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折玉将军 > 第2章 微澜2

第2章 微澜2

朝服的袍袖比日常衣物要宽大些,半面繁复的联珠纹缀在袖口更显得庄严肃穆。林柘安静地低着头,留神听着身侧兵部尚书方炳陈词今年钱粮如何亏空,目光却垂落,数着袖口上繁复纹样的针脚。

她记得这方炳是个很有意思的长辈,在兵部有个诨号,叫作“方巧妇”。不为别的,陛下理政二十年,前十年外患扰攘,后十年天灾频频,他一步一步爬到兵部尚书这个位子上,从督造军需到擢用官员,处处经着心,从来没有一年短过军费粮饷。为着筹钱,和户部上下明里暗里地打遍了太极,陛下问起时,苦着一张脸只有没钱两个字,饶是如此,才勉强能够周全。

“阿柘又长高了?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林柘在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越众而出,跪在中央唱喏,

“陛下万安”

龙椅上的九五之尊并不如传闻中杀伐狠厉,可止小儿夜啼,反倒如邻舍老翁一般,絮絮地问她玉门关风沙大不大,兵刃磨损得可厉害,是否想念京中吃食。

她不大适应这种故人寒暄的场面,也许久没被什么长辈这样关心过,只会讷讷地说都好,都习惯了。兵部的方炳在一边拼命地给这位姑奶奶使眼色,想要她多少也提两句兵部的亏空。无奈林柘人如其名,木石一样寻遍了全身开不出来半个窍,方炳的眼色全抛给了瞎子看。

她驻守的玉门关今年战事并不要紧,顾全了边境巡防,城中百姓便可安泰。可北边情形却大不一样,北朔边陲漫长,自隗卓暴毙前后诸狄滋扰不断,杜若夷那个绣花枕头被那群鞑子狗一样从西遛到东,年年征兵年年少,军饷更是月月喊缺,他案牍上随便翻一翻都是北朔催粮的急报,杜若明为他不成器的弟弟焦灼得快要把他兵部的门扉叩烂了。

诸皇子站在百官前列,借着朝服的袍袖遮掩,年纪最幼,脾性也活泼些的五皇子回头看了一眼,正对上方炳欲哭无泪,如丧考妣的脸,忍不住肩头微微轻颤,瞥见身侧太子不苟言笑的冷峻侧颜,又强自绷住,重新转回头去。

林柘听到方炳轻轻咳了一声,偏过头看他挤眉弄眼,颇有些莫名其妙,还没待她细琢磨明白,便听到大殿之上,陛下温声问她,十一年过去,可还想念父母。

一时之间,殿内静得几乎落针可闻。她儿时父母在外征战,被时为宫妃的姨母养育过一段时间,常出入皇宫内苑,后来父母双亡,又被陛下收为义女。在世上沉浮十九年,父母膝下承欢的时间却还不到一半。往后的路越走越长,若能有幸百岁而终,对父母的印象只占她此生全部记忆的十中之一。若说不想,当然是不可能的。她抿抿唇,想要张口答话,却哽住没能出声。

她慢慢俯身,额头抵在冰凉的砖石地面上,一字一顿道,

“夜夜燃犀,百身难赎”

陛下听罢这话,不胜唏嘘,俯身离她近了些,和蔼道,

“林将军夫妇生前固守北朔,大退诸狄,威名远扬,为人称颂。阿柘既然如此思念父母,可愿等上元之后,赶赴北朔戍边,继承他们衣钵?杜若明将军在北朔日久,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都可以向他请教”

林柘刚想点头应允,余光一扫,看见侧前方顾琀婴袖口微动,露出一根玉白的指尖,轻轻摇了摇。

“臣……”

她轻咬舌尖,咽下了脱口而出的后半句话。

“臣在玉门关,受宋老将军照拂日久,回京前他旧疾复发,缠绵病榻,恐难以支持,臣此刻前往北朔只怕……”

陛下眯了眯眼,方才那份邻舍老翁般的和煦淡去了几分,帝王审视的目光落在林柘低垂的修长颈项上,刮骨钢刀一样锐利。

“只怕什么?”声音依旧平稳,却少了几分温度。

林柘心念电转,顾琀婴那根玉白手指的轻摇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她深吸一口气,心念电转,将涌到嘴边的应允生生咽下,硬着头皮道:“只怕玉门关骤然易将,军心不稳,宋将军又病体难支,若边境生变,呼应不及,有负陛下重托。”

她的话音刚落,一个清朗中带着几分急切的声音便响了起来,正是户部尚书杜若明。

“陛下!”杜若明出列,躬身行礼,语气恳切,“林将军拳拳之心,体恤老帅,实乃忠义。然北朔军情紧急,刻不容缓!隗卓暴毙,其旧部为争权位,狼奔豕突,袭扰更甚往昔。卫将军杜若夷虽勉力支撑,然兵力、粮秣皆捉襟见肘,告急文书日日如雪片飞至兵部!玉门关尚有宋老将军威名镇守,军伍齐整,暂可无虞。反观北朔,正值用人之际,亟需林将军这般年轻锐气、又深谙北狄战法之良将前去坐镇,方能安定人心,震慑宵小!”

他顿了顿,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林柘,又迅速收回,言辞愈发恳切激昂:“陛下!林将军乃林老将军之后,虎父无犬女!当年林老将军在北朔浴血奋战,方为我大梁换来十年太平。如今北朔再起烽烟,林将军若能重临故地,继承父志,必能如定海神针,鼓舞三军士气,令诸狄闻风丧胆!此乃天意,亦是林将军义不容辞之责!恳请陛下圣裁,速遣林将军北上!”

一番话,情理兼备,将“孝义”、“责任”、“军情”、“天意”的大帽子一顶顶扣下来,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他刻意不提轮戍诏令的模糊性,只死死咬住“北朔危急”和“将军之后”这两点,几乎将林柘架在了火堆上。若再推辞,她林柘便要落得一个不忠不孝,不顾国家危难的骂名,只怕还少不了人戳着她的脊梁骨骂她贪生苟安,枉为林氏后人。

方炳在后头急得额头冒汗,暗骂杜若明这老狐狸,分明是借机要把林柘这烫手山芋塞去北朔填他弟弟的窟窿,还要说得如此冠冕堂皇!她再怎么熟悉北朔诸狄,也不过是**岁跟在林苏二位将军身边待过两年,那场营啸没给她吓出个好歹就不错了。勇冠三军更是荒谬之极!北边现在兵连祸结,说是龙潭虎穴也不遑多让。不思战,不思廉,不思变,单把她一个十九岁的姑娘扔到北朔,就是生了三头六臂又有什么用?

林柘并不知道方炳把持着兵部上下,操得这些百转千回的心。依旧跪得笔直,玄色的朝服衬得她身量颀长,侧脸在殿内通明的灯火下显得异常沉静,甚至……有点过分沉静了。

五皇子顾玖则忍不住又偷偷回头看了一眼林柘,恰好对上她微微抬起的眼。那双眼睛掩在低垂的睫毛下,像结了冰的深潭,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带着一种几近漠然的审视,平淡地扫过杜若明慷慨激昂的背影。顾玖则心头莫名一跳,赶紧转回头,却见身侧一直沉默如山的太子顾琼华,嘴角似乎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快得像是错觉。

陛下沉吟着,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目光在林柘和杜若明之间逡巡。

“父皇”

太子顾琼华一步出列,衮服上绣着的四爪金龙在殿内烛火映照下,鳞爪欲动,威仪天成。他并未看跪着的林柘,也未看神色激切的杜若明,拱手垂眸,承接着御座上的帝王的目光,姿态恭谨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杜尚书所言,句句切中要害。北朔烽烟再起,隗卓虽死,余孽猖獗更甚往昔。杜卫将军独木难支,边陲告急,刻不容缓。” 他声音平缓,如同在陈述一件不容辩驳的事实。

接着,他话锋微转,语气依旧沉稳:“林将军顾虑玉门关军心,拳拳之心,亦是老成持重之见。” 他仿佛在肯定林柘,却让林柘心头警铃大作。果然,他继续道:“然,玉门关有宋老将军数十年积威坐镇,纵使病体违和,其名便是定海神针。宋将军麾下,能征惯战之宿将亦非少数,只需父皇降下明旨,择一稳重干练之副将暂代军务,另遣太医院个中圣手前往诊治,待宋将军康复,或日后另遣良将接掌,玉门关必不致生乱。”

他顿了顿,目光终于第一次落在了林柘身上。那目光深沉如古井,没有丝毫温度,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审视和不容抗拒的意志。“反观北朔,” 他的声音陡然加重了几分,“诸狄新乱,群狼无首,正需以雷霆手段震慑!林将军乃林帅与苏帅之后,血脉中流淌的便是克定北疆的将星之魂!此非仅为戍边轮替,更是承袭先志,重振林家在北朔军民心中不可撼动的军威!此等威望,非林将军亲临不可复!”

他微微躬身,向皇帝行了一礼,语气斩钉截铁:“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林将军虽年少,却已在玉门关历练十数载,更兼有家学渊源,深谙诸狄战法。此去北朔,非独为解燃眉之急,更是以林氏虎威,一举奠定北疆十年乃至二十年之太平根基!此乃天授之责,亦是我大梁国运所系!儿臣顾琼华,恳请父皇圣断,敕令林柘将军即刻筹备,上元之后,开拔北朔,总督军务,以安社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亮剑兵工厂之谁与争锋

景明春

大隋之君临天下

娇宠皇妃

皇帝培养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