多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做的吗?”
陈暮打量着她:“你去帮林医生准备早餐吧,食物的取用量记得要登记。”
“好。”
林静宜看见小雅过来,露出一个微笑:“休息得怎么样?”她说话时,手上还不停地将干净的绷带卷好。
“还可以。”小雅老实回答,“陈暮说让我帮你准备早餐,我要怎么做,先去拿出来吗?”
林静宜指向旁边放着的一个小燃气炉和几个罐头:“不用,我已经拿好了,你就帮我把这些加热一下,平均分好,水的话每个人半杯就可以了。”
小雅照做,她拿起一个罐头,外面的标签都已经脱落了,打开后,里面都是一些豆子和肉末的混合。
她将这些东西全部都倒进锅中,点燃燃气炉。
等待的过程中,小雅瞥向布帘后问:“那两个伤员怎么样了?”
林静宜低下了头:“老人家的伤口比较严重,但现在没有足够的药物了。年纪小的那个只是脱水有些虚弱,很快就能恢复。”她顿了顿,“但在这种环境下,小伤小病都有可能致命。”
早餐准备妥当后,他们围坐在包装箱拼成的桌子旁,默默地吃着分配的食物。
吃完后,陈暮清了清嗓子:“人多了,有几个伤也好差不多了,要不制定一些基本的规则,比如值班安排、物资分配这些,你们觉得呢?”
大飞点头:“早就应该这样,我负责安全防卫,但不可能全天候值守。”
阿哲有些不耐烦:“又要制定规则约束所有人?哎,真怀念以前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
陈暮:“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现在就可以提出来。”
阿哲耸耸肩:“随便你吧。”
小雅和林静宜没有意见,其余人不说话就当他们默认了。
“那之后就两人一组,四个小时轮一次班。”陈暮继续说,“物资分配就由林医生负责,包括食物和医疗用品,也请大家都保持基本的卫生,特别是接触伤员以后。”
“小雅,”陈暮转向她,“你之后负责记录物资消耗和值班情况,可以吗?”
小雅愣了一下,立即点头:“当然可以。”
她没想到自己也会被安排这些事情,这是不是说明自己还是被信任的。
之后大飞就带着小雅熟悉工厂的布局和巡查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里是最佳的位置。”大飞带她上了二楼的观察点,“可以看到整个院子和大门。”他指向另一个地方,“但你要记住,那里是盲区,平时巡查时得特别注意,一定要亲自过去检查看看。”
小雅全都认真记下,同时注意到大飞在提到某些细节时还用了比较专业的词。
她好奇地问:“你以前是军人吗?”
大飞的动作微顿:“曾经是。”但他不愿意多说,转而指向接水管,“雨水收集装置在那里,必须过滤后才能使用。这是阿哲弄的,算是他少有的有用发明。”
等到中午,小雅帮忙准备食物,林静宜对她说:“别在意阿哲的态度,他一直都是这样的,但其实人不坏。”
“阿哲是什么情况呢?”
“是个黑客,或者他自己说的信息安全顾问。”林静宜微微一笑,“病毒爆发时他正好在这边参加什么会议,结果就被困在了酒店里。陈暮和大飞是最先遇上的,他们在来工厂的路上发现了阿哲,那时他就靠客房服务的零食活了两周。”
小雅难以想象那个总是一脸不屑的年轻人被困酒店的情景,摇头一笑,然后又问:“那陈暮和大飞呢?”
“陈暮是本地救援队的,大飞好像是个军人,但具体的我也不好说。”林静宜突然停住,摇摇头,“这些事以后再讲吧,先去叫大家吃饭。”
“好的。”
饭后,阿哲宣布他成功启动了备用发电机:“电力有限,只供必要设备,除了监控、水泵和医疗设备,其他的都不许浪费。”
他特意看了所有人一眼。
电力的恢复似乎提升了士气,就连伤员的精神也好了些,年纪小的的那个也能坐起来吃些东西了。
然而好景不长,老人家又开始剧烈咳嗽,呼吸也变得困难。
林静宜再次对他进行检查,脸色逐渐严肃:“伤口更严重了,再不进行治疗治疗的话,可能撑不过今晚,但我们的药已经不够了。”
陈暮皱眉:“全都没有了吗?”
“最后一点今早都用完了。”林静宜无奈地说,“本来希望能止住,但现在......”
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小雅看着那个老人艰难喘息的样子,有些难过:“像这种规模的工程,一般不都会配有医务室吗,你们之前都检查过了?”
阿哲:“旧档案显示确实有个医务室,在三楼。不过那边不太稳定,上次检查时被标记为危险区域。”
陈暮接上话:“的确,三楼屋顶有部分塌了,路也被堵了,但也不是完全不能通过,还是有条缝隙可以爬的。”
“我可以试试。”小雅应声。
“那让林医生列出可能有用的药品清单。”大飞说,“我陪你过去。”
林静宜:“不列清单了,要是能找到,有什么拿什么吧。”
小雅和大飞站在三楼走廊的障碍物前。确实如陈暮所说的,部分天花板塌陷,堵住了通道,只留下上方一个狭窄的空隙。
“我爬过去,”小雅说,“尽量把找到的东西都装进袋子里拿回来。”
大飞把袋子给她:“最多半个小时,不管有没有找到都要回来,我会守在这里,有事你就喊。”
小雅点头,开始向上攀爬。碎石灰尘不断落下,眯得她眼睛发痛。
有一瞬间,她感到一阵恐慌,害怕被卡在这窄缝里,但她还是挤了过去,落地时双手被粗糙的水泥地磨破。
医务室的门半掩着,里面一片狼藉,所有的东西都散落一地。大多数的药品已经被前人扫荡过,直到在一个翻倒的柜子后面发现了一个破旧的急救箱。
里面有好多种药瓶,小雅分不清那是什么,一股脑的全部都收进袋子里。她还意外地找到了一些绷带、止痛药和两瓶未开封的酒精。
虽然酒精已经过期一段时间了,但总比没有要好。
返回的过程比去时更艰难,因为她还要拖着一堆东西,袋子还被卡住了。
“怎么了?”大飞朝里面喊道。
“袋子卡住了,我重新调整一下。”
小雅在考虑要不要先将东西一个一个递出去。
缝隙的另一侧传来移动重物的声音。几分钟后,大飞的手臂从稍稍扩大的缝中伸了过来:“把袋子给我。”
小雅将袋子塞了过去。
大飞再次把手伸进来:“你把手给我,赶紧爬出来。”
“谢谢。”小雅喘着气说。
“没事就好,我们下去吧。”大飞一手拿着袋子,一手扶起她。
重新处理完伤口的老人家呼吸渐渐平稳下来,林静宜放松地呼出一口气:“他会活下来的。”
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傍晚分配食物时,陈暮特意给小雅和大飞额外的份量:“今天的奖励。”
就连阿哲也难得地表示了认可:“不错嘛,菜鸟。”
夜幕降临,值班表已经排好了。
小雅和陈暮一组,负责第一班。
其他人各自回去休息后,厂房内只剩下应急灯的微光。
俩人站在二楼的观察点上,陈暮突然说:“你适应得比我想象的快。”
小雅看着前方:“毕竟也没有别的选择,不是吗?”
陈暮笑了一下:“其实大多数人都无法适应,他们要么太害怕,要么觉得太冒险。”
小雅也跟着笑了笑:“病毒开始爆发时,你在哪里?”
陈暮愣了愣:“我当时在救援中心值班,最初收到的消息只是某种流感变异,然后......”他停顿了一下,“然后一切就失控了。通讯中断,感染者变得暴力,我身边的同事一个个倒下,要么就是也变成了那种东西。”
“那你的家人呢?”
陈暮沉默了。
小雅心中有了猜测:“抱歉。”
她看着陈暮的侧脸,忽然意识到这个临时组成的团队有多么脆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伤和秘密,却被危机强行绑在一起。
四个小时的值班结束了,之后是大飞和林静宜来接班。
小雅回到了自己的隔间,却难以入睡,她翻开笔记本,再次记录。
【今天是来到避难所的第二天,很庆幸,我们挽救了一个生命。彼此之间的信任在逐渐增长,我现在应该也算是他们中的一员了,不过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秘密。
现在的时间变得格外漫长,我不知道这场灾难何时会结束,可至少今夜或许能好眠。
晚安。】
月亮被飘过的云层遮掩,大地陷入更深的黑暗中。围墙上,前日的抓痕旁又添了新的印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晚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