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离伸着懒腰看着走到窗边:“这日子有些无聊啊。”眼睛有一搭没一搭的望着窗外,某一眼被天上的一片乌云吸引住了目光。近几天,温度一直降到了零下三十多度,天上乌云压顶,让人喘不过气来。
中途,江离将面团分成几份,排气滚圆再次等待醒发。松弛好的面团擀成倒三角状,裹上有盐黄油,卷起五、六圈。
烤盘上垫上棕色带小熊的烘培纸,仔细地将面团底部喷水蘸上芝麻放入烤盘内。发酵好,将烤箱预热烘烤。
打开烤箱照明,江离弯腰看里面的面团。随着温度升高,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面团蓬发膨胀。
“这就是烤箱的春天?”没人能逃过如此治愈的景象,他也是。
烤箱开始散发着甜丝丝的麦香气,这股香气让人从内而外的柔软起来。终于,终于,时间到达了,提示音犹如下课铃一般,不禁想要冲刺。
江离从带着手套拿出烤盘,每一个胖嘟嘟的牛角包宣告着他此次的成功。
这时由于过热,面包只能远观。他转身走到咖啡机前面,启动机器,研磨、萃取、打奶泡、拉花一气呵成。
再次伸手触碰牛角包,发现是可以接受的温度后,直接抓起一个放到嘴边。
一口咬下去,黄油的香气环绕在口腔内四处碰撞着,外面酥脆香甜,里面湿嫩柔软。淡淡的盐味让整个面包的口味更上一个台阶起来。
好吃到他双眼微眯起来,感觉香气从头顶冒出,一口接一口,很快消灭掉两个面包。
傍晚,吃饱喝足的江离,歪倒在摇椅上,手里拿着一个月前还在看的书。旁边生命力旺盛的绿箩还在顽强的生长着,伸展着枝叶去偷阳光。
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各自背着工具走下山去,熙熙攘攘,相互诉说着今天晚上打算吃什么。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脸上疲惫却满足着。
次日,天刚破晓,淡青色的天空还镶着几颗稀落的残星。
床上的人伸手拉紧被子,同时脚下露风口收紧。没多久又将脑袋缩到被子里,再过一会儿忍不住出来喘气,就这样反复两次。赖床的人终于忍不住睁开眼睛。
“怎么这么冷?”从床边的椅子上拿过棉衣,套好后走下床,用脚探测着地上的温度。
发现确实比平时要低一些,已经到达零下四十多度。
走出卧室,柴火炉早已熄灭多时。他没有多看一眼,径直走到窗前。昨夜降了一场大雪把屋子掩埋了。这次他没有幸免于难。
四周被积雪覆盖,客厅昏暗。他费力的打开大门,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江离没想将积雪一天清理干净,这毕竟是个大工程。他只把四周被遮盖的窗户清理了下,让阳光照进来。他不能忍受没有太阳的房间。
出神地望着外面阻挡视线的雪堆,心想外面应该是完不了工了。江离内心的烦躁再次升起。
客厅茶几上,手机传来消息提示音。正在洗澡的江离没有第一时间看到。
雾气逐渐覆盖住玻璃门。淋浴头下,白到发光的纤瘦身体上,从左肩膀到右下肋骨,有一条近二十厘米长的烫伤疤,让人惊骇,细细的线条,像是要把背部撕裂成两半。
再仔细看下,十几道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的疤痕遍布全身。有些地方呈现凸起的结节、颜色深浅不一。有些则是快模糊到快看不清的陈年旧伤。
除烫伤疤外,一条处于右下腹靠下的手术疤,粉红凸起状的。应是近半年内的伤口。
身体的主人好似已经习惯它们的存在,没有多给一个眼神。雾气弥漫周身,渐渐的,他的神态像枯萎的花瓣离开枝叶,一片一片地掉,极缓极慢,却又从未停止凋零。
哗啦啦的水声停止。片刻,门从内向外推开。江离伸手拨弄了两下吹得半干的头发,从储物柜里拿出一瓶水,喝了一大口。
手机屏幕闪烁,江离走到茶几旁拿起手机。点开屏幕,是于米和齐大山发来的消息。
「江哥,你那还好吗?」
「江哥!收到请回答!」
「……」
还有几条视频通话的请求消息。江离随意的扫了一眼,在输入框中打了两个字「没事。」发过去后,就按灭了手机。
没有感情的两个字回复,却让艰难爬上山的两人,都安心地松了口气。瘫倒在雪堆上。围巾帽子上皆布满冰霜,大口呼出白气。泄劲后,才感受到肺部的疼痛。刚才没在意,这会儿肺部满是铁锈的味道。
“咳咳……咳…呕。”
于米咳到干呕,摸了摸嘴角发现没血后,长舒一口气。
“累死小爷了~没事就好啊~”
齐大山不断大口呼吸着,心里默默的重复着于米的话。
室内温度骤降,江离蹲在柴火炉前,一根一根往里投送着木头。塞个半满之后,从旁边随意拿过废弃纸盒扔到里面,点燃。
温度升高,火舌疯狂舔舐着能触碰到的一切。看着看着,好似把内心的焦虑、烦躁、厌世的念头一并烧了去。
蹲得有些麻了,双手扶着膝盖慢慢直起身。胸前的挂坠掉了出来,他把持着弯腰的姿势,沉思着。
“早知道把那块紫檀木带过来了。”江离决定离开城市来到梅溪村时,只带了一个十八寸的登机箱。里面只有一些换洗的衣物和日常用品,其余皆放在京市的家里。不知他想与过去割舍,还是为自己留了退路。
整个下午江离都窝在工作间里,不知鼓捣着什么。
因为天气拖了两天,外面的地终于开荒完毕。于米联系了城里的工程队告诉他们可以开工。
隔天上午,好几辆四米高的货车从外面开进来,听到声音的人家纷纷从屋里走出来。
有大哥站在自家门口,看着货车经过,高声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坐在货车副驾驶的包工头,大声回道:“盖大棚!”
“盖大棚?谁家啊?”大哥好奇的问道。
“就山上那个,江老板。”
村里的人看着车往山上去,片刻,整个村里的人都知道山上那位外乡人要盖大棚了。
山路狭窄,货车开不上去,只能靠人工拉上去。
工人们背着、拉着、抬着钢架,塑料棚布等材料上山。
江离早早从院子里出来等着,看着已经清理出来的土地,内心对温室大棚充满期待。
“哎!江老板!”包工头老徐远远看到江离在山路口等着,马上快走两步跑到前头打招呼,江离点头致意。
今天老天好像格外的偏爱梅溪村,一直没有降雪,太阳照得人暖洋洋的。
江离大概盯了半个小时,放弃了,转身回屋内,准备给大家熬点萝卜骨头汤,他并不想承认是自己嘴馋。
案台上摆放着白萝卜、棒子骨、姜片、香菜、葱。
江离找出家里最大的一个煮锅,将焯过水的棒子骨,葱、姜片扔进去。加入沸水炖煮。
一个小时后再加入切好的萝卜块,再次炖煮。出锅前加入适量的盐。
时间一到,锅盖掀开,奶白色的汤底咕嘟咕嘟翻滚着。不时的滚起晶莹剔透的白萝卜,浓香四溢。
江离用勺子尝味道,怎么说这味道他喝正好,但是外面干活儿的体力工作者,应该需要多点盐分。想想他盛出一碗后,又往锅里多加了几勺盐。
到了晌午,估摸着大家快吃饭了。江离出门往外走。
刚推开院门,就看到灰头土脸的工人们穿着臃肿的破旧棉衣拥挤在屋檐下,席地而坐端着饭盒吃着饭。饭盒里大多数只是馒头米饭、有些挂面,配菜基本上都是咸菜。
极个别人碗里会有少量的鸡蛋,这已经是最丰富的程度了。而外面的温度早已让没有任何保温功能的铁饭盒冻得冰冷。有些甚至结了冰碴儿,这时他们会用热水加进去泡开。
听到大门声,好几个人转头看到江离还下意识的站起身,眼神里满是不安。
看到这样的场面,江离嗓子莫名有些紧,想说的话一时哽住了。
“你们进去吃吧,外面太冷了。”静止了几秒后,他开口说道。
有两个人听到这话有些心动,嘴里道着谢抬脚往里走。其余的人看着有人进去了,下意识的跟上去。
往这边走的老徐,看着这架势,往前跑了两步,嘴里还吆喝着:“诶!你们干啥去!”
一直走到门前,才看到江离在门口接他们进去。
“江老板?你这是?”老徐疑惑的问道。
“外面太冷了,我让他们进去吃。我煮了汤,你也进来喝点吧。”
工人们不敢进到屋内之是在廊道下找个角落坐着。江离带着他们进了茶室,茶室没有地暖,他第一时间开了空调,调高了温度。
从厨房里端出半米高的煮锅,路过茶室窗户时,老徐看到江离后起身出门迎他。老徐伸手接过锅,看似毫不费力的端着进茶室,江离不禁揉了揉有些痛的胳膊。
“这是东家煮得汤,吃好了可得给东家好好干。”老徐一定有做传销头子的潜质,江离如是想。
每个人被空调吹的脸上满是涨红,全部人快速拥到锅前,好似晚去了一秒汤就不够分了。
“别挤!挤什么挤!每个人都有!”老徐站在众人中心呵斥道。
江离一直等到第一个盛了汤的人在他面前喝下去,露出欣喜的表情后离开了。
走在院子里,看着死得不能再死的桂花树。他呼出一口热气,无奈的看着天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