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派往夷陵的军队除驻扎的士兵外,尽数返回武昌,当时立下了战功的各军都得到了封赏,孙权依次接见、与他们洽谈,整整一天,他都在不停地见访客,根本不带停下。
“——至尊请看,这是我部下斩杀刘备的护军都尉冯习后(1),收缴上来的身份符牌。”潘璋将一块写了名字和职位的牌子递上,“那个词怎么说来着,被我们打得那叫一个抱头鼠窜,不对,抱头蜀窜!哈哈哈哈哈!”
“好,做得非常好,我看你们上书的报告里,也有写大破‘蜀’胆,不愧是文珪,我就知道我的眼光不会错。”
“那是啊,原本至尊派陆伯言当都督,我还有点担心,他也太年轻了,还没40岁的小年轻。现在看来,至尊果然是至尊。”
“咳咳。”
朝旭轻声咳嗽,提醒那两人时间到了,孙权立刻会意,做了几个总结性的发言后,将潘璋送出会客厅。随从快步上前,将潘璋使用过的茶杯收起,从热水中夹出清洗好的干净的茶杯,做完这一切后,孙权才让随从通知下一位访客进入。
潘璋之后就是最后一个访客,也就是本次的大都督,陆议。
“伯言!我们的大功臣!欢迎回来!”孙权站起身,亲自走到门口将陆议迎接到屋内,拍着他的肩膀,眼里满是激动与兴奋,“我看了你的报告,实在是让人心潮澎湃啊。”
“这都是多亏了至尊的提拔。”
朝旭听着这番话只觉得眉毛直跳,她忍不住出声打断道:“这里只有我们三个人,你们还要用这种说话方式吗?”
那两人对视了一眼,孙权先一步收回了公事公办的表情,将手从陆议的肩膀上移开,做了个“请”的手势,坐回到自己案前,案的对面,自然就是陆议的位置。
“笑了一天,习惯了。”孙权用手托着脸,似是抱怨地来了一句,“我脸都僵了。”
“至尊也不容易,要见这么多人。其实一口气召见就行了。”
“那可不行,公绪建议过我,要私下、单独接见你们,才更容易听到你们的心里话(2)。我可听话了。”最后一句话明显是看着朝旭的脸说出来。
要是这还听不懂孙权的意思,朝旭也就白和他相处25年了。
讨要夸奖的模样,像极了孙仁养在院子里的狗。
但是好可爱……
于是,她顺着孙权的话,称赞他:“夫君忧国忧民,善于纳谏,真是太厉害了。”
这种和哄孩子一样的话,孙权却听得很开心,直接在案下握住了她的手。
“夷陵这段时间也辛苦朝旭了。”陆议似是无意地说,“又是安抚群众,又是代写书信,我每天看见都觉得不容易,现在可算是告一段落,可以好好休息了。”
明里说她这段时间做的事情,暗地里却在指她这半年都与陆议同吃同住同睡。
“瞧伯言这话说的,”孙权听懂了,挑眉,“怕是不止做了这些吧?”
“……”
陆议与朝旭的沉默声震耳欲聋。
“……很好,不用回答了,我明白了。”
孙权举起茶杯,将剩下的茶水喝完,往茶壶边一放,一边给自己倒茶,一边回到正题上。
“我刚才都听说了,前面来的将士们都老实和我坦白了,你怎么不告诉我众将士不服从指挥约束呢?我看你奏疏里,都没有说这件事,我还以为大家都很听话呢。”
说得好像他没有做两手准备一样。
朝旭心想。
孙权早就想到那些将士可能会不听话,否则也不会把重要的兵符给她、迫不得已时使用。
“我深受主上恩遇,才能得到比自己的实际能力更重要的使命。”陆议几乎没有思索的时间,就将这番话娓娓道来,“况且这些将相或是主上亲信,或是我军勇将,或是国家功臣,都是国家理当依靠来共同建立大业的人。为臣虽说愚笨懦弱,心中暗慕蔺相如、寇恂谦虚居下的道义,以成就国家大事。”
孙权没有点出朝旭身上的兵符,陆议也就没有特地去提,只是保持着谦卑而恭敬地态度,将这段话说完。
“说得可真漂亮。”孙权脸上满溢着笑容,抬手为陆议面前的茶杯添茶水,“尝尝,这可是我这儿最好的茶。交州盛产好茶叶,曹丕前阵子派使者过来,我都没舍得给他送过去。”
“那我就不客气了。”
“请。”
朝旭记完上一段话时,陆议刚好将杯子放下。
“伯言,你为我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我应该怎么奖励你才好呢?”孙权的手指轻敲着书案,“其他人的封赏公文,我都已经让人发给他们了,唯独你的,我一直没有想好。”
这么一说,朝旭上次从封赏公文里,确实没有看到陆议的奖赏,作为本次的大都督,不可能没有奖赏,只是她当时以为是在自己休息的那天定的,所以没有看到。
原来是真的还没出。
“我能有如此功绩,全仰赖主上的信任,伯言不敢奢求什么。”
开始客气了。
朝旭放下笔,双手捧起自己面前的茶杯,小口地抿着,同时用眼睛从茶杯上方偷瞄那两人。
“大胆提,别客气,也到丰收的季节了,各地又要送特产上来了,你想要的特产如果我手上没有,我就让人从各地送来的特产里抽出来,直接给你。”
“突然让我自己想,我这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
陆议嘴上这么说,眼睛却时不时地扫向朝旭,他现在最想要的东西,孙权大概是舍不得给。
“行,那我就自己定了。”孙权自然也看出陆议的心思,只是故意不顺着他的心意说,“辅国将军先给封一个,然后......之前老头子上书给我封了荆州牧,现在这个荆州牧也给你吧。”
老头子,自然指的是曹操,曹□□之前,孙权就偶尔会称呼他为“老头子”,死了之后像是不习惯改口了一样,单独提到时,都是“老头子”。
朝旭放下茶杯,往记录簿上写着孙权刚才的决定。
辅国将军,荆州牧。总觉得还差了点什么。
朝旭往前翻了翻上次的记录,瞥见几个封侯的记录后,出声提醒道:“不封侯吗?”
“对,对,看我这记性,没了王后可就得误事了。”孙权立刻说,“加封江陵侯(3)。你要是你要是满意,回头我就让他们出正式的公文。”
朝旭突然怀疑,孙权不是忘了,就是想说前面半句话,强调她是他的王后,报复一下刚才他们的沉默。
“主上的封赏,我岂敢有不满意的道理。”陆议恭敬地行礼道,“另外,我能得到封赏,也有王后殿下的功劳,王后殿下在军营里帮了我不少忙,伯言无以为报,唯有——”
“以身相许就不要说了。”孙权迅速打断,“我有预感,曹丕不久就要对大吴发起进攻,到时候荆州方向还要麻烦你镇守了。”
“那是自然,能为主上分忧,是我的荣幸。”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刘备出夷陵,璋与陆逊并力拒之,璋部下斩备护军冯习等,所杀伤甚众,)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
(注释3,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十三·陆逊传第十三》权闻之,曰:“君何以初不启诸将违节度者邪?”逊对曰:“受恩深重,任过其才。又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权大笑称善,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4章 第八回:嘉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