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汴京第一酒楼 > 第3章 沈氏炊饼

第3章 沈氏炊饼

刚进家门,沈于归便迫不及待地将今日所赚的钱全部倒在床榻上,开始清点起来。

十文、二十、三十……

若把那块碎银子按一百文来算,便是两百八十文。

今日自己只做了二十六个炊饼,嗯,钱数对得上!

买食材原料花了两百文,赚回来两百八十文,足有八十文的利润!

除去吃饭的生存开销,如今城中一碗素汤饼是十五文,一日两餐,便是三十文,还剩五十文。即便日日在外头消费,自己一月也有一贯半钱的利润呢!

更何况,自己还可以在家里吃饭,每日的吃食钱还能省下来。

不错,自己的小康生活是指日可待了!

沈于归笑眯眯地又将今日所赚的钱清点一遍,放回钱袋子里,将钱袋子仔细收好,这才心满意足地洗漱,上床睡觉去。

·

夜里,沈于归是被活活冻醒的。

如今正是数九隆冬,天气寒冷刺骨。虽说周围的邻居们见沈于归窘迫可怜,好心送了些衣裳被褥,但在这漫长的冬夜里,却依旧是杯水车薪。

沈于归睁开眼,哆嗦着在床上缩成一团,侧耳听着外头的呼啸风声。

天还没亮,外头也还是漆黑的夜色。临街有微微的灯光透进来,汴京城中夜市的喧闹繁华之声隐隐约约。

沈于归复又闭上眼,却是再也睡不着了。略躺了一会儿,便听见外头有悠扬的钟声响起。

跟着钟声默数,刚敲过五更。

沈于归闭眼躺着不动,心里给自己加油打气——

“三、二、一,起床!”

·

五更时分,天还未亮。

这个时间,恰是汴京的大小官员们熙熙攘攘,穿越半个京城,赶往大内皇宫上朝的时间。

在这些大小官员中,有跑马上朝的,有乘车上朝的,甚至还有步行上朝的。这马匹、车辆、行人混在一处,闹闹哄哄,加之两侧还有摆摊的商贩,纵然御街宽阔,也不能避免拥堵。

这一堵,难免便有来不及在自家府邸吃早食的官员想寻个间隙吃些东西垫垫肚子。正好,路旁卖早食的商贩便有了买家。

方晏如的那辆青篷小车也夹杂在上朝官员的车马队伍中,正行驶着,小车缓缓停了下来。

方晏如掀开车帘,自家的辇夫回头汇报情况:“相公,前面车马太多,把御街给堵住喽!”

方晏如点头,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

自开国以来,每日上朝时,御街都会堵上这么一堵。不过,这么多年以来,汴京城中那么多赶着上朝觐见的相公,还从未有过因此迟了的。

掀开车帘看看外头光景,一条宽阔御街,如今确实被堵得水泄不通寸步难行。方晏如放了车帘,又重新坐回车中。

小车的车帘虽可以阻隔外头视线,却阻挡不了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与各色吃食的香气。吃食诱人的味道顺着缝隙钻进来,方晏如觉得有些饿了。

昨夜和同僚们留在府衙里加班,虽说买了八个炊饼,但自己也就吃了两个,一个是尝味道,另一个则是配了**暖和的羊肉汤。

至于剩下的七个炊饼,一拿回府衙,便被同僚们饿虎扑食般一抢而光。

说到昨夜的炊饼……

方晏如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那炊饼确实好吃,昨夜刚吃过,现下又有些想念了。

也不知那小娘子还卖不卖炊饼呢……

眼下时辰还早,先去买份早食垫垫肚子。

方晏如掀开车帘,招呼辇夫:“我去买份早食,去去就回。”

·

沈于归今晨被冻醒之后,再也睡不着了,便起得早了些。

简单梳洗之后出门,彼时夜市未收,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出于好奇,沈于归便去凑了个热闹。

不曾想,凑个热闹还能捡到个便宜。恰逢夜市中一位摊贩正贱价售卖赤豆馅子,沈于归见这赤豆馅子实在便宜,便都买了下来。

昨日还有未曾用完的面粉,又新得了赤豆馅子,正好可以来做赤豆馒头。

本朝的馒头与后世的馒头不同,本朝的馒头里是有馅料的。

譬如,当下汴京城中最流行的便是羊肉馒头。刚出锅的馒头热乎乎的,皮薄馅多,一口咬下去,鲜香浓郁又肥美的肉馅搭配清甜的馒头皮,别说有多好吃了!

而在物产不同的江南一带,将蟹肉裹进面团中做成的蟹肉馒头,也是备受欢迎的时兴吃食。

不过,羊肉也好,蟹肉也罢,被做成馒头馅料的,都是各色肉类。用赤豆馅子来做馒头,至少,目前为止,在汴京城内,沈于归还未曾见到。

人无我有,这才是自己的生存之道嘛!

既要卖早食,赶的就是这一个“早”字,如今这个时辰,自然是来不及在家中将馒头蒸熟再卖了。沈于归便向郭二娘借了辆可以推上街的小车,装上面团与赤豆馅子,又备了些干净麻布,出门卖馒头去。

沈于归今日虽起得不算晚,不曾想,别人却起得更早,故而,推着小车赶到御街时,已经没什么好位置了。沈于归倒也不恼,只是把车一停,挨着一个娘子的摊位,便开始忙活起来。

锅碗瓢盆与柴火扇笼都已经准备妥当,面团也已和好。沈于归先将炉膛烧热,没一会儿,身上也感受到了些许的暖意。

手脚都暖和起来,沈于归便动作麻利地将和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又揪成一个一个的小团子。

将小团子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面皮,面皮中间放上自己方才刚买的赤豆馅子,用力压紧压实,便是赤豆馒头了。

炉膛中火势正旺,木柴时不时发出“噼啪”的声响,经过高温蒸制的面团开始散发清香。

这清香混在御街上各式各样或煎或炸的香气中,沈于归却没什么自信。

自己的赤豆馒头闻起来虽说也是甜美诱人,但若是同周围那些煎炸而成的吃食比起来,终究还是逊色许多,现下又混在这么多的吃食里,会有人来买吗?

正想着,从扇笼中散发出来的香气也愈发浓烈起来。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沈于归便伸手揭开扇笼。

扇笼中的高温遇上外头的寒冷的温度,瞬间凝结成能将人淹没其中的水汽,待水汽散开,一个个白胖胖、圆滚滚的馒头便出现在自己眼前。

“小娘子,这扇笼中蒸的可是馒头?闻起来倒是怪香的。”

沈于归抬头一看,自己面前不远处正站着一个身着青色官服的相公,长得白白胖胖的,看起来既无官威也无架子,眉眼之间很是和善。

这相公手中正端着一碗豆腐脑,一边吃,一边还十分好奇地向着自己的扇笼方向张望。

见有人好奇,沈于归自然笑脸如花,热情应道:“相公不如尝一个?这赤豆馒头可是汴京城中绝无仅有的,味道可好呢!”

那相公一听,倒是更好奇了:“赤豆馒头?”

沈于归笑着点头:“是。这馒头中的馅子是赤豆所做,清香爽口,甜而不腻,相公不若试试?”

那相公好奇探头瞅了瞅扇笼里热气腾腾的馒头,又嗅了嗅空中的香气,笑眯眯点头道:“那就来一个吧。”

“好嘞!”沈于归热情应道,“相公稍等。”

说着,沈于归自小车一角一个大布口袋里,取出一张裁得四四方方的、干净的白色麻布来,摊在手中,隔着麻布,向着扇笼中直接伸手——

一个热乎乎的赤豆馒头便在沈于归手上了。

沈于归将赤豆馒头递给那位青衣相公:“相公,这是您的赤豆馒头,您尝尝看味道如何?”

“多谢。”

那相公接过,倒还极有礼貌,这不禁让沈于归对他的印象又好上几分。

那相公左手隔着麻布托着赤豆馒头,右手端着一碗豆腐脑。一口馒头,一口豆腐脑,光是想想,沈于归都觉得满足得很。

见还有其他路人也探着脑袋向着这边张望,沈于归便大大方方掀开扇笼,吆喝道:“赤豆馒头!热乎乎香喷喷的赤豆馒头——”

沈于归这一叫卖,周围许多饿着肚子的京官皆注意到了这看起来白白胖胖、极为讨喜的馒头,看这模样,闻这香气,似乎不错,只是……

这馒头嘛,汴京城中也不是没有,只是这用赤豆所做的馒头,究竟是个什么味儿,到底好不好吃,还真没人能说得上来。

“诶,这位相公,不知这小娘子所说的赤豆馒头吃着如何呀?”

“是啊,究竟好吃吗?”

众人只见那青衣相公咬了一口热乎乎的赤豆馒头,转头又喝了一口碗里的豆腐脑,脸上露出一副极享受、极满足的神情。

众人看得清清楚楚,这赤豆馒头皮薄馅多,又是热乎的,里头的赤豆馅如同流沙一般,深红的颜色配上散发着的朦胧热气,更显得诱人了。

外皮咬破,赤豆的清甜香气也瞬间弥漫开来,一发不可收拾,在场众人皆不自觉默默狠嗅了两下。

那青衣相公狠狠点头道:“好吃!这赤豆馒头甜而不腻,扎实饱腹,再配上豆腐脑,汤水清爽,可谓绝配!”

沈于归手上动作不停,脸上依旧挂着微笑。不愧是国家经过选拔的读书人,品个吃食都这么有文化!

站在御街上看热闹的京官们听完这话,自动分成两拨。一拨对此不感兴趣的作鸟兽散,前往别家摊贩觅食;另一波则被激起了好奇心,也跟着那青衣相公跃跃欲试。

“小娘子,那我也来一个赤豆馒头试试。”

“我、我要两个!”

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意,沈于归脸上可谓是笑开了花:“诸位相公不要拥挤,一个一个来,赤豆馒头还有许多,大家都有,都有!”

“打扰,这位相公,不知你手上的这碗豆腐脑是在哪里买的?”

沈于归手上应着突然爆火的生意,耳朵却依旧坚守岗位,只听见那青衣相公道:“喏,就是这里了。”

至于具体是哪里,沈于归却没听到只言片语。

不过,下一秒,又有一声吆喝传进自己耳朵里:

“豆腐脑!热腾腾的豆腐脑——”

“配赤豆馒头极好的豆腐脑——”

沈于归微微蹙眉。

啧。

吆喝就吆喝吧,怎么还蹭上自己的赤豆馒头的热度了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醒春集

小船三年又三年

北岛长夜

至死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