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无谓 > 第2章 02

第2章 02

术后第二天,安意被母亲的主治医生崔医生请到办公室去,她在老旧的台式电脑屏幕上看到了她的母亲何秋妤的病理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

低分化胃癌。

淋巴结转移。

她曾是医学生,在课本上见过这些名词,没想到有一天它们会出现在她母亲的检查结果单上。低分化胃癌是最凶狠的癌症之一,中期和末期的五年生存率极低,易复发,肿瘤位置越是靠上,越是危险,而何秋妤的肿瘤位置靠近贲门,胃部最上端。且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了,手术清除出来的十一个淋巴结里,有八个被癌细胞浸润。

在无能为力的事情面前懂得太多也是一种残忍,她宁愿自己领略不到白纸黑字背后的含义。

安意尚未做出明确的反应,崔医生便交代她最好不要将实际情况全部告诉病人,隐瞒一部分,选择说出不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或是用善意的谎言包装一下严重的病情,好让病人的精神轻松一些,保持好心情,有利于康复。

医生是不肯跟病人本人说实话的,有些病人接受不了噩耗,选择自行结束生命,家属也接受不了病人骤然离世,反过来要透露病情的医生和医院对病人负责,所以怎么让病人知晓病情一事,医生选择将决定权推给家属,同时也将一部分责任和危机推给家属。

安意愣愣地应了一声,表现得和所有搞不清楚状况的家属一样。

因此崔医生没有继续说下去,不想吓到这个看上去年纪不大的女孩。肿瘤病人的家属,大多是一个谎言接一个谎言的,从不善于说谎变成习惯于活在安慰病人的谎言里,直到病人离世为止。说是善意的谎言,说是可以有利于病人放松心情接受治疗,其实不过是通用的借口而已,让家属感觉自己尽了力,并获取不去面对重病的亲人站在生死边缘的恐慌和悲痛的机会,也让病人感觉自己离死亡尚有一段距离,尽可能相安无事地度过生命的最后一点时间,实际上对疾病的结果没有太多影响,治不好的病依旧治不好。

安意在不知所措中提问:“之后要怎么治疗?”

崔医生答道:“要到肿瘤科去,大致的流程是先评估病人的整体情况,然后制定适合病人的放化疗方案。”

话里话外都在告诉安意未来还有漫漫长路要走,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无论形成还是治疗,都用时极多,要做好心理准备。

崔医生接着说检查报告单在下午才会送到科室里,请她下午五点前再过来一趟,他会在办公室等她。

“好。”安意魂不守舍地应道。

两天时间缓冲不了安意混乱的心神,她仍然无法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做出合适的反应。沿着已然熟悉的路径回到熟悉的病房,药水、消毒水的味道和清洗过的被褥的味道,都掩盖不了病人散发的气味,□□、血液、排泄物等杂糅在一起发酵而成的、毫无希望的、腐朽的气味,安意微微蹙起眉,放轻呼吸,在床边的塑料凳子坐下,看了眼熟睡的母亲。

何秋妤住在三人病房,左边是一位切除了胆囊的老太太,右边是空病床,床与床之间靠帘子相隔。

手术消耗了她的体力,麻醉药消耗了她的精神,她很疲倦,几乎沉睡了两天。

昨天下午何秋妤从手术室被推回病房,安顿好,曾有几分钟睁开了双眼,看着安意,说的第一句话是:“切了多少?”

安意的心神从那个时候开始彻底混乱,下意识地撒谎:“没有全切,好像是切了三分之二吧。”

“是那种东西吗?”

“还不确定,要做病理检测,医生说……应该是癌前病变之类的。”又撒了一个谎,安意在明确自己该怎么做之前,就一个谎言接一个谎言了,利用谎言推迟事情爆发的时间、短暂地逃避面对可怕的疾病带来的毁灭性伤害仿佛是一种天性,简直不假思索。

何秋妤闻言,轻轻叹了一口气,不知是庆幸还是伤心,而后再次陷入沉睡。

还有一次醒来是被手机铃声吵醒,安意的妹妹安馨给何秋妤打电话了,何秋妤扭头看了眼放在床头的手机,让安意接电话:“你和妹妹说一下。”

安意便接了电话,当着何秋妤的面,告诉安馨:“做完手术了,切了一部分的胃。没什么事,之后要慢慢休养。医生说估计是癌前病变。”

安馨的叹气声从听筒传出,钻进安意耳里。安意觉得有点烦躁,近来总能听见叹气的声音,来自别人的或是来自她自己的,这是面对无能为力之事最常见的反应。一声一声的叹气,在无度地加重她心中阴森恐怖的猜测——大家会在母亲的带领下义无反顾地走一条断头路。

那天安意陪护到晚上七点多,吃过饭的安成章来换班,到深夜十一点多,何秋妤的妹妹何筱虹来换班,负责夜间的陪护,第二天早上安意吃过早饭再换班。

何秋妤一直处于不太清醒的状态,血压较正常范围低一些,她一直有血压偏低的小毛病,除此之外没有问题,状态平稳,只是心电监护仪比较烦人,隔一分钟就因血压不在正常范围而“滴滴滴”地响一次。

安意等到下午父亲安成章来接她的班,她在病房门口拦截父亲,趁着母亲没醒,带父亲到医生办公室。

崔医生做好了详谈的准备,一见到安成章和安意就起身将他们领进办公室的里间,瞧着像是一间小小的会议室,中间摆了一张长椭圆形的桌子,十多张椅子凌乱地围在桌边。

崔医生拉过两把椅子,请父女两人坐下,首先向他们简单地讲述手术过程,这是他的工作之一。说着说着又从乱糟糟的桌面拿过一本暗黄色的旧笔记本,撕下一张纸,在纸上写写画画,尽量解释清楚寻常人比较容易不理解的专业部分。

这些应该在手术前就同家属说的,安意想。

迎着安意凝重的眼神,崔医生似乎要为自己辩解:“这些我都在手术前跟你爸爸说过了。”

安意扭头看向身边的安成章。

安成章比所有人都早一步知晓谎言包裹着的真相,他知道何秋妤要动的是大手术,知道何秋妤的病情紧急,知道长在何秋妤胃部的肿瘤大概率是一个噩耗。

崔医生曾将他喊到办公室,像现在这样,和他挨着坐,面前的桌上放着何秋妤的CT片子,在整片晦暗不明之中,崔医生指着一小块不起眼的白色东西告诉他:“你看这里,肿瘤已经很大了,往外长,突出了这么多,开始挤压别的脏器了,而且是比较硬的质地,看着不像是好消息,必须尽快做手术,不能再拖了。当然,这个肿瘤到底是什么,切下来做了病理检测才能有定论。”

其实他看不懂,也不太能听懂,只知道事态严重,当即慌了神,赶紧郑重地拜托崔医生救救何秋妤。何秋妤才刚过五十岁,刚办理了退休,刚领退休金没多久,本该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用来好好地享受生活,而他还要工作,且公司正处于危机之中,拖欠了他大半年的工资,他手头拮据,家里的开销需要何秋妤的退休金贴补,家里的各种大事小事需要何秋妤拿主意,他也时常需要同何秋妤商量着做出一些决定,加之大女儿还没有成家,小女儿还没有大学毕业,事事皆没有着落,在他的小家庭里,何秋妤的角色太过重要了,不可缺失。否则他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危机。

崔医生声称自己会尽力而为,并建议安成章尽快决定是否动手术。

“肯定要,麻烦你了崔医生。”安成章这么回应道。

那天晚上,安成章就托关系找了这家医院的院长替何秋妤动手术,并请了包括崔医生在内的两位主刀医生吃饭,买个安心,没有选择另一家更加有名却托不了关系的三甲医院。

安成章点点头,对安意说:“是,崔医生跟我说过。多亏了崔医生,你妈妈的手术才安排得这么快,你妈妈的病拖不了了。”

安意想问安成章为什么不告诉她,为什么这么着急地独自做出决定,何秋妤要做胃全切这么大的手术,竟然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瞒着何秋妤是善意的谎言,但不跟她这个比较有医学知识的女儿商量,不去对比各家医院的实力从而更加慎重地做出选择,实在不理智。不理智的选择,多半要造成让人后悔的结果。

但不等安意发言,崔医生就继续说:“已经非常糟糕,比之前预想的还要糟糕,不仅是恶性肿瘤,而且胃周的淋巴结几乎都有转移了。我们摘掉了胃并清扫掉那些淋巴结,也用化疗药清洗了腹腔再进行缝合,但是这样做也不能保证彻底清除干净了,因为目前谁都没办法知道癌细胞跑到了多远的位置,后续要进行放化疗,进一步治疗,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安成章的眉心当即皱起:“切掉了肿瘤,还要化疗?”

“对,一定要化疗,肿瘤已经转移了,虽然现在别的地方没有生长出癌组织,但无法保证是否藏着癌细胞,后续要针对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医疗器械检查不出来的癌细胞进行治疗。”

安成章迟疑道:“像她这种情况大概是……”

崔医生很肯定地回答:“末期了。”

父女俩都沉默了半分钟,猜测和正式得到承认是两回事,前者尚可期盼转圜,后者却是真正的绝望。足以毁灭一个人的人生和一个家庭的安稳的巨大消息轰然炸开,他们都不知道要如何应对。

崔医生率先打破僵局,主动建议道:“我觉得你们要给病人做个基因检测,查清楚肿瘤的基因序列,查清楚是哪种类型的肿瘤,说不定会有靶向药。”

这是崔医生找家属谈话的主要目的之一。

患肿瘤的病人只要是家庭条件还过得去的,他都会劝其家属做基因检测。这不是过分的建议,总归是要做的,在外科不做,到时候去到肿瘤科,肿瘤科的医生也会劝家属做,因此他必须抓紧时间,在病人出院前尽早提出,尽早完成。可以做基因检测的机构有好几家,其中一家同他关系要好,他会为每一位有需要的病人及家属帮忙联系这一家机构。

安意问:“怎么检测?”

“向医院申请一小块病理组织的样本,送到检测机构做检测。能做病理检测的实验室在医学院里,向医院申请,获批之后过去医学院领样本就行。”

听起来是一件步骤很多的麻烦事,但也很诱人,从前的癌症治疗方案里面可没有基因检测和靶向药,只是一味的放化疗,病人的身体不仅要与癌细胞斗争,还要抵抗化疗药物带来的毁灭性伤害,艰苦异常,胜算亦小。

瞧着安意似乎在犹豫,崔医生又说:“你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如果确定要做,检测机构的人可以帮你们跑腿的。”

对这些名词毫无了解的安成章还在愣愣地琢磨崔医生的话,安意就应道:“好,我们先了解一下。”

崔医生打了个电话,邀约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前来。

那位工作人员似乎就在医院里,父女俩在会议室里等了两三分钟,就等到一位满面笑容的年轻人走进来,看上去三十岁左右,干练又热情地同他们握手,又直接在他们旁边坐下,听崔医生对何秋妤的病情做了简单的介绍,而后询问他们对于进行基因检测的意向。

崔医生适时退出会议室,将空间留给他们。

年轻人的口才很好,对公司业务很熟悉,在他们表示想要深入了解之后,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肿瘤基因检测的相关内容,安意提了几个问题,他都详细解答了。讲述完检测大致需要的时长,他承诺:“我会尽量在病人出院之前将结果送到你们手里。”

安意表现出想要进行基因检测的意思,问:“我们需要怎样配合?”

“你们不用奔波的,把事情交给我就行,你们签了同意书之后,我会负责向医院申请病人的病理组织,然后去医学院拿样本,再送到我们公司的实验室去,什么都不需要你们动手。”

“这样挺好的。费用方面呢?”

“检测一次的费用是三千五百块,全包。”

安意觉得有点贵,可又不能不查,只好点点头,而后扭头看了看安成章。听年轻人的介绍听得云里雾里的安成章一接触安意的目光,顿时回过神来,赶紧掏钱,并签下同意书。

查清楚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治疗,那时安意还对治疗一事抱有一丝希望,尚打算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医学从未停止过发展,基因检测、靶向药、免疫疗法等等,肯定能够帮助病人更有效地对抗癌细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出格

北岛长夜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