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百代过客之南北朝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阳光,原来是可以暖人心骨的。风,原来是夹杂着自由味道的。

整整一十二年,这是攸宁第一次走出阴暗的牢笼,重见天日,不出意外,也将是她的最后一次。

赵国被秦灭国,身为赵国公主的她,年仅五岁,被变卖为奴,最卑贱也是最凶险的试药奴,为求长生的始皇帝,试新炼制的丹药是否有毒。

她被囚禁在不见天日的牢笼中,每隔几日,便会有人拿来新炼制的丹药让她吃下,观察几日。

无事,便呈送给那高高在上的皇上服用;毒发,就再重新调制药方。

而毒发的她,却任由它自生自灭。

但是她却盼着试丹药的日子,因为只有那一日,送丹药的人会给她带来些许饭菜,可能是怕她当饿死鬼吧。

今日她之所以能从牢笼里走了出来,是因为那求长生的人驾崩了。

但并不是她得救了,而是她要为他陪葬,去另外的那个世界继续做他的试药奴,继续求他在那个世界的长生。

他让所有未为他诞下子嗣的妃嫔全部陪葬,那些妃嫔哭的梨花带雨。

但若嫣,却是笑靥如花。

因为,她终于可以解脱了,十几年的屈辱与折磨她真的受够了,她的身体在这十几年或有毒、或没毒各种丹药的摧残下已经残破的不成样子。

她笑着端起致命的毒酒,最后看了眼湛蓝的天空:“阿爹,阿娘,阿宁来了,咱们终于可以团聚了!我真的好想你们。”

随着毒酒入腹,蚀骨灼心的痛瞬间袭遍全身,她蜷缩在地,身体不听使唤的抽搐着,随着口鼻不断喷出乌黑的血,意识也渐渐模糊,最后一切都归于平静。

她以为,她终于可以不再痛了。

她死于十七岁,生于十七岁。

往后余生,她皆十七岁。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最想离开这个世界的她,却不知是哪颗丹药起了作用,把她从死亡又一次拖拽了回来。

而如今,自她拼尽生命中所有的力量,用血肉撕碎黑暗,用孱弱的身体,步履蹒跚的迈向光明,已是几百余年。

当她突破那瘆人的黑暗与死亡,再次回到让她千疮百孔的世界时,秦朝已经灭亡。找到那曾让她受尽折磨的罪魁祸首巴蜀清世家,用了近百年的时间,耗尽心血的权谋纵横,将那世家富可敌国的家产和全国垄断的丹砂生意收为己有。

往事种种,皆如梦幻泡影。梦醒时分,不知自己身处何处,或梦或实,

自那,没有了仇恨的支撑,一次次的看着身边在乎自己的和自己在乎的人一个个逝去,她也慢慢的沦为一具行尸走肉。

身体,行走于满是阳光烁眼的人世间;心,却似葬回了那曾经拼尽全力爬出来的黑暗。

几百年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已使她阅尽众生百态、波诡云谲,尝遍世间苦楚、感悟天地之道。

从最初的声嘶力竭、撕心裂肺,到后来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再到最后的一潭死水、毫无波澜。

556年十月底(此为农历,为现在的十二月初),身处于北齐“霸都”晋阳①郊外的她,斜倚在三丈有余,账顶安金莲花,花中悬金箔,织成綄囊,床榻之上肌肤所触之处,皆铺以熟锦的围屏榻中,百无聊赖的随手翻看着账册,榻中的制式古朴的小几之上,则摆满了南陈、北齐、北周各地药铺和古玩珠宝商铺送上来、还没来得及翻看的账册和待批复的文书,屋内香薰袅袅,烧红的炭火在安静的屋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七百多年前的她,作为赵国后人,惨遭灭国,还是五岁孩童的她被俘虏、被贬为奴,受尽屈辱与折磨。

因为那十余载的试毒尝丹,身体已损伤过甚,已不太适合北方的寒冷,虽之后的几百年间,访遍名医,各种调理,但那些调理身体的药,却也似那心境,石沉大海一般,未能激起一丝波澜。

所以她每年都会去到南梁过冬,但是今年却是有所不同。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英勇好战,计划于今冬北伐突厥、契丹。

而她因为几百年积累,世人对丹药、五石散这些药物的崇拜与依赖,加之长期的战乱,她所经营的药品,尤其是军需药品,已垄断了南陈、北周和北齐三国。

作为纵横在这三个国家内的隐形世家的家主,真所谓是“逢乱必出”,每逢战乱或朝代更迭、皇权易主,都会被皇帝召见。

屋外风雪呼啸,屋内却是温香暖阁。

只见一衣着朴素,留着山羊胡,面容消瘦却精光闪烁的老者,急匆匆的踏着拱桥,穿过已结着薄冰的池塘,穿过枝叶已经落尽的竹林,绕过层层的亭轩阁榭,走到了内院。

“哎呀,老徐,你慢点,先在侧厅待会儿,将身上的寒气散散,再去向主上禀报,别把你身上的寒气过给了主上,她身体弱。”管家陈婆一路小跑着跟在那人身后,不停的叨叨着,脸上的肉也因为小跑儿,上下颤抖着。

“我知道,不用你个老太婆说。”北齐太常寺卿(北齐太医称为太常)徐之才微皱着眉毛,一脸不耐烦的说道。

内院的侍女青黛将徐之才引进了侧室,接过了徐之才脱下的加棉披风挂在了一旁。

“你说谁是老太婆呀!”陈管家听到徐之才说自己是老太婆,顿时收回了刚要递给他的驱寒茶水,立目瞪着徐之才,恼怒的说道。

徐之才也是一愣,惊觉自己刚才一时着急,说错话了,换上一脸谄媚的笑,说道:“我说我自己呀,我是老太婆,您是风韵犹存、善解人意的陈管家。”

“这还差不多,你先在这里等着吧,我去和主上禀报。”听着徐之才的话,陈婆那张不合时宜的彰显着国泰民安的脸上才溢满了笑意的说道,将手上的茶再次递给徐之才后就向内屋走去。

徐之才接过热茶,轻轻地吹了吹,抿了一口后,看着陈婆离开的方向,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低声的感叹道:“唉,女人呐!”

过了约半柱香的时间,陈婆慢慢悠悠的走了出来,对候在侧厅的徐之才说道:“老徐,主上让你进去呢!”

“好的。”徐之才放下了手中的茶,站起身来,正了正衣衫,深深的呼了口气,大步向屋内走去。

“见过主上。“徐之才低了低身子,毕恭毕敬的颔首低头说道。

“徐叔,您请坐。”依旧倚在榻上的攸宁,抬眼看了看他,浅浅一笑说道,又继续翻看着手中的账册。

徐之才这才落座在旁边的榻上。

“文竹,奉茶。”攸宁说道。

“皇上召您明日辰时入宫觐见。”徐之才担忧的说道,从得知这个消息后,他眉毛就一直皱成了一团,没有舒展过。

“知道了。”若嫣依旧波澜不惊的说道。

“现在的皇上,和您上次与他会面时有些不同,愈发穷兵黩武,残暴成性了!”徐之才虽然知道身为朝臣的他,妄议当朝皇上实为大不敬,但是出于对自己家主的考虑,犹豫再三,还是说了出来。

“我知道,我心里有数。”攸宁顿了顿,端起小几上的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慢慢的抬起头,用那装满星辰大海,幽深莫测的绝美眼眸看了看徐之才,稍显苍白嘴,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笑,略加重了些语气说道:“我相信,他也心里有数。”攸宁有这样的底气,她手中攥着能影响这个国家的财富与资源,她知道即使那高高在上的皇权,也不敢轻易的拿她怎样。

“但我担忧的也正是因为您的实力,皇上会忌惮,会对您施压!”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攸宁云淡风轻的说道,是呀,她已看尽了潮起潮落,阅遍了人心险恶,也不再差这一遭。

徐之才还要再说些什么,若嫣却将手上的账册随意扔在了小几上,转了个话题问道:“之前让您留意那人,最近怎么样了?”

“他呀,唉,也是可惜了。虽有治国安邦之才,有为民立命之志,却奈何遇上这世道,一介寒门,毫无家世,四处拜府求荐却也是没人理会,珠玉蒙尘。可那人又一身的傲骨,倒是有几个和他相熟的商铺请他去做管账先生,他却不肯。可怜那一家老小了,这大冷天的,挤在四处漏风的房子里,艰难过活。”徐之才摇着头说道。

“这年月,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很多人的地位和他将要享受的生活,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已有了结果。哪有什么平等可言,舞文弄墨的文人都能被封将军②,目不识丁的莽夫都能做士大夫,谁管你才华绝艳还是胸无点墨。算了,再磨磨他的性子吧!”攸宁也是感叹着说道。

攸宁想快点找位合适的谋士,帮她处理这些繁杂的事物,同时为她出谋划策,但这事却又必须谨慎,因为关系重大,稍有差池,就会陷众人于水火之中。

而攸宁所指的“那人”,已是她观察许久的了,无论是人品、才华、胆识还是作风,都是被攸宁欣赏的,与攸宁的处世之道相契合的。

“是!”徐之才回道。身为当世神医的他,表面上的身份是北齐的太常寺卿,也就是皇室的太医院首辅,而实际上却也分管着攸宁经营的医、药生意。而这些,那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是知晓和默许了的。

攸宁知道这次皇上特意让徐之才通知她入宫觐见之事,是皇上的故意为之,他想挑明这层关系,让她感受到皇权的威严,让她知道很多事都在皇上的掌握之中。

次日的清晨,风雪一夜未停,分不清白昼还是夜晚。攸宁一行人,在寒风呼啸、漫天飞雪中,赶赴那虽不是北齐都城,但皇上长期镇守于此,是政治,军事,经济中心的“霸都”晋阳。那个曾经为赵国都城的晋阳。

攸宁坐在铺满兽皮的马车之上。为了御寒,陈管家特意让人安装了暖炉,挂上了厚厚的帷帐,车外冰天雪地,车内却是暖意融融。

今天的攸宁,一袭白衣,白色的长袍,白色的貂皮大氅,还有那肤白胜雪的脸,挽起了一头如墨般的青丝,一副绝世容颜隐于面纱之下。

每次攸宁走出内院便会戴起面纱,因为内院的人是她的心腹,是她信得过的人,所以她可以无所顾忌。

但是外院的人她不能确定,她怕被那些不明底细的人发现自己长生的秘密。

“星河,车赶慢一点,小心颠簸了主上。”素月说道。

“哎呀,没事儿的,快点到了城里,咱们也好避避这风雪呀,怪冷的。主上都没嫌颠簸,你着个什么急呀。”星河用手肘捅了捅素月,微挑着眉毛,嬉皮笑脸的说道。

“咱们是主上的近身侍卫,一切要以主上安危为首要。”素月一脸严肃的说道。

“就你觉悟高,行了吧。那你来驭车吧!”星河说着就把手中拴着四匹高头大马的六根辔绳都塞到了素月手中,自己则搓着冻红的双手不停的哈着气。

素月接过辔绳没有多说什么,慢慢将马奔跑的速度降了下来。

攸宁听着车外二人的争执,无奈的摇了摇头,已经习惯他们的相处方式。纤手轻轻的撩开车窗上的帷帘,看着窗外许久未见的北国风光,银装素裹,来时的路,很快便被这寒冷的雪掩盖,消失的无影无踪。

谢谢观阅。

①北齐都城在邺城,晋阳称之为霸都,是高家的大本营,皇室宗亲,武装力量,世家豪门均聚集于晋阳,而且因为当初两位顶级战略**oss北周宇文泰和北齐高欢(高洋他爹)的谋略部署,彼此卡着彼此的脖子,霸都晋阳紧邻北周边界,北周都城长安临近北齐边界。

所以北齐素有“天子守国门”一说,皇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晋阳镇守,遥控都城邺城的政治事宜。

②文人封将军,指大书法家王羲之因家世的原因被封为将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百年大小荣枯事 过眼浑如一梦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春盼莺来

逢春

贵妃娘娘千千岁

直播土味情话和部长们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