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携宿敌在古耽文里轧戏 > 第70章 土地变革

第70章 土地变革

有人就要问了。

“朋大人当真是敢说,这个节骨眼上增收赋税,百姓能跟你拼命!”

“战事固然要紧,怎可搜刮民脂民膏?普通老百姓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存不了多少粮,你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一阵叽叽咋咋后,朋继勇才脸红脖子粗找出个空隙插话:“打住,打住,普通老板姓连活着都难,我怎么会想增收他们的税呢!”

“那朋大人到底何意?”刚才那一瞬间,连李祝酒都在心里直呼狗官真没良心,见别人不是这个意思,他又赶紧问。

朋继勇不慌不忙,道:“这举国上下,又不是只有贫民,那不是还有少部分富商巨贾吗?老臣的意思也不是直接问人要,我的意思是借,借!”

此言一出,大家又有话说了。

“借?你是说让陛下一国之君的身份跟末流商贾借钱?这简直将天家威严扔在地上狂踩!臣不同意!天子不要脸,我们这些老臣还要脸呢!”

李祝酒满脸黑线,这是什么狗屁大逆不道之言,居然敢当着他的面放!

但还有更过分的,

“找富庶商贾借钱,借了又拿什么还?等之后收了赋税还?万一还不上怎么办?万一还完了国库没存货又怎么办,那岂不是下一次再有危机时刻又要去借钱,长此以往,面子里子都掉个精光!天子在百姓心目中还有何威严?要是真去借钱,我都替陛下羞得去上吊!”

李祝酒摸了一把脖子,看着下面那群慷慨激昂的,朗声道:“吵吵吵吵吵吵,就知道吵!都给朕闭嘴,听朋爱卿把话说完!”

终于安静下来,朋继勇刚才和人争得脸红脖子粗,个个说他出馊主意,这会儿有皇帝撑腰,他这才有了说话的份儿。

“老臣的意思是,以天家名义,广邀天下富商筹钱以供给南北军用,可以是借,若打着借的名义,日后收税再还便是,最要紧的不是能不能还,有没有面子,是眼前的事情需要解决难道不是吗?”这下再没人多嘴,吵了半天这不行那不行,行的倒是没人说,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这会儿也闭了嘴,朋继勇接着道:“当然了,也可以是拿!”

李祝酒一口茶差点喷出去,这叫拿?这难道不是抢吗?

他被这人的大胆惊了:“何,何意?”

“拿,就是拿呗,找个由头光明正大筹集军用款项,给出了钱的富商一点好处,至于什么好处,这就看陛下赏赐什么了,陛下就是赏赐他们一杯水,不也叫做皇恩浩荡吗?”

李祝酒当真是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他要真按照这个馊主意来,确实可以缓解眼下的燃眉之急,但是以后就是普天之下所有有钱人的,债主!

一想到以后走在大街上,随便来个人都能大喊一声还钱李祝酒就感觉后背阴风阵阵冷汗涔涔,他喉结滚动,试探着问:“有没有体面一点的方式?”

“哼!”一声冷哼打断了李祝酒和朋继勇的对话,一直站在一边没说话的周孺彦忽然冷声道:“朋大人光想着暂时度过眼前难关将陛下陷入此等境地,可曾想过天下百姓敬的是什么,是天命为首,皇命次之,若是天家自降身份屈居人下成为欠债的,日后百姓如何自处?可还会像如今一样敬畏皇权,受皇权约束?届时人人不尊天子,各行其道,天下将乱!”

这话说的,非常符合古板的古人,李祝酒想,但确实有一定道理,约束百姓的是皇家的高高在上和绝对的生杀予夺的权力,借钱甚至是“拿钱”确实是自降了皇家尊严,不便于以后的统治。

可是眼下,又确实很紧张呐……

正想着,周孺彦继续道:“朋大人此举不妥,臣倒是有一法,”见李祝酒示意他继续,他才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举国上下,大小官员无数,京官之外还有地方官,地方官下还有各层小官小吏,但实则上一个小吏能做的事偏偏有两个甚至三个小吏就职,这些小吏拿国家的俸禄,却连最小的官员都算不上,且数量实在庞大,臣以为大量裁剪一批人,立刻就能节省出一大笔俸禄来供应军用。”

“自孜须建国以来,大部分地主集中收揽土地,招佃户为其耕种,收过高的田租,让底层百姓连果腹都困难,而这些地主上的税也不过是施加在贫农身上的,说到底这群人的赋税全被佃农分担了,这导致了很多贫农生活压力更大,不仅如此,许多官员也囤积土地,招揽佃农收高额田租,让百姓敢怒不敢言,臣以为大可收回举国土地,尽归中央,再由户部统一划分到地方,直接以低于地主的田租租给贫农,基于庞大的贫农数量,积少成多,立时可收一笔数目不小的田租,到那时,国库不就充足了吗?南北战事想打到什么时候就打到什么时候。”

李祝酒听完,当然首先觉得还是首辅的法子体面点,但是他能感觉到这法子存在弊端,一言不合收了地主和官僚的地,别人能答应吗?

他斟酌着:“裁剪底层冗余小吏可行,但你这个收回土地由中央出租的法子,朕以为不可行,大量收地,直接毫无补偿地收走地主占了多时的地,他们怎么可能同意,有道是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在南北战起之时若是再闹得地主生乱,岂不是乱了套了。”

等到那时候,将士们在外面保家卫国,守护家园,地主不满政策,掀起局部战乱,到时候就是一场浩劫,白白让黎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热。

“老臣也不同意!陛下说的对,若是照首辅大人说的这般做,那和强盗有何区别?老百姓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就只能看到眼前的,属于自己的利益,农作是贫农看得见的利益,土地是地主看得见的利益,抢征了地主的地,他们必定不满,到时候再闹出更多幺蛾子,又要用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岂不是得不偿失?”朋继勇也直言不行,虽说他自己的提议被认为丢了天家的脸面,但要是照周孺彦说的干,天下很快就要乱了。

其余言官,站朋继勇的,站周孺彦的,差不多一半的一半。

裁剪小吏也许是周孺彦想到的能解眼下燃眉之急的办法,但这土地改革……可不是三言两语说了,三天两头就可以实行的事情,李祝酒隐约意识到一个问题,也许这就是周孺彦争取绝对政治权利想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构建一个清平世界。

收回地主手中土地,低价出租给佃农,收田租和赋税,这看起来确实是一个让百姓拥有更大利益的好办法,但只要仔细想来,这其中不可行的地方多了去了,土地被长期掌握在地主手中,这是一个积攒了很多年的历史遗留的问题,怎么可能会以这种轻松的方式随便解决,如果真的可以做到的话,历史长河中无数的能人早就解决了八百次了,怎么会留到现在,留给周孺彦?

这里面存在很多对矛盾,稍有不慎就会激化,到时候解决不好,到周孺彦那里也就是个倒台,再严重点砍头抄家,但如果真的引出不可挽回的后果,后续将投入更多时间和人力去解决这个问题,那才是真的得不偿失。

李祝酒想清楚这一点,更坚决道:“收土地这事,不可行,周大人不必再提。”

但没想到的是,周孺彦还挺坚决,他朗声反驳:“陛下,臣不是一时兴起提出这个想法的,收回土地肯定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臣自然有考虑过如何处理……”

李祝酒抬手打断:“不必再提了,这个朕不同意。”

其实这个大胆的土地变革的想法刚从周孺彦口中提出的时候,李祝酒就有仔细观察下方官员的神色,周孺彦一党的那些人虽说明面上是站在他这边的,但是能做官坐到站在下面早朝队伍里的,都不是草包,吃干饭的毕竟是少数,走后门进来能一直干下去的也足以从侧面证明不是草包,李祝酒能看出来,即使是周党一干人等,也是不赞成周孺彦提出的土地变革的,这过于大胆随性了。

堵了周孺彦的嘴,李祝酒才提了另一件事:“蕴城太守洪光斗,诸位爱卿可有谁有印象?”

懂事的人已经明白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了,蕴城最近因为久旱不雨,导致百姓的庄稼眼看着就要干死,全城上下从当官的到农民,没谁不着急的,毕竟一年的收成好不好,牵扯的东西可太多了,收成不好就意味着百姓能囤积的粮食不多,赋税又占据了收成的一大部分,再加上田租几乎能耗空一个歉收之年普通贫农所有的收成。

对于官员而言,手底下的百姓种不出足够的粮,就意味着收不齐税,意味着官位不保。

但蕴城太守洪光斗,那是一个在基层干了很多年的老实人,兢兢业业,不为自身利益,只为百姓考虑,就在今年遇到了多年难得一遇的大旱,上了无数个折子要求朝廷拨钱下去引渠灌水,这才勉强解了百姓的急。

早在之前,李祝酒就在这人上的折子里看出来是个可用之人,所以才痛快拨钱下去让洪光斗自己看着办,当时他就是下了事情办好了就给洪光斗升官的想法,这人果然是没辜负他的期望。

而这朝中只要喘气的,都长了狗鼻子,消息灵通着呢,蕴城旱灾一事,皇帝亲自答应拨钱,中间还牵扯了官员贪污,好不容易才折腾出个完美结局,从一开始洪光斗上奏蕴城的情况,到后来收到银两和皇帝允诺的数额不对写信回来骂,到最后妥帖解决了旱灾一事,保证了底层百姓的利益,从中足以看出这是一个头脑清晰,做事果断,而且忠于百姓,忠于本心的人。

李祝酒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见下面人不说话,李祝酒自顾自道:“朕就直说了,蕴城太守洪光斗,处理旱灾一事办得很漂亮,有一颗赤子心也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再加上礼部最近空出个位置,是以,朕决定擢洪光斗为礼部右侍郎,各位有意见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将武生之武家庶女别太毒

全民领主:从零开始打造不朽仙域

玄幻时代:神级图书馆

一纸婚成情渐浓

过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