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缭绕,山径蜿蜒。
青冥山如一头沉睡的巨兽,横亘在天地之间。山势并不险峻,却透着一种古朴厚重的气息。山间林木葱郁,时有飞瀑流泉,云雾在峰峦间流转,恍若仙境。
山脚下,两个身影正沿着青石铺就的古道缓缓上行。走在前面的是一位身着灰色僧衣的年轻和尚,赤足芒鞋,面容清秀,眼神清澈如泉。正是慧明。
跟在后面的,则是一位身着朴素青衫的年轻书生。他身形修长,面容清俊,只是脸色还有些苍白,左肩微微僵硬,显然伤势未愈。正是林霜。
他怀中抱着一个青布包裹,包裹形状方正,隐约可见是一尊小像的轮廓——那尊承载着严辞魂核的残破神像,被小心包裹其中。
距离帝京那场血战,已经过去了半月有余。在慧明和他那位隐居深山的师兄精心调理下,林霜的外伤已经结痂,内伤也好了七七八八。只是气血依旧亏虚,需要长期调养。
这半月来,帝京风云变幻。城隍庙鬼差和王老爷的离奇死亡,加上那晚破庙中重伤失魂的军官醒来后的胡言乱语,让“霜火”之名在帝京底层百姓中悄然流传。有人说那是前朝忠魂显圣,有人说是有侠士替天行道。朝廷震怒,海捕文书贴满了大街小巷,却连林霜的影子都没摸到。
此刻,林霜和慧明已经远离了帝京的纷扰,来到了这处世外桃源般的青冥山。山间空气清新,带着草木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但林霜的心思却全在怀中那尊神像上。
他能感觉到,严辞的魂核依旧沉睡在神像内部,如同一颗被厚厚冰层包裹的火种,微弱却顽强地存在着。这半个月来,他每日以精血滴在神像上,辅以慧明传授的佛门安魂咒,总算稳住了魂核不继续消散。但要唤醒严辞的意识,还远远不够。
“慧明师父,这无为观还有多远?”林霜抬头看了看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喘息着问道。他的体力还未完全恢复,爬山对他而言仍有些吃力。
慧明脚步轻盈,闻言回头微笑:“转过前面那个山坳就到了。云笈子师兄不喜张扬,无为观建在山腰一处隐蔽所在,寻常香客难寻。”
正说着,前方山道拐角处突然转出一个背着柴捆的樵夫。那樵夫约莫五六十岁年纪,须发花白,面色红润,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见到二人,尤其是看到慧明时,眼睛一亮,放下柴捆拱手行礼:“这不是慧明小师父吗?许久不见了!”
慧明合十还礼:“张老施主别来无恙。小僧此次特来拜访云笈子师兄,不知他可在观中?”
樵夫哈哈一笑:“在的在的!那牛鼻子前几天还念叨你呢!”他目光转向林霜,眼中闪过一丝探究,“这位是…”
“这位是林施主,小僧好友,特来向云笈子师兄求医问药。”慧明简单介绍道。
林霜拱手行礼:“见过张老丈。”
樵夫上下打量了林霜几眼,目光在他怀中包裹上停留了一瞬,突然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好,好!快去吧,那牛鼻子今天正好没出门炼丹。”说完,他重新背起柴捆,哼着小曲儿下山去了。
林霜有些疑惑地看着樵夫远去的背影:“这位老丈…”
慧明微微一笑:“张老施主是山下的樵夫,与云笈子师兄相交莫逆,常送些山珍野味来。师兄说他根骨不凡,曾想收他为徒,可惜张老施主志不在此。”
林霜点点头,没再多问。二人继续前行,转过山坳,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依山而建的道观出现在眼前。观不大,却古朴典雅。青瓦白墙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门前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上面架着座小巧的木桥。观门上方一块朴素的木匾,上书“无为观”三个大字,笔力雄浑,隐隐有出尘之意。
最引人注目的是,观前空地上,一位身着青色道袍、头戴木簪的年轻道士,正在练剑。那道士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面容清癯,眉目疏朗,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剑锋过处,隐隐有风雷之声。他手中那柄看似普通的青钢剑,竟泛着淡淡的青光,显然不是凡品。
“云笈子师兄!”慧明远远地唤道。
那道士——云笈子——闻声收剑,转头望来。见是慧明,脸上顿时露出真挚的笑容:“慧明师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他的声音清朗悦耳,带着山泉般的通透。
待二人走近,云笈子的目光落在林霜身上,尤其是看到他怀中包裹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
慧明合十行礼:“师兄,这位是林霜林施主,小僧好友。此次特来求见师兄,是为…”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为救治一位特殊的'病人'。”
云笈子挑了挑眉,没有立即追问。他收剑入鞘,做了个“请”的手势:“远来是客,进观说话。”
无为观内部比外观更加简朴。正殿供奉着三清像,香炉中青烟袅袅。偏厅摆着几张木椅和茶几,墙上挂着几幅山水字画,显得清雅脱俗。
云笈子亲自沏了茶,三人落座。茶是山间野茶,味道清苦回甘,别有风味。
“林公子怀中所抱之物,可否让贫道一观?”寒暄过后,云笈子开门见山地问道。
林霜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解开青布包裹,露出里面那尊残破的神像。神像比半月前更加破败了,裂纹更深,泥胎剥落更多,仿佛随时会散架。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裂纹中隐约有极其微弱的幽蓝光点流转,如同夜空中的萤火,微弱却倔强地存在着。
云笈子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起来。他起身走到神像前,没有贸然触碰,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张黄符纸,轻轻一晃,符纸无火自燃,化作一缕青烟环绕神像一周。那青烟在接触到神像时,竟微微泛起了幽蓝的光晕!
“残魂寄像?!”云笈子惊讶地看向林霜,“这魂…非同寻常!”
林霜心中一紧:“道长看出来了?”
云笈子收起惊讶,正色道:“此魂虽残,却有一股凛然正气,刚直不屈。更难得的是,与你之间似有血契相连,气息相通。若非如此,恐怕早已消散多时了。”
慧明在一旁补充:“师兄,此魂乃是前朝御史严辞大人。因故只剩残魂,寄居在这尊无名神像中。小僧与林施主特来求师兄相助,希望能借贵观'养心洞'之力,助严大人魂体稳固。”
“严辞?!”云笈子眼中精光一闪,“可是那位铁面御史,持尚方宝剑斩尽奸佞的严青天?”
林霜惊讶于云笈子竟知道严辞,连忙点头:“正是!”
云笈子抚掌而叹:“难怪!难怪!严青天刚正不阿,死后百年仍存监察之志,实乃我辈楷模!”他看向林霜的眼神多了几分敬意,“林公子能与严大人结缘,想必也是性情中人。”
林霜苦笑,简单将自己与严辞相识的经过,以及城隍庙一战的惨烈道来。云笈子听得时而惊叹,时而愤慨,最后拍案而起:“好!好一个'霜火'!斩邪神,救孩童,当浮一大白!”
他激动地在厅内踱了几步,突然停下,正色道:“养心洞乃我观禁地,向来不对外人开放。但严大人和林公子之事,贫道义不容辞!这便带你们前去!”
林霜大喜,起身深深一揖:“多谢道长!”
云笈子摆摆手:“先别急着谢。养心洞虽能养魂,但严大人魂核受损太重,单靠洞中正气还不够。需配合我独门的'聚魂丹'和'安神符',再以林公子的血契为引,方有希望唤醒严大人意识。”
“需要什么药材或条件,道长尽管吩咐!”林霜毫不犹豫地说。
云笈子沉吟片刻:“聚魂丹需三味主药:百年灵芝、月华草和…一滴龙血。”
“龙血?!”林霜和慧明同时惊呼。
云笈子笑道:“非真龙之血。青冥山深处有一寒潭,潭中栖息着一条修行数百年的蛟龙,已初具龙形。取它一滴血即可。贫道与它有些交情,应该不难。”
林霜松了口气:“另外两味药呢?”
“百年灵芝我药房中有存货。月华草生长在山巅月华最盛处,今夜恰逢满月,正是采摘良机。”云笈子说着看向慧明,“师弟可愿陪我走一趟?”
慧明合十点头:“自当效劳。”
林霜急道:“我也去!”
云笈子摇头:“林公子伤势未愈,且需有人照看严大人魂像。不如留在观中,贫道让童子带你去养心洞先行安置。待我们取回月华草和龙血,再行炼丹施法。”
虽然心有不甘,但林霜知道云笈子说得在理,只得点头应下。
午后,云笈子和慧明便收拾行装出发去采药了。林霜在一位小道童的引领下,抱着严辞的神像,来到了位于道观后山的养心洞。
洞口被一片翠竹掩映,若不是有人带领,很难发现。推开竹扉,里面是一条不长的甬道,尽头是一个约莫两丈见方的石室。石室顶部有一个天然的圆形孔洞,阳光透过孔洞洒落,正好照在石室中央的一块平整青石上。四周石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经文,正是《黄庭经》全文。字迹古朴苍劲,一笔一划都仿佛蕴含着某种玄妙的道韵。
最神奇的是,石室内空气清新得不似凡间,呼吸间竟有种洗涤肺腑的感觉。林霜怀中的神像在进入石室的瞬间,似乎微微颤动了一下,内部那点幽蓝魂核也隐约明亮了一丝。
“这就是养心洞了。”小道童恭敬地说,“祖师爷在此坐化,石壁上是他亲手刻下的《黄庭经》,蕴含大道真意。在此修行,可清心明性,祛邪扶正。”
林霜感激地点头:“多谢小道长。”
小道童摆摆手:“林公子客气了。师父吩咐,您可在此自由活动。石室后有清泉,侧室有蒲团和被褥。若需要什么,摇这个铃铛即可。”他指了指石室角落的一个铜铃,然后躬身退了出去。
林霜小心翼翼地将神像放在中央的青石上,让阳光正好笼罩它。他盘坐在神像前,凝视着那残破的泥胎和其中微弱的幽蓝光点,轻声道:“严辞,我们到了。这里是养心洞,云笈子道长说能帮你稳固魂核。他和小师父去采药了,很快就能炼制聚魂丹…你再坚持一下…”
神像毫无反应。但林霜能感觉到,那幽蓝光点似乎比在外面时活跃了一丝丝。这让他心中燃起希望。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在指尖轻轻一划,一滴殷红的血珠渗出,滴在神像的裂纹上。血液瞬间被吸收,那幽蓝光点似乎微微亮了一瞬。这是半月来他每日必做的功课——以精血为引,维系严辞魂核不散。
做完这些,林霜开始按照慧明所教,诵念安魂咒。清朗的咒语声在石室内回荡,与壁上经文隐隐共鸣,形成一种奇特的韵律。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已是黄昏。洞顶的日光变成了柔和的月光,如同银纱般披洒在神像上。林霜停止诵咒,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他走到石室后的清泉边,捧起一捧清凉的泉水洗了洗脸,精神为之一振。
回到神像前,他突发奇想:既然《黄庭经》有养魂之效,何不试着诵读?虽然他并非道门弟子,但儒道本有相通之处,或许能有所帮助。
于是,他借着月光,开始一字一句地诵读石壁上的经文。起初生涩,渐渐流畅。随着经文诵读,他感到胸中那股沉寂多日的浩然正气,竟有了一丝复苏的迹象!更神奇的是,当他诵读到“呼吸元气以求仙,仙道渺渺心自坚”时,神像内部那点幽蓝魂核,突然明显地闪烁了一下!
“严辞?!”林霜惊喜地停下诵读,凑近神像,“你能听到我吗?”
神像依旧沉默。但林霜确信,刚才那不是错觉!魂核确实对《黄庭经》有反应!
他立刻继续诵读,更加专注,更加投入。将自身对严辞的思念、敬重和不舍,都融入经文的字里行间。随着诵读深入,他感到自己的意识似乎与神像中的魂核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共鸣,如同两滴水珠即将融合的瞬间。
就在这玄妙的时刻,洞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公子!不好了!”小道童惊慌的声音从洞口传来,“师父和慧明师父在山中遇袭!有人要抢月华草!”
林霜猛地站起身,脸色大变:“什么?!”
他来不及多想,看了一眼青石上的神像,咬牙道:“严辞,等我回来!”说完,他冲出养心洞,跟着小道童向山中疾奔而去。
月光如水,照亮了崎岖的山路。林霜心中焦急如焚:云笈子和慧明是为了救严辞才冒险采药,若因此遇险,他万死难辞其咎!
更重要的是,月华草是炼制聚魂丹的关键,若被抢走,严辞苏醒的希望将大打折扣!
山风呼啸,如同严辞无声的催促。林霜加快脚步,向着小道童指引的方向,消失在苍茫的月色中。
养心洞内,银白的月光依旧静静洒落,笼罩着青石上那尊残破的神像。神像内部,那点幽蓝的魂核,在林霜离开后,突然剧烈地闪烁起来,如同在焦急地呼唤…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