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依旧在北镇抚司的诏狱里关着,一天一天地数着日子过日子,在时光的流逝中,静静地等待着自己必死无疑的结局。
他在呈上《治安疏》之前他就很清楚,自己会有什么下场,自己会是什么结局。在嘉靖朝,像他一样直言进谏的人不是没有,而是他们在直言进谏之后,都被处以极刑,都死了,有的甚至祸及家人,以至于没有人再敢直言进谏,所以他实现安顿了家人,也安排了自己的后事,让自己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完成这件事,他不为别的,他只想给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千千万万老百姓们,说一句话,除了这些,他其实也做不了什么了,生而为人,失望无力才是常态。
牢房门开了,主管诏狱牢房的锦衣卫身着素服,头包白布,海瑞猜测他应该是家中有人去世,还没得到回家丁忧的批复,所以如此穿着,那人提着食盒走进来,他将食盒放下:“海主事,请。”
终于来了,这是最后一顿了,平时送饭哪会端食盒来,哪会是这个级别的锦衣卫来送饭,估计嘉靖帝是给了北镇抚司密诏,要锦衣卫在诏狱里悄悄处理了他。
吃饱了好上路,海瑞打开食盒一看,还挺丰盛的,倒是没有酒,也不见荤腥,可自己平日就是粗茶淡饭,即使是这样,对自己来说也是相当丰盛。
他也不扭捏,坐下来自顾自地吃了起来,自打进了诏狱,虽说没吃到什么苦头,也确实没好好吃过一顿,反正是最后一顿了,他也没什么好避讳的了,也不怕再得罪谁,就是想找人说说话,边吃边随口问了一句面前的锦衣卫:“敢问兄弟家里是有人去世了吗?还请节哀顺变。”
“并没有,我家里人都健在。”
海瑞听了他的回答,放下碗筷,疑惑地问:“那你这一身装束,是给谁戴的孝?”
“海主事,陛下已经……驾崩了,现在是大行皇帝了。”
“什么?!真的吗?!你确定吗?!”海瑞顿时感到脑子一片空白,他忍不住抓住了面前锦衣卫的肩膀,浑身颤抖起来,怎么可能呢?怎么会呢?这么突然,毫无预兆,他不相信,不相信嘉靖帝就这么……驾崩了?驾崩了?!
“这还有什么不确定的,不然我没事戴这身孝做什么?大行皇帝是腊月十四驾崩的,我还给你带了块白布来,你吃完包在头上吧。”
已经是几天前的事了,海瑞松开了手,顿时感到一股浓烈的绝望,掺杂着悲伤,一种说不出的痛苦涌上心头。
他上《治安疏》是为了劝谏嘉靖帝,被关进诏狱里的每一天,他都在想,嘉靖帝迟迟没有像之前对待直言进谏的人那样将他处死,他甚至在传说中最是叫人生不如死的诏狱里都没吃过什么苦头,也没有被用过刑,虽然说,进了诏狱几乎不可能出去,他可能会一辈子被关在诏狱里,可这也说明是不是有可能,他的《治安疏》起了作用,嘉靖帝多多少少,是认可他的《治安疏》的。
“海主事,大行皇帝遗诏说要赦免你们这些直言进谏的人,要给你们平反,还要让你们官复原职!嗣皇帝,也就是裕王殿下,是个宅心仁厚的,我看你肯定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放出诏狱了,你不知道,外面不少人都打算救你呢,你出去以后估计要被重用了,今天这饭菜,是我特意给你准备的,就当提前为你庆贺了,就是适逢国丧,忌讳多,准备不了太丰盛的。”
即使嘉靖帝要像以前处死直言进谏的人那样处死他,他也做足了准备,完全能够接受,哪怕把他一辈子关在诏狱里,他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了,可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是如今这样,嘉靖帝驾崩了,他的劝诫已经毫无意义了……
面前的锦衣卫说什么,海瑞一个字也没听清,他麻木地拿起这锦衣卫给他带来的白布,在头上围了一圈,系紧,心中的情绪堆积到了一个临界点,终于爆发了。
海瑞恸哭出声,涕泗横流,哭着哭着,剧烈地咳嗽起来,惹得自己一阵剧烈的恶心与反胃,他将自己刚刚吃下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之后顿时感到全身的力气都吐了出去一般,他晕倒在地,之后的整整一晚上,海瑞都是哭醒过来,再哭晕过去,诏狱牢房,回荡着他的哭声,声声不息……
这段时间里,礼部官员是最忙的,高拱这个礼部尚书,张居正这个礼部左侍郎,忙得是人仰马翻团团转,他们要忙的包括但不限于,操持大行皇帝的丧礼,要为大行皇帝拟定谥号和庙号,关于大行皇帝朱厚熜庙号与谥号,整个礼部内部就已经开了不知道多少会,吵了不知道多少架,这几天,高拱这个暴脾气的汉子,就像个一点就炸的火药桶,己经不知道炸了多少回,张居正也数不清,自己到底已经劝了多少次架,拉了多少次偏架了。
礼部还要为嗣皇帝朱载坖拟定年号,高拱对这件事十分之上心,他亲自拟了几个寓意极佳的年号,呈送给嗣皇帝朱载坖,朱载坖从自己这好老师精心为他准备的这些象征繁荣昌盛的年号中,选了“隆庆”这个年号,隆者,本义为丰满盛大,引申义为兴盛,庆者,表示吉庆、福庆,天子有值得庆祝的事迹,那百姓都会仰赖效法,国家就会安宁长久,从过去嘉靖朝的阴霾中兴盛起来,逐渐让国家安宁长久。
还有要为嗣皇帝举行登基大典择选吉日,整个礼部将这件事当成了头等大事,逐一敲定登基大典的具体流程,要对突发状况有相应的应对措施,还有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大小事情,高拱基本上都是亲力亲为,基本不假于人手,方方面面都要自己操心才能放心。
除此之外,高拱还要时不时地安抚深感焦虑的嗣皇帝朱载坖,他之前被弹劾的事情似乎也不了了之了,反正以他和嗣皇帝朱载坖的亲厚,他自信他的好学生肯定不会追究他,别人也不会去触这个霉头。
而徐阶则在嗣皇帝朱载坖的要求下,忙于起草他要在登基大典上当众诵读的登极诏,徐阶对此逐句逐字,字字斟酌,与内阁阁臣多有商议,放弃了一版又一版,才最终定稿,交由嗣皇帝朱载坖过目,他自然是欣然接受,也没有再提出别的要求,毕竟让他自己来写,他可写不了这么好,他自认为以自己的水平,是没有那个挑剔内阁阁老们的脸面的。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腊月二十六日,嗣皇帝朱载坖身着十二旒冕冠服,于皇极殿正式举行登基大典,登基称帝,接受文武百官朝拜,改元隆庆,是为隆庆帝,并当众宣读时任内阁首辅徐阶事先为他拟定的《隆庆登极诏》,此诏书事无巨细,条理清晰地从“宽恤民生”,“平反冤狱”,“整顿吏治”,“革除弊政”,“优抚宗室”,“整饬边备”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他登基之后要实行的各项政策,是“隆庆新政”的开端,日后长达十余年的隆万大改革,就此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序幕。
礼部最后为大行皇帝朱厚熜拟定了谥号为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这个谥号的释义何其之多,可惜似乎哪一个释义,好像都和大行皇帝朱厚熜没什么关系。
礼部大行皇帝朱厚熜最后定下庙号为世宗,世者,承命不迁曰世;景物四方曰世;贻庥奕叶曰世,这些释义是否符合大行皇帝朱厚熜的生平,似乎是不怎么符合的,可世宗暗喻世系传承转移,支系入继大统,倒是符合大行皇帝朱厚熜以兴王的身份,以小宗入大宗,登临大宝的事实。
但曾经大明朝还有一位皇帝,也是像朱厚熜这样,以郕王的身份,在英宗皇帝北狩之际,在瓦剌兵临城下,直逼京师,京师告急之时,在那个江山倾倒,社稷垂危的危难的时候,以小宗入大宗,登基称帝,与一位救时宰相一起,扶大厦之将倾,救国家于危亡,却始终没有等到属于他的“世宗”庙号,谥号也仅有五个字:恭仁康定景皇帝,景者,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致志大图曰景;繇义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义而齐曰景;明照旁周曰景。
礼部择选了吉日,于隆庆元年三月十七日,将大行皇帝朱厚熜葬入他生前早在嘉靖十五年就开始建造的永陵里。在这之前,隆庆帝朱载坖将自己早已去世多年的生母康妃杜氏从荣淑康妃追封为大行皇帝朱厚熜的皇后,追加谥号为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后,迁葬入永陵,并追封了她的父亲为庆都伯,其子承袭爵位,他的生母是唯一一个让他真正感受到爱的人,但“子欲养而亲不待”,他如今已经登临大宝,可娘已经去世多年了,他能做的也就只是全了她的死后哀荣,照顾娘的母家,给他们富贵荣华。
将大行皇帝朱厚熜的原配皇后孝洁皇后陈氏,追加谥号为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朝圣肃皇后,也迁葬入永陵。隆庆帝朱载坖其实很清楚,父皇并不喜爱这位原配皇后,只因对方是武宗皇帝的生母孝康敬皇后张氏为他择选的,可这和他有什么关系呢?父皇已经驾崩了,他已经做不了任何事的主,原配皇后与大行皇帝合葬是惯例,是祖制,他要从祖制,不是吗?
而原本就葬入永陵的,大行皇帝朱厚熜的第三任皇后孝烈皇后方氏,被追加谥号为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
这一切都结束后,大行皇帝朱厚熜从此成为隆庆帝朱载坖的皇考,文武百官们的先帝,所有人从此释服从吉,一切回归正轨,嘉靖朝彻底成为过去。
嘉靖朝成为了过去,每个人都在向前看了,隆庆帝朱载坖也相继册封了自己的正妻,裕王正妃陈氏为皇后,皇长子生母,侧妃李彩凤为贵妃,并下旨让礼部为她们各自举行了隆重的册封大典与册封礼。
在皇后的册封大典上,皇后陈氏身着翟衣,头戴九龙四凤冠,被授予象征皇后身份及权力的金册金宝,掌握一个皇后所有的权力,正式成为隆庆帝朱载坖的皇后,内外命妇之首。
随后便是李彩凤的贵妃册封礼,她身着红色大衫,肩披霞帔,头戴九翟冠,被授予贵妃金册金宝,从裕王朱载坖的侧妃成了隆庆帝朱载坖的贵妃。
可总有人活在过去里,久久不能自醒……
黄锦清楚的认识到,他老了,他真的老了,自从他的万岁爷驾崩了以后。
他的万岁爷下了葬,他站完了最后一班岗,他已经无心再做任何事了,底下的儿子孙子们都想着能够从现在开始,在隆庆朝大展一番拳脚,想着能出头,想着有朝一日也做做这“老祖宗”,好好地风光风光,可他们还不知道,风光只是表面的,多的是人头落地的。
他的万岁爷走了,新的万岁爷当家做主了,他也该退了,他交卸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差事,也交卸了东厂总督太监的差事,现在无事一身轻了。
隆庆帝朱载坖也向他承诺:“黄大伴一生辛劳,侍奉先帝忠心耿耿,曾几何时,也时常照拂于朕,又于朕有从龙之功,如今已近耄耋之年,自当在宫中颐养天年的,朕自当奉养,大伴安心就好,大伴的家人亲族,朕也会多加照顾,保证他们富贵无忧。”
隆庆帝朱载坖也说到做到,特别荫封了黄锦的一个侄子为锦衣卫指挥同知,而且这份恩荫是世袭的。
其实黄锦的家族已经算得上封无可封了,先帝朱厚熜看在黄锦的面子上,对黄锦家族已经是能封赏的都封赏了。早在嘉靖年间,黄锦之弟黄锈已被荫为锦衣卫正千户,后升至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并且加特进,黄锦的曾祖、祖、父三代,均被赠为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他们的配偶均被赠为一品夫人,黄锦本人也享有不少赏赐,先帝朱厚熜赏赐他各式纹样的赐服,玉带等各种宝物,超规制的食禄,还有在宫中享有的一定特权。
可黄锦现在已经不在乎这些了,他什么都不在乎了,他劳碌了一辈子,因为他的万岁爷没什么信得过的人,只有他伺候,才安心。
前段时间他更是为着万岁爷的丧礼忙得团团转,这一下子闲下来,他终于能顾得上为自己的万岁爷好好地哭一哭,这一哭,就病了,这一病就病得彻底倒下来了。
黄锦如山倒一般病得起不来,缠绵病榻,他一直是个阿弥陀佛,菩萨心肠的人。待自己的那些个干儿子干孙子,也都是实打实的疼爱,他还是个孩子时,家里穷到揭不开锅,就托人把他找门道,把他卖到宫里净了身,做了太监,他这辈子不能有孩子,看着宫里的孩子们也像他当年一样,叫他一声“干爹”,一声“老祖宗”,就哪一个都疼着护着,他是既把他们当自家孩子,也心疼他们和自己当初一样。
他不要求孩子们要有什么能耐,只要他们懂规矩就好,懂规矩对他们这些做奴婢的太监们来说,就已经是最大的能耐了,这辈子能稳稳当当地伺候主子们一场,不卷进主子们的事情里,不因着主子们的事情遭了难,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要是有能耐他也不按着,毕竟大明朝出了不少有能耐的太监,别的不说,就说三宝老祖宗,他们谁不想做下一个三宝老祖宗那样的人物,一肚子能耐使不出来,也太可惜了。
可是他也清楚得很,有能耐的太监是有,可是大多是没有好下场的,他不按着他们有能耐,也教他们藏拙,教他们什么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叫他们怎么在这宫里既能有能耐,又能活下去,活下去才是最要紧的,有人因着自己的能耐惹了麻烦上身,闯了祸,惹了主子们不高兴,他能保的都保,能救的都救!
黄锦一直都明白,他们这些人,净了身,做了太监,就是奴婢,一辈子都是奴婢!就算做奴婢做到他这份儿上,人人都一声一声“老祖宗”地叫着,宫里宫外,前朝后宫,嫔妃宫女,文武百官,甚至皇子公主也要巴结他,但他清楚得很,他说到底也就只是个奴婢,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拎的清自己,在这个世道,人就是分三六九等的,他再大也是奴婢,而有的人再小也是主子。
人心都是肉长的,黄锦这个老祖宗初一做的好,他的这些干儿子干孙子,自然做的好十五,他如今病到缠绵病榻,床前从不缺孝子贤孙来侍疾,隆庆帝朱载坖知道他病了,也派了人来伺候他,还派了太医给他诊治。可他伺候了一辈子他的万岁爷,以前从来做什么都是亲力亲为,不假手于人,从来都是习惯自己动手,如今被人伺候着,还真是有点不习惯。
自从隆庆帝朱载坖登临大宝,从裕王府搬到了紫禁城,成了紫禁城新的主子以后,冯保也跟着回到了宫里,依旧做着皇长子的大伴,也兼了东厂和御用监的差事,心里也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干爹黄锦,如今黄锦病了,他是有机会就会过来侍奉,后来隆庆帝朱载坖给他放了假,准许他等黄锦病愈后再来当差。
冯保一进门,就和黄锦这样说:“干爹,万岁爷体谅我一堆差事,还要过来侍奉您老人家,特意给我放了假,要我好好伺候您。”
这孩子真是的,小皇孙刚在众人面前露了面,又从裕王府那一方天地,搬进了这偌大的紫禁城,小皇孙还小,总会不习惯的,身边还得是他这个伺候惯了的大伴陪着才好些,干吗跑来伺候他这个老东西,他身边也不缺人孝敬,因为他,冯保让小皇孙和贵妃娘娘不满可就不好了。
“皇长子还小,你是大伴,伺候惯了的,刚搬进宫里来,换了地方,一时肯定不习惯,你这大伴怎么能离了身?快回去,我这个老东西有人孝敬,别惹的皇长子和贵妃娘娘不快。”
“我自打进宫来,干爹是第一个疼我的人。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宫外,不能孝顺干爹,如今回来了,干爹病了我也不来伺候您,那我就是没了心,也没了肝肺,五脏六腑都烂完了,就不叫个人了!”
冯保这样说了,泪就掉了下来,其实干爹为他担心的没错,搬进宫里来,换了个地方住,皇长子处处不习惯,确实格外粘人。对于他提出要请假给干爹侍疾几日的要求,贵妃娘娘确实是有些不满的,他其实也明白,在贵妃娘娘心里,以前干爹是先帝身边的黄大伴,是裕王府上上下下要巴结的对象,可如今呢?先帝驾崩了,龙驭上宾,驾鹤西去,裕王登临大宝,成了新的万岁爷,干爹就只是一个老奴婢了,主子需要想着奴婢吗?主子只要想着自己就够了,想着奴婢那是恩典!
还是万岁爷有心,念着干爹从前多有照拂裕王府,出面压了贵妃娘娘一头,哄了皇长子放了他几天,准了他的假,让他能过来伺候干爹。
“可是是我亲手把你送到了裕王府,让你受了这些年的委屈呀……”黄锦淌下泪来,裕王府哪能比得上在宫里呢?裕王府当时是谁都能踩一脚的,冯保明里暗里总是要受点委屈的,就算是小皇孙喜欢冯保这个大伴,他知道那贵妃娘娘李氏,肯定也只是把冯保当个裕王府上在平常不过的奴婢看的,只是这孩子往宫里递消息,永远是报喜不报忧的。
“干爹……”冯保握住黄锦因病弱衰老而枯瘦的手:“我知道,您心疼我,先帝要送个大伴进裕王府伺候皇长子,这是圣旨,您有什么办法呢?当时您送我进裕王府,是抬举我,让我早早地在万岁爷,在皇长子那里得了青眼,往后的日子就不用愁了。”
黄锦摸着冯保的头发,罢了,这孩子都明白的,就依了他吧。他如今病成这个样子,他知道自己过不了这关,他大限到了,这孩子还能孝敬他几天呢?自己这辈子算是安安稳稳地落地了,还得教他几句,让他以后也能安安稳稳地落地,他们做奴婢的,能安安稳稳落地就是最好的造化了,这宫里的水太深,多的是因为主子的一念之间,就没了性命的,主子不会因为死了一个奴婢而后悔,能后悔的都是有良心的……
“我最后教你,你要记住,一辈子都记住!无论你以后爬到多高的位置,掌了多大的权,有多大的势,都要牢牢记住,你只是奴婢,一辈子都是!奴婢再大也是奴婢,主子再小也是主子,权力会让人忘了自己原本是谁,我要你死死地记住,记住你自己是谁,别忘了自己原本是谁!主子不止一个,主子的话要听,但是主子要你做的事,不能全做,得罪主子的事不能做!记住了!人和人不一样,我教你的这些,你自己也要多琢磨,以后也要教给你的儿孙们,记住了。”
冯保跪了下来,眼泪珠子不断,点了点头。黄锦看着他,叹了口气,闭上了眼,该教的他都教了,以后就看这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黄锦病得一天不如一天了,汤药已经没什么用了,也就是畅畅快快把最后这几天过了。他总是想起他的万岁爷,他的万岁爷从生到死,无论大事小事,一幕又一幕地在他眼前,在他脑里,在他心上,泪流满面……
“黄锦……”熟悉的声音,他的万岁爷的声音:“咱们一大家子人都齐了,就等你了,你怎么还不来呀?”
“奴婢……”
“我在这都没人伺候,你快来伺候我!”
“好……”
黄锦醒了:“冯保……”
守在他床边的冯保立马醒了:“干爹!”
“我要走了……”
“去哪?”
“万岁爷说他在那边没人伺候,叫我去伺候他,说一大家子人都等着我呢……”
“干爹!”冯保自然明白这个万岁爷是谁,是先帝,他已经驾崩了,他来叫干爹走,干爹也要死了……
“别哭,不哭,我不是死了,我只是走了,他想着我,我也想他了……”
隆庆元年,黄锦病逝,隆庆帝朱载坖命冯保全权操办黄锦的后事,赐他祭葬,建享堂、碑亭,赐祠额为“旌劳”。
1.真实历史上,海瑞先被关押在北镇府司诏狱,后挪到了刑部大牢,本文改为他一直被关押在北镇抚司诏狱。
2.真实历史上,海瑞为嘉靖帝朱厚熜的去世十分伤心,可能是为数不多的,真心实意伤心的人,本章该剧情根据史料改编。
3.真实历史上,高拱此时已经以礼部尚书及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张居正此时是翰林院学士,掌院事,同时也是礼部右侍郎,本文修改了两人的事业线。
4.礼部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文中提到的内容。
5.本章中对“隆庆”这个年号的解释,参考了《说文解字》。
6.真实历史上,《隆庆登极诏》也是徐阶起草的,但是与张居正无关了。
7.本章关于《隆庆登极诏》的内容,参考了真实史料《隆庆登极诏》。
8.本章关于谥号庙号的相关内容,严格照搬真实史料。
9.本章关于黄锦及其家族封赏内容,严格照搬真实史料。
10.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或三保,世称“三宝太监”或“三保太监”,明成祖朱棣赐姓郑。
11.封建社会没有美好可言,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被压迫的对象,不要怀念封建社会,被解放的我们,不应该怀念封建社会。
12.根据史料并不能清楚推断黄锦和冯保到底关系如何,但是冯保留下的一篇万历八年的辞职信,内容有提及黄锦,所以本文推测黄锦和冯保之间是明朝太监之间常见的干爹干儿子之间的师徒关系。真实历史上黄锦的丧事由司礼监太监滕祥操办,杜撰黄锦的丧事由冯保操办,关于黄锦身后事的赏赐等照搬史料。
13.本文关于皇后及贵妃册封时的穿着参考撷芳主人所著《大明衣冠图志》。
14.明朝皇后的金宝,也就是金印,印文通常为“皇后之宝。”,金册代表了皇后的合法身份地位,是皇后身份地位的凭证,金宝则象征皇后的权力,相应的皇贵妃、贵妃的金册金宝也有相应功能,金宝的印文为“皇贵妃之宝”、“贵妃之宝”,虽然也象征着皇贵妃和贵妃的权力,但与皇后相比,十分有限。皇贵妃及贵妃原本是只有金册,没有金宝,朱瞻基在册封孙氏为贵妃时,出于孙氏为其真爱,又愧于没有让孙氏成为自己的正妻,所以为其破例,使她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拥有金宝的贵妃,因此当时孙氏被宫女太监们戏称为皇贵妃,她的正式册封位份为贵妃。从此明朝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了皇贵妃与贵妃也拥有金宝的惯例,后来朱祁钰正式册封唐云燕为皇贵妃,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明确记载的皇贵妃,但她没有被授予金宝,只有金册。再后来朱见深正式册封万贞儿为皇贵妃,并授予她皇贵妃的金册与金宝,为明朝第一位及正式册封位份,被授予金册金宝,手续齐全的皇贵妃,她的“皇贵妃之宝”所象征的权力是高于当时朱见深的皇后的“皇后之宝”,但这样的越权只有万贞儿一个特例,由此明朝逐渐形成了皇贵妃、贵妃在正式册封时均授予金册金宝的制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chapter:14:旧人随君萧瑟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