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穿越重生 > 碧水江南好种田 > 第92章 第 92 章

第92章 第 92 章

昭东博对昭巧琳笑道:“这事啊,你嫂子说了算。”

毕竟是聂灵香要开的酒楼,这名字最终还必须女主人来定不是。

聂灵香伸出手指头算了下,公公昭贵仁的一票给了红灯笼,小姑昭巧琳和相公昭东博的两票给了桃花源,婆婆薛氏中立,自己那一票也是投给了红灯笼,所以现在是二比二的局面。

平局哎。

于是聂灵香略想了想,满怀期待地看着正在和美味河蚌肉开心奋斗的女儿,小声喊了一声:“阿舒?”

“嗯。”云舒刚才只注意认真吃饭,没太注意大人们在聊啥,,见大家都盯着自己有点迷茫地道:“干嘛啊……”

她很轻松地把一块河蚌肉夹到在自己的小碗里,停下了筷子——她现在筷子已经用的不错了,自己颇感自豪。

“娘在选酒楼的名字哦。”聂灵香笑道,“你帮娘想想,啊?”

对女儿的好运气,聂灵香还是很服气的。

云舒想了想道:“我觉得叫红灯笼吧,第一家店。”

“为啥?”昭巧琳喜欢桃花源这个名字,“桃花源不是更有仙气的感觉?听起来更好听啊。”

云舒笑了笑:“因为红灯笼会红红火火呀。而且秦歌县县城里的很俗气,每天就是吃吃吃……”

昭巧琳:感觉云舒说的好有道理。

昭东博也点了点头——还……真是,桃花源这名字在广陵府用可能好点。

“不过桃花源也很好听呢。”云舒对两个名字其实都蛮喜欢的,只是自觉上觉得红灯笼更适合娘亲,“要是以后娘亲开分店,我们就用桃花源好了。”

“这个好!”聂灵香一拍大腿,“阿舒说的好,这个分店的口彩好。”

于是取名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第一家店就叫红灯笼,如果往后再开分店,就叫桃花源。

众人都有点皆大欢喜的感觉,昭东博也觉得女儿的想法很不错。

“到时候营业之前,就让我相公,我们广陵的状元给我的酒楼题字,想来生意不会差。”

昭东博被聂灵香吓了一跳:“什么……状元,别乱说哈,状元是殿试的第一名,陛下钦点的,你可别随便用。”

“那你乡试广陵府第一嘛,不也相当于我们广陵府的状元。”聂灵香道,“难道不是吗?”

昭东博苦笑了一下——道理当然是这个道理,但没有这么叫的。

“不可以。”他擦了擦汗,“那是陛下钦点的首名,我们可不能这么叫。记住了啊。”

聂灵香吐了吐舌头——行吧。

“阿爹可以考个状元回来。”云舒最近对筷子掌握的越发娴熟,说话的时候,给自己流畅地夹了肉片、河蚌肉和萝卜丝,“这样我们家就是状元楼了。”

昭东博的一口丝瓜虾米汤没喝完,倒是差点掉下两行泪来——女儿这要求,也忒高了点。

大周三年一次科举,历经童试,书院学习,乡试,会试,殿试,千万人里取一个首名,这事何等气运和实力!自己考了个乡试第三,已经惊动了整个广陵书院和秦歌县县令,状元……不是昭东博没自信,这着实不是一般的难度啊。

“爹,尽力……”昭东博点点头,怎么滴也不能让女儿太失望不是。

云舒敏锐地感觉到了父亲话语里的小小担忧,看了他一眼,大声道:“阿爹加油啊,我天天给你画画,我到时候和奶奶娘亲去神居山继续给你祈福哦。”

日常迷信不能停,毕竟家有考生——奶奶薛氏和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昭东博嗯嗯假谢了两声——不过大家都不知道,云舒已经把这件事情当做头等大事开始认真规划起来。

“对了。”聂灵香想起来一个事情,问道,“相公,要是我的酒楼做大了,不会影响你做官吧?”

“没有影响。”昭东博略做了一番解释,让家人放心下来。

江南这一带经商风气和读书风气盛行,在昭东博正式出仕之前,聂灵香开酒楼并没有啥,不过如果以后确定了官员职务,就不能从事相关的行业生意经营了。

比如如果某个担任织造业的官府职务,那么其妻子就不能从事纺织相关的任何营生,否则一旦被举报,仕途就完蛋了。

但是如果其妻子在对方从政之前,就经营药材生意,大周朝廷并不在意;当然如果其人仕途非常顺畅,一般都会逐步关闭生意或转给亲戚,以仕途为第一要务。

像聂灵香这种小酒楼……嗯,别说开一家分店,大概要开个七**十家才能入得了朝廷法眼,大周朝廷还没那么无聊。

昭贵仁和薛氏见酒楼的事情谈的差不多了,就顺口和聂灵香说了大儿子昭明山承包鱼塘的事情——这事其实聂灵香之前也知道,但不知道老大是不是真的要做,如今听说是真的,倒是很高兴。

“要是真养好了,那我酒楼的鱼虾,倒是可以拜托他了。”

昭贵仁点点头,他也是这个意思——昭明山虽然书念得少,但为人聪明勤奋,个性又低调沉稳,要真用心去养鱼啥的,肯定能做好。

老大以前吃过太多苦,做父母的也有补偿心理,尤其是如今昭东博有了科名,昭智成也稳步进入书院,唯独剩下老大还在乡下奋斗,无论如何都要帮衬一番。

昭东博知道父母的心思,他小时候受到昭明山照顾颇多,自然也有想法,看了聂灵香一眼,小声对她道:“我们回去商量商量,也支持下大哥。”

聂灵香也知道他是要出点银子的意思——其实昭东博现在手上银子也不少,因为在金陵乡试没有住宿省了一大笔,只是这一笔钱如今不太能动,因为过完春节就得入京参加会试,到时候的开销会比较庞大。

而剩下的银子因为聂灵香开酒楼所需,也确实有点流转不周,聂灵香对支持下昭明山也没啥意见,不过……她肯定更看重自己的酒楼。

“对了,你中举的消息怎么还没到家?”聂灵香想起来道,“不是说会有县衙和书院的奖励吗?”

秦歌县的县衙不太富裕,估计也没有多少银子,但广陵书院还是比较富裕的,尤其这次昭东博的成绩是……广陵府第一,江南行省第三。

昭东博笑了笑,他当然知道聂灵香在想啥——她才不是关心捷报什么时候到,人家就是现实地想要银子。

“会有的,会有的。”可怜的举人老爷尬笑道,“莫催,莫催。银子会有的。”

大家顿时都笑了起来,聂灵香忍不住伸手锤了他一下子。

“对了。”昭贵仁又想起来个事情,“再过三天,虎头村我们有个人情,三郎你们过去吧;那天有两头人情。”

所谓人情,在秦歌县,就是指有人结婚、生子、生日或者过世的一种邀约,一般发出邀约的主人家会举办酒席,多是流水席,菜肴菜色非常丰富。

这种人情根据性质不同,分为红白事,所谓红事就是喜事,比如昭东博中举之后,肯定也是要宴请亲朋好友的,那就是红喜事;如果是有人意外去世,那就可以成为白事,是丧事。

当然还有一种丧事叫做喜丧,是指老人家达到了高寿的年纪,比如七十多或者八十多,比较安稳地去世,也可以叫做喜丧。

昭家在虎头村这个人情呢,是一个老人家七十大寿,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这会儿,七十岁也算高寿,在乡下是要大办的。

办的越好,越隆重,说明儿孙越孝顺,老人越幸福,大家都有面子。

所谓两头,指的是有两个人情要派人去,昭家另外一个人情是亲戚家女儿嫁人,这也是大事情,而且娶亲的话长辈还要打发钱,昭贵仁和薛氏去比较合适。

因此虎头村这边长辈的寿宴,就让昭东博一家去。

“对,我和你爹带着巧琳去薛家村那边参加婚宴,你和灵香带着云舒去虎头村吃寿宴。”薛氏笑道,“看来那天日子不错,好像不少人家都选那天办事。”

乡下很多地方也有请本地先生择日的习惯,有些日子是公认的好。

昭东博问了下亲戚家的情况和开席的具体的时间,答应了下来:“好呀,反正是红事,带云舒去也没问题。”

这是昭东博自己定的规矩,就是一般的人情,如果是白事,不允许带云舒去,其他农户家庭,很多也不在意这种事情,但昭东博只允许带云舒去红事。

聂灵香本身就是爱好热闹的人,自然很高兴。

云舒也拍了拍手,一样高兴地很——她年纪小,加上昭东博不让她去白事,哪怕是村里有老人去世,没有太深关系的,云舒也不会出去吃酒席,所以她参加流水席的机会很少。

但印象里,菜是非常丰富和好吃的,而且到最后很多菜也吃不完,是可以打包的;这种流水席打包,家里大人也会很大方,云舒就可以给小黑带很多肉肉了。

所以,想想就很开心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嫁给怪物的新娘

拯救反派失败手册

渡魔成圣

在鬼怪文里当县令的日子

二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