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假期倏忽而过,返校的下午,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冀州中学门前那条熟悉的路上,拖着行李的学生们像被无形绳索牵引的提线木偶,脚步沉滞,脸上带着一种被剥离了生气的疲惫。嘈杂的人声、行李箱滚轮的闷响混杂着秋末的凉风,构成一曲沉重的前奏,宣告着精美包装下的“牢笼”重新开启。
姜贞羽站在自家冰冷的铁门前,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门内透出的气息,似乎比屋外的寒风更刺骨。她推开门,父亲姜哲的身影嵌在玄关的阴影里,像一尊没有温度的雕像。他甚至连眼神都吝于投来,目光空洞地掠过她,仿佛她只是门口掠过的一阵风,一句“当我不存在”的具象化。
“我上学去了。”她的声音很轻,几乎被门外的风声吞没。 “嗯。”一个单音节的回应,短促、冰冷,没有一丝波澜。
门在身后合拢,隔绝了那个名为“家”的冰窖。姜贞羽独自汇入返校的人流,周遭的喧闹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指尖下意识地抚过嘴唇,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某种柔软的触感——宾馆里,鹿念将侧脸靠在她肩头时温热的呼吸,以及那个短暂、笨拙却无比真实的轻吻。鹿念那时微微泛红的耳尖和眼中闪烁的、她从未见过的羞赧光芒,像黑暗中倏然亮起的微小火苗,灼烫着她的心。去学校还能见到鹿念……这个念头成了沉甸甸行囊里唯一的慰藉,支撑着她迈开脚步。
因为鹿念的宾馆就在学校对面,只需过一条土路便能进校,所以鹿杨提前三个小时就走了,不然赶不上火车。
她边走边回头看着女儿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宾馆门口,心中不禁有些担忧。她之前真的是看错了吗?
车轮碾过铁轨,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哐当”声。鹿杨靠在硬座车厢的椅背上,窗外是急速倒退的、铅灰色的冀州平原。已提前离开宾馆的她,此刻心中却像塞了一团湿冷的棉花。宾馆房间里那惊鸿一瞥的“角度问题”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涟漪虽被强行按捺,却并未真正散去。女儿鹿念与那个叫姜贞羽的女孩之间,那种难以言喻的亲密氛围——鹿念将侧脸轻靠在姜贞羽肩头,姜贞羽下意识回蹭的依赖姿态——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母亲敏感的神经上。
犹豫再三,她终究还是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女儿被自己收走的手机。指尖悬在解锁键上片刻,最终还是按下了那串熟记于心的密码——那是她作为母亲的责任,也是保障女儿安全的最后防线。她告诉自己,只是看看女儿和朋友聊些什么,确保没有遇到麻烦。
屏幕亮起,她径直点开了微信。置顶的聊天框只有一个名字:姜贞羽。点进去,密密麻麻的对话记录瞬间涌出。
起初的内容如同预料:作业的讨论,课堂的吐槽,食堂的饭菜,偶尔夹杂着对马令盼等老师的无奈。鹿杨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指尖快速滑动。然而,一些细小的碎片开始刺入眼帘,车厢的摇晃似乎加剧了她指尖的微颤:
(一张图片缩略图)是姜贞羽发来的:雨幕下,一个模糊的女孩身影独自撑伞,背影透着浓得化不开的孤寂。配文:“放学又下雨了,一个人走,伞好像也遮不住。”
(鹿念回复) “下次雨大,记得叫我。我的伞够大,分你一半。”后面跟着一个[拥抱]的表情。
(另一天)姜贞羽:“鹿念,今天看到你和马令盼在走廊说话,他好像对你挺关注?”
(鹿念回复) “瞎想什么呢?就问了道题。倒是你,这两天总心不在焉的,眉头都拧成结了,是家里…还是别的?”
(姜贞羽沉默许久) “…没事,就是有点累。”
(一条语音消息)鹿念的声音清晰传来,带着一种平时少有的、近乎郑重的温柔:“姜贞羽,不管发生什么,记得我就在你旁边。不是说说而已,是离得很近那种。”
鹿杨的指尖停在屏幕上,呼吸不自觉地放轻了。车厢里邻座孩童的哭闹、乘客的交谈声仿佛瞬间被屏蔽,只剩下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凝神的脸上。
这些对话……太满了。超越了普通同桌、甚至一般闺蜜的界限。那画里的孤独,鹿念毫不犹豫的“分伞”承诺;那小心翼翼的试探和鹿念敏锐的捕捉与安抚;那句“离得很近”的誓言……每一个字都像细小的针,轻轻刺探着她之前强行按下的疑虑。她不是反对女儿交友,但这份情感中流淌的近乎无条件的依赖和不言而喻的守护,让她感到一种陌生的、难以名状的不安。像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虽然看不见,却搅乱了原有的宁静。
她皱着眉,不死心地又往上翻看。鹿念的回复总是带着远超同龄人的沉稳和保护意味,而姜贞羽则时不时流露出脆弱和自我封闭的迹象,这种互补的模式在她看来,似乎过于紧密了。鹿念那句反复出现的“离得很近”,在她脑海中回响——这绝非普通朋友间的安慰。
火车驶入一段隧道,车厢内瞬间陷入一片黑暗,只有手机屏幕的光芒幽幽地照亮鹿杨紧锁的眉头。在这突如其来的黑暗与寂静中,宾馆窗口那个模糊的、疑似依偎的画面猛地清晰起来,冲击着她的认知。真的是“角度光线”问题吗?两个孩子之间……是不是太过要好了一点?那女孩的眼神,在宾馆里,也总是黏在念念身上……这真的只是青春期女孩之间特有的“闺蜜情”吗?
鹿杨将手机锁屏,屏幕的微光熄灭,车厢内彻底被隧道的黑暗笼罩。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心绪如同这飞驰的列车一般纷乱。作为母亲,保护女儿是本能,希望女儿拥有真挚的友谊亦是真心。可这份“友谊”若过于浓烈,甚至可能占据女儿太多心思……她该如何是好?直接质问?以念念的性子,恐怕只会觉得不被信任,将心门关得更紧。继续观察?那根刺已然扎下,每一次看到的亲密互动都可能让它扎得更深一点。
窗外的光线重新涌入,列车驶出了隧道。鹿杨睁开眼,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依然灰暗的景色,只觉得前路也和这天气一样,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茫。这个母亲的角色,似乎变得比以往更需细心揣摩了。或许,该找个更自然的机会,多了解了解念念和这个姜贞羽的相处日常?比如……下次通电话时,可以问问念念在学校和姜同学相处得开不开心?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
她需要时间观察,需要更贴近女儿的生活。无论如何,她希望女儿开心,拥有值得珍惜的情谊。鹿杨轻轻叹了口气,将手机小心地放回包里。火车继续前行,载着她沉甸甸的思绪驶向家的方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