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坠入夜色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十二月初的周一早晨,黎映棠在编辑部季度策划会上提出了“都市夜未眠”专题构想。

“我们可以探索城市夜晚的不同面向,”她站在投影幕前,自信地阐述,“从深夜食堂到午夜书店,从夜班工作者到夜间娱乐场所。现代都市人的夜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

主编陈可依点头表示认可:“角度不错。映棠,你负责带队做这个专题,两周内交出初稿。”

会议结束后,黎映棠立即召集团队分配任务。当谈到夜生活场所时,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我去调研酒吧部分,有几家特色酒吧需要实地探访。”

助理周娅眨眨眼:“棠姐,我记得你不常去酒吧啊?”

黎映棠面不改色:“正是因为不了解,才更需要深入了解,做媒体最怕的就是想当然。”

下午三点,黎映棠给段舒扬发了条微信:“为杂志专题需要,今晚方便来酒吧做些拍摄和采访吗?”

五分钟后,回复来了:“八点后比较空闲。需要准备什么?”

黎映棠看着手机屏幕,不得不承认自己内心有一丝雀跃,这给了她一个完美的的理由去见段舒扬,而不必承认自己只是想见他。

晚上八点十分,黎映棠带着专业相机和录音设备走进“夜色”,段舒扬正在为一位客人调酒,看到她手中的器材,微微挑眉。

“为工作而来?”他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

“公事公办。”黎映棠一本正经地回答,却掩不住嘴角的笑意,她今天特意选择了一套干练的黑色西装外套,搭配白色T恤和修身长裤,既专业又不失时尚感。

段舒扬做完手中的酒,走过来:“需要我怎么配合?”

黎映棠取出采访提纲:“先拍些环境照片,然后可能需要拍摄你调酒的过程,最后有几个简单问题。”

段舒扬点头:“请便。需要什么随时告诉我。”

黎映棠开始工作。

她先是拍摄了酒吧的整体环境,低调奢华的装潢,恰到好处的灯光,墙上挂着的星云摄影作品,以及各种精致的调酒器具。

在她拍摄的过程中,段舒扬继续工作,但黎映棠能感觉到他比平时要拘谨一些,当有客人点单时,他的动作依然流畅优雅,但当没有客人时,他会不自觉地调整衬衫袖口,或者重新整理已经整齐排列的酒瓶。

一小时后,客人渐渐少了些,黎映棠走到吧台前:“现在可以拍些你调酒的特写吗?”

段舒扬点头:“需要我做什么特别的?”

“就像平时一样调酒就好,我会抓拍。”黎映棠调整相机设置,“也许可以做一杯...午夜巴黎?”

段舒扬的嘴角微微上扬:“经典选择。”

他开始准备调酒所需材料,黎映棠则找好角度,将镜头对准他那双修长的手。

当段舒扬开始调酒时,她不禁屏住了呼吸,他的动作比平时更加流畅漂亮,每一个步骤都精准而优雅,仿佛经过无数次练习的舞蹈。

雪克杯在他手中翻转摇晃,冰块的撞击声形成独特节奏,他量取酒液时从不第二次添加,切柠檬皮时一刀成型,装饰酒杯时手法轻柔如对待珍宝。

黎映棠不停地按下快门,捕捉每一个细节,他手腕微微转动的弧度,液体倒入杯中的流畅线条,甚至他专注时微微皱起的眉头。

“我不知道你这么上相。”黎映棠查看刚拍的照片时惊叹道,照片中的段舒扬不仅是英俊,更有一种沉浸于热爱事业中的魅力。

段舒扬轻笑:“只是手艺熟练。”他将刚调好的“午夜巴黎”推向她,“尝尝看,还是那个味道吗?”

黎映棠小啜一口,点头:“甚至更好,为什么?”

“知道有人在看,会更用心。”段舒扬坦诚道,开始清洗用具。

接下来是简短采访。

黎映棠打开录音设备,提出准备好的问题:开酒吧的初衷,对夜文化的理解,调酒的艺术性等等,段舒扬的回答简洁却富有洞见,远超她的预期。

“很多人认为酒吧只是娱乐场所,”段舒扬说,手中不停擦拭玻璃杯,“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让人暂时放下白天的面具,做回真实自我的空间。”

黎映棠记录下来,然后问了个提纲外的问题:“你为什么选择留在吧台后,而不是像很多酒吧老板那样只做管理?”

段舒扬思考片刻:“调酒是我与客人连接的方式,每一杯酒都是一个对话,一次交流。失去这种连接,开店就失去了意义。”

采访结束,黎映棠关闭录音设备:“谢谢你的时间,这些材料很有价值。”

“公事公办。”段舒扬引用她早些时候的话,眼中带着笑意。

黎映棠开始收拾器材,原本应该告辞离开,却莫名不想这么快结束这个夜晚。“再来一杯星辰之夜?”她听见自己问,“这次是个人需求,非工作性质。”

段舒扬点头:“找个位置坐,我调好给你送过去。”

黎映棠选择了吧台尽头一个相对安静的座位,段舒扬很快送来酒,却没有立即返回工作,而是在她对面的位置坐下。

“今天忙吗?”他问,语气比平时随意。

黎映棠叹了口气:“截稿日总是忙乱,还好这个专题我很感兴趣。

他们自然而然地聊起了各自的职业生涯,段舒扬分享了他如何在五星级酒店从最基础的酒保做起,最终成为酒吧经理,却选择辞职开自己的店。

“酒店酒吧有很多限制,”他解释道,“我想创造一个完全按照自己理念运营的空间。”

黎映棠则讲述了她如何从时尚杂志实习生一步步做到编辑,中间换过两家杂志社。“每次跳槽都是为了学习新东西,”她说,“VISION给了我最大的创作自由。”

他们发现彼此对专业的热爱惊人地相似,都追求极致,都相信细节的力量,都重视与人的真实连接。

“我没想到开酒吧有这么多学问。”黎映棠承认道,“之前确实有些想当然。”

段舒扬微笑:“我也没想到时尚编辑的工作如此复杂,不只是拍漂亮照片和写华丽文章。”

墙上的时钟指向十一点,黎映棠惊讶地发现他们已经聊了近两个小时,酒吧里只剩下几桌客人,音乐也换成了更轻柔的爵士乐。

“我该走了,”黎映棠有些不舍地起身,“明天还要整理今天的材料。”

段舒扬送她到门口:“专题需要其他材料的话,随时可以再来。”

走出酒吧,冬夜的冷风让黎映棠打了个寒颤,但内心却异常温暖,她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段舒扬还站在门口,身影在灯光下拉得很长。

回到公寓,黎映棠没有立即开始工作,而是先导出了相机里的照片。

她一张张翻阅,不禁再次为段舒扬在镜头前的表现惊叹,有张特写捕捉到他调酒时专注的神情,眼神低垂,睫毛在脸上投下细微阴影,手指修长而稳定地握着雪克杯。

她将这张照片设为私人收藏。

微信提示音响起,是段舒扬发来的消息:“忘了说,下周会有新酒品试验,有兴趣来品尝吗?”

黎映棠微笑着回复:“为专题需要,我当然应该多方面了解酒吧的饮品创新。”

几乎是立刻,回复来了:“纯粹专业考量。”

“当然。”黎映棠回复,然后附加了一句,“晚安,段舒扬。”

“晚安,黎映棠。”

那一夜,黎映棠工作到很晚,整理采访录音和照片,却丝毫不觉得疲惫,脑海中不时回放着段舒扬调酒的动作,他说话时的神态,以及他们交谈时那种难得的默契。

她意识到,今晚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借工作之名的靠近,而段舒扬,似乎也乐意配合这个借口。

都市的夜晚,两个成年人以专业为盾牌,小心翼翼地靠近彼此的世界,假装这一切都公事公办。

黎映棠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开后,段舒扬在网上搜索了所有她担任编辑的《VISION》期刊,并注意到她最喜欢的专栏作者和专题风格。

而段舒扬也不知道的是,黎映棠在专题草案中为“夜色”酒吧预留了比原计划多一倍的版面。

借口已经找到,靠近正在发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