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湘女如玉:乱世养崽成首富 > 第4章 哑女天赋,灵光初现

第4章 哑女天赋,灵光初现

族人的脚步声消失在巷口,院子里重归寂静,只余下寒风的呜咽和屋内孩子们不安的呼吸声。

林晚玉靠在儿子志远坚实的臂膀上,缓了半晌,才将那阵因情绪剧烈起伏和饥饿带来的眩晕压下去。她不能倒,这个家,现在全靠她这口气撑着。

“娘,您先坐下歇着,我去烧点热水。”志远扶着母亲重新坐回条凳上,动作间已有了当家少年的担当。他转身去了灶间,那里冷锅冷灶,但他摸索着,很快传来了生火的声音。

赵铁山沉默地将方才族老们坐过的凳子归位,目光扫过这间徒有四壁的堂屋,最后落在林晚玉依旧苍白的脸上,沉声道:“夫人,明日我便去打听绣庄的事。”

林晚玉感激地看他一眼,点了点头。眼下,这是最快,也是唯一能想到的出路了。

这时,志远领着盼娣从里屋走了出来。哑女似乎还因刚才被欺负的事心有余悸,小手紧紧攥着哥哥的衣角,一双大眼睛怯生生地望着母亲。

林晚玉对她招招手,露出一个尽可能温柔的笑容。

盼娣迟疑地走过来。林晚玉拉过她的小手,轻轻抚摸着那上面因为捡柴火而留下的细碎划痕和薄茧,心里又是一阵酸楚。这孩子,自出生便因那场炮火惊吓失了声,跟着她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

“盼娣,”林晚玉声音轻柔,“告诉娘,你喜欢画画,对不对?”

盼娣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微光,用力地点了点。

林晚玉想起之前偶尔看到盼娣用烧火的木炭,在废弃的纸片或是平整的泥地上,勾勒出飞鸟、游鱼,甚至是记忆中模糊的湘江山水,虽笔法稚嫩,形态却灵动传神。那时只当是孩子的玩乐,未曾深思。

她心中一动,起身走进里屋,从那个仅有的、陪嫁过来的旧木箱底层,翻找出一块颜色尚可、准备给孩子们做鞋面的素色棉布,又找出一根细细的烧火木炭。

回到堂屋,她将布平整地铺在桌上,把木炭递给盼娣。

“盼娣,画给娘看看,”她指着那块布,引导着,“就画……你记得的,湘江,还有船,好不好?”

盼娣看看母亲,又看看那块难得的干净布料,大眼睛里有些犹豫,但在母亲鼓励的目光下,她还是伸出小手,紧紧握住了那根木炭。

下一刻,令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

当炭笔触碰到布面时,盼娣整个人的气质仿佛都变了。她不再怯懦,眼神专注而明亮,手腕移动间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流畅与自信。粗糙的木炭在她手中仿佛变成了最柔软的毛笔,线条时而细腻,时而豪放。

她没有看任何参照,全凭记忆和想象。寥寥数笔,浩渺的江面、远山的轮廓便跃然“布”上。接着是江心一叶扁舟,船头立着模糊的渔翁身影,虽面目不清,那撑船的动态却极为传神。她还细心地在天空添了几只归雁,在江边点缀了随风摇曳的芦苇。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幅意境悠远、布局得当的《湘江夜泊图》便呈现在众人眼前!那不仅是形似,更难得的是其中蕴含的神韵,一种超越了年龄的、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感知力。

陈志远看得呆了,他虽在银楼见过不少精美画作,但妹妹这信手拈来的灵气,仍让他震惊。赵铁山这个粗豪汉子,也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啧啧称奇。

林晚玉的心,在绝境中,第一次感受到了剧烈的跳动,那是希望的声音!

她紧紧握住盼娣的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好孩子!娘的好孩子!你有大本事!”

但这炭笔画,终究无法变成银钱。

林晚玉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决然。她再次返回里屋,这一次,她摸索了许久,才从箱子的最隐秘角落,取出一个小小的、褪了色的锦囊。倒出来,是最后一对细细的银耳坠,上面镶嵌着两粒米粒大小的珍珠,这是生母留给她的最后一点念想,也是她压箱底的最后保障。

“志远,”她将耳坠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触感让她更加清醒,“明天一早,你去镇上的‘永泰当铺’,把这对耳坠当了。不要死当,活当,能多换几个钱是几个。”

“娘!”志远看着那对耳坠,知道它对母亲的意义。

“听话。”林晚玉语气不容置疑,“然后,去绣庄,买些最便宜的彩线回来,红、黄、蓝、绿、黑,基础的几种颜色就好,再买几根最细的绣花针。”

她转向盼娣,指着布上的炭画:“盼娣,娘教你,咱们用针和线,把你画的这幅画,再‘画’一遍,好不好?”

盼娣眼睛亮得惊人,用力地点头,小手兴奋地比划着。

那一夜,陈家的油灯亮到了后半夜。

林晚玉就着昏暗的灯光,将换回来的彩线仔细分好。她自己的绣工其实平平,只是旧时在闺中学过些皮毛。但她有耐心,有决断。她让盼娣在一旁用炭笔在另一块布上勾勒更细致的底稿,自己则凭借着记忆和想象,尝试着用不同的针法去表现江水的波纹、山石的纹理、渔翁的蓑衣。

她用的是最基础的平针、套针,但在颜色的搭配和过渡上,她大胆地借鉴了盼娣画中那种不同于传统绣品的、更写实的光影效果。深蓝、浅蓝、月白丝线交错,绣出了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江面;用不同程度的灰色和褐色,绣出了远山的层次。

盼娣虽不能言,却心慧眼明,常常在林晚玉配色或走针犹豫时,伸出小手指点一下,或用眼神示意,母女二人竟配合得异常默契。

鸡叫头遍时,林晚玉已是眼眶发青,手指被针扎了数次,渗出血珠。但一幅栩栩如生、色彩清雅、与传统吉祥图案截然不同的《湘江夜泊图》绣品,终于完成了!

它或许还不够完美,针脚或许还不够细腻,但那股子扑面而来的生动气韵,那江夜清冷的意境,却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林晚玉将那幅还带着体温的绣品捧在手中,如同捧着全家的希望。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而她的脚步,必须比黎明更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女帝的日常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