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来已是晌午,两人遂赶去斋房用饭。
他们来得晚,吃饭的僧人已经散去大半。灶台边的几个陶盆敞着口,有两个已见了底,只有盆底剩着些菜渣了。另外的两个盆里,一个装着腌萝卜,另一个盛着清水煮豆腐。
楚留香上前领了两人的饭食回来放在桌上。
素斋果然清淡。一碟切得粗细不均的腌萝卜,豆腐则是用清水煮的,只撒了点盐,没看见半点油腥。
楚留香拿起木筷,先夹了腌萝卜,送入口中细细嚼了嚼:“腌的时间正合适,酸里回甜,倒是爽口下饭。”
林潇潇跟着夹了两筷子腌菜,慢慢扒着米饭,只吃了半碗,便放下了筷子。
“就吃完了?”楚留香抬眸看她,桃花眼微挑。
“嗯。”林潇潇应了一声,避开他的审视,解释道,“来时在马车里吃了点心,现在感觉还没完全消化呢。”
爬了一上午山路,那几块点心哪里顶得住?想必是斋饭过于粗淡,不合口味,吃不惯罢了。
他行走江湖,睡在树上啃干饼子是常有的事,对饭菜的口味没那么多讲究。有条件的话,吃山珍海味自然舒服,没条件的时候,即使啃草皮树根也无不可。
但她一个足不出户的姑娘家,自然与他这种粗人不能一概而论。
楚留香暗恼自己思虑不周,从袖中摸出碎银递给旁边的沙弥,低声嘱咐道:“劳烦再添两碗热粥。”
粥很快端来。他推了一碗到林潇潇面前,说道:“山间风大,最容易着凉,需多用些热食驱驱寒气。粥比饭要软和些,容易下口。即便肚子不饿,也多少用一点。”
林潇潇垂眸看着碗里氤氲着热气的米粥,她以人的负面情绪为食,这些凡间吃食对她根本不起作用。
但是楚留香这番话说得恳切,实在叫人不好拒绝。
半晌,林潇潇低声道了声谢,还是重新拿起勺子,一勺一勺慢慢喝着。热气缭绕,映着她白玉似的脸庞,透着一股难描难画的疏离感。
楚留香暗叹道,之前在山上的那番话,到底对她产生了影响……
用罢午饭,两人沿着寺内小径走动。
院墙几多斑驳,阳光穿过稀疏的树影,在积雪的石阶上织出明明灭灭的光斑。两人之间隔着一臂的距离,谁都没有先开口说话,只听见出脚底踩过半融的残雪上的咯吱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着冷雪、草木、檀香的淡淡香味。
行至正殿时,迎面便见一尊佛像端坐莲台,鎏金已斑驳脱落,却依旧双目微垂,宝象庄严。
楚留香驻足片刻,对身侧的林潇潇含笑道:“既然来了,要不要去拜一拜?”
林潇潇目光在佛像上扫过,轻声应道:“既来了,拜一拜也好。”
“楚大哥竟然也信佛么?”
“怎么这么问?”
“像你这般强大自信的人物,凭一身武功,天下哪里都可去。遇到困难,靠自己就解决了,我还以为没有神佛的用武之地呢。”
在她印象中,楚留香智计百出,轻功冠绝,面对再强的敌手、再难的困境也总是从容潇洒,仿佛世间万物皆在他掌控之中。
楚留香闻言,并未立刻回答。他望着那殿内垂目肃立、俯视尘世的硕大佛像,唇边那抹惯常的微笑似乎淡了下去:“再强大的人……也会有软弱迷茫的时刻。”
林潇潇怔怔然。
她从未想过会从潇洒风流、自信从容如楚留香的口中,听到这样……近乎软弱的话。
那一瞬间,她似乎窥见了他传奇表象之下,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一种奇异的沉默笼罩着两人,似乎在这一刻,他们之间某种无形的壁垒正悄然融化……
两人一前一后进殿。
林潇潇取了三炷香,用烛火引燃,双手持香举过眉心,恭谨地跪在蒲团上,恭谨地拜了三拜后,起身将香插入香炉中。
楚留香随后,也上前取了三支香,跪在蒲团上。他垂着眼帘,神色专注,周身那种游戏人间的飘忽感淡了下去,只剩下一片澄静的虔诚。
两人拜过起身,两双眼睛在缭绕的烟霭中短兵相接,一瞬便如触电般各自移开。
正殿里面的右侧门口处,设着一张旧木桌,桌上摆着个半旧的签筒。旁边一位灰衣老僧坐在那里正闭目养神。
楚留香瞥见那签筒,心中一动,对林潇潇道:“佛家常说‘缘’字,咱们今日既然来此,想必与这地方有缘,不如抽支签问问前路?”
林潇潇素来不信这些,不过既然他都这么说了,她也不想扫了他的兴,于是抬脚跟了上去。
楚留香修长的手指握签筒,手腕轻巧地一旋。
“哗啦——哗啦——”
无数竹签碰撞的脆响在空寂的殿宇内被无限放大,忽然“啪”一声脆响,一支竹签猛地从筒口跳出,掉落在地,滚了几滚才停住。
楚留香俯身,用两根手指随意地拈起那支竹签,信步走到老僧面前,递出竹签。
一直不动如松的老僧,此刻才缓缓掀开眼帘。那目光如古井无波,缓缓落在签文上,一字一句念道:“灼灼花影皆过客,盈盈笑语亦前尘。缘来缘去本性空,何必牵丝绊此身。”
念罢,他缓缓抬起眼,目光落在楚留香脸上,那目光仿佛已穿透他潇洒惑人的皮相,直抵灵魂深处。
楚留香不退不避,迎向那目光,声音依旧清朗道:“敢问大师,此签何解?”
“中签。”老僧垂下眼皮,仿佛刚才那力如千钧的目光只是错觉,声音平和如古潭静水:“水底捞月,镜里拈花。观之真切,触之则散。强求只会徒增烦扰,不若放舟随流水,方得自在。”
被点破的狼狈与刺痛使楚留香嘴角的笑容僵硬了一瞬,又被他近乎本能地掩藏下去,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若不是林潇潇灵魂深处突然传来的饱腹感,她也绝对不会察觉他那一瞬间的扭曲阴翳。
“多谢大师指引!此签玄妙,在下回去定当细细领悟。”只听楚留香话锋一转,忽然侧过头,目光投向一直安静站在旁边的林潇潇,对她眨了眨眼,轻快道:“石姑娘,该你了。”
林潇潇从他身后走出,默默上前一步,接过签筒。她垂着眼睑,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遮住了所有情绪。
“哗啦…哗啦…嗒!”随着她摇动签筒,一支签“啪嗒”一声砸在冰冷的地上。
林潇潇不疾不徐地拾起竹签,递给老僧:“请大师解签。”
老僧接过签,目光甫一触及签文,布满皱纹的眼角猛地一抽,重重叹了口气:“命似飘萍逐碧流,风波未歇几时休?孤星照影寒潭寂,前路茫茫尽离忧。”
“姑娘此签乃下下签。”他抬眼看向林潇潇,声音里似有无穷的悲悯,“命途多舛,身如水上飘萍,难有安身立命之所。亲眷离散,情缘亦恶。前路坎坷凶险,望施主心怀善念,广行善事,或可……”
心怀善念?广行善事?林潇潇内心无声地嗤笑起来。她的存在就是痛苦、嫉妒、阴暗本身。让她保持善念?那不等于让毒蛇拔掉獠牙,让猛虎去吃青草?简直荒谬可笑。
林潇潇边听边想着,但面上依旧带着笑容,十分有礼地应道:“信女受教了,多谢大师。”
老僧合掌于胸前,头颅深深垂下,一声悠长、沉重、仿佛从肺腑深处挤压出来的叹息,带着无尽的苍凉和怜悯,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痴儿……痴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