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与烈焰共振 > 第3章 第3章 共鸣与边界

第3章 第3章 共鸣与边界

精神共振测试三天过后。

研究所后台走廊,白光从天花板投下,沈砚白刚处理完系统推送的又一轮强制匹配提醒,眉宇低垂,整个人像被压进时间缝隙的孤影。

这时,一个轻快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紧接着,叶梓,帝国学院心理系精神结构方向硕士生,沈砚白的直系学妹以及他的科研助理,抱着一堆厚厚的投影稿件,几乎是小跑着冲进实验室门口:

“沈博士!”她的声音亮堂,“你昨晚发烧没回家我就知道你又准备做什么大事了——你不会真打算就这么拖着病体去面对全帝国的精神系统年会吧?”

沈砚白抬眸看她,语气一如既往平稳:“他们不会因为我发烧就推迟大会。”

“是啊,但你至少该换一件干净点的衣服吧……”叶梓的目光在他笔挺却带着些许血迹的衣袖上停顿了一下,又低声抱怨,“您这副死磕的模样,要是让帝国高层看见,只会觉得您真的疯了。”

她一边絮絮叨叨地说,一边熟练地把他桌上的资料整理归类,顺手递来一杯热茶,里面还偷偷加了她自己配的退烧粉末。

“你是不是又用了那份非线性映射图谱当开头?我昨晚梦见你那页图吓得都快精神共振了。要不你听我一句,这次试试把‘边界渗透指数’提前说,逻辑会更清晰一点——我都画好动画了。”

沈砚白本欲拒绝,但看到她手里的全息图稿逐帧对应标注,眉头微动,最终没说话。

“我就知道你会用。”叶梓得意地晃了晃脑袋,“你总是嘴上不说,背地里都听进去的。”

沈砚白轻轻道:“别太骄傲。”

“我哪敢骄傲啊,身边有你这么个不近人情的天才老板,骄傲一秒都容易被冷脸劈回现实。”她吐了吐舌头,转身又去调试投影设备,手法干练,动作灵巧。

“对了,”叶梓忽然顿住,若有所思地看了沈砚白一眼,“你今天的眼神……好像比前两天更冷静了。”

沈砚白没有回应。他知道,那不是冷静,是压抑。

她没再追问,只是像往常一样轻声说:

“放心吧。你说的那种‘尊重边界的精神共鸣’,终有一天会被人听见的。”

沈砚白拄着冰冷扶手走出隔离舱,后颈贴着退烧贴。——年会在十五分钟后开场,他没时间再发烧。

白色穹顶下,精神系统年度大会正于帝都中心研究所召开。全息投影映出成百上千条精神图谱曲线。

沈砚白站在后台,穿过帷幕后冷色灯光投射而来,耳边响起投影系统启动的低频嗡鸣。

他闭了闭眼。脑海中,却在这一刻,不合时宜地浮现起一个几乎被他封存的画面。

那是一个冬天,雪下得极深。天还未亮,沈砚白就醒了。

屋外风声猎猎,玻璃上结了厚厚的冰霜。他蜷在旧棉被里,却倔强地不肯喊冷。

母亲沈澄月一边烧着炉火,一边轻声哼着老歌,穿着洗得泛白的毛衣,长发被简单地束在脑后。那时的她不过三十多岁,却因为长年劳累早早落下了疲色,手指上的关节已经隐隐变形。

但她眼神却依旧温柔。

“砚白,”她将手心烫热后覆在他的额头上,“还冷吗?”

他摇摇头,又用力点点头,小小的眉眼间就有后来他成年的影子。

沈澄月笑了,声音像雪落在树枝上那么轻:“人不能总靠适配别人活着,先学会靠自己取暖。”

那一刻,沈砚白突然看到,母亲的身后有一道几不可见的微光亮起。

那是她的精神体——一只通体透明的蝶,薄如寒冰,羽翼上泛着莹白流光。它从炉边飞出,落在少年掌心,那冰凉的触感却意外温暖。

“冰羽蝶会陪着你,”母亲轻声说,“只要你不把心关得太紧,就不会孤单。”

那年,他七岁,弟弟沈昭临才刚学会走路,一天到晚缠着他叫哥哥。

那年之后,他第一次在精神测试中展现出远超同龄的精神力结构,却也第一次意识到:他必须比任何人都更早长大。

那只冰羽蝶,成了他最初认知世界的窗口,也成了他后来构建“精神边界”理论的灵感源头。

他从母亲那里学会了,不是所有的共鸣都值得托付。精神之中,最珍贵的,不是适配,而是被理解与尊重。

他睁开眼,投影幕中,正好亮出一张系统模拟的“适配率-共振强度”曲线图。

无数人盯着那条漂亮得近乎冷血的蓝线。

没有人知道,这些曲线的另一端,是多少人精神体失衡、崩溃、消亡的残骸。

沈砚白缓缓向讲台走去。他一袭深色高领,身形单薄,面色微白,却依旧气场凛然。

主持人在台上微笑着迎接他:“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沈砚白博士,为大家讲述他的最新实验《镜面共振模型》。”

沈砚白接过话筒,朝台下略一点头,不易被人察觉地稳了稳重心,开口道:“我的最新实验《镜面共振模型》是一种绕过传统匹配绑定、基于精神结构映射 边界渗透率分析的自组织共振模型,旨在实现“非依附型向导-哨兵”结构内的深层精神协同。”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精神自组织结构与镜面映射通道理论的新型共振模型,区别于传统线性绑定模式。”

“该模型引入精神体反射域与边界渗透指数 R??,使向导与哨兵得以在不侵蚀彼此意识的前提下,实现高频精神共鸣。”

“……初步结果显示,接受镜面干预的个体,在非绑定状态下稳定度提升47%,精神裂伤修复率高达89%。”

当沈砚白以虚弱却冷静的声音开口时,最初几排身着白袍的精神研究员低头记录,一边在脑内悄然更新公式模型。

沈砚白的声线清冷而克制,却直击每一个人的耳膜:

“我知道,我的研究不会被所有人接受。”

“但我们必须承认,适配率的增长,并不等于共鸣的质量。”

随着他话锋一转——

“你们关注的是那条漂亮的、不断攀升的适配曲线,却从未真正探讨过——为什么每一次匹配之后,还有那么多精神体选择沉默、拒绝、甚至自毁。”

全场静默,唯有投影的电光在他脸庞划出冷光。

“精神创伤的曲线,从未下降。只是你们选择了不去看。”

靠后区域的一些研究人员开始交头接耳,眉头紧锁。

有一名年轻研究员小声对同伴说:

“……这不是在直接驳斥上季度的军部适配优化报告吗?”

另一个年长者皱眉:“他这是想干什么……把自己当成改革者?”

全场的投影灯光投射在沈砚白身上,所有交谈却逐渐降低,空气像被冻住。

沈砚白道,“我们是否可以,在不破坏自己的前提下,与另一个人产生真正深层的精神共鸣?”

“我的研究不寻求效率,而寻求尊重。”

台下一阵窃语,高层代表沉着脸,没有人打断。

他顿了顿,目光掠过前排军部席位。

“共振,必须建立在双方都愿意敞开自己,而不是服从命令、接受标签。”

“向导不是情绪容器,不是任人接入的工具。我们,是精神秩序的重构者。”

当他清晰地提出“共振应建立在精神边界尊重之上”时,军部代表区传来一声冷笑。

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将军低头与副官交谈,语气冰冷:

“他真敢说,向导不是容器?”

副官:“他刚发表的论文《共振之镜》已被系统锁定为‘具反制度倾向’文献。”

高层区座位上,一位系统研发首席代表缓缓收起终端,淡淡说:

“该启动危机降级流程了。再让他说下去,这届大会就该改名了。”

军部代表团同时发出通讯暗号,一道红色信号在透明操作台上悄然亮起——

【发言中止准备·倒计时30秒】

而最靠近出口处,一位低阶向导悄然抬起头,眼圈发红,轻声对同伴说:

“……他其实是在替我们说话吧?”

但这一点点动容,被随即强行断开的全场广播打断——

【提示:发言权限中止·演讲流程终止】

沈砚白的声音瞬间被压制。全场肃静。

那一刻,每个人的目光中都藏着不同的意义:震惊、不屑、犹疑、甚至一丝丝——从未说出口的理解。

演讲会场外,沈砚白刚离开通道,立刻被数十名记者与研究员包围。闪光灯频闪,喇叭齐鸣。

“沈博士!关于你刚才的发言,帝国是否授权?”

“您是否承认与容北屿队长的100%共振是事实?”

“您是否打算进入‘精神绑定备案’?”

“听说容北屿队长精神暴动是因为您,导致他至今未回战场——您有责任吗?”

沈砚白一句话未答。他步伐不快,却从容极致。

直到一名记者大声喊出:

“——沈博士,您是否在躲避自己的向导职责?”

他停下脚步,回头。

沈砚白目光冷静,缓声开口:

“职责不该被定义为屈服。”

他说完,转身离开,仿佛划开一个世界的边界线,留下一群沉默的目光。

少顷,“沈砚白博士。”一位身披帝**装的军官突然出现在他的身侧,“针对您在大会上发布的煽动性言论,军部请您立刻配合调查。”

灯光明亮得过于理性,魏聿站在审讯室门边,指尖转动着那支镀金的记录笔。

他穿着精神稳定委员会的制服,袖口压得平整,一如他刻意维持的态度——

冷静,克制,彬彬有礼。

“很久不见,砚白。”他声音不轻不重,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和与不动声色,“没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重逢。”

沈砚白闻声抬眸,那目光淡得近乎无温:“……魏聿。”

魏聿是那种不容易在人群中被记住的人——面容平凡,五官清瘦而拘谨,眉骨微突,唇色发白,苍白皮肤下浮现出浅蓝的血管。他总是穿着笔挺的军部制服,衣领扣至最顶,头发一丝不乱,金属框眼镜反射出冰冷的光。

他站在那里时像一根针,穿透场域所有人的心理防线。

作为帝国中央精神稳定委员会的内控审查官,魏聿擅长捕捉人类精神言辞中的微妙动摇。他的强项不是攻击,而是拆解——拆解逻辑,拆解情绪,拆解人的意志。他像一台人形系统,不带情感地分析、提问、迫使对方暴露漏洞。

“你这句话前后逻辑不一致。”

“你承认自己当时精神波动值异常?”

“你试图回避的,其实是你真正认可的。”

这些话从他口中说出,像一根根寒针扎入谈话对象心脏。

他从不动怒,却能用“冷静”逼得对方溃败。他擅长将原本质疑制度的学者一点点诱入“适配优先”的帝国体系中,甚至有数位研究者在接受他“建议”后,最终主动发表支持精神体强制绑定的论文。

有人私下称他为“精神之手”——帝国对自由意志最后的缝合线。

“其实你这场演讲做得很好。”魏聿站在光影边缘,眼神却带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善意,“只可惜,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靠理论推动的。”

他笑了笑,又向前走了一步,居高临下地看着面前这位天生清冷倨傲的向导。

“你总觉得自己和我们不一样。”他说,声音很轻,“可你终究还是要学会妥协。不是吗?”

他低头望着桌上那份被军部反复传阅的匹配报告,指腹轻敲封面,一字一句道:

“百分之百匹配,帝国的第一例完美共振记录。”

“恭喜你,沈砚白。”

“你终于也成了系统里的黄金样本。”

前六章为试阅,设定仍在调优,欢迎留言/戳bug!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3章 共鸣与边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抗日之铁血狂兵

文化入侵异世界

时空酒馆

河洛仙侠传

位面游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