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过后,天空洗练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但校园里的人心,却并非如此澄澈。关于沈墨言和江尽野的流言,在王烁有意无意的推动下,非但没有完全平息,反而像蔓生的藤萝,缠绕出更多离奇的版本。
午后的图书馆,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木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墨言坐在靠窗的固定位置,面前摊开着一本《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手边的笔记本上是他工整清晰、逻辑严密的摘录和批注。
隔着一条过道,江尽野斜靠在软椅上,耳朵里塞着一只无线耳机,手里飞快地刷着手机屏幕,似乎在看某个极限运动的视频,但另一只手的手指,却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某种复杂的、类似摩斯电码的节奏。
苏久抱着她的硬壳笔记本,坐在他们斜后方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她刚刚完成一篇关于《红楼梦》人物判词的赏析小论文,此刻正透过书本的缝隙,安静地观察着前方那两道身影。
她的目光首先落在沈墨言身上。他翻动书页的节奏稳定得如同钟摆,眉头偶尔会因为思考而微微蹙起,但眼神始终专注。苏久注意到,他今天用的是一支新的黑色中性笔,笔杆上没有任何logo,和他的人一样,简洁到近乎冷漠。
然后,她的视线转向江尽野。他看似漫不经心,但苏久发现,他敲击桌面的节奏,并非毫无规律。每当沈墨言翻动书页,或者笔尖在纸上停留时间稍长时,那敲击的节奏就会发生极其细微的变化,仿佛在无声地回应着什么。
他们甚至不需要眼神交流。
苏久低下头,翻开笔记本新的一页,用她清秀的字迹写道:
「观测日志:双星系统稳定性评估。」 「外部干扰(谣言)持续存在,但未对核心轨道产生可见偏移。两者间存在疑似非语言信息交换渠道(节奏?微表情?),效率极高。」 「威胁分析:流言源头(王烁)近期活动频率降低,但能量积聚迹象明显。潜在爆发点:未知。」
她停笔,思考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 「疑问:他们是否真的完全不在意?还是说,这一切,本就在他们的某种‘计算’之内?」
写完这些,她合上笔记本,准备离开。就在她起身的瞬间,一本厚厚的《辞海》从她旁边书架顶层滑落,眼看就要砸到她的头。
苏久下意识地闭眼,预想中的疼痛却没有到来。
一只手稳稳地托住了那本厚重的书册。
是沈墨言。他不知道何时已经离开了座位,动作快得几乎让人看不清。
“谢谢。”苏久睁开眼,看着近在咫尺的沈墨言,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将《辞海》轻轻放回书架,然后目光落在了她因为起身而摊开在桌上的笔记本。
那页纸上,正好是她刚才写下的关于“双星系统”的观测记录。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江尽野不知何时也摘下了耳机,饶有兴致地看了过来,嘴角噙着一丝玩味的笑。
苏久的心跳漏了一拍,但脸上努力维持着镇定。她伸手,不动声色地合上了笔记本。
沈墨言的目光从笔记本移到她的脸上,镜片后的眼神深邃难辨,他什么也没问,只是淡淡地说:“书架高层取书,最好找管理员。”
说完,他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顺手而为。
江尽野却踱步过来,俯身,用只有他们三人能听到的声音,带着笑意对苏久说:“苏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嘛。不过,‘计算’这个词,用得很精准。”他直起身,目光扫过沈墨言的背影,又落回苏久身上,“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的‘计算’?”
苏久抱着笔记本的手指微微收紧。她推了推眼镜,迎上江尽野带着探究和邀请的目光,没有立刻回答。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邀请。这是一个选择,是选择继续做一个安全的“旁观者”,还是踏入前方那片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属于天才的引力场。
图书馆里依旧安静,只有书页翻动和阳光移动的声音。但在这无声的角落里,一条新的轨迹,正悄然与那两条强大的轨道产生了交集。
苏久深吸一口气,尚未给出她的答案。而窗外,抱着篮球满头大汗跑过的赵朝阳,隔着图书馆的玻璃窗,恰好看到了里面这微妙的一幕,他停下脚步,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困惑。
群星的轨迹,正在加速靠拢,彼此的影响,开始显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