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憬看清那根藤条的时候,还是没忍住心颤,霎时出了幻觉,两个手心和身后某个部位泛起了若有若无的尖锐刺痛。
过往的记忆重回脑海,他咽了下口水,驱散下意识的紧张,也将扭曲的脸色沉下来几分。
他一时有些分不清,这如今究竟是不是在做戏?许是入戏太深,身临其中,萧憬眼前立时浮现出陈谕修那张严肃冷冽的面孔。
以及那只握着藤条的爬满青筋的修长大手。
萧憬恍惚地抬起头,竟然向孟韫投去一记求助的目光,却见其灼灼地盯着自己,但笑不语。他才眨着眼回神,手握藤条虚虚在空中点着,冷笑出了声:“怎么,他这是威胁朕?”
他手指摩挲着这根细韧的藤条,又捏住两头,弯出来一道好看的弧度,眼神向孟韫瞥去,微笑歪头,口气却已然十分危险。
“是你跟他说了什么?”
这时,华茂觉得浑身有些不自在了,说不出为什么,只是周身冷冷的,令人忍不住想要打个寒颤。
不光是他,御花园中所有人的目光全偷偷往这处瞥,耳朵竖起来,屏气听着这边的动静。
孟韫处境危险,此时应当跪地请罪。可他却只是一笑,连腰也没弯,“如今言官群情激愤,万岁爷还是应当听阁老的话。”
言下之意便是,若没有陈谕修在前头撑着,他萧憬是万万应付不了这些舌头刁钻的御史们的,只有陈谕修将压力扛起来,扼制住前朝蠢蠢欲动的言论,他才能少担骂名,安然度日。
这实在是**裸的威胁,丝毫没给已年过二十一的萧憬留颜面。
“真是反了!”萧憬大喝一声,噌的站起来,两手一用力,将那根藤条折断。
咔嚓,藤条断成两截,只还有一丝竹枝的纹理相连。
他劈手将断裂的藤条丢到孟韫身上,气急败坏之下,怒意升腾,狰狞地骂道:“你也被陈谕修收买了?!”
孟韫在藤条飞来时堪堪伸手一拢,便将其收在怀里,还慢条斯理地把折弯的角度掰了回来,拾起方才落在地上的布袋,重又装了回去。
“万岁爷不收,阁老那边也得有个交代。”
萧憬瞪着他,掺着火气在龙榻前走来走去,一指孟韫的鼻子,“你把东西拿回内阁,告诉陈谕修,若他想管便来贞元殿,朕随时恭候。”
说完就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往回去了。
李胜从远处跑来时,还幸灾乐祸地瞧了孟韫一眼,肺腑间那叫一个神清气爽,恨不得在孟韫眼前拍手称快。
萧憬终于与这个奸宦撕破脸了。
往日司礼监中相传,笼络住了陈谕修,便是紧紧抓住了帝王的心,如此在内廷之中便无往而不利。李胜是如此做的,他失宠后,孟韫也是如此做的。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免死金牌陈谕修居然不得君心了。那孟韫竟还没眼色地抱住陈谕修的大腿不撒手,殊不知,这内阁转眼儿便能翻个天。
于是李胜全然信了扶柳,不仅毫不规劝,还不知从哪,又寻来三四个妙龄男子,送到庆宁殿,一道安置。
萧憬听了,乐得直拍上李胜的肩头,不住口地称赞:“李胜啊李胜,你活了大把年纪,总算是开窍了。这人间乐事,朕身为帝王怎可辜负?”
这下西苑可真是热闹了,彻夜欢歌,笙箫不断,可谓是逍遥至极。
而在内阁中,因赵韩一案所牵涉出的官员甚多,查办起来难免棘手,夜极深了,三位阁老并几个翰林学士还未归家,点上烛火扎在值房内商议大事。
“大堇的国本全让这些蠹虫吃进肚子里了!”
张尚书甩手将公文砸在桌案上,将手边那灯台上的烛火砸得一晃悠,好半天才稳下火苗。
他的脸色在火光摇曳中,仍呈现出怒色。
陈谕修才沏上一碗茶水,听闻此言,将茶盏搁在案上,不着痕迹地勾了勾唇,“这才多少银子。”
赵德安贪墨钱财统共核算出来,不过二十万两,又顺藤摸瓜揪出其他涉案之人,也只是再多出二十万两,连修一条河堤的银子都凑不出。
想必背后还有大鱼。
张尚书本就看他不顺眼,听着这话怎么都不是个滋味儿,讥讽道:“这区区三十多万两银子,陈阁老自然不放在眼里,可若是放在大堇朝千万百姓身上呢?”
杨尚书瞧着架势,似乎又要大动干戈,赶紧劝和:“即便是再抄出三十多万两,也万万落不到平民百姓头上,张尚书你还是少说两句吧。”
张尚书教这话好一顿噎,吱不出声了,干脆黑了脸,抿唇置气。
陈谕修冷眼瞧着他二人,虽心下鄙夷,面上却不得不维持一副体面的微笑,仗着权柄在手,还是深深眯了眯眼,说了句软话:“二位兄长还是商榷怎么填补各个任上的空缺吧。”
两个尚书听罢脸一沉,也是无可奈何,杨尚书回道:“王阁老兼着吏部,这选人用人,还是得他回来定夺。”
他二人站在王党阵营,于大事上从不操心费力,可在这等搅混水拉帮结派的场面事上,却比谁都精通,到头来还要落得个身上干净,手上不脏。
内阁之人若总是这般用心,大堇难免日渐垂危,如今帑藏空虚,党争激烈,究竟能有几人肯实心为国办事?
陈谕修心一沉,正要发话。
“呦,诸位阁老都在。”
孟韫鬼魅似的,从外面溜达进来,负手而立,目光在屋内几人身上逡巡游移了一圈,最终落在了陈谕修身上,竟然破天荒地弯了弯腰,点头致意。
陈谕修点了点头,还没开口,倒是张杨二位尚书站起身来,作揖回礼,言语恭敬:“孟公公怎么这个时候到内阁来了?”
国逢大事不开口,在内官面前却一副恭恭敬敬的嘴脸。
陈谕修心底嗤笑一声。
孟韫连眼皮都懒得往那边掀,直着腰身,语气是横冲直撞,毫不顾忌,“咱家是来找陈阁老的,无须旁人,二位安坐。”他扬了扬手中的布袋,深深瞧了陈谕修一眼。
说罢率先出了内阁大门,往外去了,显然是避讳着他人。
陈谕修觑了二人一眼,也抬脚跟了出去。
这边两人才走,张杨二人便泄气般坐了下来,待了些片刻,便如吃了死苍蝇般难受。论资历辈分,他们哪一点比不过陈谕修?
内阁选拔人才,向来是只择翰林院出身的进士,因而坐在这里边的,全是当年会试中的佼佼者,文章学问不分伯仲罢了。
“哼,一个宦官也敢这么跋扈。”张尚书不忿,气得胡子都翻起来一截。
杨尚书虽也心里膈应无奈,却还是忌惮的。
司礼监这帮人,难说谁一朝得势。一个个手段阴狠起来,宛如活阎王在世,前几任帝王身边便不乏这样的例子,若是无意间得罪了哪一位,怕是会招来无穷祸患。
他压低了嗓音,摇了摇头,“不可,孟韫如今深得宠信,怕是来日会做掌印。”
张尚书骂了方才那一句,现下心中也是后怕,伸头往外打量一眼,不知那话是否传了出去,心中打鼓半晌,终于还是强忍下思绪,再不言语。
出了内阁,二人站在御道上,正是白日与萧憬打照面的那路。
陈谕修接过那根折断得干脆的藤条,在月光下打量一番,无奈地笑了。虽说是做戏,可乍然想起萧憬昨夜说不认他的话,心口难免一阵揪痛,苦涩蔓延着爬上喉口。
远处传来笙歌响,悠长绵延,在整个西苑顶上打转儿,想必定是欢声笑语,佳人在侧,一番热闹景象。
陈谕修苦笑一下,将藤条收好,“他很识大体。”
孟韫不曾想他冒出这么句话,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咂摸一下其中意味,看向陈谕修的眼神便有些异样。他眼睛眨了两眨,不忍问道:“阁老不怕万岁爷假戏真做?”
萧憬是个血气方刚的年纪,在长年严苛的约束下,丝毫没尝到过权力的甜头,如今放纵了他,若是当真沉沦下去,可怎么好?
谁知陈谕修缓缓摇了摇头,竟然微微笑着,笃定道:“他不会。”
他食指与拇指搓捻着藤条断裂处尖锐锋利的竹刺,轻轻按了一按,安然笑道:“陛下是明君,不会胡来的。”
若是连这点把握都没有,他陈谕修这么多年的心血才真是白费了。他最是了解萧憬的性子,至多不过与他怄气任性,不会当真沉溺于享乐,将萧家百年基业抛之脑后,什么也不顾了。
两人在宫墙下又叙了会儿话,交代完明日的琐事,陈谕修从外神色严肃地回来,手中还执着两封信。
他进门便见到张杨二人,倚靠着椅背小憩,听到脚步声只是堪堪掀起眼皮。
“两封急递。”陈谕修先打开其中一封,将信纸展开铺平,置于二人眼前,“王阁老的车架已抵京郊,明日一早便要回朝。”
这原是提早就知道的事情,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于是二人神色如常,脸色也并不变化。
“到时正好让王阁老,举荐些人才安插到各个任上。他识人善任,又兼吏部尚书,再合适不过。”
陈谕修没吭声,只是默默打开了第二封信,过目一遍才又放在二人面前。张杨二人等着他交代信中概要,却久久不见他开口,只是一道冰冷的目光,熠然注视着他们,于是不自觉咽了下口水,两个脑袋凑上去,在烛火下瞧信中密密麻麻的小字。
二人越瞧面色越冷峻。
杨尚书一惊,抬眼先去瞧陈谕修,一下撞进那深邃的眼底,正压制着翻涌的波涛,平静望着他。
“康州城丢了?!”张尚书拍案惊叹。
呦~他不会~~~
凭什么这么笃定啊 好肉麻啊啊啊啊
陈谕修!!我家小崽全让你拿捏完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夜起笙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