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钗黛】雪润绛珠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林黛玉刚来到贾母身边,贾宝玉也随之而来,礼节性地向薛姨妈和宝钗见过礼,便如同归巢的乳燕般,自然而亲昵地“滚”到了贾母左边的怀里去了,与右边的黛玉恰好一左一右,依偎在贾母身侧。讨好的眼神止不住的往黛玉那边看,一看就是追过来赔罪的。

贾母顿时笑逐颜开,方才那客套周全的大家长姿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毫无掩饰的溺爱。她一手搂着一个,看看宝玉,又瞧瞧黛玉,眼里的笑意几乎要溢出来,仿佛这才是她心头最熨帖的圆满。她笑着对薛姨妈道:“这是我两个玉儿,最是淘气,也最是离不开人的,妹妹别见笑。”

薛姨妈忙笑道:“老太太说哪里话,哥儿和姑娘一看就是极孝顺知礼的。”

宝钗安静地立在母亲身侧,看着眼前这无比熟悉、曾让她前世心中微涩的一幕,此刻心中却是一片澄明,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她清楚地知道,这环绕着“两个玉儿”的滔天宠爱,最终也未能护他们周全。

她的目光更多地落在黛玉身上。只见黛玉因宝玉的靠近,那原本略带打量和疏离的神情似乎柔和了些许,但眉宇间那抹天生的轻愁与敏感并未散去。她微微侧头,听着贾母和薛姨妈说话,姿态娇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宝玉在贾母怀里待了一会儿,而后眼睛却不住地瞟向宝钗,他方才匆匆一见,只觉这位姐姐端庄非常,此刻细看,更觉其“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别有一种妩媚风流,与他常见的姊妹们迥异,不由又笑道:“方才远看,只觉姐姐端庄,如今近看,果然……”他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词,便又痴痴笑起来。

贾母轻轻拍了他一下,笑骂:“又混说什么!没看你宝姐姐大方,不与你计较,换个人早恼了。”话是责怪,语气里却全是纵容。

宝钗闻言,只是微微垂下眼帘,唇角噙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温婉而疏离的浅笑,轻声道:“宝兄弟天真烂漫,是真性情。”她心中无波,甚至因宝玉这近乎冒犯的直白而感到些许无奈,只想快快将话题从自己身上移开。

黛玉瞧见宝玉又露出那种魂儿都被吸没了的样子来,心下有些难受,本想出言讥讽,但又见场合实在不对,便忍了下来。更何况宝钗确实生的太好了些。

宝钗敏锐地捕捉到了黛玉这细微的情绪变化,心中不由一叹。她知道,黛玉这多思多虑的性子,只怕又不知想到何处去了。她不愿初来乍到便引得任何人不快,尤其是黛玉。

于是,她主动将目光转向黛玉,声音放得更加柔和,带着真诚的关切,开口道:“这位便是林妹妹了吧?方才听姨妈说妹妹身上不适,如今可大好了?京中气候与南方不同,妹妹还需仔细保养才是。”她的话语自然而体贴,全然是姐姐关心妹妹的模样,巧妙地打破了微微有些微妙的氛围。

黛玉闻声抬起眼,对上宝钗温和的目光,见她神情恳切,不似作伪,那点莫名的情绪稍稍散去,也依着礼数,轻声回道:“有劳宝姐姐关心,不过是旧疾,歇息片刻便无碍了。”声音清冷,如击玉磬,却也算给出了回应。

贾母见她们姊妹搭话,笑道:“正是呢,你们姊妹年纪相仿,日后在一处多亲近亲近。宝丫头是个稳妥的,玉儿身子弱,你多看顾她些。”

宝钗恭顺应下:“老太太放心,这是自然。”

一场初见,便在贾母对“两个玉儿”的明显偏爱、宝玉不加掩饰的好奇、宝钗的冷静周全体贴、以及黛玉细微难言的复杂心绪中,看似平和地度过了。

而后贾政遣人来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路,在外住着恐有人生事。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白空闲,赶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哥儿姐儿住了甚好。”

王夫人未及留,贾母也就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

薛姨妈正要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纵性惹祸,遂忙道谢应允。又私与王夫人说明:“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方是处常之法。”

王夫人知他家不难于此,遂亦从其愿。从此后,薛家就在梨香院中住了。

宝钗和薛姨妈回到了梨香院,一切与前世并无二致。

宝钗本就和薛姨妈常常睡在一起,以商讨家中事务,今晚亦是如此。

薛姨妈卸了钗环,脸上带着些许安顿下来的松弛,却也有一丝对未来的隐忧。她拍了拍身旁的榻位,让宝钗坐下,轻声道:“如今我们也算是在这里暂住下了,只是你哥哥的学业还未有着落,让人悬心。我今日听你姨妈提起,贾家也是有学塾的,族长太爷(贾代儒)做着先生,里面念书的也都是族中子弟和些亲戚家的孩子。我想着将你哥哥送过去,大家彼此也好有个照应,总强过他一人在外头胡混,你看如何?”

宝钗正帮母亲整理明日要穿的衣物,闻言动作几不可察地一顿。来了,与前世一模一样的提议。

她心中警铃大作。贾家族学?那里岂是读书的地方?龙蛇混杂,风气早已败坏。薛蟠去了,非但学不到什么圣贤道理,只怕更要被那些纨绔子弟引诱坏了,斗鸡走狗、聚赌□□,只怕比在外头更便宜!前世兄长在学塾里闹出的那些不堪之事,她后来隐约都有耳闻,那才是真正堕落的开始。

宝钗放下衣物,转过身,脸上并未露出反对之色,反而顺着母亲的话,语气温和地分析道:“母亲为哥哥筹谋,自然是极好的。贾家族学有长辈管束,又都是亲戚,互相照应,听起来确是稳妥。”

薛姨妈听得点头。

宝钗话锋却轻轻一转,眉宇间带上恰到好处的思虑:“只是……女儿有两点浅见,请母亲斟酌。”

“哦?你说。”薛姨妈对这个越发有主见的女儿很是看重。

“其一,”宝钗缓声道,“咱们初来乍到,哥哥的性子母亲是知道的,最是跳脱不受拘束。那学塾里虽都是亲戚,但人多口杂,哥哥若一时言语行为不当,或与哪位亲戚起了龃龉,咱们面上须不好看,反倒辜负了姨妈家一番照拂的美意。循序渐进些,或更稳妥?”

她点到即止,暗示了薛蟠可能惹祸,牵连贾府情面。

薛姨妈闻言,微微蹙眉,显是听进去了几分。

“其二,”宝钗继续道,声音更轻,却更切入要害,“这几日我冷眼瞧着,我实在是怕……怕他去了那里,心思反而不在书本上,终日里与朋友们应酬嬉闹,白白辜负了光阴。这岂不是我们辜负了姨父姨母的一番美意?倒叫我们心里过意不去。” 她没说学塾不好,只从“薛蟠自身情况”和“教学效果”上委婉质疑。

薛姨妈叹了口气:“这我也知道,只是……若不让他去学堂,整日在外游荡,更不成个体统。”

宝钗顺势引出:“我忽然想起大嫂子的父亲李守中李大人。妈是知道的,李大人原是国子监的祭酒,那是天下读书人的宗师。他家族中的学塾,规矩想必是极严正的,教导的先生也定是李大人亲自遴选的门生故吏,学问根基最是扎实。”

薛姨妈还有些顾虑,宝钗继而说道:“哥哥若能在这样的学塾里读书,有严师管教,有正经的同窗砥砺学问,方能收心。一来,真才实学能长进,将来哪怕不求功名,打理家业也更有见识;二来,结交的都是潜心向学的正经朋友,而非……而非那些纨绔嬉闹之徒,能免去多少是非口舌?这才是真正为了哥哥的长远打算。”

薛姨妈听宝钗这一番分析早已心动,只是苦于和李纨他们家说是亲戚又隔得太远,恐不好开这个口。

宝钗观其面色稍缓,又道:“我们虽与李家不如与贾家亲近,但有大嫂子这层关系在,去恳求一番,想必李大人也会给这个情面。我们多付些束脩,诚心敬意地去拜师,绝不会失礼。这比起在贾家学塾里,靠着亲戚情分反倒更自在些,免得哥哥学得不好,我们脸上也无光。”

薛姨妈听得连连点头,女儿竟将各方心思、进退礼数都考虑得如此周全,让她心下大安,那点顾虑也烟消云散了:“如此说来,倒真是条极好的路子。既全了礼数,又给了你哥哥真正上进的机会。我的儿,若不是你思虑周到,我险些就误了你哥哥!”

宝钗微微一笑,谦道:“妈过奖了,女儿也只是为哥哥前程着想。既如此,事不宜迟。明日母亲便可先备几样雅致又不失贵重的礼,亲自去大嫂子屋里坐坐,先将这意思透一透,看她如何说。若大嫂子肯帮忙,再由她引荐,或递话回去,总比我们贸然上门要好。”

宝钗又微露难色,轻声道:“只是还有一桩,需得妈心中有数。明日见了大嫂子,谈及哥哥学业时,务必据实以告,万不可有半分夸大。”

薛姨妈闻言,脸上顿时显出几分不自在和犹豫:“这……蟠儿那功课,你也是知道的……若实说了,岂不让人笑话?只怕李家那边嫌他根基太差,不肯收了呢?”

宝钗握住母亲的手,目光恳切而清醒:“妈,正是怕李家因期望过高而后失望,才更要据实相告。您想,大嫂子是实诚人,李大人更是学问上的宗师,最重‘诚’字。我们若坦诚相告,说明哥哥以往疏于管教,但家中确是诚心望其改过向学,恳请先生严加约束教导。李大人或许反而会觉得我们薛家虽为商贾,却明事理、有诚意,愿意给哥哥一个机会。”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沉稳:“反之,若我们为了面子稍有夸大,大嫂子信里写得天花乱坠,待哥哥一去,先生一考校,立刻便露了馅。到时,不仅哥哥面上无光,我们薛家更要落个‘虚浮夸大’、‘欺瞒师长’的名声,岂非更糟?连带大嫂子在娘家面前也难做人。倒不如一开始便亮出底牌,成败与否,我们都尽了心,也保全了诚实的名声。”

薛姨妈听了女儿这一番剖析,犹如醍醐灌顶,彻底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她连连点头,后怕道:“我的儿,你说得对!说得极是!亏得你提醒,我险些为了那点虚面子误了大事!好,明日我去,便原原本本地将蟠儿的实情告诉你大嫂子,绝不敢有半点隐瞒。”

宝钗温顺地笑笑,替母亲掖好被角:“妈快别这么说,这都是女儿该做的。夜深了,歇息吧。”

烛火熄灭,梨香院内安静下来。宝钗躺在黑暗中,心绪却未平静。

将兄长送入李家学塾,一石数鸟:既避免了他在贾府学塾厮混学坏,又能真正让他受些约束管教,还能借此与李纨、乃至其父李守中建立起更进一步的往来。李守中身为国子监祭酒,在清流文官中颇有声望,这条人脉,于薛家而言,远比攀附贾府这等日渐空架的勋贵更有长远价值。

这一切的筹谋算计,丝丝入扣,皆在她脑中清晰呈现。

至少,兄长的前程,总算被她扳离了最初的危险轨道。下一步,便是要在这贾府深深庭院中,为自己,也为那些姐妹们,细细谋划了。

第二日,薛姨妈与宝钗依礼先去贾母房中晨省。贾母虽依旧客气,但注意力显然更多在宝玉和黛玉身上。薛姨妈与宝钗略坐片刻,便告退,转而前往王夫人处。

在王夫人房里,自是另一番亲热景象。王夫人关切地问及宿处可还习惯。薛姨妈笑着应酬,心中却惦记着正事,略说了会子话,便寻了个由头,带着备好的礼物,往李纨所居的院落去了。

宝钗心知母亲去办那桩要紧事,自己不便同往,便笑着对王夫人道:“我昨日见了三位妹妹和林妹妹,心中甚喜,正该再去拜会一下,日后也好一同做伴。”

王夫人闻言,自是欢喜,连声道:“很是,很是!你们年轻姊妹原该多亲近。她们此刻想必都在老太太后头抱厦里呢,你快去罢。”

宝钗便辞了王夫人,带着莺儿,不疾不徐地往贾母院后行去。

行至抱厦处,恰遇着探春从屋里出来,正要去寻迎春。探春一见宝钗,便爽朗笑道:“宝姐姐可是稀客,这是要往哪里去?”

宝钗含笑迎上:“正要去寻妹妹们说说话,可巧就遇上了三妹妹。”

探春是个伶俐人,上前亲热地挽了宝钗的手臂:“正好,我和二姐姐约了要说会儿话呢,宝姐姐也一起来罢?四妹妹多半也在那儿。”

宝钗点头,随着探春一同往迎春的屋子而去。

果然,迎春正坐在窗下做针线,惜春则在一旁的小几上临摹字帖。见宝钗来了,两人都起身相见。

迎春依旧细声细气:“宝姐姐来了。”

惜春也放下笔,规矩地行礼,叫了声“宝姐姐”,便又安静地坐回原处。

宝钗与她们说了会儿闲话,问了问平日做些什么消遣,又赞了迎春的针线细密,看了几眼惜春的字,说了几句颇懂行的点评。她言行举止温和得体,很快便让气氛融洽起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