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其他类型 > 夏夜晚风与少年行 > 第16章 年关的期盼与跨年夜的暖光

第16章 年关的期盼与跨年夜的暖光

腊月的风带着凛冽的寒意,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刘念初裹紧了围巾,站在公交站台等车,胳膊上的疤痕已经淡成了浅粉色,不仔细看几乎看不见。手里提着个保温桶,里面是吴敏昨天让她带的酱牛肉——周叔叔做的,说让她晚上配着米饭吃。

“念初!”丁星禾从后面追上来,手里挥舞着一张红色的窗花,“你看我剪的‘福’字!我奶说贴在窗户上能辟邪!”她的奶奶已经出院了,虽然还需要静养,但精神好了很多,这几天正忙着教她剪窗花。

刘念初接过窗花,剪纸的纹路细腻又喜庆:“真好看,比外面买的还精致。”

“那是,”丁星禾得意地扬起下巴,“我奶可是老手艺了!对了,你爸妈啥时候回来?不是说过完年就回吗?这都腊月廿八了。”

提到爸妈,刘念初眼里的光暗了暗,又很快亮起来:“他们昨天打电话了,说案子收尾了,正月初三就能到家。”

“太好了!”丁星禾拍手,“那正好能赶上吃元宵!”

进教室时,暖意扑面而来。同学们都在忙着装饰教室,挂灯笼、贴春联,李竞瑶在黑板上写“福”字,王星澄和桥知凌在挂彩带,薄晚柚和于凌澄在整理大家写的新年愿望,准备挂在教室后面的“许愿树”上。

吴敏走进来时,手里拿着一摞红包:“给大家的新年礼物,里面不是钱,是我写的英语祝福,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学有所成。”

红包封面是吴敏亲手画的小老虎,憨态可掬。刘念初打开自己的红包,里面的纸条上写着:“愿你新的一年,如猛虎般勇敢,如春风般温暖。——吴敏”

“吴老师,您画的老虎太可爱了!”丁星禾举着红包嚷嚷,“比我奶剪的简单版老虎还萌!”

全班都笑了起来,吴敏也笑了:“等过了年,教你们画年画里的老虎,比这个复杂多了。”

上午的课结束后,吴敏叫住了刘念初:“今年除夕就你一个人?”

刘念初点点头:“嗯,爸妈说初三回来,让我自己简单过一下。”

“那来我家吧,”吴敏不容分说,“我跟你周叔叔说好了,多做几个菜,咱们一起守岁。”

“这……太麻烦您了吧?”

“不麻烦,”吴敏拍了拍她的胳膊,“你周叔叔早就念叨着要谢谢你上次帮他整理古建筑资料呢,正好趁过年聚聚。”

刘念初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那……我带点什么?”

“带张嘴来就行,”吴敏笑着说,“对了,把你那个书法展的作品带来,让你周叔叔给提提意见,他对书画也懂点。”

除夕那天,刘念初早早起了床,把家里简单收拾了一下。窗户上贴了丁星禾送的“福”字,茶几上摆着吴敏给的糖果,虽然只有她一个人,却也有了几分年味儿。

下午五点,吴敏准时来接她。周叔叔在楼下放了串小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驱散了冷清。“快进来,”周叔叔笑着迎上来,手里还拿着副春联,“刚写的,帮我看看贴得正不正。”

吴敏家布置得格外喜庆,客厅的墙上挂着年画,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几个凉菜,酱牛肉、凉拌木耳、炸花生,都是刘念初爱吃的。“我做了红烧鱼,象征年年有余,”吴敏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还有你喜欢的糖醋排骨,正在炖着呢。”

周叔叔在书房摆弄相机,里面是他拍的天后宫照片:“念初,过来看看这张斗拱的特写,是不是跟你书法里的‘横’画有点像?都讲究个力度。”

刘念初凑过去看,果然见照片里的斗拱横木,两端微微上翘,像极了书法里的“悬针竖”,带着股韧劲。“周叔叔说得对,难怪我写不好‘横’画,原来是少了这种稳重的劲儿。”

“多看看古建筑就懂了,”周叔叔笑着说,“老祖宗的东西,都是相通的。”

年夜饭很丰盛,摆满了整整一桌子。吴敏不停地给刘念初夹菜,周叔叔则给她讲各地的年俗,从北方的饺子说到南方的汤圆,从贴春联的讲究说到守岁的由来。

“我爸妈是刑警,”刘念初忽然开口,夹菜的手顿了顿,“小时候他们总不在家,过年也经常接到任务就走。有一次大年初一,他们接到案子,带着我在派出所吃的泡面,那是我印象最深的年夜饭。”

吴敏和周叔叔都安静下来,吴敏给她盛了碗排骨汤:“他们是英雄,保护着大家的平安,你该为他们骄傲。”

“嗯,”刘念初喝了口汤,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心里,“我知道,他们也不想的。”

春晚开始时,三人坐在沙发上,嗑着瓜子,聊着天。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窗外炸开了绚烂的烟花,把夜空染得五彩斑斓。周叔叔打开门,让烟花的光和声响涌进来:“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吴敏递给刘念初一个红包:“压岁钱,要放在枕头底下压惊。”

红包里是崭新的压岁钱,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新的一年,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也能温柔待人。”

大年初三那天,刘念初去车站接爸妈。看到他们穿着警服,背着沉甸甸的背包从出站口走出来,她忍不住跑过去,紧紧抱住了妈妈。

“念念,我们回来了。”妈妈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充满了喜悦,“让你一个人过年,委屈你了。”

“不委屈,”刘念初摇摇头,眼眶红红的,“吴老师和周叔叔带我一起过的,特别热闹。”

回家的路上,爸爸把车开得很慢,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听说你前段时间受伤了?让吴老师费心了。”

“嗯,吴老师特别照顾我,”刘念初想起那些被照顾的日子,“等过两天,我们请她和周叔叔来家里吃饭吧。”

“应该的,”妈妈握着她的手,“得好好谢谢人家。”

回到家,爸爸去厨房烧水,妈妈打开行李箱,拿出给她带的礼物——一套精致的文房四宝,还有一个小小的警察公仔。“知道你喜欢书法,特意在产地给你买的砚台,”妈妈笑着说,“这个公仔,就当是爸妈陪着你。”

刘念初拿起公仔,看着它胸前的警徽,忽然觉得,爸妈虽然常年不在家,但他们的爱从未缺席,就像这公仔一样,无声地守护着她。

傍晚,吴敏发来消息,问她爸妈回来了没,还说炖了鸡汤,让她过来拿点。刘念初回复说:“明天我们请您和周叔叔来吃饭,我爸妈说要当面谢谢您。”

放下手机,刘念初走到阳台,看着远处的万家灯火。烟花还在断断续续地绽放,年味在空气里弥漫。她知道,这个年虽然开始得有些孤单,却因为那些温暖的陪伴,变得格外圆满。

而那些藏在心底的感动——吴敏彻夜的守护,伙伴们真诚的关心,还有爸妈跨越千里的牵挂,都像这新年的光,照亮了前路,也让她更加期待,新的一年里,那些即将到来的温暖与成长。

大年初三的阳光格外清亮,透过车窗洒在刘念初手心里的警察公仔上,公仔胸前的警徽闪着细碎的光。爸爸正把车拐进小区,妈妈忽然指着窗外笑:“看,那不是吴老师吗?”

刘念初探头望去,吴敏正站在楼下的银杏树下,手里提着个保温桶,身边还站着周叔叔,两人正仰头朝她家窗户看呢。车刚停稳,她就推开车门跑了过去:“吴老师!周叔叔!”

吴敏把保温桶递过来,桶身还带着余温:“刚炖好的鸡汤,给你爸妈补补身子。”周叔叔则拎着个纸袋,里面是几副春联:“知道你家刚回来没来得及贴,我写了几副,你们挑挑。”

爸爸下车接过东西,笑着招呼:“快上楼坐!念念妈正说要好好谢谢你呢!”

楼道里还残留着鞭炮的硫磺味,妈妈挽着吴敏的胳膊,絮絮叨叨说着感谢的话,刘念初跟在后面,听着她们聊起自己受伤时的笨拙样子,忍不住红了脸。

到家刚坐下,妈妈就拉着吴敏的手不放:“要不是你照顾念念,我真不知道这孩子要怎么熬过来。”说着就往吴敏手里塞了个红封:“一点心意,别嫌少!”

吴敏赶紧推辞,周叔叔在一旁打趣:“嫂子别客气,念念这孩子招人疼,我们都喜欢她。再说,她帮我整理的古建筑资料,可比这红包金贵多了。”

刘念初正给大家倒茶,闻言忍不住插嘴:“周叔叔总夸我拍的斗拱照片清楚,还说要收我当徒弟呢!”

“哦?”爸爸挑眉看她,“你还懂古建筑?”

“都是吴老师教我的!”刘念初骄傲地扬下巴,“吴老师还教我怎么把书法里的笔锋用到观察建筑上呢!”

大家都笑起来,客厅里的暖气带着鸡汤的香气,混着窗外偶尔响起的鞭炮声,像一锅慢慢炖着的甜汤,咕嘟咕嘟冒着幸福的泡。

下午,爸爸和周叔叔去贴春联,妈妈和吴敏在厨房忙活晚饭,刘念初则被派去给丁星禾送鸡汤——丁星禾早上就发消息喊馋了。

“念初!你可算来了!”丁星禾穿着新棉袄,接过保温桶就往厨房跑,“我妈正炖鱼呢,说要给你留一大块!”

丁星禾的奶奶坐在沙发上剪窗花,看到刘念初就笑:“来,奶奶给你剪个‘平安符’,今年保准顺顺当当的!”阳光下,老人的银发闪着光,剪刀在红纸上灵活地转着,很快就剪出个栩栩如生的小老虎,虎爪下还踩着个大大的“安”字。

刘念初小心地接过窗花,心里暖烘烘的。她忽然明白,所谓的年味儿,从来都不是鞭炮和春联堆出来的热闹,而是这些围着你转的人——会在你受伤时守着你,会在你孤单时拉你回家,会把你的小事记在心上,用笨拙又真诚的方式,给你塞来一捧捧的暖。

傍晚回家时,远远就看到自家窗户亮着暖黄的灯,厨房里飘出红烧肉的香味。爸爸贴的春联歪了点,被妈妈笑着数落,周叔叔正举着相机拍这“温馨的失误”,吴敏在一旁递胶带,嘴里还念叨着“歪点才接地气”。

刘念初加快脚步跑过去,手里紧紧攥着丁奶奶剪的小老虎窗花。风迎面吹来,带着点冷,却吹不散心里的热乎气。她知道,这个年,才算真正开始呢。而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柔——吴敏深夜给她换药的专注,丁星禾塞给她的半块糖,爸妈跨越千里带回的砚台,还有此刻窗子里的笑声——都会像这春联上的墨字,稳稳地落在她的生命里,晕开一片暖暖的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我的女鬼师父们

火焰之书

洛下小厨娘

医品江山:至尊太子妃

姑父开门,我是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