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又是想摆烂的一天 > 第146章 第 146 章

第146章 第 146 章

账本与名单既已到手,接下来的行动便如雷霆般迅疾。

擅长整理、归纳信息的内卫们迅速上前,将那两个沉甸甸的樟木箱子打开,把里面堆积如山的账册、信件、名帖等物小心取出,送到侧厅,分门别类,快速整理,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厘清所有涉案人员及赃款流向。

另一边,陆武的注意力则被另外几个从袁府密室一同搜出、看起来同样沉重的大箱子所吸引。

他心中好奇,招呼两名手下,合力将箱盖打开。

只见里面并非金银,而是以锦缎、软绸仔细包裹填充的一件件古董珍玩、字画卷轴。

吴赳见贾葳坐在公案后,正凝神翻阅着记录马价银瓜分明细的账册,脸色越来越沉,眉头紧锁,显然是被那触目惊心的贪墨数额和牵扯之广所震动。

他心念一动,便出声打断了贾葳的阅读,毕竟在他看来,马价银已经变得无关紧要。

“大人,您不妨来看看这几箱东西。”吴赳指着那几个刚被打开的木箱,“都是从袁科书房密室一同搜出来的……”

贾葳被这么一提,也暂时从那份令人窒息的账本中抽离,依言抬头看去,心中也升起一丝疑惑。

按理说,以袁科吏部侍郎的身份和多年贪墨积累的财富,家中库房里的古董珍玩怕是早已堆积如山,赏玩起来如同流水般寻常,何须特意将一部分珍品藏于更为隐秘的密室之中?

这其中必有缘故。

他放下账本,起身踱步过去。

此时,前面两个大箱子里的物件已被内卫们小心取出,摆放在临时抬过来的两张宽大条案上。

前面的箱子里,大半是些贾葳看不太懂的器物,诸如质地莹润的青玉雕山水笔架、晶莹剔透的水晶螭龙钮印池、还有小巧玲珑的紫檀嵌百宝梳妆匣等等。

这些东西一看便知价值不菲,且多是较为私人的文房清供或闺阁用物,虽珍贵,但似乎还不至于需要密藏的程度。

这倒也不能怪贾葳眼力浅。

他这辈子虽出身宁国公府,自幼也算见惯富贵,但母亲尤氏听了刘真人的话后,深信那些历经多人流转、沾染了杂气的古董玩器“气场”不佳,于他养病不利,故而从不许他接触把玩这类东西。

也幸得他娘百密一疏,只禁玩器,未禁字画与书籍孤本,否则他贾葳这一世,怕是真的要被养成一个只知风花雪月、不通实务的真纨绔了。

众人的目光随即投向后面几个箱子。

在倒数第二个箱笼中,一名小旗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幅尺寸颇大的卷轴。

小东深知自家二爷酷爱书画,见状连忙放下刚泡好的新茶,上前帮忙。

两人一左一右,极其小心地将画卷在条案上徐徐展开。

随着画面的呈现,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只见画卷之上,描绘的竟是当年大雍太祖皇帝仿效古圣先贤、巡游江南时的盛大行乐场景!

人物众多,场面恢宏,笔法精妙,设色古雅。

更令人心惊的是,画卷末尾的题跋和落款日期清晰表明——这竟是七十多年前,太祖皇帝迁都北京后,第一次南巡时,由随驾的宫廷画师所绘制的纪实性画作。

按照规制,这幅象征着太祖功绩与恩泽的《太祖南巡图》真迹,理应被珍藏在金陵孝陵的享殿之中,唯有在国家重大祭祀典礼时,才会请出展示,以告慰太祖在天之灵。

陆武瞪大了眼睛,忍不住伸出手,极轻地触摸了一下画卷的绢底,入手细腻温润,带着岁月沉淀特有的质感与微黄。

他难以置信地看向吴赳,声音都有些变调:“这……这质感……是真的?还是……后人仿造的赝品?”

吴赳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用下巴点了点最后一个尚未开启的、体积最大的方形箱子,示意陆武亲自打开看看。

箱子被合力抬到近前,打开。

里面并非散乱堆放,而是整齐地码放着大小不一、做工精致的黑漆描金或剔红戗金的盒子,每一个都保存得极好,光洁如新。

贾葳探头看了看,有些意外:“搜查来的赃物,你们也保存得如此精心细致?”

这不合常理,除非里面的东西,是内卫本身都不敢亵渎的。

吴赳笑了笑,那笑容里却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他没有说话,只是示意手下继续。

一名小旗将最上层的一个方形漆盒取出,双手捧着,轻轻放在贾葳面前的条案上,然后缓缓掀开盒盖。

霎时间,一片夺目的金光映入眼帘。

盒内明黄色的软缎衬垫上,赫然安放着一顶通体由极细金丝编织而成的翼善冠。。

金冠结构繁复,做工精巧绝伦,双龙戏珠的图案栩栩如生,龙身鳞甲分明,在烛光下流转着璀璨而威严的光芒。

贾葳看着这造型熟悉又透着无比陌生威严的金冠,眼睛下意识地眨了眨,呼吸微微一滞。

几乎同时,陆武也打开了一个长条形的盒子。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条玉带。

带鞓以某种名贵的皮革制成,虽略显陈旧,却更显古朴。

上面镶嵌的玉銙质地温润,色泽深沉,雕琢着精致的云龙纹样,透着一股内敛的王者之气。

看看贾葳面前那顶金光闪耀的翼善冠,再低头看看自己手中这条绝非臣子敢用的玉革带,陆武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窜上天灵盖,连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他猛地抬头看向吴赳,眼神里充满了惊骇与求救的信号。

吴赳脸上的冷笑意味更浓,只是淡淡道:“里面还有,继续。”

陆武喉头滚动了一下,依言小心翼翼地将玉带放回盒中,仿佛那是什么烫手的山芋。

他定了定神,继续查看。

不多时,几个锦盒被依次打开,五方形制古朴、色泽深沉、雕刻着山峦或峡谷纹饰的青玉玉圭,被内卫们极其小心地取出,并列摆放在了条案之上。

玉圭,乃是帝王祭祀天地、朝会大典时手持的礼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

看到这五方玉圭,贾葳只觉得胸口一阵发闷,那经过精心治疗许久未曾发作的哮喘仿佛又要被引动,呼吸都变得有些艰难起来。

金冠、玉带、玉圭……这已经是近乎完整的帝王仪仗了!

然而,吴赳似乎还嫌眼前的刺激不够,他亲自上前,弯腰将那个放在最底层、体积最大的方形盒子,毫不费力地搬了出来,“啪”的一声合上箱盖,将盒子放在箱子上。

然后,在众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干脆利落地打开。

盒内,是一件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袍服。

当两名内卫小心翼翼地将它取出,缓缓展开时,整个大堂之内,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那是一件玄衣黄裳的礼服!

玄色的衣身上,用最上等的彩线,以苏州织造局独有的、巧夺天工的缂丝工艺,织出了帝王肩负日月、背负星辰、手握山川、金龙盘旋、华虫依附的天子之治。

黄色的裳裙上,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也布局讲究。

毫无疑问,这是唯有皇帝在最为隆重的祭祀大典上,才能穿着的十二章衮服。

与之前那些或许可以解释为收藏前朝古物的金冠、玉带、玉圭不同,眼前这件十二章衮服,质地崭新,色彩鲜艳,纹样清晰,绝非旧物。

制作这样一件工艺极其复杂、耗时长久的衮服,绝非袁科一人之力所能及,其背后,必然有着庞大而隐秘的网络在支撑。

若说没有苏州织造局这等顶级官办机构的参与,谁能相信?!

“袁科……疯了!” 这是看到这件崭新衮服后,在场所有人心中唯一的共识。

私藏帝王冠服礼器,尤其是这件崭新的衮服,其心可诛,其行已与谋逆无异!

贾葳闭了闭眼,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的震惊与沉重都吐出去。

他坐回太师椅上,揉了揉眉心,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果决地下令:“抓紧时间,连夜审问所有关键人犯,核对所有账目证物,务必做到铁证如山。争取明天一早,就连同这些人犯,以及所有这些……东西,一并装箱封存,派重兵押送,火速送往京城!”

他本是来查马价银亏空案的,谁能想到,竟会牵扯出私藏龙袍衮服、疑似谋逆这等泼天大案。

这已经不是他一个太仆寺卿能够置喙和处置的了,必须立刻、马上呈报皇帝与太上皇,由天家亲自定夺。

“是!大人!”

吴赳和陆武也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立刻躬身领命,转身便带着手下人更加忙碌起来。

登记造册的,核对证物的,分头提审犯人的……整个太仆寺衙署灯火通明,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小东见贾葳神色疲惫,连忙将之前泡好、一直放在公案上温着的茶盏端了过来,轻声劝道:“二爷,您喝口热茶,定定神。”

贾葳也确实觉得口干舌燥,心中纷乱,便伸手接过茶盏。

他习惯性地用杯盖轻轻抹了抹水面上的浮沫,正要就口,动作却猛地一顿。

微微蹙眉,将茶盏凑近鼻尖,仔细嗅了嗅。

一股极淡的、若有若无的、不同于茶香的怪异气味,隐隐传来。

小东一直关注着自家二爷,见他动作异常,立刻上前,不由分说地从贾葳手中接过茶盏,凑到眼前仔细查看。

只见那本该因冲泡过两次而色泽清亮、茶汤微黄的盏中,此刻竟隐隐透着一丝不正常的、极淡的红色。

小东心中一凛,想到之前贾葳在外曾遭遇过的暗算,立刻从怀中掏出一个贴身携带的小布包,里面赫然是几根打磨得极其光滑的银针。

他取出一根银针,在众人注视下,缓缓探入那温热的茶汤之中。

银白的针尖没入茶水,不过一息的功夫,令人毛骨悚然的变化发生了——那原本银亮的针身,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得黝黑。

贾葳目光沉沉地看着那根彻底变黑的银针,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语气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冰冷与嘲弄:

“这灭口的速度……还真是……一如既往快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向往的生活之湘西赶尸匠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