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那年,开学不久,空气里还残留着夏末的燥热,但更多的已是初秋的清凉。校园的林荫道上,新生的喧哗与老生的熟稔交织成一片生机勃勃的背景音。
社团招新活动就在教学楼前的中心广场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色社团的摊位像雨后的蘑菇一样冒出来,铺着不同颜色的桌布,挂着精心绘制又或略显潦草的海报。音响里流淌着流行音乐,夹杂着各个社团卖力的吆喝声、学长学姐热情的讲解声,以及新生们好奇的讨论声。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新鲜的、自由的气息,那是属于高中生活初初展露的、令人心动的斑斓一角。
女孩和几个刚结识不久的同班女生挽着手,好奇地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她们在一张张桌子前驻足,拿起宣传单仔细阅读,或是在动漫社前被精美的cosplay吸引。女孩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看着眼前的热闹,心里揣着一点对未来的模糊憧憬,但更多的是对新环境的新奇。
就在这时,她隐约听到身边擦肩而过的几个女生压抑着兴奋的低语:“快看那边!文学社摊位旁边坐着的那个男生!”“哪个哪个?”“就那个,没穿校服,低头看书的那个!”“哇……看到了!好帅啊……”“是哪个班的?以前没见过哎……”“去要个联系方式?”
女孩顺着她们隐晦的目光望去。广场稍微边缘一点的位置,文学社的摊位并不像动漫社、街舞社那般喧闹,只铺着一张素雅的蓝色桌布。桌子后面坐着几个人,而她们议论的焦点,是坐在最拐角的一个男生。
他微微侧着身,低着头,额前细碎的黑发垂落,遮住了一点眉眼。午后温暖的阳光恰好斜照在他所在的那个角落,给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柔软的金边。他手里拿着一本书,修长的手指随意地搭在书页上,安静得与周围的喧嚣格格不入,像一幅被悄然嵌入热闹油画中的静默素描。
女孩的心跳,莫名地漏跳了一拍。不是因为那几句“很帅”的议论,而是因为他身上那种独特的、沉静的气场。
同行的女伴也注意到了,轻轻撞了一下她的肩膀,小声怂恿:“哎,好像真的很帅诶?我们要不要也过去看看?”
女孩脸上微微一热,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按捺不住那份被勾起的好奇。她半推半就地被朋友们拉着,朝那个方向走去。越走近,脚步却越不由自主地放缓。她并非大胆外向的性格,这样直奔一个男生而去,让她有些怯意。
朋友们在文学社摊位上翻看社刊,和学长学姐交谈,问着入社的相关事宜。女孩的目光却总是不经意地飘向那个角落。
他似乎察觉到了有人过来,缓缓抬起了头。
就在那一刹那,女孩感觉周围的嘈杂声音仿佛瞬间被抽离了。
他的眼睛很好看,是那种深邃的黑色,带着一点疏离和迷茫,像是蒙着一层薄雾的清晨湖泊。鼻梁高挺,嘴唇的线条清晰而柔和。阳光清晰地勾勒出他清晰的下颌线。之前同学们的议论得到了最直观的验证——他确实非常好看,是一种干净、清冷,甚至略带一丝忧郁的帅气。
他似乎对招新的热闹并不太热衷,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仿佛一个尽职的背景板。偶尔有同学去报名,负责登记的同学会把报名表推过来,他便会递上一支笔,动作随意却自然。
女孩的心跳开始加速,一种莫名的勇气忽然涌了上来。她挣脱女伴的手,鬼使神差地走到了摊位前。
负责招新的学长热情地问:“同学,对文学社感兴趣吗?可以了解一下哦!”
女孩点了点头,目光却落在桌面上那张已经写了大半页名字的报名表上。她拿起一支笔,冰凉的笔杆让她微微清醒了一些。她该写在哪里呢?表格的空位已经不多了。
她的指尖滑动,最终落在了最下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深吸一口气,她俯下身,认真地、一笔一画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她能感觉到自己的指尖有些微颤,也能感觉到,似乎有一道目光落在她的笔尖上,或许是那位热情的学长,或许……是他。
写完后,她迅速放下笔,脸颊有些发烫,低声对学长说了句“谢谢”,便匆忙转身,拉着一脸了然笑意的朋友们快步离开。
走出几步,她还是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那个拐角的男生,依旧低着头看着手里的书,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只有报名表最角落那个新添 的、清秀的名字,无声地证明着,在这样一个平凡的秋日午后,她曾鼓起勇气,走到了他的面前,并悄悄地,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印记。
阳光依旧温暖,微风拂过,带来远处桂花隐隐的甜香。
女孩并不知道,故事,从这一刻起,已经悄然开始书写它的第一行。
池玥并没有加入那个社团。那天在招新摊前写下名字,更像是一时冲动下的青春注脚,一次仅关于勇气和邂逅的单独仪式。她把那张报名表的一角,当作了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存档。
然而,缘分似乎自有它的安排。
她的字写得极好,清秀工整,像被溪水冲刷过的鹅卵石,干净又自有风骨。因此,她的默写本成了李老师课堂上的常客,被放在投影仪上作为范本展示。
每当那束白光打在她的本子上,耳边响起同学们的细微赞叹时,池玥总是微微低下头,感到些微的窘迫。她并不习惯成为焦点,只盼着展示快些结束。
一天下午,李老师叫住她:“池玥,帮我把这些作业本送到办公室,就放我桌上摞好就行。”
“好的,老师。”池玥接过那厚厚一叠本子,走向办公室。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留下明暗相间的条纹。李老师的办公桌上已经堆了两摞作业,她小心地将自己抱来的那摞放在旁边。就在准备离开时,她无意间瞥见了桌上的一张黄色便利贴。
李老师的字迹在上面清晰写着:
“作业未交:
张明
李娜
……
江屿”
看到最后一个名字的瞬间,池玥的心跳仿佛漏了一拍。
江屿。
那个只在社团招新时有过一面之缘的男生。她记得他低头签字时微垂的睫毛,和袖口卷起露出的清瘦手腕。她记得报名表最上方那个笔锋干净利落的签名,也记得这个名字。
她从未打听过他在哪个班,甚至不确定是否还能再遇见他。而此刻,在这个安静的办公室里,她竟以这样一种方式得知——原来他和自己一样,都是李老师的学生。
而“未交”那两个字,又让池玥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扬。原来那个在人群里安静却又仿佛自带光芒的男生,也会有这样“不完美”的小毛病。这个发现,非但没有减分,反而让他变得更加真实,甚至……有点可爱。那个惊鸿一瞥的模糊印象变得具体而真实起来。
她在那张便利前站了好几秒,才抱着一种窥见了什么独家秘密的心情,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办公室。
他叫江屿。
隔壁班……是他所在的班级。
池玥的心里涌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在那个班的语文课上,我的本子,会不会也曾这样被展示过? 他……会看到吗?自那天在办公室无意间窥见那个名字后,池玥感觉似乎有一根无形的线,将她与那个叫“江屿”的男生悄然连接了起来。虽然生活依旧如常,上课、做题、听李老师用她工整的默写本作范本,但某些细微的东西,仿佛不一样了。
她还是会下意识地在拥挤的走廊里,用目光悄悄寻找那个清瘦的身影。但和之前漫无目的的寻找不同,她现在知道了,他就在李老师教的另一个班里。这个认知让她的寻找带上了一点微妙的底气。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池玥发现,在偌大的校园里,她“偶遇”江屿的频率变得高了起来。最频繁的地点,是食堂。
起初,只是远远看到。他常常一个人,坐在隔了几张桌子的地方。池玥会和自己的朋友坐下,一边聊天,一边目光像谨慎的蝴蝶,偶尔掠过那个方向,停留几秒便飞快离开。
后来,距离渐渐缩短。从隔几张桌子,到隔一两张桌子。
直到有一天,池玥打好饭,正寻找座位时,心脏猛地一跳——她常坐的那个区域,唯一空着的桌子,隔壁桌,坐着的正是江屿。他一个人,低着头,慢条斯理地吃着饭,耳朵里塞着白色的耳机。
池玥的脚步迟疑了。朋友在旁边催促:“那儿有空位!快过去!”
她深吸一口气,端着餐盘,在那张空桌子旁坐下。位置正好与江屿隔了一条窄窄的过道,几乎是背对背。她能清晰地听到他耳机里隐约泄漏出的极微弱的鼓点声,似乎是一首节奏明快的英文歌。
池玥低下头,安静地吃饭,感觉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有些不自然。周围的喧嚣仿佛被调低了音量,她的所有感官似乎都集中在了身侧那个有限的空间里。她能听到他筷子轻轻碰到餐盘的声音,能感觉到他偶尔轻微移动时带起的细微空气流动。
她不敢回头,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全部的注意力却像被磁石吸引着,落在那个方向。
忽然,他的筷子似乎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低声轻啧了一下,弯腰去捡。
几乎是同时,池玥口袋里的一包纸巾被她有些慌乱的手带了出来,正好掉落在过道中间。
两人同时弯腰。
他的手捡起了筷子。她的手拾起了纸巾。
在桌子旁有限的空间里,两人的动作有了一瞬间不可避免的交叠。他的小臂几乎擦到了她的校服袖子。池玥甚至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像是洗衣液混合了阳光晒过的清爽味道。
他们几乎是同时直起身。
池玥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心脏砰砰直跳,像揣了一只慌不择路的小鹿。她紧紧攥着那包纸巾,目光死死盯着餐盘里的番茄炒蛋,仿佛能看出朵花来。
她用尽全力,才克制住去摸自己发烫耳朵的冲动。她用眼角的余光,极其小心地瞥向他。
他似乎也愣了一下,捡起的筷子拿在手里,没有立刻继续吃。他侧脸的线条有些紧绷,耳廓……好像也微微泛起了不易察觉的红色?他抬手,不太自然地调整了一下耳机线,然后才重新拿起勺子。
没有人说话。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几乎令人窒息的沉默。没有人看向对方,也没有人开口说“对不起”或“没关系”。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心照不宣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无声地建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