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择君欢 > 第11章 宫宴上

第11章 宫宴上

长辈与晚辈同席,话题自然免不了要落在小辈身上。

太后端坐主位,一身绛紫色常服,发髻间只簪了一支碧玉凤簪,气度雍容。她先是和颜悦色地向韦淑妃和姜才人询问了几句皇帝的饮食起居,及龙体安康。

韦淑妃和姜才人恭敬作答,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就回禀清楚,既显关心又不失体统,分寸拿捏得很好。

太后略微颔首,目光又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太子妃柳先睢。

她面带长辈慈祥的笑意,温声道:“太子妃,哀家听闻,柳州牧此番述职的折子已递上来了,想来不日便能回京了吧。”

她望着柳先睢有些清减的脸,语气里有几分体恤,“你嫁入东宫也有几年光景了,想必很是思念家人。待柳州牧回京安顿好,你便可向太子请旨,出宫回府省亲几日,好好与父母兄妹团聚,叙叙天伦。”

这番关怀与恩典,寻常人听了该是感激涕零。

然被点名的太子妃,却似不知在想什么,她眼睫微垂,神色恍惚,对太后的问话毫无反应。

堂内一时静默下来。

太后的笑容还挂在脸上,眼底已出现了审视。

坐在太子妃斜对面的姜才人,是太后娘家的侄女,素来性格外向爽利,在家宴中常是那个话密会凑趣又会活跃气氛的人。

她察觉到了这尴尬的寂静,正欲开口圆场。

此时,太子妃身后侍立的心腹宫女,脸色微变,趁着给她布菜的间隙,用手肘隐蔽地碰了碰她的后腰,压低了声音飞快提醒道:“娘娘,太后问您话呢!”

柳先睢回过神来,她仓惶抬眼,正对上太后表面温和实则锐利的眼神,以及席间众人关切和探究的视线,慌忙起身,对着太后屈膝一礼,声音微抖强笑道:“太后娘娘恕罪。妾身,妾身方才一时走神了。”

姜才人忙打着圆场将太后话里的意思为她复述了一遍。

“多谢太后娘娘体恤恩典,妾身也正有此打算,待父亲回京,便向太子殿下请旨。”她的笑容有些僵硬,眼神也有些闪避,话里“正有此打算”的欣喜,一听就是仓促之下的应付。

“说起来,这次堂弟梦生遇险,若非齐云县主仗义相救,后果怕是不堪设想。”柳先睢为将众人的焦点从自己身上转移,顺势将话头引向了别处。

她感激地瞧向宋嫣,声音也恢复了应有的温婉:“若是他真遭了无妄之灾,府上愁云惨淡,父亲回京必定是要忙着处理这等祸事,恐怕,妾身的探亲之请,也得遥遥无期了。”

“县主不仅救了梦生,也是帮了妾身的大忙。”

她的话立竿见影,众人的视线又莫名都聚焦到了正低头用膳的宋嫣身上。

毕竟比起太子妃宴上一时的失仪,这位搅动京城风云与多位世家公子牵扯不清,京中花边话题的核心人物,才更引人关注。

宋嫣正专心地品尝着清脆爽口的凉拌藕片,藕片还在口中咀嚼着,不防对上了一众妃嫔难以名状的窥探视线。

她咀嚼的动作稍稍一滞,清澈的眸子抬起,放下银箸,自然从容地拿起丝帕,拭了拭嘴角。

她看向太子妃,唇角微翘,声音清越,有种事不关己的平淡:“太子妃客气了。不过是碰巧遇上,举手之劳罢了,当不得谢字。”

宋嫣的态度显得有些倨傲淡然,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自然也看出来了。

而她确实用不着与她们虚与委蛇地周旋客套,也无需如此。

宋嫣的底气,来自于太后的偏宠。

相王是太后最小的儿子,自幼深得太后的疼爱怜惜。出于对幼子的怜爱和补偿心理,相王曾经唯一的嫡女宋嫣,被她亲自接进宫中抚养了几年。

祖孙几年的朝夕相处,早在太后心里留下了深厚的孺慕之情。太后对宋嫣的关怀与回护,也超越了寻常宗室女。

宫里的几位公主,无论是嫡出还是庶出,在太后心中的分量,恐怕都及不上她这个在身边养大过的孙女。

在永宁宫,她不需要像太子妃或其他妃嫔那样,说句话都要在心底百转千回字斟句酌,也无须顾忌在场任何人的脸色和心思。

宋嫣回应完,也不再理会她们的目光,重新拿起筷箸,继续着她被打断的品尝。

宴后,宋嫣有些吃得多了,也略感屋内暖香熏人,就向太后提出想到外头散步透气。

太后欣然应允:“好,好,哀家也坐乏了,正好一道出去走走。”

宋嫣上前挽住太后的手臂,与太后另侧的韦太妃一起,三人相携步出东堂,步入永宁宫的后苑。

方才在席间的几位妃嫔与三公主,也三三两两,轻声谈笑着跟随其后,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一群人刚绕过长满藤萝的月洞,一阵浓郁的香气便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宋嫣抬眼望去,只见庭院一角,几株栀子花树开得正盛,白色花朵挂满了枝头,浓郁的甜香在空气里四散。

就在花丛前,设着一张檀木圈椅,椅上端坐着一位素雅沉静的中年妇人,正是太后身边最得力的心腹,兰霞姑姑。

她眼神平和,嘴角含着恬淡的笑意,像在享受这花香与暖阳。

兰霞姑姑是太后身边最忠心的老人,自太后年少入宫时就相伴左右,几十年来风雨同舟,情同姐妹,深得太后的信任与倚重。

宋嫣忆起,今日正是兰霞姑姑的生辰。这场看似普通的家宴,应该就是为她而设。

每年此时,太后会以各种名目,邀人在永宁宫小聚一番,让这深宫别院里添些热闹与温情,以慰这位老姐妹的辛劳。

这份心意,这份殊荣,足见兰霞在太后心中的分量,也足见太后对这位老仆的爱护之情。

在兰霞对面几步之遥处,摆放着张红木几案,案上铺着白色的宣纸。

而此刻,提笔立于几案前的男子,吸住了宋嫣全部的目光。

韦丛岩未着官服,只穿了一身天青色的常服,身姿挺拔如修竹,又傲然如崖畔孤松。

他安静地坐在小杌子上,微微倾身,专注于面前的画纸,周身的气息淡泊得若一缕轻烟。

若仔细观察,还能看出他漂亮的眉目间冷凝的深邃与孤高。

宋嫣没想到,太后还请动了韦丛岩,亲自为兰霞姑姑描绘生辰画像。她听说,后宫许多位份居高的妃嫔都请不到韦丛岩作画的。

韦丛岩能应允前来为一位身份低微的老仆作画,就算是看在太后的情面上,也还是让人有些意外。

她低声与太后耳语几句,就松开太后的手臂,步履轻快地朝着韦丛岩的方向走去。

宋嫣没有避讳地离着韦丛岩越来越近,唇角的笑容也愈发明媚。

她这一动,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石子,身后原本低声谈笑,步履悠闲的一众妃嫔,霎时全都安静了下来。

她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在宋嫣的背影上,脚步也随之停滞,神色各异。

太后的神情从容淡然,仿佛只是看着孙女去赏花。

韦太妃的眼神深邃,有些若有所思。

姜才人眼睛顷刻亮了起来,飞快地用团扇掩住下半张脸,只露出眼睛觑着宋嫣的背影,就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韦淑妃的脸色明显沉了下来,眉头紧锁,嘴唇抿成条不悦的直线。宋嫣这般不知避嫌地靠近她韦家的子侄,在她看来,就是轻浮孟浪,有失体统!

尤其想到侄儿韦丛岩与这位县主之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她心中更是警铃大作。

太子妃柳先睢则是微张开了嘴,眼中充满了惊愕与不可思议。

三公主盯着韦丛岩的身影,眸光晦暗不明。

……

当宋嫣的身影越来越近,直至在韦丛岩面前的画纸上印出了她的阴影时。

韦丛岩才停下了笔。

他握着笔的手指收紧,带着种被无端打断的冷意,抬起了头。

四目,猝然相对。

宋嫣的脸上,眉眼弯弯,绽放着一如既往的灿烂笑容。这样的明媚与张扬,恰似盛夏正午的阳光。

这笑容,刺得韦丛岩心脏一缩。

看清来人后,韦丛岩的眼神没有在她脸上停留一息,就非常冷淡地迅速垂下了眼睑,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回笔下的画纸,继续他被打断了的勾勒。

态度冷漠得如同面对一个陌生人。

宋嫣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了然。

这小家子气样,看来他还生着前夜在红绡阁的气。

没有受他的漠视影响,她又向前迈了一小步,直接站到了他的身侧,距离近得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

她微弯下腰,探身向前查看着画像,就像名夫子在审视学生完成的课业。

宋嫣的目光在画纸和花丛前含笑端坐的兰霞之间来回移动。

她知道韦丛岩画技超群,但却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仔细地观察他的画。

画纸上的兰霞姑姑,面容不是纤毫毕现的写真,甚至某些线条略显写意。

然而画中人的神韵,呼之欲出。画上兰霞姑姑眼神中蕴含的平和与慈爱,与眼前真实的兰霞姑姑如出一辙。

更令宋嫣惊叹的是,他将人物融入了栀子花的背景中。

几朵洁白的花朵,像被赋予了生命,饱满的花瓣上还凝结着晨露,香味好像能从纸上飘散出来。

花与人在画中和谐共生,花衬人雅,人映花灵,这种独特的植物灵气与人物气质,被他的画笔描绘得淋漓尽致。

她不由自主地从画作看向作画者本人。

他低垂着眼睫,紧抿着薄唇,专注的沉默里,有种遗世独立的疏离感。

宋嫣的眸光,又落在了他执笔的手上。

这是一只骨相极佳的手,指节根根分明,修长匀称,肌肤白皙得有些透明,透明得能看清其上的血管脉络。

他下笔稳定而有力,手腕悬空,笔锋流转,或轻或重,或疾或徐,每一笔都带着从容不迫。

这种从容的自信,难怪是男主啊……

认真专注做事显露才华的男子,还是长相本就够出色的男子,确实让人移不开眼,魅力着实难以抵挡。

这一幕落在不远处驻足观望的妃嫔眼中,就引人遐想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